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视角下的历史书写——以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为例
1
作者 王禹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8期28-29,共2页
克罗斯比的代表作《哥伦布大交换》被誉为"世界生态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在《哥伦布大交换》一书中,克罗斯比用一种新的世界历史的书写方式,将全球史与生态史结合起来,让生态变迁的历史告诉生态变迁的未来,以生态视角深度读写... 克罗斯比的代表作《哥伦布大交换》被誉为"世界生态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在《哥伦布大交换》一书中,克罗斯比用一种新的世界历史的书写方式,将全球史与生态史结合起来,让生态变迁的历史告诉生态变迁的未来,以生态视角深度读写环境变迁。在今天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势下,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审视历史的书写,《哥伦布大交换》一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斯比 生态史 哥伦布大交换
下载PDF
“哥伦布大交换”终结了“气候—治乱循环”吗?——对玉米在中国引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的一项历史考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永伟 黄英伟 周羿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5-1238,共24页
本文利用长期面板数据,对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对明清农民起义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播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U形关系:短期内,玉米的引种确实有助于降低气候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发生率,但这种效应是逐渐减... 本文利用长期面板数据,对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对明清农民起义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播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U形关系:短期内,玉米的引种确实有助于降低气候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发生率,但这种效应是逐渐减弱的。到清朝中后期,玉米播种时间更久的地区甚至更易受水旱灾害危害,进而更易爆发农民起义。这说明了以玉米为代表的美洲作物的引种并未能让中国像欧洲国家那样摆脱"气候—治乱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治乱循环 哥伦布大交换
原文传递
番薯的起源与传播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昕升(文/图) 《大众考古》 2023年第3期25-31,共7页
中国虽然是番薯的主产国,但番薯起源于美洲,学名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这样一个“神农未见、本草不载”的植物,伴随“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 中国虽然是番薯的主产国,但番薯起源于美洲,学名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这样一个“神农未见、本草不载”的植物,伴随“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传入旧大陆,先入欧洲,再传他国,开启了其传奇之旅。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北纬40°以南),甚至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中国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番薯 旋花科 主产国 起源与传播 哥伦布大交换 合瓣花
下载PDF
再谈玉米在中国引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兼与陈永伟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昕升 王思明 《暨南史学》 2016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玉米在明代中晚期引种到中国之后,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引种时间的早晚与种植强度并无必然联系,直到乾隆中期之后,玉米才在全国广泛种植,成为重要食粮。但有清一代只有在山地才堪称'高产'的玉米,在耕地中所占比例是较低的,对农... 玉米在明代中晚期引种到中国之后,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引种时间的早晚与种植强度并无必然联系,直到乾隆中期之后,玉米才在全国广泛种植,成为重要食粮。但有清一代只有在山地才堪称'高产'的玉米,在耕地中所占比例是较低的,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也是很有限的,甚至不比番薯更有优势。玉米与农民起义发生率之间没有过多的关联,与中欧近代化'大分流'的联系更是无从谈起,不能过高估计玉米在中国引种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番薯 农民起义 哥伦布大交换 “气候—治乱循环”
原文传递
《金薯传习录》与番薯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文菁 黄云龙 《闽商文化研究》 2017年第2期41-65,共25页
番薯在中国的传播既是"哥伦布大交换"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中国海洋族群、有责任的地方官与最高统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闽人陈氏家族自陈振龙始历明清两朝、七代家人前赴后继的持续是番薯在中国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将陈氏... 番薯在中国的传播既是"哥伦布大交换"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中国海洋族群、有责任的地方官与最高统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闽人陈氏家族自陈振龙始历明清两朝、七代家人前赴后继的持续是番薯在中国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将陈氏族人所撰的《金薯传习录》置于"地理大发现"以来的全球化与番薯在中国"在地化"的维度进行研究,无疑是今天中国学界应该提倡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薯 《金薯传习录》 哥伦布大交换
原文传递
当辣椒遇见中国
6
作者 陆琼 《月读》 2022年第7期79-83,共5页
中国辣椒从哪里来?说起辣味,今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辣椒之味。自1492年开启的“哥伦布大交换”以来,原产于美洲的辣椒迅速登上了世界各地的食谱。在中国,许多地方的特色菜肴以大量的辣椒入菜而著称,以至于在全国流传着某地“不怕辣”... 中国辣椒从哪里来?说起辣味,今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辣椒之味。自1492年开启的“哥伦布大交换”以来,原产于美洲的辣椒迅速登上了世界各地的食谱。在中国,许多地方的特色菜肴以大量的辣椒入菜而著称,以至于在全国流传着某地“不怕辣”、某地“辣不怕”,而某地“怕不辣”的说法,至于这些地方到底是哪个省份,则众口不一。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关于辣椒最早的文字记录,均出现在地方菜肴不以辣味为特色的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记录 辣椒 辣味 哥伦布大交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