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情意教学之哲学审美文化透视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翠娟 张伟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伦理等职业审美文化要素非常薄弱。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语文教材中所选传统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审美文化元素,对弥补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在情意教学中养成较好的...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伦理等职业审美文化要素非常薄弱。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语文教材中所选传统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审美文化元素,对弥补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在情意教学中养成较好的职业素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伦理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行为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生命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院校 传统经典文本 语文情意教学 哲学审美文化
下载PDF
早期书论哲学审美的笔画与结构在书法实时实践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育龙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3-79,共7页
早期书论通过审美想象将喻物于书生成的鲜活笔画形态,运用于书法实时实践与字帖(或创作)中,极其强烈地刺激了书写者早已麻木的联想神经,打通了在书法实践结构中物象与笔画生成结构之间的哲学审美差异。切实提高了古代书论精华在书法实... 早期书论通过审美想象将喻物于书生成的鲜活笔画形态,运用于书法实时实践与字帖(或创作)中,极其强烈地刺激了书写者早已麻木的联想神经,打通了在书法实践结构中物象与笔画生成结构之间的哲学审美差异。切实提高了古代书论精华在书法实时实践中的有效运用,达到哲学审美的物象、笔画、结构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书论 哲学审美 笔画与结构 书法实时实践
下载PDF
基于旅游审美哲学的艺旅融合: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
3
作者 孙佼佼 吕兴洋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艺术与旅游融合(艺旅融合)是新时代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传统上,艺旅融合仅作为文旅融合的下辖概念,这种旧研究格局在实践层面已无法满足我国新时代旅游发展需求,理论层面也存在解释不足、概念误解等问题。因此,文章基于旅游审美哲... 艺术与旅游融合(艺旅融合)是新时代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传统上,艺旅融合仅作为文旅融合的下辖概念,这种旧研究格局在实践层面已无法满足我国新时代旅游发展需求,理论层面也存在解释不足、概念误解等问题。因此,文章基于旅游审美哲学探讨艺旅融合,建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首先,从澄清(旅游)审美问题的概念出发,探索了从存在性到人本性的旅游审美哲学基础;其次,梳理了艺旅融合二维度,即艺术旅游与旅游艺术,提出基于旅游审美哲学的“艺旅人本体验”;第三,分析了艺旅融合过程中的“主-客-艺”三元关系;第四,探索了艺旅融合的研究框架,包括内涵与维度(宏观层的宏大叙事/微观层的人本体验)、性质与影响(经济性/政治性/社会性/文化性/地方性/人本性)、生产与功能(供给侧/需求侧);最后,提出艺旅人本体验因其情感特征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的新契机。研究旨在为我国艺旅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起点,促进社会和个体层面的人的价值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审美 审美哲学 艺术旅游 旅游艺术 艺旅融合
下载PDF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音乐教育的哲学》解读
4
作者 刘孟雅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的前言中揭示了书中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他强调了音乐教育与哲学的深刻关联,认为理解音乐教育的本质需要对其哲学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雷默指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术和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关于审美... 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的前言中揭示了书中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他强调了音乐教育与哲学的深刻关联,认为理解音乐教育的本质需要对其哲学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雷默指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术和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关于审美、文化和人类经验的哲学实践。通过该书,雷默试图激发读者对音乐教育哲学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音乐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并为音乐教育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哲学 贝内特·雷默 《音乐教育的哲学 审美哲学 音乐教育者 哲学实践 教育的本质 理解音乐
下载PDF
浅谈云南华宁陶中道家审美哲学的意蕴
5
作者 尹亚维 过山 陈安妮 《江苏陶瓷》 CAS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华宁陶是云南历史上著名的陶瓷窑场,是云南省非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华宁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设计上体现民间工艺品的古朴、自由以及生活情趣。道家审美哲学是中国传统造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审美经验,道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造... 华宁陶是云南历史上著名的陶瓷窑场,是云南省非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华宁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设计上体现民间工艺品的古朴、自由以及生活情趣。道家审美哲学是中国传统造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审美经验,道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造物者的日常生活,在华宁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法自然”的色彩美学、“大象无形”的装饰美学、“大巧若拙”的造型美学、“有无相生”的意境美学、“天人合一”的窑变美学等道家审美哲学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宁陶 道家审美哲学 陶瓷设计
下载PDF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审美哲学探析
6
作者 周一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3期62-64,共3页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就在摄影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许多的摄影大师都或多或少在“决定性瞬间”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念在现代摄影发展中仍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如...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就在摄影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许多的摄影大师都或多或少在“决定性瞬间”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念在现代摄影发展中仍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如何准确地从它的审美哲学上去理解和应用它却绝非易事。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审美哲学研究采用了图像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切入新的角度,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论来重新解析“决定性瞬间”的审美哲学。从而得出具体的实践方法论,应用到现代的摄影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列松 决定性瞬间 摄影审美哲学
下载PDF
论明清艺术的哲学审美及其艺道精神--以徽州风水为考察个案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志兵 《求索》 CSSCI 2013年第6期124-126,共3页
艺术风格的人文意义是明清艺术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艺术风格不仅决定了艺术要表达的内容,更决定了艺术作品相对其他作品所拥有的特色个性。本文将通过介绍徽州文化艺术这一极具地域特色并又深深地反映了明清艺术特点的文化作为突... 艺术风格的人文意义是明清艺术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艺术风格不仅决定了艺术要表达的内容,更决定了艺术作品相对其他作品所拥有的特色个性。本文将通过介绍徽州文化艺术这一极具地域特色并又深深地反映了明清艺术特点的文化作为突破点来对明清艺术进行阐释。徽州文化,通常简称"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是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是其鲜明的特点。对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进行了自己独特的展示,基本包括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等基本内容,通常被人们赞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艺术 哲学审美 艺道精神 艺术人格
原文传递
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郭玮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6-42,共7页
"音乐教育哲学是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The aesthetic philosophy or praxial philosophy?)"是当代西方音乐教育学界最具代表性的争论。本文主要以Reimer的《音乐教育的哲学》A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1989版熊蕾译)... "音乐教育哲学是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The aesthetic philosophy or praxial philosophy?)"是当代西方音乐教育学界最具代表性的争论。本文主要以Reimer的《音乐教育的哲学》A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1989版熊蕾译)和Elliott的《音乐的种种问题:音乐教育的哲学》Music Matters: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两本著作,以及介绍、评论Reimer审美哲学和Elliott实践哲学的相关国内外论文为研究对象,来描述、比较、分析二者的哲学思想,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每种哲学思想都有它的时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哲学 实践哲学 音乐教育 Reimer Elliott
下载PDF
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后现代批判的反思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35-139,共5页
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视域,由于其哲学基础与理论体系的局限性,而受到实践哲学的批判;但就音乐教育和中国现实语境而言,审美哲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面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审美哲学只有实现与实践哲学的视域融合... 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视域,由于其哲学基础与理论体系的局限性,而受到实践哲学的批判;但就音乐教育和中国现实语境而言,审美哲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面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审美哲学只有实现与实践哲学的视域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境 审美哲学 后现代 实践哲学 视域融合
下载PDF
重构审美哲学:终结之后的艺术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岱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80-92,共13页
自上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终结论”著作的出版,关于“艺术终结”的话题成了一个众说纷纭、挥之不去的问题,从而使得审美哲学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之地。其症结在于由于混淆了“本体论”与“本质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让人们普遍持有一种... 自上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终结论”著作的出版,关于“艺术终结”的话题成了一个众说纷纭、挥之不去的问题,从而使得审美哲学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之地。其症结在于由于混淆了“本体论”与“本质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让人们普遍持有一种“形而上学恐惧症”。事实说明,面对“终结之后”的反艺术的艺术批评,仍然需要审美哲学。重构的路径就在于有效地把握重视“事物本身”的“后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的终结 审美哲学 艺术问题
下载PDF
马尔库塞审美哲学论纲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文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4,共5页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对人类解放的执著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1)逻辑起点: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2)审美中介: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3)终极向度:“意...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对人类解放的执著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1)逻辑起点: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2)审美中介: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3)终极向度:“意义世界”的无穷跃迁。这三个层次从整体上表征出马尔库塞审美哲学依次递进的内在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哲学 异化情境 新感性 意义世界
下载PDF
人生审美哲学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审美是人生不断完善、趋向理想化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发展在于生命运动 ,而人的生命运动不同于动物 ,而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 ,实现人的本性的完善化。人的审美活动 ,在相当程度上是感官能力的丰富与提高 ,马克思在其《1 844年... 审美是人生不断完善、趋向理想化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发展在于生命运动 ,而人的生命运动不同于动物 ,而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 ,实现人的本性的完善化。人的审美活动 ,在相当程度上是感官能力的丰富与提高 ,马克思在其《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论述了感觉在人的生命的重要意义 ,尤其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在人的生成之中 ,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增长、提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情感的冲动与创造的欲望 ,想象与主动构形的能力和人对生活不断涌现的新鲜感和生命的激情。审美是以感觉的融合与理性达到自由的和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审美哲学 主动构形 自我实现
下载PDF
“绘事后素”与孔子的审美哲学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
《论语》"绘事后素"一则是孔子与弟子对话中探讨文艺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它切实而且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重要文艺美学思想。这则《论语》纠结着"素以为绚"、"何以为绚"而加以展开,但却未能全面理解审美机... 《论语》"绘事后素"一则是孔子与弟子对话中探讨文艺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它切实而且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重要文艺美学思想。这则《论语》纠结着"素以为绚"、"何以为绚"而加以展开,但却未能全面理解审美机制的发生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孔子的审美哲学存在局限。而从和合文化角度出发,我们似乎能够为之找到一个切中肯綮的解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孔子 《论语》 审美哲学
下载PDF
浅谈西方音乐审美哲学历史——评《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J0027-J0027,共1页
正如国内的音乐审美观一样,西方国家的音乐审美哲学历史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纵观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可以发现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并且都被当时的人们奉为主流审美观念。在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当中,整体的古希腊审美... 正如国内的音乐审美观一样,西方国家的音乐审美哲学历史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纵观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可以发现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并且都被当时的人们奉为主流审美观念。在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当中,整体的古希腊审美问题被视为贯穿整体音乐发展历史的主体内容,其中主要以教育理念的审美观念为主。到了中世纪,西方音乐审美又变成了中世纪的宗教信仰,其音乐风格强调为宗教服务。在古典主义时期,西方国家的音乐审美又有了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 发展历史 音乐教育 审美哲学 哲学研究 音乐审美 实践 当代
下载PDF
宗教消解、审美普遍性、礼乐制度的时间性——审美时间哲学视域中的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彦顺 张旭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7-23,共7页
从审美时间哲学来看,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从宗教史的发展来看,科学、道德与审美在初民时期皆附丽于宗教,而后便各自独立,尤其是审美价值更凸显出自身以愉悦的时间性过程为己任的主体性。其... 从审美时间哲学来看,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从宗教史的发展来看,科学、道德与审美在初民时期皆附丽于宗教,而后便各自独立,尤其是审美价值更凸显出自身以愉悦的时间性过程为己任的主体性。其二,执著于对无时间性之神祇的信仰必然滋生极端私利、私见与宗教冲突,而审美活动尤其是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则是无关利害冲突的,其超越性必然带来普遍性。其三,蔡元培更从审美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的状态及审美活动作为此岸性的感官享乐活动出发,与宗教信仰的彼岸性进行了对比,一为入世、乐观、怡情的文化,一为出世、悲观、禁欲的文化。蔡元培既承绪了康德的审美无关功利思想,又对此进行了基于中华审美文化悦乐精神之上的根本性改造,在更高层次上回归礼乐制度,带有浓郁的儒家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审美时间哲学 礼乐制度 时间性
下载PDF
哲学、感知、理性审美认知:电影音画的思想旨归
16
作者 万书亮 董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66,共3页
中外电影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表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音画创作必定要遵循一定规律,否则,其本体中传统的信息、理念及内涵便会缺失,不能更好地为观众认知。在此情况下,电影的创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对于电影艺术的重要性:认知... 中外电影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表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音画创作必定要遵循一定规律,否则,其本体中传统的信息、理念及内涵便会缺失,不能更好地为观众认知。在此情况下,电影的创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对于电影艺术的重要性:认知能力的构建、哲学审美的强化、感知层次的提升、理性思考的激发及配乐效果的强化。唯有如此,电影艺术才能持续发展,民族艺术才会持续繁荣,中华民族自信才能最终得到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画 哲学审美 道德感知 文化路径
下载PDF
马尔库塞审美哲学论纲
17
作者 黄文杰 《唐都学刊》 2005年第1期56-61,共6页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 ,对人类解放的执著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 :其一 ,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是其逻辑起点 ;其二 ,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是其审美中介 ;...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 ,对人类解放的执著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 :其一 ,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是其逻辑起点 ;其二 ,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是其审美中介 ;其三 ,“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哲学 异化情境 新感性 意义世界
下载PDF
生命诗学:方东美哲学的审美化
18
作者 张泽鸿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30-35,63,共7页
无论是作为一个具形上学倾向的哲学家,还是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古典诗人",方东美充满玄思与诗情的著述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展开,这就是"普遍流行的生命"。方东美把宇宙和自然看作是生生不已、新新相续的生命创... 无论是作为一个具形上学倾向的哲学家,还是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古典诗人",方东美充满玄思与诗情的著述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展开,这就是"普遍流行的生命"。方东美把宇宙和自然看作是生生不已、新新相续的生命创造领域,其中包藏了无限的善性和美景(天地之大美)。作为哲学美感化表达的方案,诗是体现生命智慧的重要途径。方东美认为,道德、哲学与艺术的精神相通,艺术以象征化的手法体现生命的理想境界,创造与欣赏都能"直透"美的艺术精神。"诗"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生命之律动"的美感活动,诗的功能在于做"人生之梦"。方氏既"化思入诗"又"援诗证慧",以古典诗学的审美化方式抒发了现代人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哲学审美 生命哲学 生命诗学 普遍生命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审美哲学思想中的道德价值取向
19
作者 朱曦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以中国古代审美哲学思想的演变为基本线索,从古代审美心理的本质特征、美学范畴中的美德关系和美德结构等三方面论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道德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古代审美价值体系以道为根本哲学基础,以人格建构为价... 以中国古代审美哲学思想的演变为基本线索,从古代审美心理的本质特征、美学范畴中的美德关系和美德结构等三方面论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道德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古代审美价值体系以道为根本哲学基础,以人格建构为价值主体,以美德统一为价值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哲学 道德人格 价值取向 美德
下载PDF
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审美哲学的功用属性分析
20
作者 党华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体验成为了首要的需求元素,尤其是审美体验与审美消费,而审美哲学中的享用价值与实用价值的两种属性主导着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过程中的选择倾向。本文从韩剧现象入手,同时对审美的起源与艺术...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体验成为了首要的需求元素,尤其是审美体验与审美消费,而审美哲学中的享用价值与实用价值的两种属性主导着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过程中的选择倾向。本文从韩剧现象入手,同时对审美的起源与艺术的产生进行分析,探讨了审美哲学的两种属性,并以博物馆审美经济为例分析了审美哲学两种属性兼顾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审美哲学 功用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