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7岁~16岁儿童品行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学荣 万国斌 +2 位作者 苏林雁 杨志伟 李雪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7-228,216,共3页
对湖南省6911名7岁~16岁儿童进行品行障碍流行学调查,发现总患病率为1.45%,男性患病率(2.48%)高于女性(0.28%);农村为1.38%,城市1.49%,年龄组以13岁为最高(2.24%);68%的品行障... 对湖南省6911名7岁~16岁儿童进行品行障碍流行学调查,发现总患病率为1.45%,男性患病率(2.48%)高于女性(0.28%);农村为1.38%,城市1.49%,年龄组以13岁为最高(2.24%);68%的品行障碍儿童合并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品行障碍 注意缺陷障碍 多动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儿童品行障碍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学荣 苏林雁 +2 位作者 万国斌 杨志伟 李雪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61-262,共2页
对102例7~16岁品行障碍儿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现父母对儿童粗暴打骂、严厉约束、家庭亲密程度差、父母管教儿童态度不一致、母孕期情绪不良、孕期各种疾病、出生时异常、妊娠早产等因素明显与儿童品行... 对102例7~16岁品行障碍儿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现父母对儿童粗暴打骂、严厉约束、家庭亲密程度差、父母管教儿童态度不一致、母孕期情绪不良、孕期各种疾病、出生时异常、妊娠早产等因素明显与儿童品行障碍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品行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品行障碍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志礼 蒙华庆 +3 位作者 李静 胡华 马中锐 杜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简易版、CANTAB中的内外空间成套变换(IED)、剑桥袋球(SOC)和空间工作记忆(SWM)对86名品行障碍青少年和110名职高学生... 目的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简易版、CANTAB中的内外空间成套变换(IED)、剑桥袋球(SOC)和空间工作记忆(SWM)对86名品行障碍青少年和110名职高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品行障碍青少年的智商水平(98.17±5.07)低于对照组[(103.42±5.40),P<0.01];在IED中,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外维转换前期错误数、外维转换期错误数、错误总数[(12.23±9.15)、(16.69±10.57)、(35.44±11.09)次]均多于对照组[(8.31±3.80)、(13.07±10.31)、(25.63±12.24)次,P<0.01],阶段完成数[(7.47±1.96)次]少于对照组[(8.29±0.91)次,P<0.05];在SOC中,品行障碍青少年完成任务的最少步数(7.65±1.96)多于对照组[(6.70±2.05),P<0.01],3步和5步的平均步数多于对照组(P<0.05),4步和5步的起始思考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SWM中,品行障碍青少年总的组间搜索错误数[(27.56±18.88)次]多于对照组[(20.47±18.40)次,P<0.01],在6个和8个盒子中的组间搜索错误数均多于对照组(P<0.01),策略分[(33.84±4.58)分]高于对照组[(32.00±5.05)分,P<0.01]。结论品行障碍青少年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执行功能 CANTAB 青少年
下载PDF
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在7~11岁品行障碍儿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学荣 万国斌 +2 位作者 杨志伟 苏林雁 李雪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93-95,共3页
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在7~11岁品行障碍儿童中的初步应用罗学荣,万国斌,杨志伟,苏林雁,李雪荣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C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卫生问题,据... 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在7~11岁品行障碍儿童中的初步应用罗学荣,万国斌,杨志伟,苏林雁,李雪荣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C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卫生问题,据调查7~16岁儿童CD患病率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理卫生 品行障碍 儿童行为 评定量表
下载PDF
品行障碍青少年应激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志礼 蒙华庆 +2 位作者 胡华 马中锐 杜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 目的: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86名青少年品行障碍和118名职高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品行障碍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及总生活事件得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总社会支持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行障碍组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行障碍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支持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学习压力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品行障碍与应激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缺乏有关。帮助青少年减轻应激生活事件和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使其获得积极应对的能力,便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青少年
下载PDF
系统家庭治疗——1例品行障碍治疗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旭东 宣煦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 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家庭治疗案例技术过程分析和3年随访报告,介绍该种治疗的核心原则——资源取向及其操作化。方法 根据两次心理治疗的录像记录,按治疗的大致流程以及对主题的分析,用典型的访谈片段或真实语句解说以上原则和方法。... 目的 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家庭治疗案例技术过程分析和3年随访报告,介绍该种治疗的核心原则——资源取向及其操作化。方法 根据两次心理治疗的录像记录,按治疗的大致流程以及对主题的分析,用典型的访谈片段或真实语句解说以上原则和方法。结果 治疗语言以及非语言交流的运用,使品行障碍的症状得以消失,社会功能大幅度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结论 系统家庭治疗能软化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观念,注重利用积极的康复资源,促进家庭成员个性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处理少儿品行问题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家庭治疗 资源取向 品行障碍 心理疗法 儿童
下载PDF
伴品行障碍多动症儿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郭田友 郭兰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 品行障碍 行为 家庭环境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饶延华 古天明 +4 位作者 章顺悦 周俊 卢林 叶苏南 杜玉开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武汉市2 188名4~16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注意力和行为问题调查量表"测评。包括注意力及多动问题调查表、对立违抗障碍与品行障碍调查表。结果男性注意力缺...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武汉市2 188名4~16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注意力和行为问题调查量表"测评。包括注意力及多动问题调查表、对立违抗障碍与品行障碍调查表。结果男性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为4.74%,女性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为1.83%,其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性别对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意力缺陷障碍患儿中,无论男女,品行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1);年龄对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影响。结论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生不可忽视,性别对该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但对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障碍合并品行障碍发生率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 品行障碍 流行病学 诊断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儿童品行障碍心理与家庭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放如 朱双罗 罗文凤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品行障碍(CD)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0例CD患儿进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家庭治疗的综合干预,疗程为3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CD症状量表评估其心理卫生状况和临床疗... 目的探讨儿童品行障碍(CD)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0例CD患儿进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家庭治疗的综合干预,疗程为3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CD症状量表评估其心理卫生状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27例)和90.0%(36例)。治疗前CD患儿的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除躯体化(S)、精神病性(P)及偏执(Pa)因子无显著差异外,其SCL90总分及强迫(Oc)、人际敏感(Is)、抑郁(D)、焦虑(A)、敌对(H)、恐怖(Ph)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值(P<0.05或P<0.01);而治疗后上述计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结合家庭治疗能显著改善儿童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有效治疗品行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心理社会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 家庭治疗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儿童
下载PDF
失配性负波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丽慧 沈晓明 +3 位作者 汤春萍 王慧丽 留佩宁 徐正祄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失配性负波(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对3 7例ADHD患儿、2 2例品行障碍患儿(CD)和3 0名正常儿童(NC)的MMN做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ADHD和CD患儿MMN潜伏...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失配性负波(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对3 7例ADHD患儿、2 2例品行障碍患儿(CD)和3 0名正常儿童(NC)的MMN做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ADHD和CD患儿MMN潜伏期均延迟。ADHD患儿波幅增高。进一步分析,ADHD组波幅又高于CD组。同时两组事件相关电位P3 0 0 检测潜伏期改变方向与MMN一致。结论 ADHD患儿P3 0 0 变化,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注意力、记忆力缺陷及认知加工缓慢。MMN可作为P3 0 0 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而用于儿童科临床。ADHD患儿MMN潜伏期延长,提示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失配性负波 品行障碍 患儿 P300检测 ADHD Spirit 事件相关电位 P300变化 认知功能损害 正常儿童 脑电生理仪 MMN 潜伏期延长 方法应用 认知加工 对照组 注意力 记忆力 CD 波幅
下载PDF
品行障碍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惠敏 宁丽 +1 位作者 刘彩谊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85-287,312,共4页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35例住院品行障碍青少年及194例中学生进行评定;并对该35例品行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访谈。结果:(1)CD组在父亲过...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35例住院品行障碍青少年及194例中学生进行评定;并对该35例品行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访谈。结果:(1)CD组在父亲过度干涉、父亲拒绝及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干涉和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5因子上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访谈发现,亲子之间彼此接纳程度低,家庭气氛不和谐。结论:CD患者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及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导致CD疾患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
下载PDF
品行障碍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雪云 张福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1期1558-1559,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日益扩展,各类问题儿童成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其所占的比例也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品行障碍和违法与轻微犯罪的青少年由于对公共利益、社会治安等造成较大危害,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日益扩展,各类问题儿童成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其所占的比例也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品行障碍和违法与轻微犯罪的青少年由于对公共利益、社会治安等造成较大危害,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两例品行障碍儿童行为矫正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其矫正训练方法适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行为矫正 特殊教育 儿童卫生
下载PDF
品行障碍脑功能结构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静 黄炳升 +2 位作者 张家宁 蒋雅丽 姚树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2-786,共5页
品行障碍(CD)是儿童青少年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问题。CD患者存在与情绪的识别处理、奖赏加工、认知控制与决策等有关的皮质和皮质下脑区结构、功能和连接的异常。本文主要对CD患者的功能MRI、结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品行障碍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莉萍 谢永标 +1 位作者 赵爱玲 李雪荣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D)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88例CD患者(病例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FLP技术分析相应的基因型,并比较2组不同基因型的行为特点有无差异。结果CD患者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D)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88例CD患者(病例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FLP技术分析相应的基因型,并比较2组不同基因型的行为特点有无差异。结果CD患者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基因型L/L频率(43.2%)较正常对照组(26.7%)明显为多,且差异在儿童起病型中明显(P<0.05);伴有ADHD的CD患儿基因型L/L的频率(44.0%)较正常对照组(24.1%)显著为高,两者存在关联,基因型为S/S的CD患儿血浆5-HT水平[(0.85±0.32)μm l/L]显著低于S/L和L/L基因型患者[(1.14±0.52)μm l/L](P<0.05)。结论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基因型L/L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为高,等位基因L的个体5-HT活性较低,提示其与CD有一定关联,可能是CD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5-羟色胺转运体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品行障碍儿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学荣 杨志伟 +2 位作者 苏林雁 万国斌 李雪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对102例品行障碍儿童危险因素的6个因子进行分析。总贡献率为63.0%,其中父母社会经济阶层、家庭环境因素,等因子是品行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母孕期情况也起一定的作用,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儿童行为 品行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品行障碍原因分析与相应干预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树旺 秦爱粉 +4 位作者 高明秀 唐鹏举 田晓馨 朱宏日 蔡红霞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12期1190-1190,共1页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干预措施 原因分 反社会行为 儿童少年期 攻击行为 临床资料 常见病
下载PDF
西方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评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立民 张卫 +1 位作者 姚杜鹃 徐明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对西方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干预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评价。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品行障碍作为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是当前西方研究的热点。西方较有影响的干预理论包括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生态... 目的对西方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干预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评价。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品行障碍作为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是当前西方研究的热点。西方较有影响的干预理论包括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各个理论下的干预方案各有其独特之处。结论西方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将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干预 青少年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精神病态特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劲松 王朋朋 +2 位作者 韩晶晶 李晓萌 谭歆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病态特质在品行障碍(CD)、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生情况,探讨与区分两类障碍有关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反社会性加工筛查表(APSD)对213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评估,并对冷漠无情、自恋和冲... 目的分析精神病态特质在品行障碍(CD)、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生情况,探讨与区分两类障碍有关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反社会性加工筛查表(APSD)对213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评估,并对冷漠无情、自恋和冲动特质的得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ADHD、ODD/CD和ADHD共患ODD/CD三组中冷漠无情特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恋特质在ADHD共患ODD组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ODD组中得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的冲动特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三种特质的比例在ADHD共患ODD/CD组中最高(均≥75%),共存的比例】60%,而在对照组中均为较低水平。冷漠无情特质的比例,约为对照组的3倍;自恋特质的比例,在ODD/CD、ADHD共患ODD/CD组中较高(】70%),为ADHD组2.4~2.8倍,对照组4~5倍;冲动特质的比例,三组分别为对照组的2~3倍。自恋特质所造成ODD/CD和共患病与对照组、ADHD组的差异最大。结论冷漠无情特质是ADHD和ODD/CD儿童普遍具有的特质,自恋特质对于CD/ODD儿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冷漠无情、自恋和冲动特质对评估儿童为正常、单纯ADHD或共患CD/ODD的可能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精神病态特质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一例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原生家庭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丽 张惠敏 +1 位作者 陶然 刘彩谊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6-69,78,共5页
本文主要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角度,对一例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原生家庭进行分析,为青少年品行障碍治疗及干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品行障碍 青少年 家庭 生命周期理论 系统理论
下载PDF
伴品行障碍多动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田友 郭兰婷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伴品行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简称ADHD +CD)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ADHD +CD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对 5 0例ADHD +CD患者和 5 0例正常儿童进行测验 ,将结果进行x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 目的 :探讨伴品行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简称ADHD +CD)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ADHD +CD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对 5 0例ADHD +CD患者和 5 0例正常儿童进行测验 ,将结果进行x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 ,ADHD +CD组的阳性家族史、母孕期患病及服药、异常分娩、出生体重偏低、早期发育延迟、软体征和既往病史的发生率高 ;父母关系不良、管教方法粗暴、父母及老人管教态度不一致的发生率高。 2 ADHD +CD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道德宗教观得分低于对照组家庭 ;而矛盾性则高于正常对照家庭。 3 管教方法粗暴或放纵、低情感表达和家庭矛盾性高是ADHD +C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管教方法粗暴、低情感表达和家庭矛盾性高是ADHD +CD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多动症 危险因素 缺陷多动障碍 ADHD C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