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牌创设视域下传承刘国钧精神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1
作者 刘菲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刘国钧生于江苏靖江,家境贫寒,其青年时期就聪慧过人,在常州创办纺织工厂倡导实业救国。该文针对其出生的年代,以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参照背景,对刘国钧个人发展及其精神源头进行梳理分析,提炼21世纪后疫情时代刘国钧精神的时代... 刘国钧生于江苏靖江,家境贫寒,其青年时期就聪慧过人,在常州创办纺织工厂倡导实业救国。该文针对其出生的年代,以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参照背景,对刘国钧个人发展及其精神源头进行梳理分析,提炼21世纪后疫情时代刘国钧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囯钧文创”作为设计产品案例探索刘国钧精神塑造的具体方法,通过文创品牌创设的手段对刘国钧精神及其事迹进行传承路径的创新,激起民众尤其是青年保存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让刘国钧的时代价值仍能以新的内容和视觉形式得到宣传推广,引发大众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创设 刘国钧精神 文创产品设计
下载PDF
公共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设探讨
2
作者 田瑶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23期175-177,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群众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许多地区都开始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创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创设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各单位需要积极参与,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协调,完成组织与策划工作,同时还需关注尽量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群众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许多地区都开始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创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创设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各单位需要积极参与,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协调,完成组织与策划工作,同时还需关注尽量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公共服务背景下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设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活动形式、品牌策划、专业人才以及宣传、协作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需对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问题寻求公共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设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背景 群众文化活动 品牌创设
下载PDF
地域文化驱动下的绍兴乡土品牌创设研究——以嵊州崇仁豆腐皮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倪世明 《工业设计》 2020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地域文化是打造绍兴乡土品牌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品牌的创设与传播,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本文以崇仁豆腐皮为例,探讨乡土品牌创设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同时从产品的命名、标志设计和产品包装等展开设计实践,尝试通过品牌创设形成豆... 地域文化是打造绍兴乡土品牌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品牌的创设与传播,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本文以崇仁豆腐皮为例,探讨乡土品牌创设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同时从产品的命名、标志设计和产品包装等展开设计实践,尝试通过品牌创设形成豆腐皮地域品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销售,有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乡土品牌 崇仁豆腐皮 品牌创设
下载PDF
鲁班工坊的品牌创设与要义解析——《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解析》评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洪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第10期13-17,共5页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解析》一书全方位、多角度、现场式、史诗性呈现了鲁班工坊的品牌创设、核心要义、建设成就、发展策略和政策保障。鲁班工坊不仅提供技术装备、教材资源,为合作国培养当...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解析》一书全方位、多角度、现场式、史诗性呈现了鲁班工坊的品牌创设、核心要义、建设成就、发展策略和政策保障。鲁班工坊不仅提供技术装备、教材资源,为合作国培养当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还提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该书有助于国内外鲁班工坊研究者和实践者全面深入了解鲁班工坊的真谛,准确把握鲁班工坊的建设方式、核心内涵、实践模式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班工坊 品牌创设 建设成就 要义解析 EPIP
下载PDF
“非遗进校园”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活化实践——以“万物皆可染”教学设计为例
5
作者 何彦莹 《包装世界》 2023年第7期163-165,共3页
在“非遗进校园”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用专业活化非遗、解析本土文化基因,汲取“非遗”视觉元素融入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一线教师应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构建“非遗+”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以教... 在“非遗进校园”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用专业活化非遗、解析本土文化基因,汲取“非遗”视觉元素融入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一线教师应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构建“非遗+”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以教学设计片段呈现了非遗活化手段与教学成效,并提出了“互联网+非遗文创共同体”的未来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进校园 “非遗”品牌创设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