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耤河下游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调查研究初报
1
作者 张德华 王安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1-15,共5页
一、地理环境横穿天水市区的(耒昔)河,是渭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甘谷县境内的石鼓山麓,蜿蜒东流,在北道区的河口入渭,全长近百公里.古城天水,就座落在(耒昔)河下游狭长的小型冲积平原上.
关键词 唇形科药用植物 北道区 重要支流 百里香 甘谷县 PRUNELLA 小坚果 水棘针 性味功能 传粉昆虫
下载PDF
藏医学药用唇形科植物药材品种与标准整理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军伟 曹岚 +2 位作者 周华蓉 钟卫红 钟国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9-1424,共6页
对藏医学中药用唇形科植物的品种、基原及标准状况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表明,相关文献记载的藏医学药用的唇形科植物共有21属71种(含变种),涉及44个药材品种,其中与中药交叉使用的品种7个,约占9.9%;在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中收载的药材... 对藏医学中药用唇形科植物的品种、基原及标准状况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表明,相关文献记载的藏医学药用的唇形科植物共有21属71种(含变种),涉及44个药材品种,其中与中药交叉使用的品种7个,约占9.9%;在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中收载的药材品种19个,约占43%;涉及的其原植物有27种,约占38%。在藏药的标准和文献中,药材的藏文名称和藏文音译汉文名称用字以及其原植物物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少数几种与中药材交叉使用的品种在《中国药典》中有比较完善的标准规定外,而在《部颁标准·藏药分册》、《藏药标准》及地方标准中收载的品种仅有性状、显微或理化鉴别等项规定,标准极不完善。通过文献考证、资源和使用现状调查,结合现代药学研究推动藏药材的品种-其原规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唇形科药用植物 品种 标准
原文传递
紫苏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发 黄淑兰 《吉林蔬菜》 2016年第5期23-24,共2页
紫苏又名红苏(香苏),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胸、安肺润肠之功效。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食药兼用的60种物种之一,在欧美、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现已将紫苏叶作为时尚蔬菜和医药保健品原料。其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 紫苏又名红苏(香苏),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胸、安肺润肠之功效。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食药兼用的60种物种之一,在欧美、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现已将紫苏叶作为时尚蔬菜和医药保健品原料。其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一种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特种蔬菜的普遍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我国港澳台 理气宽胸 国家卫生部 高产栽培 红苏 香苏 出口创汇蔬菜 特种蔬菜 唇形科药用植物
下载PDF
一个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和催化活性的二倍半萜/二萜合酶的发现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乃华(编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865-1865,共1页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二倍半萜是一类稀有的萜类天然产物,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广泛,大多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目前对于二倍半萜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生物功能与生物合成知之甚少。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二倍半萜是一类稀有的萜类天然产物,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广泛,大多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目前对于二倍半萜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生物功能与生物合成知之甚少。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黎胜红团队从唇形科药用植物米团花中鉴定了一个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和催化活性双功能的二倍半萜/二萜合酶,能够催化生成6个大环二倍半萜和2个大环二萜产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包括2个(化合物1和2)首次发现的具有18元环的二倍半萜,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具有最大碳环结构的萜类天然产物。通过分子对接结合定点突变获得了2个二倍半萜产量显著提高的突变酶——F516A和F516G,能够显著提高酯类化合物产量,分别比野生型酶高出3.3倍和2.5倍,并发现了大环二倍半萜的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免疫抑制活性 昆明植物研究所 二倍半萜 萜类化合物 分子对接 二萜合酶 唇形科药用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