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发现的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第二品十四、十五、十六三叶(六面)研究 |
耿世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2
|
哈密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的主要内容及文化意义 |
黄适远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3
|
《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出版 |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4
|
《<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回鹘文(哈密本)与吐火罗A(焉耆)文本之比较》出版 |
保宏彪
|
《西夏研究》
|
2015 |
0 |
|
5
|
古代维吾尔语说唱文学《弥勒会见记》 |
耿世民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6
|
《弥勒会见记》属于n-方言吗? |
热孜娅.努日
|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06 |
1
|
|
7
|
反思与重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文学价值刍议 |
郑玲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8
|
中国翻译史上的破天荒之作——读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
郁龙余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9
|
《弥勒会见记》文学及传译价值探析 |
郑玲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4 |
0 |
|
10
|
丝绸之路上散落的一颗文学明珠——《弥勒会见记》 |
郑玲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1
|
异本对勘的典范之作——以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为例 |
郑玲
|
《西夏研究》
|
2019 |
0 |
|
12
|
民族翻译文献的典范之作——《弥勒会见记》 |
郑玲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3
|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佛教外来词——以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为例 |
郑玲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4
|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二章简介 |
斯拉菲尔.玉素甫
多鲁坤.阚白尔
克由木.霍加
|
《新疆社会科学》
|
1982 |
5
|
|
15
|
论《弥勒会见记》的部派归属 |
延斯-乌沃·哈特曼
陈瑞翾(译)
|
《亚非研究》
|
2017 |
0 |
|
16
|
《弥勒会见记》:龟兹文化孕育的艺术之花 |
冯雅颂
|
《丝绸之路》
|
2016 |
0 |
|
17
|
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三品(1-5叶)研究 |
斯拉菲尔.玉素甫
多鲁坤.阚白尔
|
《民族语文》
|
1983 |
2
|
|
18
|
玄奘和弥勒──回鹘文《玄奘传》研究 |
杨富学
茨默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
2
|
|
19
|
回鹘文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第二幕研究 |
耿世民
|
《西北民族研究》
|
1986 |
3
|
|
20
|
从《弥勒会见记》到贯云石——古代回鹘戏剧史上的一个侧面 |
杨富学
高人雄
|
《甘肃民族研究》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