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配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40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露 王志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13-314,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王志华主任小切口切开引流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乳房按摩等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7~14d40例患者全身症状消失... 目的观察小切口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王志华主任小切口切开引流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乳房按摩等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7~14d40例患者全身症状消失,伤口甲级愈合,局部无红肿疼痛、脓肿及积液,总有效率100%。结论小切口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哺乳期乳腺炎具有切口小、疗效好、费用低,损伤乳络少等作用,能保留乳汁,无需回乳,不影响哺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切开引流术 中药外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文香 周军来 +2 位作者 杜文君 王爱民 萧建亮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105例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115例患者采用穿刺抽脓结合内服中药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停止哺乳而治愈;治愈时间(8.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105例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115例患者采用穿刺抽脓结合内服中药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停止哺乳而治愈;治愈时间(8.2±3.8)d。对照组行切开引流,回乳后换药治愈;治愈时间(15.4±4.2)d。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乳漏发生率7.0%,低于对照组的34.3%(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3%,高于对照组的62.9%(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满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哺乳期 穿刺抽脓
下载PDF
输穴极砭微针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胡珊珊 孙赵娜 +1 位作者 刘君 黄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输穴极砭微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输穴极砭微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输穴极砭微针进行干预。干预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疗效、体温恢复情况、乳房疼痛评分、乳腺通畅程度等结局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体温在72 h内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乳腺通畅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医症状体症评分、乳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穴极砭微针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气滞热壅证 哺乳期 极砭微针 输穴
下载PDF
清热解毒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谢晓晨 陈雯 +1 位作者 黄巧 张董晓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80例,内服清热解毒汤;对照组90例,无内服汤药。观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80例,内服清热解毒汤;对照组90例,无内服汤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疾病改善率、体温、乳房疼痛评分、乳汁通畅情况、乳头皲裂情况、中医全身症状评分等指标。[结果]在乳腺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疾病改善率、乳房疼痛评分、乳汁通畅情况、中医全身症状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解毒汤可有效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疼痛、肿块、红肿、乳汁堵塞等情况,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汤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临床研究 疼痛 肿块 疾病改善率
下载PDF
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研究
5
作者 倪小凤 周欢 +1 位作者 周文文 蔡玉娟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中药组、排乳组、联合组各46例。中药组给予通乳消痈方治疗,排乳组给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联合组给予通乳... 目的:观察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中药组、排乳组、联合组各46例。中药组给予通乳消痈方治疗,排乳组给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联合组给予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3组各治疗5 d。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炎症指标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通乳时间、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中药组82.61%、排乳组86.96%(P<0.05);联合组通乳时间、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中药组、排乳组缩短(P<0.05),中药组、排乳组总有效率、通乳时间、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评分、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各炎症指标低于中药组、排乳组(P<0.05);中药组、排乳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通乳消痈方 中医手法排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医辨证护理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探究
6
作者 张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222-225,共4页
探究中医辨证护理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100名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 探究中医辨证护理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100名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汁流通情况改善明显,疼痛缓解程度更好。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乳汁流通情况,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护理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下载PDF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西医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悦 李晓曦 文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5期821-825,共5页
综述中西医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疾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护理理论依据及应用、实施及评价效果等,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指导产妇预防和护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 西医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中医保健策略分析
8
作者 王秀君 魏静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中医保健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20例哺乳期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为两组,急性乳腺炎组(n=68)和健康组(n=252)。比较两组产...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中医保健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20例哺乳期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为两组,急性乳腺炎组(n=68)和健康组(n=252)。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中医保健策略。结果:320例哺乳期产妇中,发生急性乳腺炎共68例,发生率为21.25%。其中急性细菌性乳腺炎40例,约占12.50%;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28例,约占8.7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挤奶方式错误、母婴体位不合适、乳房外伤、乳头未定期清洗、吸乳方法为只吸乳头、糖尿病病史、产后休息时间<3个月、伴有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3.540、4.293、4.306、4.225、4.166、3.515、4.076、3.804,P<0.05)。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挤奶方式错误、母婴体位不合适、乳房外伤、乳头未定期清洗、吸乳方法为只吸乳头、糖尿病病史、产后休息时间<3个月、伴有乳汁淤积症等,临床需尽早识别影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中医保健策略,以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危险因素 中医保健策略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
9
作者 薛珍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柳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柳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疼痛视觉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痈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穴位贴敷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侯春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相比对照组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 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相比对照组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改善均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症状消退,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1
作者 贾海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62-0065,共4页
在于以下两者间做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对待急性乳腺炎的效果,从而判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用。方法 从2018至2019年这段期间,获取了60位在这个医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30位),另一组... 在于以下两者间做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对待急性乳腺炎的效果,从而判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用。方法 从2018至2019年这段期间,获取了60位在这个医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30位),另一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30人)。在治疗之前和结束后,收集并比较区分组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两组的基础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组在减轻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困难和体温升高等症状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炎症因升高的CRP、WBC和IL-6的水平明显降低,其临床总的有效率达96.67%,显著优于仅接受西医治疗的组(总有效率为80.00%)的数据。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临床指标
下载PDF
观察留置针穿刺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 刘仁来 袁增强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探析留置针留置管穿刺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留置针留... 目的:探析留置针留置管穿刺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留置针留置管穿刺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 55%,高于对照组的79. 31%(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治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 45%,与对照组的27. 38%相比有显著优势(P <0. 05)。结论:在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留置针留置管穿刺针的治疗效果更佳,可缩短引流和治愈时间,且治疗安全性高,故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留置管穿刺针 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治疗 效果
原文传递
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中采取小切口配合中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海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7期96-96,共1页
目的观察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中采取小切口并配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小切口手术方案,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术后常规用药,研究组实行... 目的观察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中采取小切口并配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小切口手术方案,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术后常规用药,研究组实行小切口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时间及乳漏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采取小切口抽脓治疗后,采用中药用药,能提高患者痊愈率,减少感染及乳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小切口治疗 配合中药用药
原文传递
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对血清IgG、IgM、IgA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禹宏 徐毛毛 +3 位作者 王晓晓 张宇 叶攀 王元 《四川中医》 2023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表达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成2组,每...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表达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青霉素静脉滴注,研究组行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局部封闭治疗。评价两组疗效,统计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通乳时间,检测IgG、IgM、IgA、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1.43%(χ^(2)=12.857,P=0.000)。研究组皮肤发红、肿块、疼痛、体温等症状消失时间及通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Ig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IgG、IgM、Ig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6.648、5.831、9.184,P均<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2.374、7.261,P均<0.05)。结论: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能减轻症状、促进排乳,下调免疫因子、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穴位按摩 局部封闭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中医手法按摩联合乳腺导管灌注对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王红梅 刘扬 王喻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按摩联合乳腺导管灌注对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0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8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97例采用堵塞乳腺导管生理盐水灌注加中...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按摩联合乳腺导管灌注对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0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8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97例采用堵塞乳腺导管生理盐水灌注加中医手法按摩排乳治疗。对照组86例采用中医手法按摩排乳治疗。两组均采用中药外敷和中药内服治疗。治疗后2周,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WHOQOL-BREF)评分、目测类比疼痛(VAS)评分、中性粒细胞比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纯母乳喂养率和回乳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周,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WHOQOL-BREF评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和纯母乳喂养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VAS、回乳率、TNF-α、IL-6、中性粒细胞比值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中医手法按摩排乳相比,中医手法按摩疗法联合乳腺导管灌注对可有效减轻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炎症水平,缓解乳房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中医手法按摩 乳腺导管灌注 炎症
下载PDF
循经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颖 石奥利 +4 位作者 冉真榕 蔺诗玲 杨光静 周敏 杨婵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循经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66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6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循经排乳法排乳,对照组给予传统揉抓法排乳。... 目的观察循经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66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6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循经排乳法排乳,对照组给予传统揉抓法排乳。3 d后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大小、乳汁排泄、乳房皮色情况,评估其安全性(不良反应、皮肤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8%(P<0.01),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大小评分、乳汁排泄评分及乳房皮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揉抓法,循经排乳法临床有效率更高,能有效改善初期乳痈患者乳房疼痛、肿块、乳汁排泄通畅度等主要症状,操作方便、无创伤、痛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初期 循经手法排乳 哺乳期
下载PDF
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爽 于恬 +3 位作者 王巍 郭洁丽 孙汇慧 邢秀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托毒消痈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 目的:探讨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托毒消痈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洞式烙口排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乳痈体征量化评分(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数目评分、乳房肿块大小评分、乳房皮肤发红范围评分),血常规结果(白细胞数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预后情况(复发率、停乳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52%,显著高于对照组77.96%(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的疼痛评分、乳房肿块数目评分、乳房肿块大小评分、乳房皮肤发红范围评分、血常规结果、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95%;观察组停乳率为8.47%,显著低于对照组停乳率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洞式烙口排脓 托毒消痈汤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乳腺理疗联合局部冷敷治疗哺乳期急性非化脓性乳腺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云微 王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985-986,共2页
探讨乳腺理疗联合局部冷敷治疗哺乳期急性非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门诊治疗哺乳期急性非化脓性乳腺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行乳腺理疗仪器及冷敷联合治疗,对照组行... 探讨乳腺理疗联合局部冷敷治疗哺乳期急性非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门诊治疗哺乳期急性非化脓性乳腺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行乳腺理疗仪器及冷敷联合治疗,对照组行单纯乳腺理疗仪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肿块大小、病程长短、复发率情况。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化脓性乳腺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48、72 h肿块直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愈后随诊1个月,均无复发病例。乳腺理疗联合局部冷敷能够减轻哺乳期急性非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疼痛、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哺乳期 急性 化脓性 乳腺理疗仪 冷敷
下载PDF
吕培文应用芙蓉膏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经验
19
作者 李雨薇 张董晓 吕培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108-111,共4页
本文总结吕培文教授使用芙蓉膏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经验。近些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方法不正确,从乳腺炎发展到乳腺脓肿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吕培文教授认为该病多由乳汁蓄积、感受外邪引起,治... 本文总结吕培文教授使用芙蓉膏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经验。近些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方法不正确,从乳腺炎发展到乳腺脓肿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吕培文教授认为该病多由乳汁蓄积、感受外邪引起,治宜清热解毒散结。芙蓉膏作为燕京外科流派的经典验方,临床使用已50年以上,其在传统组方基础上巧妙加入增效及防治副作用的药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确切,有着使用方便、价格实惠、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吕培文教授辨证为主,注重治疗方式及切入时机,在疾病早期使用芙蓉膏外敷治疗法简力专,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已病防变”的治疗思路。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燕京外科 芙蓉膏 吕培文
下载PDF
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荣香 曾英挺 黄茂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期300-302,共3页
目的 研究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 目的 研究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取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的3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缓解、体温恢复、通乳、肿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EPDS、STA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有助于促进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能缓解患者产后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揉挤捏手法 聚焦解决模式 积极疏导护理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