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认知失调理论对品行不良儿童辅导的启示
1
作者
沈静
张更立
《中国德育》
2006年第9期25-27,64,共4页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和解释儿童的不良行为,而相对忽视对个体认知心理规律作用的认识。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辅导和矫正儿童的品行不良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有效实施中...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和解释儿童的不良行为,而相对忽视对个体认知心理规律作用的认识。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辅导和矫正儿童的品行不良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有效实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品行不良儿童
辅导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
思想品德教育
认知结构
原文传递
题名
认知失调理论对品行不良儿童辅导的启示
1
作者
沈静
张更立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德育》
2006年第9期25-27,64,共4页
文摘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和解释儿童的不良行为,而相对忽视对个体认知心理规律作用的认识。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辅导和矫正儿童的品行不良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有效实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品行不良儿童
辅导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
思想品德教育
认知结构
Keywords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misdemeanor children, guidance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认知失调理论对品行不良儿童辅导的启示
沈静
张更立
《中国德育》
200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