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的拟社会化机制及基本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品评随时序发生功能移转,经由道德素养移至政治清议再转向审美旨趣;文艺批评随之体现出拟社会化特征,其客体论和主体论也初建起来。此期的文艺批评借鉴社会品评之"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形成具体的"比兴象...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品评随时序发生功能移转,经由道德素养移至政治清议再转向审美旨趣;文艺批评随之体现出拟社会化特征,其客体论和主体论也初建起来。此期的文艺批评借鉴社会品评之"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形成具体的"比兴象喻"批评法,并分流出重视感性审美体验的《诗品》"直寻"模式与追求客观公正效果的《文心雕龙》"妙鉴"模式。《诗品》遂构建起一个诗人社会,对后代诗话、词话、曲话的形成产生内在的影响;《文心雕龙》把社会品评的道德标准转换成了艺术标准,使文艺批评走向自觉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评机制 魏晋南北朝 文艺批评 拟社会化
下载PDF
当代埇桥书法创作刍议
2
作者 徐楠楠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74-76,共3页
为促进宿州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营造更好的书法创作氛围,开拓书法艺术消费市场,概述了宿州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果,重点分析宿州书法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作主体意识的缺失,形质为上,神采次之;过于注重比赛体制的... 为促进宿州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营造更好的书法创作氛围,开拓书法艺术消费市场,概述了宿州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果,重点分析宿州书法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作主体意识的缺失,形质为上,神采次之;过于注重比赛体制的形式,着重作品以外的梳妆打扮。这些弊端造成书法创作追寻的方向慢慢分离正确的轨道,要重新审视书法创作的研究,因此,探讨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加强古代书论的学习;正确开展书法作品的品评活动;改进书法创作和评审的机制;优化书法教育体系;探讨书法艺术创作应追寻的方向;拓展书法作品品评、交流、消费的渠道和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埔桥书法” 主体意识 品评机制 书法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