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唐人书法之取象
- 1
-
-
作者
王飞
-
机构
日内瓦大学汉学系
-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1年第1期91-93,共3页
-
文摘
书法取象,关乎书格。唐人重经典,故得技法。重自然,故得生机。重心源领悟,故可生发。合三者为一,故臻化境。故唐人书学,视野最为宏阔。
-
关键词
唐人书法
取象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唐代碑刻与唐人书法
- 2
-
-
作者
陈根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艺术品鉴》
2023年第2期34-41,共8页
-
文摘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华夏历三百余年之分裂而复归一统。30余年后,大唐帝国启幕,盛世重光,中国书法史上斑斓恢弘的乐章在东方大地上徐徐翻开。唐代书法的繁荣,得益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帝王对书法的癖爱以及身体力行。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天下王书真迹几乎皆被其不择手段,罗致宫中。
-
关键词
中国书法史
王羲之书法
唐代书法
大唐帝国
唐太宗
唐人书法
真迹
身体力行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
-
题名干禄仕进与唐人的书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元军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
文摘
艺术的发展要受到政治功利因素的干预。这在唐代的书法艺术中有很明显的反映。文治的需要,使众多的书法家挤身仕途;而书法家干禄的成功又促使唐代书法空前的繁荣,以至于尚好书法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风气。干禄实用也决定了书法端庄、易识、整饬的面目特别突出,这是唐代书法“尚法”的政治原因。
-
关键词
唐史
唐人书法
书法风格
仕途
-
分类号
J292.24
[艺术—美术]
-
-
题名传统与反传统的典范——米芾书法艺术管窥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绍富
-
出处
《书法艺术》
1997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宋代立国之初,书坛已呈复归晋人的风气。淳化三年宋太宗诏刻《淳化秘阁法帖》,共十卷,二王书占一半,然未收唐人书法,旨在确立二王的典范意义。《淳化阁帖》的出现使宋代书坛找到了一条树立自己书法风貌的基本途径,即融晋唐之风。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对文人大加优厚,乃至帝王本身也酷爱文艺。这种崇尚文化的风气空前弥漫,使得宋代成了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同时宋代佛、道思想流行,主张复归自然。反映到书法上便是追求表现一已之意趣,
-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宋代
唐人书法
典范意义
基本途径
中国历史
唐末五代
复归自然
军阀割据
宋太宗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诗、书、画相通与中国艺术传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蒋寅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艺术学研究》
2019年第3期9-12,共4页
-
文摘
首先谢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开会,觉得很新鲜很特别。以前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觉得社科院文学所和艺研院关系很密切,我们的学生在贵院工作的很多,贵院的毕业生到我们那儿工作的也有。但是很有趣的是,虽然我们关系很密切,却界限分明,基本没什么直接的学术交往,也没有在一起开会。这似乎暗示了我们之间存在的鸿沟——文学和艺术间的鸿沟。按现行的学科体制,中国文学里有一个分支学科叫文艺学。文艺两个字,一般的理解就是文学艺术,不是文学和艺术,而是文学这种艺术。我的理解正是如此,文学也是一种艺术。
-
关键词
书画家
文人化
书法家
唐人书法
相通之处
吴昌硕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刘半农与李大钊
被引量:2
- 6
-
-
作者
育辉
-
出处
《江南论坛》
1996年第1期49-49,共1页
-
文摘
刘半农在北京的最后几年,与其二弟刘天华以及三弟刘北茂均在北大执教.
-
关键词
李大钊
刘半农
初期白话诗
陈独秀
共产党
刘天华
张作霖
白话新诗
创先
唐人书法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学后人书,当从前人入手
- 7
-
-
作者
闫帅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
-
出处
《江苏教育》
2017年第77期39-39,60,共2页
-
文摘
谈起学习书法,我们都知道必须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但究竟该如何向古人学习?如何看待经典?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对于这个问题,明末清初冯班(1602-1671)在其《钝吟书要》中讲过一段话,'学前人书从后人人手,便得他门户;学后人书从前人落下,便有拏把'。也就是说,如果想学习魏晋书法而从唐人书法入手,你学得的其实只是唐代人的那一套;
-
关键词
魏晋书法
王羲之
书法学习
《钝吟书要》
《书法雅言》
唐人书法
唐代书法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始知新格负奇名——追记海上书法名家谢稚柳
- 8
-
-
作者
王伟平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6,2+22-30,共20页
-
文摘
谢稚柳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书画家、学者及鉴赏家,他的书画艺术饮誉海内外,极受世人的推崇与喜爱。谢稚柳(一九一〇——一九九七年),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出生在江苏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谢祖芳,号养田,好诗,著有《寄云阁诗钞》四卷。父亲谢仁湛、伯父谢仁卿皆工诗词。兄长谢玉岑才气俊迈,古文根底深厚,于书画、诗词颇有造诣。谢稚柳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自然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
关键词
谢稚柳
唐人书法
陈老莲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唐代书法研习缘起及窥豹之谈
- 9
-
-
作者
王冬亮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
-
出处
《东方艺术》
2018年第3期58-73,共16页
-
文摘
师兄王客留意到一个现象:颜子茗、丁筱、胡裔涛和我写的字较多保留了学唐人书法的痕迹,近年师友也多有此归类,这一说,虽不是太惊异,也颇有几分好奇。一、信息的释读在2000年前后,网络尚处萌芽期,习书者可得技法信息甚少,那时及更早的书法专业学生,习书更像在搞科研,技法上的心得,皆殚精竭虑而来。
-
关键词
唐代书法
唐人书法
书法史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在抑唐崇晋中确立自我——略论米芾的“真趣”观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王世征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8-125,共8页
-
文摘
米芾是一位驰骋宋代尚意书坛的主将,与苏、黄相比,他更具纯艺术家的气质。他论书不讲道德人品,也不涉及圣道学问,而是就书法论书法。执著的理念,真率的个性,使其书论明快、激昂,富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总览米氏论书,中心的追求当是"真趣"。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海岳名言》)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同上)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同上)
-
关键词
《海岳名言》
书法艺术
米芾
真趣
唐人书法
颜真卿
颜鲁公
宝晋英光集
丑怪恶札
争座位帖
孙过庭
论书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米芾的文化符号:颠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张铁民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5年第1期99-104,108,共7页
-
文摘
A.子瞻(苏轼)在维扬,设客十余人,皆天下士,米元章亦在座。酒半,(米元章)忽起立自赞曰:“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责之子瞻。”公笑回:“我从众。”——明·毛晋《海岳志林》B.崇宁四年(或说大观元年),米元章为礼部员外郎,言章云:“倾邪险怪,诡诈不情,敢为奇言异行以欺惑愚众,怪诞之事,天下传以为笑,人皆目之以颠。仪曹,春官之属,士人观望则效之地。今芾出身冗浊,冒玷兹选,无以训示四方。”有旨罢。——宋·吴曾《能改斋漫录》C.微宗朝,以廷臣论荐,除太常博士(误,应是礼部员外郎)……未入谢,言者谓其倾邪险怪,诡诈不近人情,人谓之颠,不可以登朝籍,命遂寝。元章大不平,即上章政府诉其事,以为“在官十五任,荐者四五十人,此岂颠者之所能?”竟不报。
-
关键词
文化符号
文化结构
杨凝式
唐人书法
礼部员外郎
中晚唐
黄庭坚
鸿都门学
生存状态
米芾
-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