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镇静麻醉对胃镜检查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闫红林 董蕾 +3 位作者 管蕾 郭战宏 杨永勤 杨景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4957例患者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和治疗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进行无痛胃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4957例患者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和治疗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中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71例(1.43%)发生低血压,经静脉注射麻黄碱后血压回升;109例(2.20%)发生心动过缓,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恢复正常;521例(10.51%)出现咳嗽,通过增加异丙酚首剂用量并且在进镜时避免内镜先端部碰触会厌软骨可减少咳嗽病例;63例(1.27%)发生严重呛咳并出现血氧饱和度一过性降低,经退镜抽吸分泌物、抬高下颌和给予大流量吸氧后,呛咳缓解,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吹干胃镜,内镜经过会厌部时禁止打气打水或检查前咽部不用粘膜麻醉剂均能有效预防呛咳;698例(14.08%)诉注射部位疼痛,选择较粗的静脉注射(肘正中静脉)和减慢注药速度可减轻疼痛;245例(4.94%)出现恶心,143例(2.88%)发生膈肌痉挛,轻柔操作和增加首剂用药量可减轻这些副反应;1543例(31.13%)患者检查后出现眩晕和肢体无力,卧床休息和延迟唤醒患者可防治此并发症。结论:胃镜检查时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镇静镇痛效果明确,安全性高,虽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保证检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安定药 治疗应用 二异丙酚 治疗应用 麻醉 静脉 预防和防护用药
下载PDF
恩纳麻醉软膏在男性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华 刘杜姣 +2 位作者 杨小芬 黄方 张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寻在男性尖锐湿疣 (CA)物理手术治疗中更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恩钠麻醉软膏均匀涂于CA疣体及基底部 ,5~ 15min后除去药膏 ,常规消毒 ,应用GX 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 ,烧灼或气化切割疣体 ,并以未用药区域对照... 目的 探寻在男性尖锐湿疣 (CA)物理手术治疗中更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恩钠麻醉软膏均匀涂于CA疣体及基底部 ,5~ 15min后除去药膏 ,常规消毒 ,应用GX 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 ,烧灼或气化切割疣体 ,并以未用药区域对照。结果  45例在手术治疗中无痛和疼痛明显减轻者 42例 ,疼痛减轻者 3例 ,麻醉满意率为 93 .3 3 %。结论 恩纳麻醉软膏可对生殖器粘膜部位CA的激光、电灼、微波等各类物理手术治疗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且副作用轻 ,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纳麻醉软膏 男性 尖锐湿疣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冬梅 隋波 +2 位作者 谢厚云 孙潮涌 汪忠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98-999,共2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射频治疗 咪唑安定 麻醉应用 丙泊酚 芬太尼 复合 牵拉反应
下载PDF
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血管瘤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爱弟 张心霞 +2 位作者 项艳 逯岩 李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78-679,共2页
血管瘤是婴幼儿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有很多,多数给予局部麻醉,我科应用静脉复合麻醉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注射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静脉复合麻醉 治疗方法 血管瘤 护理 应用 良性肿瘤 局部麻醉 婴幼儿
下载PDF
The Wand^(TM)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仪在老年人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斌 谢思静 +3 位作者 杨帆 阙克华 刘静 张琼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The Wand^(TM)系统在老年牙髓病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8例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19)采用The Wand^(TM)系统麻醉下开髓、拔髓;对照组(n=19)采用常规中空... 目的:观察The Wand^(TM)系统在老年牙髓病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8例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19)采用The Wand^(TM)系统麻醉下开髓、拔髓;对照组(n=19)采用常规中空注射器抽取相同局部麻醉药手持推注作局部麻醉,同样进行开髓、拔髓,完成后立即请患者在疼痛表上自行评估划记。结果:麻药注射过程中试验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老年牙科恐惧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麻药生效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开髓、拔髓中的镇痛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he Wand^(TM)系统在老年牙髓病治疗中能明显缓解老年人牙科恐惧症,减轻注射疼痛,麻药生效时间优于传统的常规局部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牙髓疾病 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应用肿胀麻醉及注射器吸脂术治疗项背部脂肪垫6例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莫海雁 廖明德 陈石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611-61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脂肪垫 吸脂术 背部 肿胀麻醉 注射器 纤维结缔组织 应用 中部 脂肪组织
下载PDF
咪达唑仑-地佐辛-丙泊酚复合麻醉在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庆标 王育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96-3697,共2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胃灼热、反食等,常伴有“哮喘”或仅以“哮喘”样症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胃灼热、反食等,常伴有“哮喘”或仅以“哮喘”样症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射频治疗 复合麻醉 咪达唑仑 丙泊酚 括约肌功能障碍 应用 慢性症状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宏 崔洁娜 +1 位作者 杨会芳 张金山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0.25%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0.2%罗哌卡因,...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0.25%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0.2%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romage评级比较中,观察组1级、2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其麻醉阻滞完全,镇痛力强,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 疼痛治疗 罗哌卡因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亚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4期189-190,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麻醉应用于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30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63例表面麻醉后采用常规内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7例静脉麻醉后行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诉、依从性和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静脉麻醉应用于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30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63例表面麻醉后采用常规内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7例静脉麻醉后行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诉、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诉良好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 静脉麻醉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麻醉处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4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麻醉处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对患者手术中进行麻醉处理,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等进行观察并分析总结。结果在手术过程中这80... 目的研究麻醉处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对患者手术中进行麻醉处理,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等进行观察并分析总结。结果在手术过程中这8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者病情过重出现死亡的患者有10例,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有5例,患者轻度残疾的有3例,重度残疾的有2例,其余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病死率为12.5%。结论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量,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处理 急性颅脑损伤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小剂量哌替啶不同时间应用治疗剖宫产术中寒战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鸿英 张谦 《中国乡村医药》 2008年第1期28-28,共1页
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发生寒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临床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0%~50%,哌替啶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一种有效药物,但在剖宫产手术时因考虑胎儿的因素而很少应用。我院选择了1997年至2005年5... 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发生寒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临床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0%~50%,哌替啶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一种有效药物,但在剖宫产手术时因考虑胎儿的因素而很少应用。我院选择了1997年至2005年50例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的产妇,应用小剂量哌替啶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术中寒战 哌替啶 小剂量 治疗 硬膜外阻滞麻醉 同时间 麻醉过程
下载PDF
曲马多与哌替啶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及术后寒颤治疗的比较
12
作者 余树春 陈受琳 徐国海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评价曲马多与哌替啶在治疗硬膜外麻醉中出现的寒颤效果。方法 将6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手术且发生了寒颤的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静脉注入生理盐水5ml;B组:经静脉注入哌替啶0.5mg/kg;C组,经静脉注入曲马多1mg/kg,... 目的 评价曲马多与哌替啶在治疗硬膜外麻醉中出现的寒颤效果。方法 将6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手术且发生了寒颤的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静脉注入生理盐水5ml;B组:经静脉注入哌替啶0.5mg/kg;C组,经静脉注入曲马多1mg/kg,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 3、5min寒颤评分及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前后寒颤评分无显著差别,B组和C组均于治疗5min后寒颤停止;A组和C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B组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均有数例。结论曲马多1mg/kg经静脉注射与哌替啶0.5mg/kg经静脉注射相比更适于用来处理硬膜外阻滞下出现的寒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哌替啶 硬膜外麻醉 术中 术后 寒颤 治疗 比较
下载PDF
芬太尼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琼 徐鸿丽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4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芬太尼 麻醉 疼痛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顺克 《北方药学》 2017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在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麻醉中使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应用观察。方法: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射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例中抽取110份,随机以其中55例为探究组,选择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麻醉,其余为参照组... 目的:探究临床在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麻醉中使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应用观察。方法: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射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例中抽取110份,随机以其中55例为探究组,选择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麻醉,其余为参照组以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探究组麻醉中的血压、心率、血液中氧浓度都与参照组较为接近(P>0.05),但探究组出现异常反应及治疗后痛感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中,临床选择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较稳定,同时减轻患者胃肠道负担以及改善术后疼痛,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 射频治疗麻醉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效艳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2期1393-1394,共2页
精细化管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者比较关注的先进理念,其实质是对科学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1,2]。我科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一个新成立的以护理为主的工作单元,开办以来,我们边运行边总结,摸索出一套... 精细化管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者比较关注的先进理念,其实质是对科学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1,2]。我科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一个新成立的以护理为主的工作单元,开办以来,我们边运行边总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后监测治疗 精细化管理 护理工作者 应用 思维方式
下载PDF
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兴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期87-88,共2页
癌痛是慢性疼痛,如果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不当,则可能产生耐药或精神依赖,患者疼痛可能加剧,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本研究对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 癌痛是慢性疼痛,如果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不当,则可能产生耐药或精神依赖,患者疼痛可能加剧,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本研究对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患者 麻醉镇痛药 合理应用 治疗 慢性疼痛 用药不当 用药时间 精神依赖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哌替啶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17
作者 杨煜 刘岷 朱芩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哌替啶在肝癌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98例择期行肿瘤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Dex麻醉,n=50)和对照组(使用哌替啶麻醉,n=48)。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平卧10 min...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哌替啶在肝癌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98例择期行肿瘤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Dex麻醉,n=50)和对照组(使用哌替啶麻醉,n=48)。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平卧10 min(T 0)、手术开始10 min(T 1)、术毕(T 2)和术后24 h(T 3)的Ramsay镇静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氧饱和度(rSO 2)水平以及手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 1、T 2时,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T 0时(P<0.05),且观察组T 1、T 2时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T 1时,两组患者HR、MAP均低于T 0时,两组患者T 2时rSO 2均高于T 0时(P<0.05),对照组T 2时HR、MAP均低于T 0时,T 1时rSO 2高于T 0时(P<0.05),观察组T 2时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rSO 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哌替啶,Dex用于肝癌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更好,且对rSO 2影响更小,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右美托咪定/治疗应用 哌替啶/治疗应用 麻醉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管作支撑物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泽蓉 梁勇 明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703-704,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管作支撑物 治疗 泪小管断裂 应用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麻醉前用药在面部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坚 魏小洁 鄢建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71-773,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咪达唑仑麻醉前用药在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下面部射频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面部射频治疗的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n=30)。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Dex,M组给予咪达唑仑,C组不给镇静...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咪达唑仑麻醉前用药在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下面部射频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面部射频治疗的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n=30)。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Dex,M组给予咪达唑仑,C组不给镇静及镇痛性药物。均行面部神经阻滞,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比较患者麻醉效果和手术相关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T2)时,D组和M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C组低;术中30 min(T3)时D组的MAP和HR较C组高,M组的MAP较C组高;术毕(T4)时D组和M组的MAP较C组升高;术后30 min(T5)时D组MAP较C组低(P〈0.05)。T2、T3时D组和M组的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较C组高,且D组较M组高;T4时D组患者的RR和SpO2较M组和C组高(P〈0.05)。T2时D组和M组Ramsay评分较C组高,且D组较M组高;T3时D组和M组的Ramsay评分较C组高(P〈0.05)。D组和M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较C组高,且D组较M组高(P〈0.05)。术中疼痛、低血压、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D组和M组患者较C组低(P〈0.05)。【结论】麻醉前使用Dex和咪达唑仑均能够显著减少面部射频治疗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提高镇静效果,减少瑞芬太尼输注量,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Dex的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治疗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应用 麻醉前用药 导管消融术 面部/外科学
下载PDF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素芳 金丽 +2 位作者 孟茜 杜丽娜 陈洪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66-67,共2页
传统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常使用镇静剂,内镜手术过程中的镇静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减少手术痛苦,使患者更舒适;二是减少不合时宜的移动患者,从而减少并发症^([1]),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内窥镜手术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早期的镇静由消化... 传统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常使用镇静剂,内镜手术过程中的镇静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减少手术痛苦,使患者更舒适;二是减少不合时宜的移动患者,从而减少并发症^([1]),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内窥镜手术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早期的镇静由消化内科医生实施,而随着消化道内窥镜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传统的镇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手术舒适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内窥镜 内镜微创治疗 静脉麻醉 胃肠道内窥镜检查 应用 手术过程 内窥镜手术 镇静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