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西亚的哇扬戏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安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哇扬戏是马来西亚有名的传统民间戏剧,它在剧目、表演、人物和故事等方面都既有自己的特点,又与泰国和印尼的皮影戏有共同之处。探讨东南亚影戏之间的异同,也可以看出一些文化交流的规律。
关键词 哇扬 吉兰丹 爪哇 暹罗 影响
下载PDF
从印尼哇扬皮影戏看印尼传统文化的神秘色彩 被引量:1
2
作者 欧芮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8-80,84,共4页
哇扬戏是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凭借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获得印尼百姓的喜爱。本文通过对印尼哇扬戏的故事内容、表演形式、皮影道具和人物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哇扬 印尼传统文化 神秘性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哇扬”的传承特色
3
作者 王乙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1-56,共6页
哇扬是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一种影戏,在印度尼西亚保留着最古老的哇扬戏,它以印度史诗为剧本基础,与伊斯兰教文化形成对比,却又相辅相成。发展千年的哇扬文化至今经久不衰,与其传承特色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政策的驱使以及国民意识的提高,... 哇扬是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一种影戏,在印度尼西亚保留着最古老的哇扬戏,它以印度史诗为剧本基础,与伊斯兰教文化形成对比,却又相辅相成。发展千年的哇扬文化至今经久不衰,与其传承特色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政策的驱使以及国民意识的提高,使得哇扬既可以传承于校园,又可以传承于民间。而今哇扬与外来文化相融汇,开拓出一条新的传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扬 社会关系 学校传承 民间传承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巴厘文化中的神圣与世俗——以巴龙舞与哇扬戏为例
4
作者 周淑红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居民长期信仰印度教,同时,巴厘岛又是一个旅游胜地,这使得巴厘文化呈现两个不同的面向:神圣的和世俗的。本文聚焦巴厘文化中非常著名的两种表演:巴龙舞和哇扬皮影戏来探讨巴厘文化中神圣与世俗是如何结合的。
关键词 巴龙舞 哇扬 神圣 世俗
下载PDF
印尼“哇扬”教育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启示
5
作者 王乙好 《师道(教研)》 2014年第3期99-100,共2页
中国与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尼西亚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有很多一致性,但是由于具体措施和力度的不同,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差异。笔者通过对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形式“哇扬”的实地考察,发现印度尼西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点放在... 中国与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尼西亚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有很多一致性,但是由于具体措施和力度的不同,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差异。笔者通过对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形式“哇扬”的实地考察,发现印度尼西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点放在了教育上,包括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本文以“哇扬”的教育为蓝本,再根据我国国情总结了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扬 学校教育 民间教育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爪哇农村婚礼中哇扬皮影戏的纪实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子齐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7,共11页
哇扬皮影戏(wayang kulit)是流传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集演唱、叙事、影人表演及甘美兰乐队伴奏为一体的综合戏剧品种,已于2003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盛行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巴厘岛上的各个地区。国内较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献与实地... 哇扬皮影戏(wayang kulit)是流传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集演唱、叙事、影人表演及甘美兰乐队伴奏为一体的综合戏剧品种,已于2003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盛行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巴厘岛上的各个地区。国内较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献与实地考察描写,而在国外它却有相当大的影响。文章在实地考察、采录与分析工作的基础上,较为真实地还原了中爪哇地区梭罗市附近的"Peung, Jatiyasa, Karanganyar"村落及周边地区哇扬皮影戏在当下的流存现状,并从"婚礼仪式中的哇扬皮影戏""哇扬皮影戏的音乐记录与分析",以及"影戏传承中的两点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扬皮影戏 达郎 甘美兰音乐 印尼婚礼 活态传承
原文传递
实质重于表象:从瑟玛尔形象看印尼爪哇文化的特点
7
作者 朱刚琴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61-72,共12页
本文以印尼爪哇哇扬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瑟玛尔为例,从爪哇美学、理想、伦理、哲学等层面分析爪哇文化。爪哇人认为哇扬就是爪哇哲学;爪哇人追求内外一致的高雅,内心高雅是指拥有忠诚践行义务职责的敏感内心;爪哇人重视内在,认为每个... 本文以印尼爪哇哇扬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瑟玛尔为例,从爪哇美学、理想、伦理、哲学等层面分析爪哇文化。爪哇人认为哇扬就是爪哇哲学;爪哇人追求内外一致的高雅,内心高雅是指拥有忠诚践行义务职责的敏感内心;爪哇人重视内在,认为每个个体都由好坏、善恶组成,人类最大的斗争是个体道德伦理的自我斗争,爪哇文化强调实质重于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扬 瑟玛尔 爪哇文化 印尼
下载PDF
保护印度尼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保护计划、相关活动及其所出现的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拉.曼卡卡利达迪普 白羲 《民间文化论坛》 2012年第4期94-98,共5页
印度尼西亚由约1,7000个岛屿组成,上面生活着500多个种族。印尼拥有数目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其中,哇杨(皮影)木偶剧院和印尼短剑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的称号。我将首先讨论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由约1,7000个岛屿组成,上面生活着500多个种族。印尼拥有数目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其中,哇杨(皮影)木偶剧院和印尼短剑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的称号。我将首先讨论印度尼西亚正在使用和计划使用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印尼拟批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约的计划;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地图 保护系统 木偶剧院 哇扬 保护计划 印尼政府 濒临灭绝 文化旅游 信托基金
下载PDF
参与观察中的音乐人类学田野反思
9
作者 郭子齐 《艺术教育》 2020年第1期13-16,共4页
观察者在参与田野工作实地考察时所遭遇的情况复杂多变,因此,田野采集方式的真实有效性和田野常见问题的解决在参与观察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对人类学参与观察个案《对肯尼亚海洛因吸食者的田野工作的反思》一文的分析与思考,... 观察者在参与田野工作实地考察时所遭遇的情况复杂多变,因此,田野采集方式的真实有效性和田野常见问题的解决在参与观察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对人类学参与观察个案《对肯尼亚海洛因吸食者的田野工作的反思》一文的分析与思考,结合自身田野采风经历,对音乐类采风及相关田野工作中参与观察实践所采用的模式方法、田野资料收集中存疑的意义、借助当地土著型助手,以及音乐、文化观察研究之比重及互译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参与观察 民族志 哇扬皮影戏
原文传递
薛仁贵化身苏狄洛
10
作者 王祺玉 《大学生》 2021年第2期50-50,共1页
很多国家都有皮影艺术,印尼也有。印尼独特传统的皮影艺术名为"哇扬戏"。"哇扬"二字源于印尼爪哇语wayang,意为影子。哇扬戏是印尼的四大国宝之一,其余三个国宝分别为巴迪克蜡染、格里斯短剑、昂克隆乐器。郑和下西... 很多国家都有皮影艺术,印尼也有。印尼独特传统的皮影艺术名为"哇扬戏"。"哇扬"二字源于印尼爪哇语wayang,意为影子。哇扬戏是印尼的四大国宝之一,其余三个国宝分别为巴迪克蜡染、格里斯短剑、昂克隆乐器。郑和下西洋,途经爪哇岛时见过哇扬戏的表演,《瀛涯胜览》中记载到:"有一等人,以纸画人物鸟兽鹰虫之类,如手卷样。以三尺高二木为画杆,止齐一头。其人蟠膝坐于地,以图画立地,每展出一段,朝前番语高声解说此段来历。众人环坐而听之,或笑或哭,便如说平话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艺术 哇扬 薛仁贵 郑和下西洋 手卷 格里斯 爪哇语
原文传递
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11
作者 杜丽丽 《民族大家庭》 2004年第6期33-35,共3页
前不久,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琴艺术一起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世界各地其他27种文化表达形式。古琴大师稀有了:在世界上至今"活着的&q... 前不久,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琴艺术一起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世界各地其他27种文化表达形式。古琴大师稀有了:在世界上至今"活着的"音乐艺术中,中国古琴已有3000多年,是历史最悠久的。在最近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古琴大师李祥霆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他即兴弹奏,以琴声演绎唐诗宋词。像李祥霆这样能把古琴古朴深邃的意境挥洒自如的大师,据说目前中国不超过50个,而练过古琴的,估计也不超过1000人。宫廷乐舞几成绝响:柬埔寨宫廷舞蹈以优雅的手势、炫目的服装让人难以忘怀。这种舞蹈已有上千年历史。那些舞者被认为是神灵和祖先的使者。以前,每逢柬埔寨王室的婚礼、葬礼、加冕礼和高棉民族的传统节日,都能看到宫廷舞者的婀娜身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艺术 文化表达 李祥霆 北京国际音乐节 中国古琴 专场音乐会 唐诗宋词 活着 哇扬 吠陀经
原文传递
面具·灵魂的艺术
12
作者 陈宇 《缤纷》 2013年第8期50-51,共2页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是一座展示非欧洲文化的艺术殿堂,收藏有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各种原住民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精品。博物馆由建筑大师让·努维尔设计,它矗立在巴黎市布朗利河边紧邻埃菲尔铁塔。努维尔让博物馆与周边自然...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是一座展示非欧洲文化的艺术殿堂,收藏有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各种原住民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精品。博物馆由建筑大师让·努维尔设计,它矗立在巴黎市布朗利河边紧邻埃菲尔铁塔。努维尔让博物馆与周边自然和谐相融,将近1.8万平方米的大花园将博物馆拥抱怀中。凯.布朗利博物馆建筑本身便是一座精美的艺术品。面具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神秘而又丰富的文化现象,它历史久远,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面具作为调和人与自然的媒介,狂欢节的装束、戏曲艺术的道具和先人灵魂的化身这些基本功能,也涉及一些鲜为人知的面具遗珍所蕴涵的政权,宗教、教育,农耕、建筑、娱乐等文化信息。就艺术角度而言,面具所涉及的材质,工艺和创意让人惊叹。木制,青瓷、皮革,玉石,藤蔓,甚至工业时代的塑料,都被应用在面具的创作中;编织,雕刻、彩绘、髹漆、刺绣等高超的制作技艺,使面具具有丰富的表情,或神秘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利 博物馆建筑 建筑大师 美拉尼西亚 巴黎市 制作技艺 埃菲尔铁塔 哇扬 别山 超自然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