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维组学数据的玉米农艺和品质性状预测研究
1
作者 杨静蕾 吴冰杰 +1 位作者 王安洲 肖英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82,共10页
基因组选择是利用覆盖基因组的高密度标记对未知表型进行预测并选择的技术。在植物中,利用该技术可对不同作物性状进行早期选择,保留优势个体,节约田间管理和表型鉴定成本,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使用rrBLUP和LASSO两种统计模型,基于... 基因组选择是利用覆盖基因组的高密度标记对未知表型进行预测并选择的技术。在植物中,利用该技术可对不同作物性状进行早期选择,保留优势个体,节约田间管理和表型鉴定成本,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使用rrBLUP和LASSO两种统计模型,基于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基因组预测。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组学数据而言,其预测能力高低依次为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数据。对于不同性状而言,品质性状的预测能力高于农艺性状。对于rrBLUP和LASSO两种模型而言,基于基因组数据预测时所有性状均是rrBLUP为最优预测模型;基于转录组数据预测时有53种性状是以rrBLUP为最佳预测模型, 2种性状以LASSO为最佳预测模型;基于代谢组数据,有43种性状以rrBLUP为最佳预测模型, 12种性状以LASSO为最佳预测模型。此外,还发现用不同系谱材料进行预测时,热带玉米预测温带玉米,其效果略优于温带玉米预测热带玉米。而对于品质性状,不同系谱间材料的预测精度高于同一系谱内。本研究系统评估了各种组学数据和不同统计模型对玉米农艺及品质性状预测能力的差异,为未来玉米重要性状的基因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艺品质性状 基因组预测 多维组学数据
下载PDF
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小麦品种烟农19若干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杰 胡开明 +5 位作者 付鹏 朱宝玉 李强 张文明 韩立德 姚大年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通过播期、基本苗和施肥量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小麦品种烟农19的若干农艺性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播期、适当增加基本苗和施肥量,可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改善若干农艺性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部分品质性状的... 通过播期、基本苗和施肥量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小麦品种烟农19的若干农艺性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播期、适当增加基本苗和施肥量,可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改善若干农艺性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部分品质性状的改良。讨论小麦品种"烟农19"在灵璧县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基本苗 施肥量 烟农19 农艺品质性状
下载PDF
1E^e染色体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军 卢明娇 +13 位作者 武智民 李豪圣 宫文萍 王灿国 程敦公 刘爱峰 曹新有 刘成 翟胜男 杨足君 刘建军 孔令让 赵振东 宋健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4-860,共7页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含有抗条锈病、抗赤霉病和耐盐碱等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之一。为明确1E^e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1E^e(1A)代换系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多年多点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取代1...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含有抗条锈病、抗赤霉病和耐盐碱等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之一。为明确1E^e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1E^e(1A)代换系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多年多点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取代1A染色体,不仅降低了旗叶长度和旗叶宽度等农艺性状,而且降低了粒长、粒宽、穗粒数、小穗数和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但显著增加了穗长。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染色体可以显著增加面团最大峰值高度和8分钟带宽,但对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峰值高度时间等5个指标上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本研究开发了17个1E^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总之,1E^e染色体可提高小麦品质,但对产量相关性状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对于进一步打破连锁累赘,创制小麦-长穗偃麦草Glu-Ee1短片段易位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1E^e染色体 农艺品质性状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临汾系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4
作者 尚保华 张建华 +2 位作者 姜兰芳 行翠平 盛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8份临汾系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9个性状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0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34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聚类分析...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8份临汾系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9个性状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0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34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聚为3类,Ⅰ1,Ⅰ2,Ⅱ2和Ⅲ类群在育种中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Ⅰ2和Ⅲ类群可以作为矮秆抗倒材料加以应用;Ⅱ3类群可以作为改良穗部特性材料加以应用;Ⅰ1,Ⅱ1和Ⅲ类群可以作为优质材料加以应用;Ⅰ2类群可作为改良粒质量材料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系列小麦 农艺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少荣 杨扬 +9 位作者 田红丽 易红梅 王璐 康定明 范亚明 任洁 江彬 葛建镕 成广雷 王凤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62-2370,共9页
青贮玉米是优质饲料作物,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以141个通过国家及各省区(市)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从生态区角度对供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 青贮玉米是优质饲料作物,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以141个通过国家及各省区(市)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从生态区角度对供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区间为10.30%~30.31%,平均为16.01%;多样性指数区间为0.50~0.71,平均为0.60。农艺及品质性状聚类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组,同一生态区来源的品种多归为同一组。40个SSR标记共检测到48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12.0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变幅为0.27~0.89,平均为0.68。南方品种大部分聚集在同一组,与东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分别为0.054、0.047和0.046。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品种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和SSR标记上均具有特异性,西北和黄淮海品种仅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具有特异性。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背景,为不同生态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审定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农艺品质性状
下载PDF
离子束介导小麦变异材料贮藏蛋白及农艺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利涛 谷运红 焦浈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7,共6页
离子束诱导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致使植物突变的技术,为提高小麦的品质性状,采用离子束介导外源全基因组的方法,转化选育出一批有价值的小麦变异材料。本研究对这批小麦变异材料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各贮藏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变... 离子束诱导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致使植物突变的技术,为提高小麦的品质性状,采用离子束介导外源全基因组的方法,转化选育出一批有价值的小麦变异材料。本研究对这批小麦变异材料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各贮藏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变异材料的株高、千粒重、叶面积、湿面筋、SDS沉淀值、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有一些变异材料存在抗病性不好或蛋白含量高但是品质不好的问题,需进一步的改进。变异材料的各蛋白组分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且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介导技术产生丰富的变异,而且变异情况与基因受体密切相关,需要对这批变异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特定培育,从而选育出种质资源良好、蛋白含量高且质量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介导 农艺品质性状 贮藏蛋白
下载PDF
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雷加容 余敖 +6 位作者 李生荣 杜小英 任勇 周强 陶军 欧俊梅 何员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6期51-56,共6页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9份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5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2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产量与8个农...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9份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5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2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产量与8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千粒重>穗粒数>容重>株高>最高苗>生育期>有效穗;产量与6个品质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稳定时间>最大阻力>籽粒蛋白>面积>吸水率>湿面筋;蛋白质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最高苗>有效穗>基本苗>穗粒数>产量>容重>千粒重>株高>生育期;稳定时间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容重>最高苗>产量>生育期>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基本苗>穗粒数;面积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株高>最高苗>有效穗>生育期>容重。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三类,第Ⅰ2、Ⅰ3、Ⅰ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同时Ⅰ3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矮杆材料加以运用;Ⅰ1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为优质品质材料加以运用。第Ⅱ类育种时可从粒重方面加以应用;第Ⅲ类从优质矮杆材料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麦系列小麦 农艺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6个菜用甘薯品种在冀东地区主要性状比较及其产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邱世鑫 王艳敏 +3 位作者 安晓玲 刘学茹 唐桂楼 乔亚科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于冀东地区种植的菜用甘薯品种,选取6个菜用甘薯品种,对不同品种的食用品质、农艺性状、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台农71产量高达25628.75 kg·hm^(-2),显著高于其它5个品种。台农71的可溶性糖、黄酮... 为筛选出适宜于冀东地区种植的菜用甘薯品种,选取6个菜用甘薯品种,对不同品种的食用品质、农艺性状、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台农71产量高达25628.75 kg·hm^(-2),显著高于其它5个品种。台农71的可溶性糖、黄酮、总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80 mg·g^(-1),16.84 mg·g^(-1),127.56 mg·g^(-1),也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台农71的食用品质、生长势也较其它品种更佳。本次研究表明,台农71可作菜用甘薯候选品种在冀东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品种 品质农艺性状 产量 冀东地区
下载PDF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的湛江地区萝卜引种比较试验
9
作者 李思彤 张洪滨 王俊宁 《东南园艺》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目的】为更好地筛选出适合在广东省湛江地区种植的优质水果萝卜品种,丰富湛江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方法】以广东本地品种‘南畔洲晚萝卜’为对照开展品比试验,对供试的4个水果萝卜品种的农艺及品质性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 【目的】为更好地筛选出适合在广东省湛江地区种植的优质水果萝卜品种,丰富湛江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方法】以广东本地品种‘南畔洲晚萝卜’为对照开展品比试验,对供试的4个水果萝卜品种的农艺及品质性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的根长、根重、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根甜味、根辣味、产量等指标差异性显著;5个供试品种综合评价排名为:‘京脆1号萝卜’>南畔洲晚萝卜>‘沙窝萝卜’>‘翘头青萝卜’>‘潍县萝卜’。产量上,南畔洲晚萝卜最高;品质上,京脆1号萝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最高。【结论】综合看来,京脆1号萝卜可作为湛江地区引进的品种,这对推广水果萝卜在湛江当地的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引种 农艺品质性状 模糊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克山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勇 傅蒙蒙 +9 位作者 杨兴勇 董全中 薛红 张明明 李微微 王燕平 任海祥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1-890,共10页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态区,克山是东北北部重要产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克山地区的表现,研究其在克山的潜在育种意义。获得...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态区,克山是东北北部重要产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克山地区的表现,研究其在克山的潜在育种意义。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平均表现为全生育期133d(103.8~157.0d)、蛋白质含量39.69%(35.6%-44.38%)、油脂含量20.58%(17.47%-22.84%)、蛋脂总量60.27%(54.00%-63.97%)、百粒重17.61g(6.13~28.17g)、株高约96cm(54.92~146.8cm)、主茎19节(11.23—25.83)、分枝2.75个(0.22~7.63)、倒伏2级左右(1.00~4.oo);(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0和MGI,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相近,其它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与之不同。MG000和MG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110~120d,比当地无霜期早约10~20d,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品质性状表现则略优于MG0和MGI,特别是油脂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高约1%、1.5%;株高、节数均低于MG0和MGI,分别低约10~40cm、2~8节。biGII的生育天数在当地高达150d,不能稳定正常成熟,不适合当地种植;品质性状表现低于当地品种水平,特别是蛋白质、蛋脂总量均低约2%,油脂低约0.5%;而株高、节数高于当地品种,分别高约10cm、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biGIII在克山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其它性状表达不正常,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克山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油脂和蛋白质含量相对小些,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克山地区利用东北大豆资源育成了许多适于东北北部的优异品种,体现了东北种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供试的东北资源中提出了各农艺、品质性状改良可用的亲本品种名单,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长春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延喜 孙晓环 +8 位作者 郑朝春 李海波 兰磊 赵宽 王燕平 任海祥 傅蒙蒙 杜维广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3,共9页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态区,长春是东北中部重要产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长春地区的表现,研究其潜在育种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态区,长春是东北中部重要产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长春地区的表现,研究其潜在育种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长春地区平均表现为全生育期114 d(93.88~137.75)、蛋白质含量41.09%(36.68%~45.85%)、油脂含量21.94%(19.00%~23.94%)、蛋脂总量63.09%(59.49%~66.24%)、百粒重20.53 g(9.47~28.20 g)、株高约83.82 cm(45.8~146.8 cm)、主茎16.7节(10.3~25.3)、分枝2个(0.1~10.1)、倒伏2级左右(1.4~4.0)。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0/MG I,生育天数在120 d左右。MG000、MG00生育天数集中在98~104 d,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株高、节数均比MG0/MG I低约20~28 cm、3~4节。MGⅡ/MGIII在长春不能稳定成熟,其株高、主茎节数比MG0/MG I高约25~35 cm、2~3节。至于籽粒性状(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百粒重),不同熟期组间绝对值差异不大,而各熟期组内均含有表现突出的资源。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长春表现,油脂和蛋白质含量遗传率高但相对遗传进度较低,需加大选育强度;蛋脂总量的改良应建立在蛋白质、油脂改良的基础上;本群体在倒伏性状上潜力有限,应通过引进新的种质来进行改良。4)长春当地的82个地方/育成品种(共88个,其中6个育成品种未查到系谱资料)共有99个祖先亲本,这些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当地,其次为黑龙江省和国外;其中衍生品种最多的前20个祖先亲本对群体的贡献率约63%,衍生品种最多的前5个祖先亲本衍生品种数及贡献率分别为金元(58,6.35%)、铁荚四粒黄(50,8.16%)、十胜长叶(49,6.61%)、嘟噜豆(44,4.02%)、四粒黄(P340)(41,6.36%);虽然当地育成品种平均含有9.3个祖先亲本,但当地品种的遗传基础仍较为狭窄,需通过其它地区资源扩展当地种质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祖先亲本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牡丹江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海祥 白艳凤 +8 位作者 王燕平 宗春美 孙晓环 齐玉鑫 李文 傅蒙蒙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东北是我国春大豆的主要生态区,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第2亚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牡丹江地区的表现,研究其在牡丹江的潜在... 东北是我国春大豆的主要生态区,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第2亚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牡丹江地区的表现,研究其在牡丹江的潜在育种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平均表现为全生育期分布在101~147 d(平均为124 d)、蛋白质含量范围为35.36%~45.36%(平均为39.69%)、油脂含量范围为18.93%~23.78%(平均为21.96%)、蛋脂总量范围57.74%~66.67%(平均值61.82%)、百粒重范围在8.49~29.43 g(平均值19.91 g)、株高36.6~115.3 cm(平均值82 cm)、主茎11.2~20.4节(平均为16节)、分枝为0~4.8个(平均2.8)、倒伏在1.2~3.6(平均2级左右)。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 0和MG I,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值相近,其他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与之不同。MG 000和MG 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106~113 d,比当地无霜期早10~20 d,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品质性状表现则略优于MG 0/MGⅠ,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高约1.62%、1.59%;株高、节数均低于MG 0/MG I,分别低10~30 cm、2~4节。MGⅡ的生育天数高达136 d,不能稳定成熟;品质性状表现低于当地品种水平,特别是油脂含量、蛋脂总量分别低约1.5%、2%;而株高、节数高于当地品种,分别高约10 cm、1~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 III在牡丹江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其他性状表达不正常,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本群体中包含第二亚区育成217个品种,查到系谱资料的208个,这208个品种共涉及169个祖先亲本,其中黑龙江来源有77份、吉林省48份、辽宁省8份、国外来源26份,其他来源10份。衍生品种最多的前10个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吉林,对该亚区品种的贡献率约48.9%;衍生品种数在11~20间主要来源于黑龙江,前20个祖先亲本对该亚区品种的贡献率约62.4%。4)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牡丹江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油脂和蛋白质含量相对小些,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供试的东北资源中提出了各农艺、品质性状改良可用的亲本品种名单,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的表现及其育种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中艳 宗春美 +9 位作者 杨柳 李建英 吴耀坤 周长军 王燕平 任海祥 傅蒙蒙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4-704,共11页
表型评价是鉴别高产、优质和抗逆性优良大豆资源的必要步骤。为更好利用东北大豆种质资源,2012-2014年在大庆农科院将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重复内分组试验设计,对4类13个... 表型评价是鉴别高产、优质和抗逆性优良大豆资源的必要步骤。为更好利用东北大豆种质资源,2012-2014年在大庆农科院将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重复内分组试验设计,对4类13个农艺、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表现为:全生育期121 d(94~134 d)、蛋白质含量40.68%(36.66%~45.33%)、脂肪含量20.68%(15.77%~22.90%)、蛋脂总量61.36%(57.08%~65.45%)、百粒重17.48 g(9.69~28.42 g)、株高66 cm(33.1~96.2 cm)、主茎17节(9.76~24.00)、分枝1.25个(0.0~7.4)、倒伏1.4级(1.0~4.0)。(2)大庆地区适合熟期组(MG)为MG0和MGⅠ,更趋向于MGⅠ,两熟期组内品种的各性状平均值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总平均值相近。MG000~MG00组生育期较短,未能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气候资源,品质性状与MG0~MGⅠ相差不大;而株高、产量性状表现较MG0~MGⅠ偏低(如株高低约20 cm,地上部生物量低约1.2 t/hm2)。MGⅡ~MGⅢ品种则大多未能充分成熟,导致其他性状表达不正常。大庆地区未来大豆改良的主要方向是适合的熟期组(MG0~MGⅠ)、高产、高蛋白兼顾高脂肪含量,应重视耐逆性。从资源群体中优选出一批用以改良大庆大豆性状的不同熟期组亲本,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下载PDF
Relation Analysis of Several Agronomic Traits and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in Upland Cotton with High Quality 被引量:8
14
作者 汤飞宇 王晓芳 +1 位作者 莫旺成 肖文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 Objective] The purpose wa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in upland cotton with high quality. [ Method] Twenty-four upland cotton lines with high quality were anal... [ Objective] The purpose wa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in upland cotton with high quality. [ Method] Twenty-four upland cotton lines with high quality were analyzed for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and 10 agronomic traits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at the agricultur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JXAU, Nanchang, China in 2007.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 high, medium, low yield) based on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by Ward's method. A total of 11 traits of three types were compared. Correlation a- 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10 agronomic traits to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were carried out. [ Result] There existed statistically sig- 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lls per plant, ~int percentage, lint index, fruit node numbers, growth period for three yield types. The high yield type ex- hibited the highest bolls per plant, lint percentage and lint index, the lowest fruit node numbers and the shortest growth period. Bolls per plant, boll weight and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Fruit node numbers and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Bolls per plant, boll weight, and fruiting position number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single plant lint yield of upland cotton lines with high quality. [ Conclusion ] The results will have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pland cotton variety with high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and cotton High quality Lint yield Agronomic trait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佳木斯的表型鉴定及利用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继亮 宗春美 +9 位作者 王德亮 王燕平 蒋红鑫 杨丹霞 傅蒙蒙 王磊 任海祥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 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精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调查的性状均值为全生育期113.5d(92.5~136.0 d)、蛋白质含量39.8%(35.6%~45.0%)、脂肪含量21.5%(17.5%~24.2%)、蛋脂总量61.3%(57.4%~64.3%)、百粒重21.1g(8.2~32.0g)、株高101.2cm(54.9~142.6cm)、主茎18.6节(12.4~24.6节)、分枝2.5个(0.2-7.4个)、倒伏2.1级(1.0-4.0级)。2)按国际熟期组划分标准,佳木斯所处熟期组为MG0和MGI,属于这两个熟期组的品种,各性状的均值与群体总均值相近。MG000-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95~110 d,比当地无霜期早约15~25 d;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较MG0-I高约1和1.5个百分点,株高和节数则分别低约10~40 cm、2~8节。MGII的生育天数长达150 d,不能稳定正常成熟;与当地品种相比较蛋白质和蛋脂总量均低约2%、脂肪低约0.5%,株高和节数分别高约10cm、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III在佳木斯不能正常成熟,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佳木斯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佳木斯地区利用东北大豆资源育成了许多适于东北北部的优异品种,体现了东北种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中筛选出了用以改良不同性状的优异亲本,供育种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Agronomic,Quality Trai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ackground Genes Distribution of Wheat Germplasm Ningchun 4 and Its Parents 被引量:2
16
作者 亢玲 袁汉民 +4 位作者 陈东升 王晓亮 张维军 来长凯 赵桂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9期188-192,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agronomic,yield and quality traits of Ningchun 4 and its parents under the sa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s well as to carry out molecular detection on the backgrou...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agronomic,yield and quality traits of Ningchun 4 and its parents under the sa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s well as to carry out molecular detection on the background genes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its.[Method]Ningchun 4 and its parents Sonora 64,Hongtu,Abbondanza,Quality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detect the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as well a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variation laws by molecular determination method.[Result]Ningchun 4 had inherited the advantages of bigger spike,red and hard grain from Sonora 64 and higher 1 000-grain weight from Hongtu.However,it had also inherited the disadvantages of late-maturing from Sonora 64 and lower tillering ability from Hongtu;the grain quality of Ningchun 4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Sonora 64;Ningchun 4 had high quality subunit of 5+10,which had good dough rheological properties.[Conclusion]Ningchun 4 had inherited the long photoperiod characteristics and no-resistant to slow-leaf rusting and stripe rust characteristics from Hongtu and low PPO activity,high yellow pigments content from pa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gchun 4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traits Molecular detec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Use of Tobacco Special Inorganic Fertilizer and Cake Organic Fertilizer on the Quality of Tobacco K326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维爱 龙世平 +3 位作者 何命军 范海珊 崔新卫 黄艳宁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8期1142-1146,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use of cak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obacco special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Method] Dif...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use of cak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obacco special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Method] Different ratios of cak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obacco special fertilizer were applied.Then,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leaf quality determining factor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at different growing stages.[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tobacco plant height was increased by 3.01%-5.84%,while the number of valid leaves was increased by 5.56%-20.39% in all the treatments with combined use of fertilizers.The ratio of sugar to nicotine of leaf was closer to 10±1,and the ratio of nitrogen to nicotine of leaf was closer to 1±0.1.In addition,the combined use of 750 kg/hm2 tobacco special base fertilizer and 292 kg/hm2 cake organic fertilizer had a better effect for improving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flavor qualities than all the other treatments.[Conclus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special full-aroma tobacco leaf product and new tobacco special fertilizers in Hu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ke fertilizer Tobacco special fertilizer Flue-cured tobacco leaf Agronomic trait Flavor quality
下载PDF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Hybrid Cotton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利平 周桃华 张诗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7期973-978,共6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and quality of hybrid cotton cultivars. MethodThe growth period, mai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omponents, yield and quality of ...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and quality of hybrid cotton cultivars. MethodThe growth period, mai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omponents, yield and quality of 13 hybrid cotton cultivar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lations of their mai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omponents, yield and quality were analyzed. Result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13 cultivars was about 123 d, and all of them presented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throughout the growth period. The ginned cotton yield shared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irst fruiting branch position, plant height, number of fruiting branches, number of bolls per plant, number of bolls per hectare and seed cotton yield; the first fruiting branch position and micronaire value shar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Keza No.1 and Chunzamian No.1 had the lowest micronaire value, 4.5. The specific strength of all the cotton cultivars ranged from 27 cN/tex to 30 cN/tex, presen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dition, the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inned cotton yield among all the cotton cultivars. ConclusionThe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yield hybrid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Fiber quality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吉林省白城市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19
作者 苏江顺 齐玉鑫 +9 位作者 杨君 彭浩 程学良 谭程友 王燕平 任海祥 傅蒙蒙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研究于2012-2014年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大豆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共计361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白城市田间表型,研究其在该地区的潜在育种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白城平均全生育期105 d (80. 4~130... 本研究于2012-2014年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大豆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共计361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白城市田间表型,研究其在该地区的潜在育种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白城平均全生育期105 d (80. 4~130 d)、株高73. 3 cm (30. 1~131 cm)、主茎节12. 9个(7. 13~18. 9个)、分枝数2. 53个(0. 08~8. 83个)、蛋白质含量41. 0%(36. 8%~46. 1%)、油脂含量21. 4%(18. 0%~23. 7%)、蛋脂总量62. 3%(58. 1%~65. 8%)和百粒重18. 4 g (8. 33~25. 7 g)。(2) MG000和MG00的生育天数比当地无霜期早约50~60 d,集中在83~92 d,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I、MGⅡ,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相近。MG000和MG00品质性状优于MGI、MGⅡ,蛋脂总量分别高约2%;株高低20~50 cm,节数低3~9节。MGⅢ熟期中的少部分品种,不能正常成熟,不适合当地种植;品质性状表现差于当地品种,蛋脂总量均低约1%,油脂低约1%;而株高高出约16 cm,节数多2节。(3)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遗传进度小。根据育种潜势分析,提出了在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可用于改良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育种潜势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过表达和沉默Z257 snoRNA基因对水稻耐旱性及表型的影响
20
作者 马廷臣 夏加发 +3 位作者 王元垒 周坤能 云鹏 李泽福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5,共5页
研究旨在分析过表达和基因沉默水稻Z257 SnoRNA对水稻耐旱性、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转基因品系和野生型对照日本晴为研究材料,通过苗期干旱和抽穗期干旱处理的方法,分析Z257SnoR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过表达Z257 SnoRNA的转基... 研究旨在分析过表达和基因沉默水稻Z257 SnoRNA对水稻耐旱性、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转基因品系和野生型对照日本晴为研究材料,通过苗期干旱和抽穗期干旱处理的方法,分析Z257SnoR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过表达Z257 SnoRNA的转基因水稻品系GB日本晴的耐旱性要高于野生型对照日本晴和Z257 SnoRNA沉默的转基因水稻品系CM日本晴,因此Z257 SnoRNA基因应与水稻耐旱性相关;幼苗期干旱胁迫后GB日本晴的根系较野生型日本晴更为强壮,CM日本晴根系最弱;抽穗期干旱胁迫后GB日本晴的农艺性状要好于野生型对照日本晴,CM日本晴农艺性状最劣;GB日本晴较野生型对照日本晴和基因沉默品系CM日本晴有更好的品质,而沉默该基因的品系品质指标受影响最大,品质最劣。Z257 snoRNA与水稻耐旱性高度相关,可以减少干旱胁迫对水稻根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因此该基因可以作为耐旱候选基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小核RNA 基因过表达和沉默 耐旱性 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