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淑芳小说《东方之终》的哥特叙事
1
作者 李良博 《外文研究》 2023年第4期51-57,104,共8页
哥特叙事与族裔话语共有的边缘性和他者性使当代哥特式成为族裔叙事的理想表现形式和叙事手段。透过哥特叙事的棱镜可为解读族裔文学打开新的视野空间与可能性。华裔加拿大作家李淑芳的长篇小说《东方之终》在哥特式场域里构筑起一个族... 哥特叙事与族裔话语共有的边缘性和他者性使当代哥特式成为族裔叙事的理想表现形式和叙事手段。透过哥特叙事的棱镜可为解读族裔文学打开新的视野空间与可能性。华裔加拿大作家李淑芳的长篇小说《东方之终》在哥特式场域里构筑起一个族裔化和性别化的哥特叙事文本,展现了华裔族群和个体在温哥华唐人街的移民生存经验与身份实现。通过揭示20世纪加拿大劳动力分层的族裔化和性别化实质,建构华裔身份的另一叙事并由此获取一种自致身份,小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独特的当代哥特式叙事空间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淑芳 东方之终 哥特叙事 族裔政治 性别政治 劳动力分层 自致身份
下载PDF
未雨绸缪:威尔斯科幻小说的哥特叙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才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繁荣,殖民扩张使帝国主义盛况空前,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入人心,科技理性大行其道,创作生涯集中于该时期的威尔斯的作品也未能脱离帝国主义叙事的痕迹。不过,威尔斯受赫胥黎思想的影响,他未雨绸缪,洞悉... 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繁荣,殖民扩张使帝国主义盛况空前,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入人心,科技理性大行其道,创作生涯集中于该时期的威尔斯的作品也未能脱离帝国主义叙事的痕迹。不过,威尔斯受赫胥黎思想的影响,他未雨绸缪,洞悉到处于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面临的"灾难",并用哥特叙事的方式对进化论、科技理性和工业化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大英帝国命运的焦虑与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斯 科幻小说 科技理性 哥特叙事
下载PDF
从《大金梦》探析海姆斯笔下的新哥特叙事 被引量:2
3
作者 庞好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2,共8页
在《大金梦》里,海姆斯从新哥特场景的戏仿、悬念与新哥特迷惘氛围的营造、反讽与新哥特心理氛围的生成三个方面建构起新哥特叙事,揭示了新哥特语境中人性之恶的叙事表征。他用新哥特式笔触展现人类生存的焦虑,勾画出一种人类反启示录... 在《大金梦》里,海姆斯从新哥特场景的戏仿、悬念与新哥特迷惘氛围的营造、反讽与新哥特心理氛围的生成三个方面建构起新哥特叙事,揭示了新哥特语境中人性之恶的叙事表征。他用新哥特式笔触展现人类生存的焦虑,勾画出一种人类反启示录式的黑暗想象,显示了人在危机中的创伤感、惊恐感、焦虑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感。海姆斯把传统哥特元素与美国现实社会的文化语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在阅读中品味人性之恶,然后从人性之恶的恐怖感知中净化自己的灵魂,达到一种心灵顿悟的"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斯特·海姆斯 《大金梦》 哥特叙事
下载PDF
从《大金梦》探析海姆斯笔下的新哥特叙事
4
作者 庞好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在《大金梦》里,海姆斯从新哥特场景的戏仿、悬念与新哥特迷惘氛围的营造、反讽与新哥特心理氛围的生成三个方面建构起新哥特叙事,揭示了新哥特语境中人性之恶的叙事表征.他用新哥特式笔触展现人类生存的焦虑,勾画出-种人类反启示录式... 在《大金梦》里,海姆斯从新哥特场景的戏仿、悬念与新哥特迷惘氛围的营造、反讽与新哥特心理氛围的生成三个方面建构起新哥特叙事,揭示了新哥特语境中人性之恶的叙事表征.他用新哥特式笔触展现人类生存的焦虑,勾画出-种人类反启示录式的黑暗想象,显示了人在危机中的创伤感、惊恐感、焦虑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感.海姆斯把传统哥特元素与美国现实社会的文化语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在阅读中品味人性之恶,然后从人性之恶的恐怖感知中净化自己的灵魂,达到-种心灵顿悟的“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斯特·海姆斯 《大金梦》 哥特叙事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
5
作者 侯金萍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年第1期99-105,共7页
20世纪50年代哥特小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国引发新的创作狂潮。哥特叙事以其特有的渗透力与张力,同样渗透到60—70年代因民权和泛亚运动兴起繁荣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去,使华裔美国文学在创作上充满了后现代哥特色彩,也使华裔美国文学的哥... 20世纪50年代哥特小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国引发新的创作狂潮。哥特叙事以其特有的渗透力与张力,同样渗透到60—70年代因民权和泛亚运动兴起繁荣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去,使华裔美国文学在创作上充满了后现代哥特色彩,也使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批评成为可能,其研究价值和研究理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哥特叙事 后现代语境 意义
下载PDF
艾丽丝·门罗《荒野小站》中的民族国家叙事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5-330,共6页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荒野小站》书写加拿大的建国神话与民族国家身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采用哥特式荒野叙事手法,展现加拿大早期移民在建国过程中因为时空位移的改变而造成的位置困惑和身份焦虑。小说描写的加拿大建国...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荒野小站》书写加拿大的建国神话与民族国家身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采用哥特式荒野叙事手法,展现加拿大早期移民在建国过程中因为时空位移的改变而造成的位置困惑和身份焦虑。小说描写的加拿大建国神话事实上是新旧符号体系的碰撞,给早期移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们追求身份的道路更加曲折;而故事中书信体的应用则打破了关于加拿大建国神话的一统化叙事模式,促进人们深入思考民族国家身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荒野小站》 哥特式荒野叙事 建国神话 民族国家身份
下载PDF
叙事中探索图像文化:詹妮弗·伊根小说《塔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聂宝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小说《塔楼》中,伊根创新地以男性声音讲述故事,以开放的结局颠覆传统叙事,这不但赋予了哥特式小说新的活力,也形成了文本是要由作者掌控的独特风格。《塔楼》采用元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中正在讲述故事的人物声音往往被另一叙事者打... 在小说《塔楼》中,伊根创新地以男性声音讲述故事,以开放的结局颠覆传统叙事,这不但赋予了哥特式小说新的活力,也形成了文本是要由作者掌控的独特风格。《塔楼》采用元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中正在讲述故事的人物声音往往被另一叙事者打断。然而,伊根颠覆传统哥特式小说叙事的同时又保持叙事的完整性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小说人物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他们或者是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处于被"囚禁"状态。通过作品叙事,伊根以俯瞰的角度审视当代图像文化,探讨图像文化相关主题,探讨人与科技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自我认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使读者意识到在高科技蔓延的时代,人们往往应对的是转瞬即逝的虚拟事物,而非真实的实体,不同人衡量这些事物在交流中的意义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妮弗·伊根 《塔楼》 哥特叙事 元小说叙事 图像文化
下载PDF
场域中的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呼啸山庄》
8
作者 李瑞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8期183-184,187,共3页
本文用皮埃尔·布里第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即作者的位置,习性,资本对作品的可能性空间选择,解读素有文学史上"斯芬克斯"之谜的《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运用"哥特叙事"和"现实叙事"并置的手法,... 本文用皮埃尔·布里第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即作者的位置,习性,资本对作品的可能性空间选择,解读素有文学史上"斯芬克斯"之谜的《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运用"哥特叙事"和"现实叙事"并置的手法,阐释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追求和淡淡的入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位置 习性 资本 哥特叙事 现实叙事
下载PDF
论门罗与莫言小说叙事风格的相似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立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35,共5页
莫言与爱丽丝·门罗是当代杰出的小说大师,并先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他们小说的叙事风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首先,莫言与门罗都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乡土叙... 莫言与爱丽丝·门罗是当代杰出的小说大师,并先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他们小说的叙事风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首先,莫言与门罗都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乡土叙事构成了他们小说突出的叙事风格。第二,莫言与门罗都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哥特式叙事是他们小说的重要表现方法。第三,莫言与门罗的小说都有着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女性叙事在他们的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比较莫言与爱丽丝·门罗的叙事风格,研究其中的相似之处,对于促进我们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会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 莫言 小说 相似性 乡土叙事 哥特叙事 女性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