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医学研究的哲学思辩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邓国宏
徐启旺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生物波研究中心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
-
文摘
关于医学研究的哲学思辩第三军医大学生物波研究中心硕士生(重庆400038)邓国宏导师徐启旺在20世纪,医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外科医生在器官的异体移植方面已很成功,利用先进的激光、γ刀技术,手术的损害和痛苦程度已减至最低的程度。抗生素的使用,使感染性疾...
-
关键词
医学研究
哲学思辩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
-
题名单身女性生育权的法哲学思辩
被引量:5
- 2
-
-
作者
亓光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医学与社会》
2005年第6期28-30,33,共4页
-
-
关键词
生育权
哲学思辩
女性
计划生育
立法保护
吉林省
条例
无子女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169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教学问题之哲学思辩及其指导意义
- 3
-
-
作者
刘绍勤
-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
出处
《交通高教研究》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
文摘
论述教学中的哲学思辩,指出教学中的若干哲学问题,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地位与作用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
关键词
哲学思辩
指导意义
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哲学思辩
- 4
-
-
作者
谢颖光
-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
文摘
机械通气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纠正呼吸性酸碱失衡、辅助或替代呼吸肌作功,让呼吸肌休息和恢复疲劳。一旦诱发呼吸衰竭的过程开始逆转,撤机就成为另一个主要目标。撤机时机的掌握十分重要,也是经常困惑临床医生的一个问题。“Weaning”按字面原意直译是为婴儿断奶。“撤机”一词的英文用“Weaning”竟几乎为所有学者毫无争议地接受,
-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体交换
呼吸肌
呼吸衰竭
撤机时机
哲学思辩
唯物辩证法
-
分类号
R459.6
[医药卫生—治疗学]
R-02
[医药卫生]
-
-
题名重视"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哲学思辩的运用
- 5
-
-
作者
王玲玲
-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
-
出处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z1期262-265,共4页
-
文摘
"两课"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要方面,是解决"两课"实效性的中心环节.提高"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哲学思辨的运用,是"两课"教师教学实效性的真谛.
-
关键词
"两课"教师
哲学思辩
三对关系
实效性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对艺术作品哲学思辩的思考
- 6
-
-
作者
余辉
敖凌航
-
机构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7X期143-143,共1页
-
文摘
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我们必须要用同样深刻而又普遍适用的哲学思想作指导,才能读出作品的理性深度,因此对艺术作品的哲学思辩是必要的。对于欣赏者来说,思辨本身就是审美享受。
-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哲学思辩
必要性
审美享受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中国古典艺术的哲学思辩
- 7
-
-
作者
张海明
周莉英
-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中国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古典和谐美为理想,构成艺术的多种元素,如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等,从而组成为一个平衡、和谐、稳定、有序的统一体。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艺术哲学简要的评析,让古典艺术这朵奇葩在当今艺术哲学领域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
关键词
中国古典艺术
哲学思辩
理想与现实
中国古代文化
艺术哲学
主观与客观
时间与空间
文化模式
-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废都》的哲学思辩主题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陈波
-
机构
襄樊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8-30,共3页
-
文摘
中国文坛中颇受争议的作品应属《废都》,1993年《废都》出版伊始,人们对其评价或日:乃为针砭时弊的刺世之作;或日:乃为世纪末颓废文学的代表。10年的封禁,一朝解禁,便让《废都》又开始引起众人的关注。笔者尝试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深刻分析《废都》的思想内涵。
-
关键词
贾平凹
主题
作家作品研究
哲学思辩
文化名人
人生
打官司
投机倒把
痛苦
生活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国际象棋与围棋关系的哲学思辩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乌兰
谢军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体育文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国际象棋
围棋
哲学思辩
起源
布局
推理方式
-
分类号
G891.1
[文化科学—体育学]
G891.3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哲学思辩:法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必要前提
- 10
-
-
作者
魏海波
-
出处
《法学》
1987年第2期16-17,共2页
-
文摘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化,决定了法学研究工作者必须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否则,不仅难以从浩繁的法律、法规、判例当中抽取出法学发展的规律,而且往往会陷入那些毫无意义的概念争辫和脱离实际的文字游戏之中,自然也就无法对法作出科学的回答。从这个角度讲,要使马克思主义法学不停顿地向前发展,其必要前提之一,就是法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掌握哲学这个思辩的武器。
-
关键词
哲学思辩
发展规律
社会现象
必要前提
斯多葛派
法学研究
法学家
资产阶级
功利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学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高职教育中对分课堂模式的哲学思辩
- 11
-
-
作者
吴昊
刘智慧
-
机构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时代人物》
2023年第19期251-253,共3页
-
基金
2022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功能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2215)
2021年安徽省成人职业学会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思政育人模式探究”(项目编号:Azcj2021200)
2021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对分课堂模式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中内在界限澄明”(项目编号:2021JYXM27)
-
文摘
对分课堂是自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创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研究成果处于上升阶段,也正在全国各类高校中迅速铺展开来,从哲学思辩的角度,阐明对分课堂在时空性、反思性、价值性三个维度上对当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进行阐明,也期望从这一新角度为职业教育研究打开一条新途径。
-
关键词
对分课堂
高职
教学模式
哲学思辩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人生的指路明灯——读《思辩的哲学》随感
- 12
-
-
作者
刘定中
-
机构
湖南省教育厅
-
出处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87-88,共2页
-
文摘
周德义所著《思辩的哲学》是一部通俗的哲学著作。书中谈人生的理想,构建美好的“心之屋”,谈人生的信仰,描绘信仰的力量绽放的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谈人生的选择,倡导选择一颗善良纯朴的硕大无朋的心,谈人生的意志,塑造了“从悬崖峭壁的缝隙之中凌空斜刺出来的苍劲的黄山松”的形象。
-
关键词
思辩的哲学
评论
-
Keywords
dialectical think
comment
-
分类号
B-49
[哲学宗教]
-
-
题名萧洪恩和他的土家族哲学研究
- 13
-
-
作者
周兴茂
丁益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萧洪恩教授是1986年投身土家族哲学研究的。20多年来,他历尽艰辛在土家族哲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9年,他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80万字的《土家族哲学通史》一书,使土家族哲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完全可以说,萧洪恩已经成为土家族哲学研究的第一人。在今天,土家族研究面临着提升学理水平、推动土家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作攻关等艰巨任务,萧洪恩正在努力着。
-
关键词
萧洪恩
土家族哲学
土家族哲学通史
哲学研究
哲学思辩
-
Keywords
Xiao Hong-en
Tujia philosophy
history of Tujia philosophy
study on philosophy
philosophy speculative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郑晓云
-
机构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贵州商专学报》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
文摘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掌握和运用,对人文教育和具体科学教育的关系的正确处理,对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较深入的探索。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文科学
哲学思辩
批判性思维
创新能力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中的语言学思考
- 15
-
-
作者
郭作飞
-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
文摘
哲学是以语言作为思考的对象,哲学的关注必然涉及到语言学一般原理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家从哲学视角对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中包括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等等,为普通语言学系统的建构提供了最早的理论源头,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关键词
哲学思辩
语言
思维
符号
约定俗成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肖伯纳喜剧研究:喜剧与哲学的联姻
- 16
-
-
作者
谢江南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出处
《英语研究》
2008年第1期42-47,共6页
-
文摘
尽管在18世纪,狄德罗就指出戏剧的两个功能:娱乐和教育,肖伯纳却一再强调喜剧应首先是教育人,打动人,然后才是娱乐人,让别人发笑的目的是为了思考。为了达到他的创作理念,肖伯纳如涌泉般的哲学思辨与他的机智、反传统,最上乘的幽默,凝聚成文学领域中的稀有珍宝。辩证的充满哲学思辩的讨论对喜剧有消解作用,但肖伯纳却以他卓越的语言天才和高超的结构剧本的能力,使哲学和喜剧水乳交融。
-
关键词
肖伯纳
喜剧
哲学思辩
消解
交融
喜剧的形式
-
分类号
I562.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浅谈德国小说《喷泉》的哲学思辨
- 17
-
-
作者
次晓芳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出处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1-52,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德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马丁?瓦尔泽《喷泉》的独特写作手法,即由一些零散的片段回忆中掺杂着哲学思辨,做了简要分析。深入地揭示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关系,使回忆文学产生了新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喷泉》
哲学思辩
回忆
历史
现实
-
Keywords
Sping
philosophical thought
reminiscence
history
reality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哲学走向刍议
- 18
-
-
作者
章辉美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9-72,共4页
-
文摘
哲学走向刍议章辉美人类要走向文明社会,整个人类社会都要向现代化方向前进,人类文明的精髓──哲学走向现代化就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一提到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一是反传统;二是赶时髦。但我们不能因为容易产生误解就回避哲学走向现代化这个实际上...
-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自然科
哲学走向
方法论
社会科
自然观
社会生活
人文学
哲学思辩
哲学教学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 19
-
-
作者
庄国雄
-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17,共6页
-
文摘
人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就是历史。人对自身历史的自我意识经历了"历史观———历史理论———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哲学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点,是介于哲学与史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中介学科。历史哲学的两个分支———思辩历史哲学与批判历史哲学———在理论形态方面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问题域方面则是作为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而互补的。唯物史观为历史哲学这两个分支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历史哲学
思辩历史哲学
批判历史哲学
历史本体论
历史认识论
-
Keywords
historical philosophy
historical thinking philosophy
historical critical philosophy
historical noumenon
historical cognition
-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周德义哲学研究述评
- 20
-
-
作者
陈邵桂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
-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46-149,共4页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周德义先生潜心哲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欧洲古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等;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中西比较、以古鉴今、知行结合等;研究的主要特色:在内容上注重现实关照,在形式上注重语言通俗。
-
关键词
周德义
哲学研究
《我在何方
一分为三论》
《思辩的哲学》
《哲学的深渊》
-
Keywords
Zhou Deyi
philosophy research
Where am I : Theory of Dividing One into Thre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the Abyss of Philosophy
-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