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机制下英汉句子顺序象似性的对比研究及翻译新视觉
1
作者 朱英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2-63,66,共3页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而人们的思维又受到深层的哲学机制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谈不同的哲学思想对不同语言在句法顺序上的差异影响,并通过分析这种差异,把其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以促进翻译教学。
关键词 哲学机制 顺序象似性 对比研究 汉译英教学
下载PDF
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哲学机制
2
作者 郭万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2期73-75,共3页
要正确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键是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内在机制,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各自的本质属性。本文打算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各自的本质属性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 要正确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键是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内在机制,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各自的本质属性。本文打算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各自的本质属性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内在机制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哲学机制 本质属性 价值规律 内在机制 市场机制 按比例发展 资本主义 国民经济
下载PDF
体育哲学的结构特性与机制
3
作者 黄捷荣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9-11,共3页
一是关于体育哲学概念的界定;二是体育哲学结构的系统整体性、辩证过程性、全局指导性、积极能动性、机制复归性和有效创造性;三是体育哲学的生成机制、发展机制、塑造机制、完善机制和功能机制.
关键词 体育哲学 体育哲学结构特性 体育哲学特有机制
下载PDF
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研究的突破口
4
作者 吴立红 《黑河学刊》 2013年第10期1-2,19,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研究存在着单一、肤浅的不足,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研究的突破口,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理论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研究存在着单一、肤浅的不足,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研究的突破口,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 突破口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的五大机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廖小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10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30余年来,这些价值观的变迁具有五大机制,即促使主体多元化和主体意识觉醒的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30余年来,这些价值观的变迁具有五大机制,即促使主体多元化和主体意识觉醒的哲学机制,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相生相长的社会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主体多元所有制结构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机制,政治一元主义的解体和政治民主化的政治机制,以及全球文化之开放和碰撞的文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价值观变迁 哲学机制 社会机制 经济机制 政治机制 文化机制
下载PDF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如何可能——关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前提性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贺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3,共9页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如何可能,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应做的是努力营造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生态。这种哲学生态包括三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一是焕发哲学的批判意识,避免哲学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二是焕发哲学的论辩和说理意识,避免...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如何可能,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应做的是努力营造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生态。这种哲学生态包括三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一是焕发哲学的批判意识,避免哲学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二是焕发哲学的论辩和说理意识,避免哲学的话语霸权,推进哲学共同体内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建立良性的哲学创新机制;三是进行充分的学术积累,以自觉的现实感为基础,批判性地吸取外来哲学学术和思想资源,为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建构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哲学的批判精神 哲学创新机制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演进与反思
7
作者 柴再顶 《天中学刊》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方面,作为探本求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经历了数千年朴素形态之后,在20世纪走向了马克思主义化的科学形态,成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也出现了唯心主义的支流岔道,实用主义根深蒂固,教...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方面,作为探本求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经历了数千年朴素形态之后,在20世纪走向了马克思主义化的科学形态,成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也出现了唯心主义的支流岔道,实用主义根深蒂固,教条主义屡禁不衰。要使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强化哲学的本质功能,建立现代哲学管理机制,还中国哲学一个开放化、个性化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演进 反思 中国古典哲学 毛泽东 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哲学 哲学管理机制
下载PDF
散文创作中的理性渗透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明芳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在近年的散文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学者型的作家或作家型的学者,他们虽职业不同,但他们的散文却呈现出某种共同的品格:即在学术或创作的生涯中,将经历的个体生命的试验放在一个具有思想性精神性追求的背景之上。因而在每个人的作品中... 在近年的散文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学者型的作家或作家型的学者,他们虽职业不同,但他们的散文却呈现出某种共同的品格:即在学术或创作的生涯中,将经历的个体生命的试验放在一个具有思想性精神性追求的背景之上。因而在每个人的作品中,都不乏对社会、对文化、对人生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贾平凹 余秋雨 理性的思索 哲学机制 历史文化 散文作品 沉重地行走 理性思考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新唯物主义起点——感性世界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玲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1-34,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集中地表现为对旧哲学思辨传统的超越。感性世界理论的明确阐释,构成了新唯物主义得以生成的理论机制。通过感性世界的中介,哲学回归了生活世界,从而为新唯物主义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感性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集中地表现为对旧哲学思辨传统的超越。感性世界理论的明确阐释,构成了新唯物主义得以生成的理论机制。通过感性世界的中介,哲学回归了生活世界,从而为新唯物主义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感性世界的理论分析,可以透视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机制和基本理路。在理论范域的确认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理论视角的根本转移;在关于感性世界的理论界定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明了感性世界的属人性质;在感性世界的构成机制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强调了“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在对感性世界的理论阐释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人的理论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世界 理性世界 哲学生成机制
下载PDF
On Mechanisms of Human Behavior: The "Mind Blindness Phenomenon" in Philosophy, Religion, Science, and Medicine
10
作者 Bechor Zvi Aminoff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3期167-177,共11页
The phenomenon described here has no scientific title, but occurs frequently in daily living, from science to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medicine. In every field of human endeavor, when a view is expressed, sharp and p... The phenomenon described here has no scientific title, but occurs frequently in daily living, from science to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medicine. In every field of human endeavor, when a view is expressed, sharp and profound differences of opinion ensue. Initially, we coin this phenomenon as "understanding blindness" or "mind's awareness." Thereafter, we decide to refer to it as "mind blindness," a concept introduced to science by Professor Simon Baron-Cohen, who coins it for a cognitive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autism, Asperger's syndrome, and schizophrenia. Baron-Cohen's usage has subsequently been extended to dementia, bi-polar disorders,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even normal aging. In our view, defi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nd blindness" in philosophy, religion, science, medicine, and at end-of-life care can help mankind to better understand mechanisms of human behavior, and the causes of conflicts,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sharp differences of opinion in human life, and even to solve some of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 blindness human behavior PHILOSOPHY SCIENCE RELIGION MEDICINE conflicts and controvers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