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采模式下耐旱性不同棉花品种冠层特性对滴水量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虎梅 田雨 +4 位作者 石峰 李军宏 韩焕勇 王方永 罗宏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88-2898,共11页
【目的】研究等行距密植机采模式下不同耐旱性棉花品种冠层特性对滴水量的响应及作用机理,为干旱区棉花节水灌溉和耐旱性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耐旱性强的品种新陆早22号和耐旱性弱的品种新陆早17号为试材,设亏缺滴灌(W_(... 【目的】研究等行距密植机采模式下不同耐旱性棉花品种冠层特性对滴水量的响应及作用机理,为干旱区棉花节水灌溉和耐旱性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耐旱性强的品种新陆早22号和耐旱性弱的品种新陆早17号为试材,设亏缺滴灌(W_(1))、限量滴灌(W_(2))、常规滴灌(W_(3))处理,研究滴水量对耐旱性不同棉花品种棉花冠层结构、光分布、群体光合和呼吸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叶绿素含量(Chl)、群体光合(CAP)和呼吸速率(CR)随滴水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在W_(3)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其中新陆早22号在盛花至盛铃后期上述参数在W_(2)、W_(3)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W_(1)处理;冠层开度(DIFN)和冠层PAR透过率则随滴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均表现为W_(1)>W_(2)、W_(3);新陆早17号和新陆早22号分别在W_(3)、W_(2)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W_(2)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品种间,新陆早22号的Chl、叶面积指数(LAI)、CAP和CR在盛花至吐絮期比新陆早17号高0.8%~10.5%、3.4%~15.0%、1.3%~16.7%、2.9%~22.9%,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新陆早17号高8.9%、9.2%。籽棉产量与LAI、CAP、CR、Chl均呈正相关,与DIFN呈负相关。【结论】在等行距密植条件下,根据棉花品种对水分的敏感性不同,灌水量控制在3900~4800 m3/hm2时,可以使棉花在生育中期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适宜的冠层开度以及均匀的光分布,促进光合速率的提升,在不显著降低棉花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水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水量 耐旱性品种 冠层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在水稻生殖生长期筛选耐旱性品种
2
作者 Garr.,DP 范燕萍 《科技译丛(长沙)》 1995年第2期29-36,共8页
水分亏缺导致了世界二分之一的天水稻减产。最严重的水分亏缺发生在生殖生长期。为了开发一种筛选生殖生长期抗旱性品种,连续三年进行了田间试验,分期种植使整修水分的胁迫处理与开花时间是同步有效的。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可育颖花... 水分亏缺导致了世界二分之一的天水稻减产。最严重的水分亏缺发生在生殖生长期。为了开发一种筛选生殖生长期抗旱性品种,连续三年进行了田间试验,分期种植使整修水分的胁迫处理与开花时间是同步有效的。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可育颖花与水分胁迫处理天数呈明显负相关。抗旱指数,基于开花期植株性状的回归方程完全表现离差(用干旱胁迫处理的天数表示),用于调节栽培品种的性状,对于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殖生长期 筛选 耐旱性品种 育种
下载PDF
美国培育出耐旱大豆新品种
3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3年第06X期33-33,共1页
美国专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耐干旱的大豆品种,这种大豆是利用中国的野生大豆和美国西部的普通大豆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其特点是叶片上的白色叶毛要比普通大豆的多得多。浓密的白色叶毛能反射强烈的阳光,因此可以减少叶片水分的蒸发。试... 美国专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耐干旱的大豆品种,这种大豆是利用中国的野生大豆和美国西部的普通大豆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其特点是叶片上的白色叶毛要比普通大豆的多得多。浓密的白色叶毛能反射强烈的阳光,因此可以减少叶片水分的蒸发。试种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豆 耐旱性品种 选育 适宜地区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对甘薯苗期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文卿 潘廷国 +1 位作者 柯玉琴 陈凤翔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45-50,共6页
采用盆栽水分胁迫 ,研究了耐旱特性不同的两个甘薯品种潮薯 1号 (耐旱 )和胜利百号(不耐旱 )的活性氧代谢变化。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条件下 ,甘薯叶片过氧化氢 ( H2 O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2 )等活性氧的积累和脂氧合酶 ( L OX)活... 采用盆栽水分胁迫 ,研究了耐旱特性不同的两个甘薯品种潮薯 1号 (耐旱 )和胜利百号(不耐旱 )的活性氧代谢变化。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条件下 ,甘薯叶片过氧化氢 ( H2 O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2 )等活性氧的积累和脂氧合酶 ( L OX)活性增加 ;清除活性氧的酶系统 ,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过氧化氢酶 ( 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 ASP)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保护性物质还原性抗坏血酸 ( ASA)含量上升 ,还原性谷胱甘肽 ( GSH)含量先下降后上升 ;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加剧 ,丙二醛 ( MDA)含量增加 ,质膜透性增大 ;品种间变化趋势相同 ,但变化幅度表现出品种间差异。两品种间过氧化物酶 ( POD)活性没有共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甘薯 活性氧代谢 品种耐旱性 苗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