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9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标下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行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第11期86-86,共1页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 新课标 信息技术 品德社会 教学整合
下载PDF
品德社会课生活体验式教学探讨
2
作者 郑行辉 《福建教育研究(综合版)(B)》 2013年第5期46-47,共2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生活体验式教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生活体验式教学展开探讨.以期让品德社会课“活”起来,最终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关键词 小学品德社会 生活体验 教学
下载PDF
浅谈实践教学与品德社会学科的融合
3
作者 姚泽连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年第4期13-13,共1页
品德与社会不比一般学科, 它更注重学生们的精神和生命教育, 学生们空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懂得精神食粮和生命的宝贵,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就是德育, 加强学生们的道德建设, 让学生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 学会... 品德与社会不比一般学科, 它更注重学生们的精神和生命教育, 学生们空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懂得精神食粮和生命的宝贵,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就是德育, 加强学生们的道德建设, 让学生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 学会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品德社会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实现品德社会与生活的融合打造高效课堂
4
作者 彭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11期210-210,共1页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的核心变化。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特点,让品德课堂和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 品德社会 生活 融合 高效
下载PDF
应用微视频与品德社会课堂美丽遇见
5
作者 赵金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26期59-59,共1页
现代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而微音频、微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品德... 现代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而微音频、微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运用微视频、微音频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思维,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微视频 遇见
下载PDF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峡 赵亚夫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形成了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当前这门课的主要课题包括:...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形成了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当前这门课的主要课题包括: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定位的研究,有关构建综合内容的研究,有关开发示范性教材的研究,有关开放教学活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品德社会》课程 基础教育 教学活动
下载PDF
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 被引量:144
7
作者 鲁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9,共8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它是以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的基础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期使他们得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本课程的类型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它是以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的基础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期使他们得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本课程的类型是:综合课。综合的目的是:开拓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材是它能成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新课程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生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社会 课程理念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小学 教材介绍
下载PDF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被引量:68
8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共3页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生活》 品德社会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生活化
下载PDF
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振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40,共6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上,都发生了许多可喜可贺的变化。但是,经过十余年教学实践的检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上,都发生了许多可喜可贺的变化。但是,经过十余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发现在课程定位、内容选取、教材呈现、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也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课程标准研制者、教材编写者、教学实践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共同关注,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体建设,真正实现本课程在义务教育中所承载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课程 整体建设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茂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0,共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遵循科学的原则,寻求恰当的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遵循科学的原则,寻求恰当的途径,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课程资源 创生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茂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54,87,共6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门中国特色的社会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的重建、教学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门中国特色的社会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的重建、教学范式的自主、道德教育的主体建构、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和课程资源的创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 课程资源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转变的五个理念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振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7,127,共6页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影响着教学效果。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拓展、教学活动的控制与自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已严重影响了本课...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影响着教学效果。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拓展、教学活动的控制与自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已严重影响了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凸显学科品性,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实现本课程在义务教育中所承载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课堂教学 转变 理念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的理念与核心要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茂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3,共5页
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要重视生活的价值,其中特别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因此,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理应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社会... 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要重视生活的价值,其中特别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因此,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理应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社会性,通过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完整引导儿童健康向上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教科书 核心要素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春华 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52,共6页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品德社会》实验教材 评价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以浙教版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1-44,共4页
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浙教版小不《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采用艺术性的手法和多媒体的... 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浙教版小不《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采用艺术性的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品德社会 实验教材 编写特点 浙教版
下载PDF
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农村文化呈现特征分析研究——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世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共5页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比例约为43%。解决教材中农村文化偏少的主要对策有:按照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在全体在校小学生数中的比例,并结合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调整教材中农村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调整农村文化部分子维度内容的呈现,矫正教材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偏向;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村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我国未来小学品德课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社会 农村文化 呈现特征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光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社会 新教材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六项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准则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茂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坚持生活化原则、综合性原则、主体参与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坚持生活化原则、综合性原则、主体参与性原则、动态开放性原则、认知与道德发展相统一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 教学原则 学科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黄雅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J0011-J0011,共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在“知行结合”的生活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小学生积极去体验和探究,感受、体悟历史和德育发展的进程,品味文化深邃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社会课程 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 社会课堂 小学生 草根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强化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今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59,共4页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就其总体目标来讲,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社会化适应,当然后者是要加以限定的。两类课程目标具有交叉重叠性,但并不能相互取代。现实表现是前者更被强调,甚至掩盖了后者。究其原因,有来自课...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就其总体目标来讲,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社会化适应,当然后者是要加以限定的。两类课程目标具有交叉重叠性,但并不能相互取代。现实表现是前者更被强调,甚至掩盖了后者。究其原因,有来自课程设计方面的,有来自执行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实现对课程的准确解读和表达,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和学校社会化教育活动的创新,并需要在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配备与培训、教育评价等多个角度上给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 品德社会(生活)课程 社会化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