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盖棺论未定:中兴观念与唐中宗历史定位之嬗变
1
作者 何静苗 李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10,共13页
通过神龙政变复位后,中宗先是将自己塑造成中兴之君,其后基于承继武周政治遗产的需要,很快又放弃中兴宣传。睿宗及玄宗并不认可中宗接续武周正统的做法,故恢复了对其中兴之主地位的认定,神龙功臣则被书写成实现神龙中兴的关键人物。随... 通过神龙政变复位后,中宗先是将自己塑造成中兴之君,其后基于承继武周政治遗产的需要,很快又放弃中兴宣传。睿宗及玄宗并不认可中宗接续武周正统的做法,故恢复了对其中兴之主地位的认定,神龙功臣则被书写成实现神龙中兴的关键人物。随着顺宗神主附庙,不仅中宗中兴君主的地位被否定,宪宗君臣还改定了中兴的成立标准,中宗最终由中兴之君退化为反正之主。与中宗反复不定的历史定位相比,官方对神龙功臣的评价却始终比较稳定,二者出现了迥异的政治分途。中宗历史定位的反复与各个时期的中央政局紧密相关,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兴观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神龙中兴 中兴观念 历史书写
下载PDF
武则天与唐中宗的三教共存与伟先道后政策──唐代三教并行政策形成的第二阶段 被引量:4
2
作者 寇养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6,174,共9页
武则天佛教居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大规模翻译佛经,对许多著名高僧给以礼遇,有种种佞佛举动。在佛教居先之同时,武则天又给道教以合法地位,让它与佛教共存。之所以主张佛教居先,一是为了表示对李唐王朝的彻底否定,二是为了对佛教徒... 武则天佛教居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大规模翻译佛经,对许多著名高僧给以礼遇,有种种佞佛举动。在佛教居先之同时,武则天又给道教以合法地位,让它与佛教共存。之所以主张佛教居先,一是为了表示对李唐王朝的彻底否定,二是为了对佛教徒在以周代唐过程中的功绩表示回报,三是与武则天个人的佛教信仰及身世经历有关。给道教以合法地位,则是由宗教的性质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作用所决定的。唐中宗重新即位伊始,虽曾倡言中兴,有意抬高道教的地位,但不久又改变初衷,继承武则天宗教政策。中宗在佛教居先政策的同时,也给道教以合法地位,让它与佛教共存,则是由唐代君主(武则天除外)都攀附道祖老子为其始祖这个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唐中宗 佛教 道教 佛先道后
下载PDF
《对议边塞事策》与唐中宗时期的东北经略 被引量:3
3
作者 辛时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1,共4页
唐中宗复辟后,重开制科考试,延揽天下人才和治国之策。《对议边塞事策》就是冯万石参加这次制科考试的产物,其中策问阐述了唐朝重新主导东北的政治诉求,对策分析了唐朝在东北面临的危机,东北地方势力的向背情况,提出选派使者招抚东北地... 唐中宗复辟后,重开制科考试,延揽天下人才和治国之策。《对议边塞事策》就是冯万石参加这次制科考试的产物,其中策问阐述了唐朝重新主导东北的政治诉求,对策分析了唐朝在东北面临的危机,东北地方势力的向背情况,提出选派使者招抚东北地方势力的策略。"丸山"集团指的是大祚荣政权。在天门岭打败唐军后,大祚荣退保"丸山",传递出与唐朝重构宗藩关系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东北经略 《对议边塞事策》
下载PDF
论18世纪歌剧舞台上的两部中国历史题材歌剧——芝诺的《唐中宗》与梅塔斯塔西奥的《中国英雄》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海鹏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62-74,M0002,M0003,共15页
18世纪著名脚本诗人芝诺与梅塔斯塔西奥分别创作的《唐中宗》与《中国英雄》,是18世纪盛行于欧洲歌剧舞台的两部中国题材歌剧,先后有一批作曲家将这两部歌剧脚本谱写成歌剧,广泛传播于欧洲各地。它们都取材自真实的中国历史轶事,并在一... 18世纪著名脚本诗人芝诺与梅塔斯塔西奥分别创作的《唐中宗》与《中国英雄》,是18世纪盛行于欧洲歌剧舞台的两部中国题材歌剧,先后有一批作曲家将这两部歌剧脚本谱写成歌剧,广泛传播于欧洲各地。它们都取材自真实的中国历史轶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8世纪西方人看待中国的文化心态。对此,笔者将梳理这两部作品在18世纪的接受情况,探究其题材来源及其隐含的时代价值与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中国英雄》 梅塔斯塔西奥 芝诺 中国题材歌剧
下载PDF
唐中宗朝的政局波动——以上官婉儿的官职升降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献志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0-34,共5页
上官婉儿是武周与唐中宗时期重要的宫廷女官,她从武周时期一个低品级女官成为中宗时期深处政权核心的重要人物,其官职伴随着中宗对朝局的掌控而变化。以上官婉儿在中宗朝的官职变化为线索,对中宗朝的混乱政局进行分段梳理,可以看到中宗... 上官婉儿是武周与唐中宗时期重要的宫廷女官,她从武周时期一个低品级女官成为中宗时期深处政权核心的重要人物,其官职伴随着中宗对朝局的掌控而变化。以上官婉儿在中宗朝的官职变化为线索,对中宗朝的混乱政局进行分段梳理,可以看到中宗在力图掌控朝局的基础上根据权力制衡原则,先后分别对复国功臣与韦氏集团、韦氏集团与太平公主集团进行权力再分配。改变了中宗软弱的历史印象,同时也使中宗朝混乱的政治局面变得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政局波动 上官婉儿 昭容 婕妤
下载PDF
唐中宗景龙元年唐与突厥战役考
6
作者 朱建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12,共3页
突厥默啜崛起之后,不断对周边用兵,进犯唐朝也是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圣历元年之战后,默啜持续向西扩张的同时,也多次进犯唐朝边关。中宗重登帝位之后,锐意进取,面对突厥的一再进犯,一改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政策,对突厥实施了积极进攻... 突厥默啜崛起之后,不断对周边用兵,进犯唐朝也是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圣历元年之战后,默啜持续向西扩张的同时,也多次进犯唐朝边关。中宗重登帝位之后,锐意进取,面对突厥的一再进犯,一改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政策,对突厥实施了积极进攻的政策。特别是在鸣沙之战前后,从唐朝的人员调动、内政决策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关于中宗景龙元年唐对突厥的战争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所记载,但是记载极为分散,没有整体的论述,且尚有不确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唐中宗朝对突厥的战争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战争中的几处细节进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突厥 战争
下载PDF
敦煌所出张君义文书与唐中宗景龙年间西域政局之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安志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4年第1期269-295,共27页
1941年夏,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在敦煌莫高窟获张君义文书四件,其中《唐景云二年(711)张君义勋告》较为完整,现藏敦煌研究院,余三件则残损严重,有两件是张君义立功的公验,一件是关于张君义等乘驿马的牒文,现藏日本天理图书馆。1961年。
关键词 张君义文书 唐军 经略使 四镇 阿史那忠 西域地区 景龙 突骑施 公验 唐中宗 郭元振 敦煌 政局
下载PDF
唐中宗与法门寺 被引量:3
8
作者 傅升岐 《文博》 199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即开始请出舍利供养。至北周、隋唐,这里重大的佛事活动繁频,香火旺盛,有隋文帝时...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即开始请出舍利供养。至北周、隋唐,这里重大的佛事活动繁频,香火旺盛,有隋文帝时郡牧李敏、唐太宗朝刺史张亮(又名张德亮),以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德宗、宪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中宗 武则天 华严经 内道场 舍利塔 都维那 《宋高僧传》 大乘起信论 唐太宗朝
下载PDF
唐中宗李显一生大起大落影响因素探析
9
作者 曹婷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5年第1期90-90,76,共2页
文章阐述了唐中宗李显一生大起大落,即帝位四十多天被废,十四年后再次当上皇帝,最后被妻女毒死于皇帝位上的历史。认为唐中宗生平坎坷,皇位几起几落的原因在于:其本人的健康状况、实力、朝臣、后妃政治野心、宗族势力、皇位继承制度、... 文章阐述了唐中宗李显一生大起大落,即帝位四十多天被废,十四年后再次当上皇帝,最后被妻女毒死于皇帝位上的历史。认为唐中宗生平坎坷,皇位几起几落的原因在于:其本人的健康状况、实力、朝臣、后妃政治野心、宗族势力、皇位继承制度、关陇集团崇武习俗都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大起大落 探析
下载PDF
唐中宗政变日期考
10
作者 赵强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1-41,共1页
唐中宗政变日期考赵强唐中宗李显第二次登基是通过政变手段强行通武则天退位的。《旧唐书》卷78《张易之、张昌宗传》记载政变日期为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日,《大唐新语》卷1则作正月二十三日,此二处均误。们日唐书》卷6... 唐中宗政变日期考赵强唐中宗李显第二次登基是通过政变手段强行通武则天退位的。《旧唐书》卷78《张易之、张昌宗传》记载政变日期为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日,《大唐新语》卷1则作正月二十三日,此二处均误。们日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叙录政变时间为神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宗 《资治通鉴》 武则天 政变 日期考 《大唐新语》 干支纪日 《旧唐书》 两《唐书》 《新唐书》
下载PDF
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7
11
作者 寇养厚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75-80,共6页
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寇养厚一这里首先说明三个问题。(一)关于“三教”。所谓“三教”,按一般说法,是指以孔子为教主的儒教(孔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的佛教(释教)、以老子为教主的道教(老教)。佛教和道教都是名副其实的宗... 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寇养厚一这里首先说明三个问题。(一)关于“三教”。所谓“三教”,按一般说法,是指以孔子为教主的儒教(孔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的佛教(释教)、以老子为教主的道教(老教)。佛教和道教都是名副其实的宗教,不存在争论。但孔子创立的儒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唐初三帝 佛教与道教 睿宗 佛先道后 道先佛后 道教徒 唐中宗 司马承祯 宗教政策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所提历史人物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维祝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7-52,共6页
关键词 唐王朝 历史人物 松赞干布 《新唐书》 社稷如一 《贤者喜宴》 《资治通鉴》 民族出版 金城公主 唐中宗
下载PDF
唐中宗郊天韦皇后亚献议再探
13
作者 范云飞 《唐史论丛》 2024年第1期59-78,共20页
唐中宗于景龙三年(709)冬亲祀南郊,韦皇后亚献[1]。皇后参与郊天之礼,并任亚献之职,不仅与经书所载礼制相悖,也罕有先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论难蜂起。陈寅恪针对此议曾下一判语:“此为议礼中说文例之最有趣者。”[2]指出这场礼议的突... 唐中宗于景龙三年(709)冬亲祀南郊,韦皇后亚献[1]。皇后参与郊天之礼,并任亚献之职,不仅与经书所载礼制相悖,也罕有先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论难蜂起。陈寅恪针对此议曾下一判语:“此为议礼中说文例之最有趣者。”[2]指出这场礼议的突出特色,就是议者围绕《周礼》“文例”作出的精深的经学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天 《周礼》 议礼 唐中宗 陈寅恪 礼制 文例 突出特色
原文传递
对送金城公主出降事、诗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析
14
作者 袁书会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金城公主出降吐蕃是中宗朝一件大事,但后世有关其出降具体时日的记载则语焉不详,本文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对其具体时间进行了指正。同时,文章对唐中宗在送别金城公主时的诗会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唐中宗 金城公主 出降
下载PDF
皇权的日益扩张——北魏及唐几次官定姓族之共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春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处于中国中世纪的北朝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由门阀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阶段,而这一转变过程的显著特点,即皇权与士族特权之间的此长彼消。而从北魏孝文帝到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及唐玄宗,四次官定姓族的举措,正是这一转变过程在... 处于中国中世纪的北朝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由门阀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阶段,而这一转变过程的显著特点,即皇权与士族特权之间的此长彼消。而从北魏孝文帝到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及唐玄宗,四次官定姓族的举措,正是这一转变过程在政治方面的体现。皇权对士族特权的干预,不但是它们之间一贯的共性,且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帝 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 唐玄宗 官定姓族
下载PDF
唐明皇与潞州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冬梅 王永平 《沧桑》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风流皇帝”唐明皇,曾因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开元盛世,以及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名垂青史。这个生于长安,长于深宫的皇帝,年轻时曾有过一段非同寻常的外任经历,这就是出任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别驾... “风流皇帝”唐明皇,曾因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开元盛世,以及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名垂青史。这个生于长安,长于深宫的皇帝,年轻时曾有过一段非同寻常的外任经历,这就是出任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别驾。在潞州的一年半,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政绩,但是这一年半,却是李隆基平生的重要时期之一。潞州是他心目中所谓的“龙飞之机”,政治生涯的转折地,也是他登上最高权力顶峰的新起点。在这里,他不但结交了许多地方豪杰,而且还为他日后登上皇帝的宝座做了舆论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隆基 唐明皇 潞州 《旧唐书》 太平公主 《册府元龟》 历史传说 唐玄宗 唐中宗 政治生涯
下载PDF
菱花镜小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次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00-100,共1页
铜镜是察观容貌,用以修饰的生活用具,至今已有四千年的悠悠历史。由于铜镜的最初发明,乃是受“鉴”(一种大水盆)盛水以照影的启迪,由“鉴’扁平化发展而来的,故古人称铜镜为“鉴”,或谓“镜鉴”。到后世,亦称“照子”,但铜镜的另一称谓... 铜镜是察观容貌,用以修饰的生活用具,至今已有四千年的悠悠历史。由于铜镜的最初发明,乃是受“鉴”(一种大水盆)盛水以照影的启迪,由“鉴’扁平化发展而来的,故古人称铜镜为“鉴”,或谓“镜鉴”。到后世,亦称“照子”,但铜镜的另一称谓“菱花镜”却被人们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花镜 “鉴” 唐中宗 镜鉴 水盆 生活用具 铜镜铭文 扁平化 光影 影子
下载PDF
唐代盛衰转化时期的皇帝——唐玄宗(一)
18
作者 武复兴 《理论导刊》 1987年第6期37-40,共4页
唐玄宗李隆基从公元七一二年即皇帝位,直到公元七五六年下台,整整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这近半个世纪,既是唐王朝走向顶峰的繁荣鼎盛时期,又是它急转直下,走向混乱衰败的时期。因而唐玄宗也成为唐代褒贬互见,毁誉参半,争论较多,传闻也最... 唐玄宗李隆基从公元七一二年即皇帝位,直到公元七五六年下台,整整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这近半个世纪,既是唐王朝走向顶峰的繁荣鼎盛时期,又是它急转直下,走向混乱衰败的时期。因而唐玄宗也成为唐代褒贬互见,毁誉参半,争论较多,传闻也最多的一个皇帝。他一生的经历,很能说明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也生动地证明了掌权者若不能慎终如始,不管你过去有多么大的功业、有多么雄厚的基础,也必将招致巨大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玄宗 姚崇 太平公主 公元 李隆基 李旦 张九龄 武则天 新唐书 唐中宗
下载PDF
陕西名碑被毁纪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翰章 《文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0,共4页
陕西是我国保存历代碑石最多的一个省,清代人王昶所著<金石萃编>中所收陕西碑石,约占全国半数以上.据陕西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截至1989年10月初步统计全省现存各时代碑石约13840多座.①碑石是有文字或图像的文物,有人说是会说话... 陕西是我国保存历代碑石最多的一个省,清代人王昶所著<金石萃编>中所收陕西碑石,约占全国半数以上.据陕西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截至1989年10月初步统计全省现存各时代碑石约13840多座.①碑石是有文字或图像的文物,有人说是会说话的文物,这是它不同其它文物之处,所以自宋元以来,便把金石学作为考古工作的一门重要课题.赵明诚<金石录序>说:"<诗>、<书>以后,君臣行事之迹,悉载於史,虽是非褒贬,出于秉笔者私意,或失其实,然至于善恶大节,有不可诬,而又传之已久,理当依据,若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考之,其(牛氏)牾十常三、四,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乃当时所立,可信不疑".所以碑石有考史、证史、补史的作用,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即或是碑石遗失或被毁,只要有拓本可据,也往往被载入史牒,这样的事例在陕西也不少,如: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赵崡的<石墨锈华>、毕沅的<关中金石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碑石 唐中宗定陵无字碑》 《唐王仁皎碑》 《李神符碑》
下载PDF
《唐刺史考》补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忠辉 《文博》 1998年第1期50-55,共6页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在...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在阅读西安碑林藏近四十年来在陕西特别是关中出土的唐代墓志时,将《唐刺史考》不著或尚未确定在刺位年代的,或有错误之处的,进行了考订收录,用以补充《唐刺史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刺史考》 新旧《唐书》 郁贤皓 州刺史 墓志铭 失载 唐中宗 武周 大唐 唐代墓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