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主体转换与哲学革命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清涛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1,共7页
以马克思为界,哲学实现了主体革命。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的全部西方哲学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马克思之前的人是抽象精神,或是康德的理性,或是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中的上帝,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都以抽象的观念规训世界,规训人。马克思之前的... 以马克思为界,哲学实现了主体革命。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的全部西方哲学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马克思之前的人是抽象精神,或是康德的理性,或是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中的上帝,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都以抽象的观念规训世界,规训人。马克思之前的人是一般的人,抽象的人,是人的神性。与此相反,在马克思实现向唯物史观转换之后,"现实的人"成为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或者说,马克思唯物史观正是奠基于"现实的人"基础之上。主体的转换带来了马克思真理观的转变,此后,真理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现实的人"之生存。马克思之后,全部哲学的研究不再主要研究人的神性,而是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悬搁——直面事实启发下,从现实的人的生存中发掘人,海德格尔的"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成为这一转换的标志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断裂 西方哲学的断裂 主体革命
原文传递
二十一世纪初的哲学走向何方? 被引量:3
2
作者 G.普里斯特 刘国锋 《世界哲学》 2005年第5期25-33,共9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回顾了由弗雷格和胡塞尔所开创的基础性工作发展起来的两种平行的哲学,并探究了哲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乐观阶段、悲观阶段和分裂阶段。最后,本文对本世纪的哲学走向进行了推测。
关键词 20世纪哲学 哲学的断裂 亚洲哲学 21世纪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