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学的哲学分歧: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
1
作者 吴红宇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分别为边沁的功利主义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国家观。目前经济学中功利主义泛滥 ,中国经济学的选择 。
关键词 经济学 哲学分歧 世界主义 国家主义 中国经济学
下载PDF
汉英语言模式的哲学思考
2
作者 张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汉英语言模式大相径庭,哲学的潜移默化必居其中。通过分析比对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在词义词性、时态语态语气、核心构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中西方关于"二元"、"二倾"、"二治"等哲学分歧中求得精要,从而诠... 汉英语言模式大相径庭,哲学的潜移默化必居其中。通过分析比对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在词义词性、时态语态语气、核心构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中西方关于"二元"、"二倾"、"二治"等哲学分歧中求得精要,从而诠释语言之别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语言模式 哲学分歧
下载PDF
从知识产权条约的解释路径来反思中美知识产权案
3
作者 宋杰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11年第3期84-88,共5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本质从来就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认识。此种认识上的差异深刻地影响到了相关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导致其呈现出明显折中的特征。因此,在对知识产权国际条约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到此种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本质从来就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认识。此种认识上的差异深刻地影响到了相关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导致其呈现出明显折中的特征。因此,在对知识产权国际条约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到此种差异,注意到不同解释规则和解释方法适用于同一条款的不同效果。而就中国而言,则应特别注意不同解释路径的适用对于中国参与和解决与他国之间围绕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相关争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哲学分歧 TRIPS协议 中美知识产权案 诉讼策略
下载PDF
数的概念起源与感知:现象学的两个切入点
4
作者 傅永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7,共5页
一般概念的抽象问题一直是柏拉图以后哲学的古老包袱,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凸现了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的哲学分歧。胡塞尔在澄清数的概念起源中,发现了意识的范畴直观(本质直观)能力,并由此走向了现象学道路。而感知问题是先验主义和经验主... 一般概念的抽象问题一直是柏拉图以后哲学的古老包袱,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凸现了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的哲学分歧。胡塞尔在澄清数的概念起源中,发现了意识的范畴直观(本质直观)能力,并由此走向了现象学道路。而感知问题是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的主要分歧点,胡塞尔的感知理论在其现象学意义上超越了二者的对立。本文就数的概念起源和感知分析的案例,简要地勾勒出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思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 概念 起源 切入点 经验主义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 抽象问题 哲学分歧 逻辑主义 心理主义 本质直观 先验主义 柏拉图 分歧 范畴 意识
下载PDF
Broaching Political and Theoretical Divides through Deliberation
5
作者 Michael Da Silv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5期334-343,共10页
Commitment t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a tool for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ing is shared b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from many tradi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John Rawls and Iris Marion Young's respective commitments... Commitment t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a tool for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ing is shared b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from many tradi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John Rawls and Iris Marion Young's respective commitments t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hopes of finding a methodological proposal for peace between followers of Rawls, the greatest liberal political philosopher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Young, the late anti-liberal and anti-oppression theorist. While 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this paper posits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 appease adherents of both thinkers, providing a shar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flicts between them. Liberal democracy is preferable, partly since it creates a place for anti-liberal positions (viz., Young's position can exist within the larger Rawlsian framework), bu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 succeed even if one is not a liberal democr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John Rawls Iris Marion Young
下载PDF
经典阅读,还是论证训练?——对中国的西方哲学教育的反思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英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42,共8页
汉语哲学界普遍认为,掌握西方哲学精髓的最可靠路径就是经典阅读,而这里所说的"经典",又被普遍地等同于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哲学大师的著作。这种貌似有理的观点,忽视了西方哲学经典的庞大数量和身处中国的学习/研究者的有限... 汉语哲学界普遍认为,掌握西方哲学精髓的最可靠路径就是经典阅读,而这里所说的"经典",又被普遍地等同于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哲学大师的著作。这种貌似有理的观点,忽视了西方哲学经典的庞大数量和身处中国的学习/研究者的有限精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并在客观上模糊了哲学和文献学、思想史等辅助性学科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哲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乃是掌握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一般方法,而不在于掌握大量的关于哲学经典的文献学知识。前者是求智慧的道路,后者则只是求博学的道路。要走上前一条道路,我们应适当减少经典阅读在中国西方哲学教育中所占的权重,而慢慢提高"论证训练"的权重。为了能够比较系统地引入"论证训练"的教学程序,国内有条件的高校哲学系可适当引进英语世界顶尖哲学系所使用的大学本科/研究生哲学教材,由此努力缩小在哲学教育流程方面的中外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哲学分歧 经典阅读 论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