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哲学现象学为视角分析《中庸》的英译本
1
作者 高文峻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153-155,共3页
本文运用哲学现象学的方法,考察了三个翻译于不同时期的有影响力的《中庸》英译本。经比较分析发现,尽管译者由于时代、个人文风以及翻译动机的差异,使得译文间差异显著,引起学术界不小争议,但在现象学的解读思路和观照下,这些译本都是... 本文运用哲学现象学的方法,考察了三个翻译于不同时期的有影响力的《中庸》英译本。经比较分析发现,尽管译者由于时代、个人文风以及翻译动机的差异,使得译文间差异显著,引起学术界不小争议,但在现象学的解读思路和观照下,这些译本都是与原作原文相融相洽之作。不同译本各有侧重,立体地呈现出原作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英译本 哲学现象
下载PDF
“哲学大全”的导论──哲学现象学
2
作者 邹化政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3期16-20,共5页
所谓“哲学大全”,并非哲学发展最高成就的大全,而是指“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是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构成的一个内在统一体,并为逻辑学共相所贯通、所制约。本文作为“哲学大全”的导论,实质上就是... 所谓“哲学大全”,并非哲学发展最高成就的大全,而是指“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是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构成的一个内在统一体,并为逻辑学共相所贯通、所制约。本文作为“哲学大全”的导论,实质上就是高度简化了的“哲学现象学”。本文所体现的哲学精神显然与西方现代哲学精神相异,是值得深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大全 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 逻辑学 哲学现象
下载PDF
从哲学现象学思辨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祥宁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第1期43-45,5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从哲学现象学视角进行理论思辩。认为:竞技体育理论以综合学科为基础,其认知从科学思维向哲学思维回归;以运动竞赛为核心内容的运动训练是"竞技表现"的主体;抓住运动训练与竞赛...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从哲学现象学视角进行理论思辩。认为:竞技体育理论以综合学科为基础,其认知从科学思维向哲学思维回归;以运动竞赛为核心内容的运动训练是"竞技表现"的主体;抓住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本质,把竞技表现作为竞技训练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达到最终的优异竞技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现象 竞技体育 竞技能力 竞技状态 竞技表现
下载PDF
物、装置与实践:大学生“云自习”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经验分析与伦理反思
4
作者 宋启明 赵甜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云自习”现象作为媒介技术发展背景下一种新的生存图景引发广泛关注。这种基于技术平台进行的媒介实践,在为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现代技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采用网络民族志和访谈的方法,以伯格曼现象学技术哲学思想... “云自习”现象作为媒介技术发展背景下一种新的生存图景引发广泛关注。这种基于技术平台进行的媒介实践,在为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现代技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采用网络民族志和访谈的方法,以伯格曼现象学技术哲学思想对“云自习”进行经验考察,认为“云”平台本质上作为一种技术“装置”取代原有的“聚焦物”,“装置范式”吞噬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易造成青年群体认知层面的错位感,因此要围绕聚焦物并通过基于情感和社交契约的聚焦实践来挑战技术的规则,从而保护青年群体生活实践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以“面向事物本身”的态度审视当前与未来的媒介技术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技术哲学 云自习 聚焦物 装置范式 伯格曼
下载PDF
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的本质:一种哲学现象学的考察
5
作者 刘晓晓 《思想理论战线》 CSSCI 2023年第3期57-66,共10页
工资是关乎劳动者现实生存和历史命运的重要问题,这要求解蔽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透过影响工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各种外在要素,哲学现象学方法指出工资本质上由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后者取决于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商品的价值,资本主义制... 工资是关乎劳动者现实生存和历史命运的重要问题,这要求解蔽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透过影响工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各种外在要素,哲学现象学方法指出工资本质上由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后者取决于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商品的价值,资本主义制度要求这些生活资料的数量约束在维系和延续这一制度的范围内。只有从生产关系或制度高度才能抓住工资决定问题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哲学现象学方法 劳动力商品价值 生活资料 制度性约束
原文传递
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与应对策略——基于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高东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9,共7页
元宇宙的兴起促使教育工作者理性反思新技术革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教育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教育平行空间,是自我与非我联动的教育教学镜像,是具身一离身互补的教育技术生活。教育元宇宙应用... 元宇宙的兴起促使教育工作者理性反思新技术革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教育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教育平行空间,是自我与非我联动的教育教学镜像,是具身一离身互补的教育技术生活。教育元宇宙应用的技术风险表征为过度沉浸下的主体虚无、数字孪生过程中的价值消隐、资本挟裹下的教育垄断。教育元宇宙的技术风险性体现在人与技术之间的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与背景关系之中。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应对要坚持技以载智的逻辑演进、技以生道的实践进路与技以正伦的道德发展。教育元宇宙的应用需关注潜在风险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促进在新技术运用中教育的良性变革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现象学技术哲学 技术风险 技以载智 技以生道 技以正伦
下载PDF
何谓意识现象学?——关于意识的本己本质与固有法则的研究
7
作者 倪梁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意识现象学是指对意识的本己本质的现象学研究。通过反思的直观、描述、分析,对纯粹意识的静态结构和发生结构进行本质把握。胡塞尔最初探讨的是数学哲学,而后是逻辑哲学,再到现象学心理学和现象学哲学。他的毕生追求都是围绕意识主体... 意识现象学是指对意识的本己本质的现象学研究。通过反思的直观、描述、分析,对纯粹意识的静态结构和发生结构进行本质把握。胡塞尔最初探讨的是数学哲学,而后是逻辑哲学,再到现象学心理学和现象学哲学。他的毕生追求都是围绕意识主体性进行的。这个意义上的“意识主体性”,恰恰是客观科学最终需要依赖因而也是无法摆脱的,因为所有客体性都是主体构造、意识构造的结果,它们在脱离了主体性后就什么都不是。因而,我们要跟随胡塞尔的声言:真正的客体性是在主体性之中的。最后,纯粹现象学、纯粹心理学或纯粹精神科学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或阶段:直观反思、描述分析、同感理解、追踪把握、解释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结构 意识发生 纯粹现象 现象学的哲学
下载PDF
装置抑或调节:手机现象学技术哲学之经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发友 祁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151,共9页
运用现象学技术哲学的两个理论工具——“装置范式”论与“技术调节”论对手机进行经验描述与分析,试图在现象学技术哲学视域下揭示手机的本质。现象学技术哲学所构造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性维度是认识手机本质的研究起点,在此种意向性关系... 运用现象学技术哲学的两个理论工具——“装置范式”论与“技术调节”论对手机进行经验描述与分析,试图在现象学技术哲学视域下揭示手机的本质。现象学技术哲学所构造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性维度是认识手机本质的研究起点,在此种意向性关系中,手机并非是美国技术哲学家伯格曼所说的“装置”,取消了人对现实的“参与”,而是作为一种“技术调节”形塑了人类在生活世界的存在方式。人与技术不是预先给定的实体,而是在它们之间的意向性关系中相互塑造的实体。手机的使用促进了人与现实的牵连,并共塑着人在世界中如何被呈现以及世界如何呈现给他们。手机是人类与现实的居间调节,是一种由实践和经验形构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范式 技术调节 现象学技术哲学 手机
下载PDF
胡塞尔弗莱堡时期的“现象学哲学体系”巨著计划 被引量:7
9
作者 倪梁康 《哲学分析》 2016年第1期42-59,共18页
从1918年开始,胡塞尔就在计划出版一部"体系著作"或"基本著作"。他为此断断续续地准备了二十年的时间,直至1938年去世。虽然他最后没有将这样一部著作提交出版,但从这里作为附录发表的两个纲要来看,他已经完成了总... 从1918年开始,胡塞尔就在计划出版一部"体系著作"或"基本著作"。他为此断断续续地准备了二十年的时间,直至1938年去世。虽然他最后没有将这样一部著作提交出版,但从这里作为附录发表的两个纲要来看,他已经完成了总体的构想。而他在此期间发表的、未完全发表和未发表的一些著作,如《形式逻辑与超越论逻辑》《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笛卡尔式的沉思》《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实际上是这部体系著作的阶段性成果。它们分别代表着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的结构体系、方法体系和历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后期 现象哲学 体系著作
下载PDF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琳琳 王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34-138,共5页
手机依赖现象是由当代信息技术引发的一种病态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使用者的自主行为与不由自主的行为并存。通过在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考察手机依赖现象的原因,可以发现人机之间的"具身关系"导致人的自主性肆意... 手机依赖现象是由当代信息技术引发的一种病态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使用者的自主行为与不由自主的行为并存。通过在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考察手机依赖现象的原因,可以发现人机之间的"具身关系"导致人的自主性肆意扩张,"解释关系"导致使用主体被隐蔽地操控,"它异关系"促逼着使用主体成为技术对象物,而"背景关系"导致使用主体丧失批判能力。要消除手机依赖现象,一方面需要使用者转变技术理念,倡导理性的使用方式;另一方面,手机功能的设计者和运营商应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促进人机关系和谐,保障人在手机使用中的真正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伊德 现象学技术哲学 自主性
下载PDF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及其哲学基础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本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76,共5页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值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值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者对作品本身重构后所形成的审美价值。文学本体论运用了现象学哲学的还原方法,文学认识论则基于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伽顿 文学本体论 文学认识论 文学价值论 现象哲学
下载PDF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中除了个体建构、社会建构之外,还有技术建构的因素,要从信息化高度重构教育技术问题,关注教育技术转移中的文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现象学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下载PDF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概念辨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正翔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3期21-24,共4页
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的本质通常被定义为它与生活世界的相关性,技术总是生活世界诸要素及其关系的聚集,并物像化为生活世界中的各种人造物。从这个视角出发,教育技术便无法被分解为所谓的物质形态和智能形态两大类,因为其本质是... 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的本质通常被定义为它与生活世界的相关性,技术总是生活世界诸要素及其关系的聚集,并物像化为生活世界中的各种人造物。从这个视角出发,教育技术便无法被分解为所谓的物质形态和智能形态两大类,因为其本质是它与教育世界的相关性,所以能见到的教育世界中的各种人造物不过是教育技术的物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教育技术 现象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浅论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与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娟 彭运石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年第5期26-29,共4页
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人本心理学家在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它保留了现象学哲学方法的基本要素,但在资料来源、还原的层次以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它体现出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将心... 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人本心理学家在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它保留了现象学哲学方法的基本要素,但在资料来源、还原的层次以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它体现出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将心理学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哲学 现象学心理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来自域外的中国哲学——耿宁《心的现象》的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少明 《哲学分析》 2014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本文是关于《心的现象》的读书报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它的方法论上。该书作者耿宁教授既是现象学名家,也堪称卓越的汉学家。文集所包括的对中西哲学的分别讨论及相互比较的不同篇章,足证他的这种双重身份。其中,西方哲学集中于现象学哲... 本文是关于《心的现象》的读书报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它的方法论上。该书作者耿宁教授既是现象学名家,也堪称卓越的汉学家。文集所包括的对中西哲学的分别讨论及相互比较的不同篇章,足证他的这种双重身份。其中,西方哲学集中于现象学哲学,而对中国哲学则专注于儒家心学,当然也包括汉籍中的佛教唯识学。编者倪梁康教授用“心性现象学研究”作副题界定该书主题,堪称圆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方法论 现象哲学 现象学研究 读书报告 中西哲学 西方哲学 汉学家
下载PDF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琳琳 张媛 《黑河学刊》 2018年第5期36-38,共3页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上。借助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本文从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角度阐释了青少年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即具身关系导致青少年生活被格式化;解释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消解;它...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上。借助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本文从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角度阐释了青少年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即具身关系导致青少年生活被格式化;解释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消解;它异关系导致青少年社会角色归属感匮乏;背景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价值丧失,最终使青少年沉迷手机世界,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造成自我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技术哲学 青少年 手机 自我认同
下载PDF
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汇融——以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为透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雪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20世纪,青年韦勒克提出了文学作品存在论,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有两大主要思想来源: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20世纪极为重要的两大思想流派,绝非完全割裂对立的,它们在关键概念、思维方式和逻辑建构方面十... 20世纪,青年韦勒克提出了文学作品存在论,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有两大主要思想来源: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20世纪极为重要的两大思想流派,绝非完全割裂对立的,它们在关键概念、思维方式和逻辑建构方面十分相近,而两者的汇通与融合启发了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因此,爬梳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汇融,有助于厘清两者的重要关系,同时为思考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增添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勒克 文学作品存在论 现象哲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下载PDF
从理解科学哲学的维度看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合法性
18
作者 雷良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9-23,30,共6页
从语义上分析,科学哲学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1)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性哲学";(2)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的科学哲学;(3)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从类型上看,存在着(1)经验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2)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态... 从语义上分析,科学哲学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1)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性哲学";(2)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的科学哲学;(3)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从类型上看,存在着(1)经验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2)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态度的科学哲学;(3)批判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这些差异表明,为科学哲学寻求统一的规范定义是徒劳的,相反,通过为科学哲学提供一种工作定义,可以将不同类型和流派的科学哲学纳入到科学哲学这个阵营中来,探讨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 现象学科学哲学 语义分析 类型分析 工作定义
下载PDF
现象学技术哲学的逻辑分析
19
作者 葛勇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42,共6页
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产生的逻辑分析,可以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存在的合理性。对前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考察表明,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之间存在着难以愈合的范式分歧,分歧原因由一个共同的基础所奠定,即传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产生的逻辑分析,可以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存在的合理性。对前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考察表明,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之间存在着难以愈合的范式分歧,分歧原因由一个共同的基础所奠定,即传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二元对立;对胡塞尔创立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现象学的考察表明,现象学为解决技术哲学内部分歧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想依据;对存在问题的考察表明,技术与人类生存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对形而上学的考察表明,在技术时代,存在的问题变成了技术本质的问题,即技术的形而上学问题。因此,技术哲学的研究必须从与存在问题关系紧密的现象学的角度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技术哲学 现象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一部语言哲学研究的力作——评杨玉成博士近作《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
20
作者 陈道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0-80,F003,共2页
关键词 语言哲学 杨玉成 《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 奥斯汀 分析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