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陈龙 徐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完成构建中国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完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历史性任务,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前提;二是坚持“两个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论;三是坚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有话语有效对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切实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国际影响力
2
作者 苏长和 《神州学人》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我国是世界教育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征程中不断前行。“引进来”“走出去”,是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格局发生变动,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大国 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自主 知识
原文传递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栋梁 邱滨泽 夏文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目标,科学地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逻辑必然。研究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联动的模型框架,旨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目标,科学地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逻辑必然。研究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联动的模型框架,旨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地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更加充分发挥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进而全面助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于该框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充分遵循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策要求,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顽疾,并以把握思想方向与中国范式、关注过程建设与发展潜力、重视内涵发展与实质创新、适用多元标准与专业方法为运作锚点,确保评价活动服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其实践重点包括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机制及其成效、评估教师梯队合理性与人才引育机制、完善以代表作评价为核心的科研评议机制、实施“案例式”社会影响评价、生成“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诊断式闭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双一流”建设 学科建设 成效评价
下载PDF
自主与协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跨学科建构
4
作者 柯坚 李章鸿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15,141,共12页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及跨学科交叉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得以建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实践的主体性,决定了基于国家和民族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主性之必然。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在初始发展阶段,并未能够真正地深植到中国的实践土壤。建构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中国场域、面向中国实践,推进自主理论建构和知识创新。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存在着学科知识封闭、学科交叉不足的问题,学科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和学科交叉的有效机制。推动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协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化发展及其跨学科知识生产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体系 知识自主 知识协同性 跨学科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进路
5
作者 高奇 杜曼利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中高举社会主义鲜明旗帜以实现方向自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获取原创性知识以实现内容自主;在发...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中高举社会主义鲜明旗帜以实现方向自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获取原创性知识以实现内容自主;在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中破除他者依赖的“学徒状态”以实现主体自主;在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中昭示中国立场的研究导向以实现价值自主。由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才能达致“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辩证统一,彰显创新性、科学性、引领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在世界学坛出场,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唯物史观 建构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必然与路径探索
6
作者 韩喜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1期200-200,共1页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战略任务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中国发展经验进行凝练总结、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必然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强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战略任务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中国发展经验进行凝练总结、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必然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强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路径探索 知识体系建构 自主
原文传递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
7
作者 刘建军 张丹琛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7,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述,牵住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牛鼻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正确理解“自主知识体系”,关键是把握三个词,即“自主”“知识”“体系”。完成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述,牵住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牛鼻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正确理解“自主知识体系”,关键是把握三个词,即“自主”“知识”“体系”。完成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任务,要努力实现自觉自主,从中国大地、中华文化和中国实践中汲取本土精华;注重知识转化,进行自下而上经验总结和自上而下普及转化的双向奔赴;推动体系构建,实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系统集成和拓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自觉自主 知识转化 体系构建
下载PDF
从跨文化哲学的视角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8
作者 马寅卯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15,123,共10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关乎文化自信,也关系到中国在全球对话中的参与和贡献。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摆脱对外来思想的依赖,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但自主知识体系并非意味着文化封闭或学术孤立,而是在批判性吸收外来知识的基础上...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关乎文化自信,也关系到中国在全球对话中的参与和贡献。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摆脱对外来思想的依赖,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但自主知识体系并非意味着文化封闭或学术孤立,而是在批判性吸收外来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当下知识界对自主知识体系存在种种误解,如将其等同于狭隘民族主义或对学术自由的限制,这些误解会妨碍这一宏大工程的顺利实施。跨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跨学科视角以及对多元、包容、开放、平等、反思、批判等的强调,可以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同时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也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带来挑战。从跨文化哲学的视角看,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重点处理好文化自主性与文化开放性的关系,只有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积极吸纳外来文化,才能构建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全球知识体系贡献智慧的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跨文化哲学 文化主体性 文化开放性
下载PDF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必然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7
9
作者 韩喜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32,155,共11页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战略任务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中国发展经验进行凝练总结、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必然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强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战略任务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中国发展经验进行凝练总结、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必然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强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设。构建具备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所需”“时代所需”“世界所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摆脱学徒思维和照搬模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理化发展,寻求解决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理论创建,构建新的理论解释范式,从而使中国理论为指引中国乃至全人类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理论困境、逻辑理路与未来走向
10
作者 李国涛 周天楠 《理论导刊》 202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中华文明复兴的关键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构面临着诸多理论困境,即研究范式有待转换、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形态有待建构。鉴于此,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需要遵循... 中华文明复兴的关键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构面临着诸多理论困境,即研究范式有待转换、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形态有待建构。鉴于此,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需要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中国、从自信到自强的逻辑理路;需要坚持“理论版本”与“实践版本”相统一、坚持“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相统一、坚持“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 话语权 知识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喜平 王思然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8,共7页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的印证,是时代的要求,是从理论上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世界变革、时代变革的现实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为底色和基调影响着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的印证,是时代的要求,是从理论上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世界变革、时代变革的现实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为底色和基调影响着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这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是由马克思主义引领的,因而要进一步建强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推动学科融合成新文科,实现范式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三维探赜
12
作者 马永 刘雄伟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
真正的哲学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深邃厚重的文明性。面对“两个大局”,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有其独特的思想意蕴、时代意蕴和文明意蕴。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应当从整体上洞悉它的“三个之维”:其理论之维是在哲学知识... 真正的哲学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深邃厚重的文明性。面对“两个大局”,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有其独特的思想意蕴、时代意蕴和文明意蕴。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应当从整体上洞悉它的“三个之维”:其理论之维是在哲学知识体系的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使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不但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时代之维是以划时代的哲学知识体系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使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不但打上中国烙印,而且满足世界诉求;其文明之维是以全面文明的哲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不但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而且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理论之维 时代之维 文明之维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呼应社会转型变迁
13
作者 杨述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4,159,共11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以及在近代历史过程中所建构的相应知识体系,也必将同时发生深刻转型变革,以呼应这一崭新时代的转型变迁。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人类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面临人类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正逢其时。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走到世界前沿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4
作者 尤春艳 张丽 杨红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1,共14页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新的历史起点上,面...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学科体系设置匹配、布局平衡待优化,学术体系原创水平、支撑发展力度待提升,话语体系“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境地未扭转,科研组织管理平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需完善等问题,亟须研究解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导向、以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抓手、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为民族复兴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哲学之维
15
作者 黄海 《理论视野》 2024年第7期70-76,共7页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既是一个有着生产机理和形成逻辑的知识累进过程,也是一个有着内在规定和内在特质的知识生产过程,有着兼具共性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哲学逻辑和哲学规定。从哲学的维度来考察,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发、生长和生成...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既是一个有着生产机理和形成逻辑的知识累进过程,也是一个有着内在规定和内在特质的知识生产过程,有着兼具共性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哲学逻辑和哲学规定。从哲学的维度来考察,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发、生长和生成,应有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哲学维度。本体论之维是基于科学性思维不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论之维是基于实践性思维坚持回应时代问题;方法论之维是基于开放性思维持续推进知识的包容性增长;价值论之维是基于人民性思维始终关注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推进知识生产的哲学逻辑与哲学规定中,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生产得以在合规律性的机理中进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得以在合目的性的要求中完成,进而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就充分体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上述哲学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知识生产 哲学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雷声 韩喜平 +2 位作者 肖贵清 钟明华 韩建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7期4-16,共13页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自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对加快构建...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自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的又一次重要讲话,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特邀张雷声、韩喜平、肖贵清、钟明华教授参与圆桌论坛,就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自主 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一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风险·行动
17
作者 俞兆达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1期9-10,共2页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高校不...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高校不仅是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生力军,更承担着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体系 中国一流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学科体系 重要使命
下载PDF
巩固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18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文化主体性基础上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特别注重“三个重构”,即重构史观,以大历史观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和文明;重构叙事体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构话语体系,构建国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主体性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19
作者 秦前红 刘艳红 +4 位作者 赵万一 胡玉鸿 姚佳 高利红 徐雨衡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15-140,143,144,共28页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法学...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期圆桌,邀请法学专家学者,探讨新文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关系,法学期刊的使命,以及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目的、基础、方法、路径等,以期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期刊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法学专家 文科建设 知识体系建构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法学
下载PDF
构建寓价值观于其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卫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0,共9页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原则。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提升,也是对当今时代的引领。历史上的《汉书·艺文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表明,以儒学为重心的中华文化的知识体系,具有价值性...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原则。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提升,也是对当今时代的引领。历史上的《汉书·艺文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表明,以儒学为重心的中华文化的知识体系,具有价值性和知识性结合的传统。中国近代以来,传统知识体系虽发生重大变革,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联系的传统得以继承发展。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中,进一步继承发展了这个传统,习近平依据时代变化,对此作了更深刻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知识体系 价值性 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