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哲学内涵探析
1
作者 李骅 《丝绸之路》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探析敦煌哲学内涵是事关敦煌哲学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敦煌文化是敦煌哲学的研究对象,敦煌哲学具有哲学一般共性,也具有敦煌性、宗教性、符号性和国际性等独特个性,只有在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中才能真正把握敦煌哲学的性质。... 探析敦煌哲学内涵是事关敦煌哲学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敦煌文化是敦煌哲学的研究对象,敦煌哲学具有哲学一般共性,也具有敦煌性、宗教性、符号性和国际性等独特个性,只有在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中才能真正把握敦煌哲学的性质。作为一门学科、流派或学问体系,敦煌哲学呈现出综合性、阶段性、融通性和当代性等特点,敦煌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是敦煌哲学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哲学 敦煌文化 哲学共性 哲学个性
下载PDF
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桑明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当今时代,不论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还是从以资本主体性输出为原则的世界历史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迈进的全球发展新时代,都鲜明地昭示着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换的发展趋势。深度把握和反思... 当今时代,不论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还是从以资本主体性输出为原则的世界历史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迈进的全球发展新时代,都鲜明地昭示着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换的发展趋势。深度把握和反思时代发展趋势,在理论上超越当代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阐明哲学基础,要求我们构建一种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共性思潮的有益资源、立足新时代发展现实,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建构的立场和原则。建构的基本思路与理论框架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公共性话语的系统挖掘与梳理、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与西方相关公共性思潮的对话比较、基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体系构建,以及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阐释等方面。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必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主体性 共性 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淑英 王建平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研究了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客体、中介和环境角度审视本项群竞赛规则发展的共性特征。指出:本项群竞赛规则将继续保持对发球的限制;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从而提升比赛的商业价值是本... 研究了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客体、中介和环境角度审视本项群竞赛规则发展的共性特征。指出:本项群竞赛规则将继续保持对发球的限制;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从而提升比赛的商业价值是本项群竞赛规则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追求;保持判罚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是本项群竞赛规则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本项群竞赛规则的变化紧紧围绕主体——运动员、客体——球、中介——球拍、环境——比赛场馆展开,并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分制、赛制改革来达到控制比赛时间、鼓励积极进攻和防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 竞赛规则 哲学共性
下载PDF
SPCIAL ISSUE: DIALOGUE, INTERACTION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 SPECIALIST FORUM ON CHINESE, 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A dialogue among Chinese, 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 problem field, thematic dimension and value content
4
作者 Yuan Zus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3期151-162,共12页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in all ages has necessarily based itself on shared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volving "commonality."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 stresses a deep concern about ...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in all ages has necessarily based itself on shared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volving "commonality."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 stresses a deep concern about reaching a universal consensus on the "common culture and values" of modern human beings, and aim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our contemporary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ese may be summarized as a "common existence" centering on the values of ecological commonality and ecological justice; "common action" and "common enjoyment" based on the commonality of justice and the promotion of dialogue; and "co-presence" based on rational inter-subject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question of "commonality common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the valueconcept of"common existence the commonality of justi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