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马克·吐温的民主思想──析《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的两种对立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129-131,146,共4页
20世纪中期以来,马克.吐温的经典小说《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黑人吉木的形象及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种族主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从该小说中分析总结出两种对立模式,即"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和"黑"... 20世纪中期以来,马克.吐温的经典小说《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黑人吉木的形象及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种族主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从该小说中分析总结出两种对立模式,即"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和"黑"与"白"的对立。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对这两种对立模式分析发现,前者体现了作者追求民主、追求平等的强烈愿望,而后者则说明了作者难以逾越的白人文化价值观的集体无意识,显示出作者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吐温 后殖民理论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民主思想
下载PDF
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淑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17,共4页
许多评论者认为《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不是一部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而本文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对哈克成长过程中的反叛和追求、矛盾与痛苦、自我的认同以及艺术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认为它是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
关键词 少年成长小说 马克·吐温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儿童文学 艺术手法 美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浅论《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的种族殖民意识
3
作者 李欣 袁明 杨芙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69-71,共3页
分析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哈克贝里对黑人杰姆的种族统治意识,并进一步指出了文中所体现的哈克贝里如何处理与黑人杰姆关系的矛盾心态,象征了美国工业文明初期、奴隶制末期白人统治阶级对黑人种族身份认定上的困境,马克.吐温... 分析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哈克贝里对黑人杰姆的种族统治意识,并进一步指出了文中所体现的哈克贝里如何处理与黑人杰姆关系的矛盾心态,象征了美国工业文明初期、奴隶制末期白人统治阶级对黑人种族身份认定上的困境,马克.吐温小说的这种表现形式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美国白人种族对黑人阶级的殖民主义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吐温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后殖民主义批评
下载PDF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的生态解读
4
作者 张燕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7-19,22,共4页
通过重读19世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试图发现其被人们所忽视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义。认为哈克和黑人吉木在密西西比河上建立了一个和谐的生态世界,保持了人与自然以及不同人种间的和谐生存,解决河... 通过重读19世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试图发现其被人们所忽视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义。认为哈克和黑人吉木在密西西比河上建立了一个和谐的生态世界,保持了人与自然以及不同人种间的和谐生存,解决河上世界和河岸世界矛盾的办法是创立一个绿色的生态社会。从而验证了生态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斯各特.斯洛维克"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绿色的视角来审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吐温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密西西比河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从《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看马克·吐温对欺骗题材的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振恒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5期55-61,共7页
从《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看马克·吐温对欺骗题材的表现韩振恒一、欺骗是许多作家喜闻乐道的题材林纾在《孝女耐儿传》序中曾谈到,“天下文章莫易于叙悲,其次则叙战,又次则宣述男女之情。”其实,欺骗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屡... 从《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看马克·吐温对欺骗题材的表现韩振恒一、欺骗是许多作家喜闻乐道的题材林纾在《孝女耐儿传》序中曾谈到,“天下文章莫易于叙悲,其次则叙战,又次则宣述男女之情。”其实,欺骗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也构成了许多严肃作家的写作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自我欺骗 密西西比河 小说 《推销员之死》 题材 吐温 欺骗行为 《坎特伯雷故事集》 进行的欺骗
下载PDF
从“移情说”的角度分析《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6
作者 沈玲 孔蓓蓓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0期30-31,共2页
马克·吐温先生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历来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在很多方面这本书都被证实绝对是马克·吐温先生的一部杰作.本文主要从移情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本书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移情理论的阐释,以及对... 马克·吐温先生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历来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在很多方面这本书都被证实绝对是马克·吐温先生的一部杰作.本文主要从移情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本书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移情理论的阐释,以及对文中某些情节描写的分析,可以看出<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这部小说从移情的角度看仍然不失一部优秀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下载PDF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永别了,武器》的河流描写 被引量:1
7
作者 展素贤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海明威的《永别了 ,武器》这两部小说 ,都以河流作为故事环境。两条河流分别对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渲染作品主题产生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相似作用的背后蕴藏着两位作家的相似的...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海明威的《永别了 ,武器》这两部小说 ,都以河流作为故事环境。两条河流分别对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渲染作品主题产生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相似作用的背后蕴藏着两位作家的相似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永别了 武器 河流 作用
下载PDF
皈依与见弃——论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情结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方 郑克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15-122,共8页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密西西比河是一条流着泥桨的浊流,除了每天夜里有无伤的闪电向漆黑的天空闪耀外,没有一点愉快的东西。”可是对于美国另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情形恰好相反;不论对年青的克列门斯或是对成为了作...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密西西比河是一条流着泥桨的浊流,除了每天夜里有无伤的闪电向漆黑的天空闪耀外,没有一点愉快的东西。”可是对于美国另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情形恰好相反;不论对年青的克列门斯或是对成为了作家的马克·吐温来说,那条河是整个生命。他生在密西西比河边,长在密西西比河上。他的笔名,他的许多文学素材都来自于这条河。这条河牵动着他的情丝,左右他的思想,既让他顶礼膜拜,又让他疑惑恐惧,让他无比神往也让他矛盾痛苦。他曾在河上热切地追求过、幻想过,但最终还是失望地弃河而去。马克·吐温与密西西比河这种相依为命的不解之缘以及多年蜇伏在他记忆深处的那种神奇力量,最终沉淀为一种精神皈依、一种情愫、一种个人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西西比河 吐温 哈克贝利·芬 汤姆·索耶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现实主义作家 美国文学 流浪汉小说 “弃儿” 冒险故事
下载PDF
虚构叙事作品中的聚焦问题再探 被引量:1
9
作者 费维达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2-96,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小说理论中热点问题之一─—聚焦。确认一篇小说或一段话语的聚焦者(或感知主体)是准确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题旨和艺术特点的关捩所在。基于此,作者从叙述者聚焦、人物聚焦、混合聚焦三方面展开论述,进而认为大多数作品以... 本文旨在探讨小说理论中热点问题之一─—聚焦。确认一篇小说或一段话语的聚焦者(或感知主体)是准确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题旨和艺术特点的关捩所在。基于此,作者从叙述者聚焦、人物聚焦、混合聚焦三方面展开论述,进而认为大多数作品以某种聚焦为主,间或穿插其他聚焦类型,而呈现多元聚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 虚构叙事 人物聚焦 文学作品 聚焦方式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叙述主体 《喧哗与骚动》 聚焦者 叙述学
下载PDF
弗兰克·萨吉森与新西兰文学
10
作者 孙恺祥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弗兰克·萨吉森与新西兰文学孙恺祥新西兰在国人心目中显得那么陌生,其文学更是如此,除去遥远的地理位置之外,仅仅一百多年的立国历史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各民族共处的大村落... 弗兰克·萨吉森与新西兰文学孙恺祥新西兰在国人心目中显得那么陌生,其文学更是如此,除去遥远的地理位置之外,仅仅一百多年的立国历史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各民族共处的大村落,因此,了解新西兰的历史、文化和文学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萨吉森 新西兰文学 澳大利亚 曼斯菲尔德 毛利人 作家 新西兰人 长篇小说 殖民地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下载PDF
马克·吐温与“美国神话”
11
作者 刘明阁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美国现代文学 马克·吐温 美国神话 批判现实主义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下载PDF
逃避探索反抗绝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成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4-80,共7页
逃避·探索·反抗·绝望——论美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方成检索美国文学历史的沿革,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儿童形象在严肃文学作品①中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从欧洲文学脱胎而来的美国早期殖民者的宗教沉思诗歌、散文、游记到美... 逃避·探索·反抗·绝望——论美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方成检索美国文学历史的沿革,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儿童形象在严肃文学作品①中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从欧洲文学脱胎而来的美国早期殖民者的宗教沉思诗歌、散文、游记到美国建国前后弗兰克林的自传体记实文学,托马斯·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顿 《红字》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儿童形象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桑 海丝特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 塞林格 汤姆·索耶
原文传递
音乐剧在中国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诗嵘 《人民音乐》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音乐剧在中国今天,高雅的音乐戏剧被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被舞台和电视广播挤得没有容身之地。于是有一些歌剧工作者从西方的音乐剧得到启发,企图用通俗的音乐剧体裁来争取观众,来收复失去的阵地。他们创作和引进... 音乐剧在中国今天,高雅的音乐戏剧被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被舞台和电视广播挤得没有容身之地。于是有一些歌剧工作者从西方的音乐剧得到启发,企图用通俗的音乐剧体裁来争取观众,来收复失去的阵地。他们创作和引进了一批这类作品,象《芳草心》、《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流行音乐 《悲惨世界》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种族歧视 流行歌曲 舞台美术 音乐戏剧作品 音乐剧演员 二十年代
原文传递
家是出发的地方 追寻美国文豪之家
14
作者 J.D.麦克拉奇 《世界博览》 2021年第19期94-96,共3页
作家需要独处,但必须是不受干扰的清静之地——让人栖身其中并步入梦境的庇护之所——一个家。本书并非讲述作家,或者讲述宅第,或者讲述美国。本书是关于美国作家在何处、为何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家——一个居住的地方,固然没错,但最为... 作家需要独处,但必须是不受干扰的清静之地——让人栖身其中并步入梦境的庇护之所——一个家。本书并非讲述作家,或者讲述宅第,或者讲述美国。本书是关于美国作家在何处、为何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家——一个居住的地方,固然没错,但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在一个如此般躁动、如此般粗犷的国度里。我们还决定要聚焦于著作本身,切切实实在其中被写出来的居所,我们要去探访《白鲸》《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八月之光》和《长夜漫漫路迢迢》逐字逐句、逐行逐页写就成文的房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夜漫漫路迢迢》 《八月之光》 《白鲸》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文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