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桂莲 吴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造成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的原因, 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的作用和意义, 为同行提供借鉴. 方法 成立品管圈, 以 “降低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为主题,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 目的 总结分析造成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的原因, 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的作用和意义, 为同行提供借鉴. 方法 成立品管圈, 以 “降低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为主题,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由活动前的72%降低至活动后的28%.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儿科血培养假阳性率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静脉血培养的假阳性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红英 伍婕 +2 位作者 梁婷 高莉 王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降低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高的原因,利用品管工具,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4.7%降至0。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有效措施... 目的降低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高的原因,利用品管工具,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4.7%降至0。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血培养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降低 新生儿 培养 阳性率
下载PDF
降低监护病房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率的品管圈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裴亚南 王丽红 卜惠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389-390,共2页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对血培养结果假阳性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血培养结果假阳性112例(假阳性率17.8%)进行分析,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集血培养...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对血培养结果假阳性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血培养结果假阳性112例(假阳性率17.8%)进行分析,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集血培养的患儿,采取对护士进行采集血培养标准化操作流程培训、考核,科室内设置洗手提醒警示,加强手卫生,加强皮肤消毒以及无菌操作相关知识的培训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率下降至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率,提高了送检血培养标本的准确性,为临床及时有效地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提高诊疗护理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阳性率 品管圈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感染患者静脉血培养假阳性率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68-168,180,共2页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感染患者静脉血培养假阳性率中的应用。方法: 我科品管圈活动是在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进行,在2020年1月随机选择60例患者使用方便抽样对静脉血培养假阳性率的现状做调查,血培养195例次,假阳性率13(6.67%),探究原因并...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感染患者静脉血培养假阳性率中的应用。方法: 我科品管圈活动是在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进行,在2020年1月随机选择60例患者使用方便抽样对静脉血培养假阳性率的现状做调查,血培养195例次,假阳性率13(6.67%),探究原因并探索解决方法。结果:2020年9月行血培养190例次,假阳性率为3(1.58%),改善后假阳性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后护士的各项能力和活动前比较有显著的提升。结论:品管圈应用在降低感染患者静脉血培养假阳性率中能够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降低血培养的假阳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培养 阳性率
下载PDF
两种培养方法对儿科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周汉义 熊敏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全自动培养系统 儿科 阳性率 培养结果 微生物感染 2009年 免疫功能 高治愈率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全亭 何秀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215-3216,共2页
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似的人,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共同组织的一个团体。所有参与品管圈的人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动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和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地致力于各种问题的改善。品管圈能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 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似的人,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共同组织的一个团体。所有参与品管圈的人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动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和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地致力于各种问题的改善。品管圈能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并能加深对工作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培养阳性率 个人潜能 培养标本 参与感 群体智慧 培养 检验科人员 标本量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陶娅琳 王宁 +7 位作者 周娟娟 毛德超 包锐 陶然 施绍蕊 雷志辉 王星花 吕金娥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医院血培养阳性率的效果,为指导临床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调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血培养现状,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作为活动主题开展QCC活动,分析整个血培养流程存在的问题...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医院血培养阳性率的效果,为指导临床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调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血培养现状,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作为活动主题开展QCC活动,分析整个血培养流程存在的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绘制柏拉图和雷达图,比较改善前后血培养的查检结果,分析QCC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开展QCC活动后的血培养阳性率较活动前明显升高(6.93%比4.03%,P<0.05),目标达成率为108.24%,进步率为72.00%。雷达图显示,QCC活动后圈员的各项QCC能力均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改进血培养流程,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品管圈 阳性率 效果
下载PDF
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庭银 赵虎 何铭君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评价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简称ESP)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用ESP检测2147份血标本,观 察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并对所检出细菌的种类及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2147份血标本中ESP提示阳性 322例,分离出294株细菌,阳性率为13.7%,... 目的 评价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简称ESP)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用ESP检测2147份血标本,观 察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并对所检出细菌的种类及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2147份血标本中ESP提示阳性 322例,分离出294株细菌,阳性率为13.7%,最快检出时间为2h,24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60.5%,48h内检出 的阳性数占83.3%,72h检出的阳性数占99%。假阳性率为0.87%。未发现假阴性。结论 应用ESP有较高 阳性检出率,缩短了培养时间,增加了检出细菌的种类,结果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检出率 临床应用 全自动培养 标本 阳性率 细菌 阴性 发现 种类 简称
下载PDF
降低感染科血培养假阳性率的品管圈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饶 袁岚 邓蓉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感染科血培养假阳性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10月开展品管圈活动,2015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对血培养假阳性率现状进行调查,共抽取56例患者,血培养192例次,其中假阳性12例次(6.25%)。分析其原因并制定措施。结... 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感染科血培养假阳性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10月开展品管圈活动,2015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对血培养假阳性率现状进行调查,共抽取56例患者,血培养192例次,其中假阳性12例次(6.25%)。分析其原因并制定措施。结果 2015年9月再次行方便抽样抽取血培养188例次,其中假阳性4例次,假阳性率为2.13%,活动后血培养假阳性率比活动前有所降低(χ2=4.002,P=0.045)。目标达成率为102.74%,进步率为65.92%,并规范了血培养操作流程和监管方式,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士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培养假阳性率中有显著效果,进一步规范血培养培训制度和临床操作监管制度,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培养 阳性率
原文传递
PDCA循环法在提升新生儿血培养质量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巧洪 王婉洪 +1 位作者 叶晓丹 卢曼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升新生儿血培养质量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2640例作为观察对象,合计留取(共送检)2893次血培养标本,其中2017年10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236例,合计留取137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升新生儿血培养质量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2640例作为观察对象,合计留取(共送检)2893次血培养标本,其中2017年10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236例,合计留取1376次血培养标本为PDCA循环法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404例,合计留取1517次血培养标本为PDCA循环法实施后。本科室有36名护理人员,比较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血培养知识知晓率、采集规范率以及血培养假阳性率。结果:PDCA循环法实施后护士血培养知识知晓率(94.44%)高于实施前(66.67%),血培养采集规范率(91.67%)高于实施前(63.89%),血培养假阳性率(1.25%)低于实施前(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升新生儿血培养质量,提高护理人员血培养知晓率和规范率,降低血培养假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新生儿 培养 知识知晓率 规范率 阳性率
下载PDF
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检测血液中致病菌
11
作者 姜殿箐 栗艳 姜淑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6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细菌鉴定 致病菌 药敏分析 全自动培养 液标本 阳性率 敏感率 耐药率 耐药株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93例病例分析)
12
作者 黄超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0-,62,共2页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93例病例分析)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410005)黄超全本文对我院1986年至1994年以来收治的9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就本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93例病例分析)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410005)黄超全本文对我院1986年至1994年以来收治的9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就本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3例中男59例,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 病例分析 标准探讨 临床诊断 培养 临床儿科杂志 实验室检查 死亡病例 细菌培养 阳性率
下载PDF
儿科患儿双份血培养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冰 迟巍 +3 位作者 董方 聂晓璐 彭晓霞 刘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20-1723,共4页
目的评价儿科患者双份血培养对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1 985例住院患儿血培养采集方式、采样前抗生素应用与血培养阳性情况,按照血培养采集方式分3个阶段,血培... 目的评价儿科患者双份血培养对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1 985例住院患儿血培养采集方式、采样前抗生素应用与血培养阳性情况,按照血培养采集方式分3个阶段,血培养单瓶阶段:患儿单送1瓶需氧瓶血培养;血培养双瓶过渡阶段:自相同的皮肤穿刺点抽取2份血液标本同时送检进行需氧瓶培养;双份血培养阶段:自不同的皮肤穿刺点各抽取1份血液标本同时送检进行需氧瓶培养,抽取2份血培养的间隔时间应尽量〈5 min。3个阶段的阳性率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3个阶段阳性率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所有检验分析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个阶段血培养采集之前80%以上患儿都用过抗生素。真阳性率方面,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3,P〉0.05),各阶段真阳性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菌株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假阳性率方面,血培养单瓶阶段高于双份血培养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1,P〈0.05)。结论对于儿童(不包括新生儿)双份血培养可以降低血培养假阳性率,起到鉴别血培养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份培养 儿科 阳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