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化学策略探究
1
作者 刘月鸣 《安徽建筑》 2020年第9期11-13,共3页
历史建筑传承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脉络,现如今,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使哈尔滨的历史建筑呈现出消失的趋势,大部分历史建筑也处于被人遗忘的落寞角落,非科学化的保护让哈尔滨乃至我国历史建筑风格遭遇毁灭性打击,利用科学化手段保护历史... 历史建筑传承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脉络,现如今,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使哈尔滨的历史建筑呈现出消失的趋势,大部分历史建筑也处于被人遗忘的落寞角落,非科学化的保护让哈尔滨乃至我国历史建筑风格遭遇毁灭性打击,利用科学化手段保护历史建筑刻不容缓。保护历史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以经济文化两不耽误为原则,既要保护好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同时也不能影响经济发展。文章从化学角度为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建言献策,同时结合文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哈尔滨历史建筑的文物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历史建筑 保护与修复 化学手段
下载PDF
基于视觉障碍人群需求分析的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评价——以哈尔滨历史城区为例
2
作者 戴锏 陈心朗 +1 位作者 陈璐露 王春琦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0-143,共14页
以视障人群的出行需求为切入点,以出行必经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18位视障人群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同时通过开源数据与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域的建成环境数据;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将视障人群出行意愿的强烈程度与出... 以视障人群的出行需求为切入点,以出行必经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18位视障人群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同时通过开源数据与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域的建成环境数据;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将视障人群出行意愿的强烈程度与出行需求进行关联,即“可以出行”对应安全性、“方便出行”对应便捷性、“乐意出行”对应舒适性,从安全性、便捷性及舒适性3个维度建构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评价体系;最后以哈尔滨历史城区道里片区生活性街道为实证对象,对街道无障碍环境进行评价,总结其问题与空间特征,以此提出视障人群的街道无障碍设施类型多样化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障碍人群 生活性街道 扎根理论 无障碍环境评价 哈尔滨历史城区
原文传递
基于斑块理论的哈尔滨老城区历史绿地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美 徐红娇 杨滨章 《华中建筑》 2012年第4期138-140,共3页
文章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理论,对哈尔滨老城区历史绿地的演化、分布、尺度、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剖析了历史老城区斑块状绿地的发展过程、作用及其保护价值。
关键词 斑块理论哈尔滨历史绿地
下载PDF
20世纪初亨利·米勒档案中的中东铁路与哈尔滨早期历史述评
4
作者 王继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20年第3期69-78,共10页
1903年,美国驻牛庄(今营口)领事亨利·米勒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国东北地区形势的领事报告(汉译版本被称为亨利·米勒档案),其中涉及中东铁路通车前后哈尔滨等地城建、交通和贸易等方面的史料。这份以他国视角记载当时中国乃至东北... 1903年,美国驻牛庄(今营口)领事亨利·米勒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国东北地区形势的领事报告(汉译版本被称为亨利·米勒档案),其中涉及中东铁路通车前后哈尔滨等地城建、交通和贸易等方面的史料。这份以他国视角记载当时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商贸交往的报告,为我们全方位了解该时期中东铁路发展状况和哈尔滨早期历史提供了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米勒 俄国 中东铁路 哈尔滨历史
下载PDF
哈尔滨近代城市的起点与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纪凤辉 张翠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51-54,共4页
自1991年12月《新晚报》开展“哈尔滨城史纪元”讨论以来,至今已近三年之久.对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应为哈尔滨近代城市建设起点”的立意与命题,虽然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仍有少数人持保留意见,有关行政部门也迟迟未... 自1991年12月《新晚报》开展“哈尔滨城史纪元”讨论以来,至今已近三年之久.对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应为哈尔滨近代城市建设起点”的立意与命题,虽然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仍有少数人持保留意见,有关行政部门也迟迟未作出法定的结论,而1998年“哈尔滨建城百年大庆”在即,时间不允许在这一问题上再拖延下去,故笔者再次撰文阐述有关问题,并求教于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中东铁路 近代城市 城市建设 哈尔滨历史 国际经贸 欧亚大陆 铁路管理局 许景澄 周年纪念
下载PDF
基于CVM的文化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哈尔滨市道里区历史城区为例
6
作者 戴锏 刘凡琪 邱志勇 《当代建筑》 2023年第9期70-74,共5页
本文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哈尔滨市道里区历史城区的非使用价值。结果表明:2021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历史城区非使用价值为18.04亿元,其中存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人均意愿保护支付金额为60元。文章通过对支付意愿影响因... 本文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哈尔滨市道里区历史城区的非使用价值。结果表明:2021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历史城区非使用价值为18.04亿元,其中存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人均意愿保护支付金额为60元。文章通过对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得知,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公众受教育水平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道里区历史城区 条件价值评估法 非使用价值 支付意愿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
7
作者 董文娟 《环球慈善》 2022年第1期55-60,共6页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发掘和利用哈尔滨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策略。其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修复、...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发掘和利用哈尔滨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策略。其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修复、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创新旅游周边产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多元手段引导旅游消费以及联合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等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资源 规划与开发
下载PDF
日军731部队与哈尔滨原平房地区的鼠疫
8
作者 李平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731部队 鼠疫自然疫源地 哈尔滨历史 二道沟 中国劳工 细菌战 平房 哈尔滨 哈尔滨地区 细菌武器
下载PDF
哈尔滨第一受贿大案——原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蜕变记
9
作者 陈宝琨 《公安月刊》 1998年第7期31-36,共6页
哈尔滨第一受贿大案——原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蜕变记陈宝琨人物档案:朱胜文,男,50岁,哈尔滨市人。1982年8月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遂赴意大利米兰进修。先后任黑龙江商学院讲师、系党总支书记;1987年5月任哈尔滨... 哈尔滨第一受贿大案——原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蜕变记陈宝琨人物档案:朱胜文,男,50岁,哈尔滨市人。1982年8月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遂赴意大利米兰进修。先后任黑龙江商学院讲师、系党总支书记;1987年5月任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1988年5月任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哈尔滨历史 副市长 检察机关 人民币 国税局 市政府 检察官 来源不明罪 政府协调
下载PDF
20世纪初哈尔滨演艺活动发展初探(1903—1931)
10
作者 付亚康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9期11-15,共5页
随着中东铁路开通而兴起的现代化都市哈尔滨,其百余年城市发展史始终伴随着艺术的身影。而演艺这类"又高级又通俗"的艺术活动在彼时哈尔滨的民众中广受欢迎。但演艺的流行与多元文化共生的城市特征相匹配,随着占据主体地位的... 随着中东铁路开通而兴起的现代化都市哈尔滨,其百余年城市发展史始终伴随着艺术的身影。而演艺这类"又高级又通俗"的艺术活动在彼时哈尔滨的民众中广受欢迎。但演艺的流行与多元文化共生的城市特征相匹配,随着占据主体地位的人口的中体品味(城市文化内核)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幅华洋交汇的发展图景。处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对20世纪初哈尔滨城市文化生态生成与演艺活动生存空间、哈尔滨演出艺术活动的多元格局、演艺活动中的美学倾向等几个方面特殊性的考察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艺活动 城市文化 哈尔滨历史
下载PDF
哈尔滨释义
11
作者 张凤鸣 高晓燕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2-83,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哈尔滨在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声誉日隆,对哈尔滨历史的研究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外,档案资料的陆续清理,也为推进哈尔滨历史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例如特指今哈尔滨市地域而言的哈尔滨这一名称,见... 随着改革开放,哈尔滨在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声誉日隆,对哈尔滨历史的研究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外,档案资料的陆续清理,也为推进哈尔滨历史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例如特指今哈尔滨市地域而言的哈尔滨这一名称,见于记载的时间就不断提前,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档案记载:“查哈尔滨民人傅成德有渡船一只,此渡于乾隆四十二年发给印票为证。”表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哈尔滨这一名称可能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对哈尔滨这一名称的来源及其语义,却众说纷纭,如有女真语“阿勒锦”说,满语“扁”说,蒙语“平地”说等等,不一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历史 松花江 满语 蒙语 阿什河 东北亚经济 中东铁路 历史研究 舆地图 哈尔滨
原文传递
一部具有集成性、开拓性的哈尔滨通史专著——《哈尔滨史略》(上篇)评介
12
作者 孙秀仁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0-91,共2页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李士良、石方、高凌合著的《哈尔滨史略》(上篇)(以下简称《史略》),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余万字。“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部《史略》的面世,绝非偶然。这三位作者都是我的地方史同行,有的堪...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李士良、石方、高凌合著的《哈尔滨史略》(上篇)(以下简称《史略》),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余万字。“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部《史略》的面世,绝非偶然。这三位作者都是我的地方史同行,有的堪称忘年之交。我深知,若非他们各自在不同方面素有专攻的话,这样一部开拓性的专著,是无法在较短期间内一气呵成的。该书以通史的体例、有限的篇幅及洗炼的文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地区 《史略》 集成性 地方史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 哈尔滨历史 哈尔滨 通史 中东铁路 社会主义精神
原文传递
志书《附录》的收录内容与编纂
13
作者 郭显祥 杨克炎 《黑龙江史志》 1996年第5期24-26,共3页
《哈尔滨市志》由72部专志组成,合成36卷。各专志一律不设《附录》、《附录》单独成书与《人物》合卷为《哈尔滨市志》第三十六卷。《附录》含四部分内容:一、地方法规存要、存目;二、地方史志文献存要;三、专题;四、修志始末。之所以... 《哈尔滨市志》由72部专志组成,合成36卷。各专志一律不设《附录》、《附录》单独成书与《人物》合卷为《哈尔滨市志》第三十六卷。《附录》含四部分内容:一、地方法规存要、存目;二、地方史志文献存要;三、专题;四、修志始末。之所以收录以上四部分内容,是因为这些内容虽然很珍贵、很重要,但由于这些资料入志方式,记述方法都异于志书的其它内容,很难纳入《哈尔滨市志》某一部专志之中,“阑之则不伦”;而《哈尔滨市志》如果不收录这部分内容又有不全之缺憾,“弃之则可惜”,从而收入《附录》之中。其中“地方法规存要、存目”、“地方史志文献存要”两部分是原始资料直接入《附录》;“专题”是与哈尔滨市形成、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事件始末的考证;“修志始末”是叙述哈尔滨市本届修志的全过程及经验、教训与体会,是《哈尔滨市志》的后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收录内容 地方法规 史志文献 修志人员 记述方法 教训与体会 哈尔滨历史 始末 地方志
下载PDF
从南岗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看地方志的重大作用
14
作者 王英华 《黑龙江史志》 1997年第1期17-18,共2页
《南岗区志》出版发行两年多了,实践证明,它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作用。 一、为战略研究和总体决策服务 战略研究和总体决策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南岗区志》出版发行两年多了,实践证明,它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作用。 一、为战略研究和总体决策服务 战略研究和总体决策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核心是研究制订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岗区 地方志 社会事业 稳步发展 民营科技企业 战略研究 总体决策 哈尔滨历史 哈尔滨 经济和社会发展
下载PDF
浅谈地方文献
15
作者 鞠占屏 《图书馆建设》 1980年第2期1-5,共5页
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收集、整理地方文献资料的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研究各地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有许多大型公共图书馆设立... 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收集、整理地方文献资料的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研究各地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有许多大型公共图书馆设立了文献特藏书库,并设置了专门为读者服务的设施。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四十年代建立的“广东文献室”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积累,已收集了大量的广东地方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献资料 地方出版物 地方文献工作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哈尔滨历史 档案工作 图书资料 党和政府 纪略 特藏书库
下载PDF
破晓时分——共产国际在东北的活动与影响
16
作者 周月虹 《党史纵横》 1997年第7期40-42,共3页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列宁十分关注中国革命.他亲自接见了作为中国代表列席大会的华工联合会负责人刘绍周,同他进行了有关中国革命的长时间谈话.列宁的这一举动,无疑确定了共产国际及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共产国际相继派人到中国进...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列宁十分关注中国革命.他亲自接见了作为中国代表列席大会的华工联合会负责人刘绍周,同他进行了有关中国革命的长时间谈话.列宁的这一举动,无疑确定了共产国际及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共产国际相继派人到中国进行考察并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远东共和国 哈尔滨历史 中国革命 破晓时 西伯利亚 中国共产 中共满洲省委 共产国际代表 党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