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Ⅳ.拟哲水蚤属
被引量:
9
1
作者
高露姣
杨元利
+1 位作者
李丁成
陈亚瞿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23-30,共8页
根据1981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4个航次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28°-34°N,127°E以西)的中网标本,研究了中小型桡足类-拟哲水蚤属(ParacalanusGenus)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本次调查中拟哲水蚤...
根据1981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4个航次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28°-34°N,127°E以西)的中网标本,研究了中小型桡足类-拟哲水蚤属(ParacalanusGenus)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本次调查中拟哲水蚤属由小拟哲水蚤(P.parvus)、强额拟哲水蚤(P.crassirostris)、针刺拟哲水蚤(P.aculeatus)和瘦拟哲水蚤(P.gracilis)4个种组成,种群数量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小拟哲水蚤是其中最重要的优势种,其种群数量占拟哲水蚤属的73.92%~86.18%,对浮游动物的总数量变动起着关键作用。拟哲水蚤属总丰度的平面分布特点是:沿岸水域的数量比外海水域高,且皆与表层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桡足类
拟
哲水蚤属
黄海南部
东海
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tCOI片段序列的南极海域浮游动物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程方平
王敏晓
+2 位作者
孙松
李超伦
张永山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极地海区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其群落结构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而DNA条形码则是浮游动物种类鉴定的有效工具。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编码基因(mtCOI)特异扩增测序的方法,分析...
极地海区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其群落结构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而DNA条形码则是浮游动物种类鉴定的有效工具。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编码基因(mtCOI)特异扩增测序的方法,分析了南大洋32种常见浮游动物的94条DNA条形码序列,其长度分布在830碱基到1050碱基之间。发现南极常见浮游动物种内遗传差异均值为0.67%,分布在0—2.6%之间;同属近源种间遗传差异均值为14.3%,分布在0.1%—29.3%之间。哲水蚤属的近缘哲水蚤(Calanus propinquus)和C.simillimus遗传相似度非常高。考虑到上述两者在形态和遗传上的相似性,本研究认为两种可能为同种异名,有待开展深入研究确认C.simillimus种的地位。除了哲水蚤属的两种外,所有样品种内、种间遗传差异显著,且同种的不同样品都聚到一起形成单系群。结果表明mtCOI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实现南极浮游动物常见种的准确鉴定(水母和海樽等胶质浮游动物的有效性未验证)。以上结果也得到了示踪向量分析的证实。本研究新增的DNA条形码数据以及新提供的兼并引物必将推动南极浮游动物环境样品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DNA条形码
哲水蚤属
浮游动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Ⅳ.拟哲水蚤属
被引量:
9
1
作者
高露姣
杨元利
李丁成
陈亚瞿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浙江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23-30,共8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项目(G19990437)
文摘
根据1981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4个航次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28°-34°N,127°E以西)的中网标本,研究了中小型桡足类-拟哲水蚤属(ParacalanusGenus)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本次调查中拟哲水蚤属由小拟哲水蚤(P.parvus)、强额拟哲水蚤(P.crassirostris)、针刺拟哲水蚤(P.aculeatus)和瘦拟哲水蚤(P.gracilis)4个种组成,种群数量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小拟哲水蚤是其中最重要的优势种,其种群数量占拟哲水蚤属的73.92%~86.18%,对浮游动物的总数量变动起着关键作用。拟哲水蚤属总丰度的平面分布特点是:沿岸水域的数量比外海水域高,且皆与表层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关键词
中小型桡足类
拟
哲水蚤属
黄海南部
东海
生态学
Keywords
meso-small copepods
Paracalanus genus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he East China Sea
ecology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S932.8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tCOI片段序列的南极海域浮游动物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程方平
王敏晓
孙松
李超伦
张永山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基金
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项目(20100215
20120308)
+1 种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3-01-05)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多样性专项资助
文摘
极地海区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其群落结构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而DNA条形码则是浮游动物种类鉴定的有效工具。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编码基因(mtCOI)特异扩增测序的方法,分析了南大洋32种常见浮游动物的94条DNA条形码序列,其长度分布在830碱基到1050碱基之间。发现南极常见浮游动物种内遗传差异均值为0.67%,分布在0—2.6%之间;同属近源种间遗传差异均值为14.3%,分布在0.1%—29.3%之间。哲水蚤属的近缘哲水蚤(Calanus propinquus)和C.simillimus遗传相似度非常高。考虑到上述两者在形态和遗传上的相似性,本研究认为两种可能为同种异名,有待开展深入研究确认C.simillimus种的地位。除了哲水蚤属的两种外,所有样品种内、种间遗传差异显著,且同种的不同样品都聚到一起形成单系群。结果表明mtCOI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实现南极浮游动物常见种的准确鉴定(水母和海樽等胶质浮游动物的有效性未验证)。以上结果也得到了示踪向量分析的证实。本研究新增的DNA条形码数据以及新提供的兼并引物必将推动南极浮游动物环境样品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关键词
南大洋
DNA条形码
哲水蚤属
浮游动物
Keywords
Southern Ocean
DNA barcode
Calanus
zooplankton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Ⅳ.拟哲水蚤属
高露姣
杨元利
李丁成
陈亚瞿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mtCOI片段序列的南极海域浮游动物DNA条形码研究
程方平
王敏晓
孙松
李超伦
张永山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