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及之前的沈阳城市景观环境概况研究
1
作者 张健 李萌 原紫微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基于对沈阳古城自春秋时期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变化,包括各时期城市名称、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以及自然景观环境特点等的分析,指出唐代之前的沈阳古城以戍卫功能为主,忽略了城市的建设,而景观环境主要是以植物景观和... 基于对沈阳古城自春秋时期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变化,包括各时期城市名称、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以及自然景观环境特点等的分析,指出唐代之前的沈阳古城以戍卫功能为主,忽略了城市的建设,而景观环境主要是以植物景观和自然风光为主,缺少人工的积极介入。总结城市景观环境发展特点能够为城市未来景观建设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之前 沈阳古城 城市建设 景观环境 概况研究
下载PDF
独立成科的花鸟画
2
作者 薛以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唐代之前的画坛以人物画为主,花鸟画仅是人物画的配景,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一些擅长画人物的画家开始画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画蝉雀,自景始也”(南朝顾景秀)。甚至一些名家也画花鸟画,如顾恺之的《... 唐代之前的画坛以人物画为主,花鸟画仅是人物画的配景,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一些擅长画人物的画家开始画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画蝉雀,自景始也”(南朝顾景秀)。甚至一些名家也画花鸟画,如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陆探微的《蝉雀图》、陶景真的《孔雀鹦鹉图》等,这些作品进一步拓展了我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初具花鸟画面貌,可惜这些画作都已失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花鸟画 张彦远 陆探微 人物画 顾恺之 表现形式 唐代之前
下载PDF
朝鮮人民大學習堂收藏辭賦文獻蠡述
3
作者 陳亮 張佳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19年第2期-,共10页
辭賦是介乎詩、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起源於戰國,興盛於漢代,隨著中國文學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衍變。中國辭賦傳入域外的時間,最早要追溯至唐代之前,在以漢字爲書寫媒介的東亞漢文化圈得到廣泛接受和傳播。其中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最多的要... 辭賦是介乎詩、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起源於戰國,興盛於漢代,隨著中國文學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衍變。中國辭賦傳入域外的時間,最早要追溯至唐代之前,在以漢字爲書寫媒介的東亞漢文化圈得到廣泛接受和傳播。其中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最多的要屬朝鮮半島上的辭賦文學。中國辭賦主要依託《史記》《漢書》《文選》等文獻傳入朝鮮,由於辭賦"義尚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學 唐代之前 文化圈 文獻 朝鮮
下载PDF
为何广西称“八桂”
4
作者 君羊 《广西林业》 1994年第1期34-34,共1页
广西,又称八桂。但广西为何叫八桂,许多人并不清楚,或者只是一知半解。 有人说,孙绰有《游天台山赋》诗中说的“八桂森挺以凌霜”,是广西被称为八桂之始。其实,那是泛指,还不是专指广西。也有人说,梁沈约在其诗中写的“临姑苏而想八桂,... 广西,又称八桂。但广西为何叫八桂,许多人并不清楚,或者只是一知半解。 有人说,孙绰有《游天台山赋》诗中说的“八桂森挺以凌霜”,是广西被称为八桂之始。其实,那是泛指,还不是专指广西。也有人说,梁沈约在其诗中写的“临姑苏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凝”是广西被称为八桂之始。其实,梁诗中说的“八桂”,是指浙江的八桂岭而非指广西的。虽然,到梁代有很多人用“八桂”入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桂 游天台山赋 梁代 桂森 凌霜 人说 桂林府 唐代之前 大明一统志 陈代
下载PDF
盛唐皇家宫廷茶文化
5
作者 郑健华 《茶(健康天地)》 2010年第8期73-73,共1页
宫廷用茶由来已久。唐代之前的宫廷茶俗大体情况是:东汉之前宫廷以茶为祭,尚无真正意义上的饮茶习俗;汉代、三国、魏晋南北朝、隋代饮茶之风传入宫廷。唐代中期以后,茶饮别开生面,推向极至,不仅前无古人。
关键词 饮茶习俗 唐代中期 唐代之前 清明茶 贡茶院 茶经 赐茶 清饮 举办规模 中国唐代
下载PDF
它山堰--拒咸蓄淡 造福一方
6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省宁波市区西南方向,蜿蜒流淌的鄞江之上,矗立着一座古代超级水利工程--它山堰。在唐代之前,鄞西平原每到汛期便泛滥成灾,旱季则河溪干涸、耕田卤化。唐太和七年(833年),时任地方官王元主持在它山下鄞江上筑堰,拒咸蓄淡,因山得名“... 浙江省宁波市区西南方向,蜿蜒流淌的鄞江之上,矗立着一座古代超级水利工程--它山堰。在唐代之前,鄞西平原每到汛期便泛滥成灾,旱季则河溪干涸、耕田卤化。唐太和七年(833年),时任地方官王元主持在它山下鄞江上筑堰,拒咸蓄淡,因山得名“它山堰”,并开南塘河引水灌溉鄞西平原农田。为保障灌渠防洪安全,又建了乌金、积渎、行春三碶,汛期排泄多余洪水进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余水则引入明州(现宁波市)城内的日、月两湖。它山堰建成之后,化水害为水利,鄞西平原不再受咸潮侵袭,数千顷农田旱涝无虞,整个区域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人口、商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福一方 引水灌溉 奉化江 它山堰 蜿蜒流淌 唐代之前 鄞江
下载PDF
清明祭扫的心理意义
7
作者 程寅 《心理与健康》 2024年第4期14-15,共2页
清明节,历史构建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唐代之前,清明只是一个时令,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时值暮春,天地间已生机勃勃,适宜播种百谷、瓜豆、棉、桑、花、树等。清代文人引古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另有... 清明节,历史构建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唐代之前,清明只是一个时令,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时值暮春,天地间已生机勃勃,适宜播种百谷、瓜豆、棉、桑、花、树等。清代文人引古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另有两个节日在仲春: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据说源于周朝的禁火制度,大约到汉代之后才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冬至后百五日”禁火冷食数日,以祭祖先、敬天神、消灾祸的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食节 禁火 上巳节 清明节 社会文化意义 心理意义 唐代之前 历史构建
原文传递
探析唐代女子“仿生花簪”装饰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天蘅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6期217-219,共3页
唐代人对于花卉的喜好形成属于这一朝代的潮流,由于唐人对花卉喜爱的原因,引起女子簪时鲜花朵的偏好。而时鲜花朵有季节性,易枯萎转而产生了借助仿制真花作为装饰。随着唐代逐渐发达贸易形式下,织造业的兴旺与新材质的涌入也推动着"... 唐代人对于花卉的喜好形成属于这一朝代的潮流,由于唐人对花卉喜爱的原因,引起女子簪时鲜花朵的偏好。而时鲜花朵有季节性,易枯萎转而产生了借助仿制真花作为装饰。随着唐代逐渐发达贸易形式下,织造业的兴旺与新材质的涌入也推动着"仿生花簪"的发展。它凸显了这个时代女子的装饰的独有魅力,挥洒着华贵独特之美,同时也成为了风靡唐代的装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形式 唐代 唐时期 时代风尚 绣段 杨贵妃 唐朝时期 丝绸业 唐代之前 海上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唐宋笔制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说本义探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平 《文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0-160,共11页
中晚唐时期因为“新淦散卓”的出现,带来了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柳公权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毛笔提出了“所要优柔”的新要求,这正是散卓笔的长处。散卓笔通过“顿心著副”实现“笔圆心正”的目标,以此区别于唐代之前以“被柱法”为主的缠... 中晚唐时期因为“新淦散卓”的出现,带来了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柳公权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毛笔提出了“所要优柔”的新要求,这正是散卓笔的长处。散卓笔通过“顿心著副”实现“笔圆心正”的目标,以此区别于唐代之前以“被柱法”为主的缠纸笔。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之“心”首先是指物理层面的“笔心”,包含制笔和用笔两个方面,至于“人心”乃是一语双关的言外之意。“心正则笔正”说集中反映了中晚唐之际制笔工艺和书法观念丕变的历史事实。清理有关文献,有利于深入理解“笔法”的本质以及中国书法“唐宋之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观念 柳公权 一语双关 言外之意 唐代之前 毛笔 物理层面 中晚唐时期
原文传递
唐代女道士社群
10
作者 贾晋华 《书摘》 2022年第7期17-19,共3页
在唐代之前,女性在道教传统中已经十分活跃,不管是作为个体的宗教修炼者,还是仪式和行政权力方面的管理者。然而,如已经讨论过的,只有到了唐代,在皇室扶持道教、道教传统的整合和其宫观制度的最终建立及性别关系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女道... 在唐代之前,女性在道教传统中已经十分活跃,不管是作为个体的宗教修炼者,还是仪式和行政权力方面的管理者。然而,如已经讨论过的,只有到了唐代,在皇室扶持道教、道教传统的整合和其宫观制度的最终建立及性别关系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女道士才崛起为具有其自己的独特身份、性别化的宗教和社会群体。这一性别化的群体反过来也影响性别关系的重塑、宗教的景观、女道士与各种社会机制互动和协调下的社会运行、她们在宗教实践中的身份和权力及她们的文学、艺术和政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实践 女道士 性别关系 唐代之前 性别化 宫观 社会群体 道教传统
原文传递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宗教音乐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途径
11
作者 杜沄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87,共2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历史上,音乐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过广泛的交流传播,宗教音乐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的音乐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不过,中国宗教音乐文...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历史上,音乐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过广泛的交流传播,宗教音乐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的音乐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不过,中国宗教音乐文化在唐代之前罕有向外传播的情况。此后,随着国力的强盛,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走向成熟的中国宗教音乐文化改变了过去传入为主、传出为辅的传播规律,开始逐渐向海外传播,向世界展现出中华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传播 海上丝绸之路 交流传播 宗教音乐 文化交流 基督宗教 传播规律 唐代之前
原文传递
长江门户 东海瀛洲——走进碧水蓝天的生态崇明岛
12
作者 林醒 朱春尧 《集邮博览》 2023年第11期48-50,共3页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图1)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的我国第三大岛,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如今,崇明岛本岛面积1200余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崇明岛在唐代之前并不存在,直到唐武德年间才有东沙和西沙两...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图1)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的我国第三大岛,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如今,崇明岛本岛面积1200余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崇明岛在唐代之前并不存在,直到唐武德年间才有东沙和西沙两个小沙洲露出水面,两个小沙洲相隔约30多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入海口 崇明岛 露出水面 唐代之前 瀛洲 台湾岛 门户 海南岛
原文传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南音
13
作者 晓然 《中国工会财会》 2016年第2期56-57,共2页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南...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南乐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泉音为主,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 唐僖宗 民间音乐 南管 闽南地区 唐代之前 弦管 中原移民 物质文化遗产 摩诃兜勒
原文传递
遗憾的“错位”
14
作者 廖少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东西方文化始终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在唐代之前东西方文化的概念就已经开始清晰。唐僧西方取经的故事虽然被故事化,但表明唐时的文化交流已经引起重视。而经济的交流,陆地的丝绸之路与海上运输的兴起,都展现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东西方文化始终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在唐代之前东西方文化的概念就已经开始清晰。唐僧西方取经的故事虽然被故事化,但表明唐时的文化交流已经引起重视。而经济的交流,陆地的丝绸之路与海上运输的兴起,都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经济的频繁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传统文化观念 故事化 海上运输 丝绸之路 唐代之前 东西方文化 中国与西方
原文传递
炳焕丹青——谈“大场景”人物画创作
15
作者 王志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37,共2页
唐代之前,中国传统绘画以人物画为主,"六法"之一的"随类赋彩"为重要的绘画技法。当时所指的"画"是以丹(赤、赭等)和青(青、绿等)两种主色构成的赋彩绘画,故"丹青"成为绘画的代名词,被历代论画... 唐代之前,中国传统绘画以人物画为主,"六法"之一的"随类赋彩"为重要的绘画技法。当时所指的"画"是以丹(赤、赭等)和青(青、绿等)两种主色构成的赋彩绘画,故"丹青"成为绘画的代名词,被历代论画者广泛使用。作为统治阶层的皇家贵族因审美和生活需要创立皇家画院,选拔优秀画家为其服务,形成了"院体画"。院体绘画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用笔用色大都工整细密、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虽斤斤于刻划,然意趣生动。正是这些"炳焕丹青"的院体绘画谱写了中国绘画史上气绚烂辉煌的一页。"仕女画"作为人物画的一种,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画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创作 随类赋彩 中国传统绘画 院体画 论画 绘画技法 皇家贵族 唐代之前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古代女子“冠“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卫向虎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10期166-167,共2页
"冠子"是对中国古代女子冠帽的统称,古代女子在唐代之前,戴冠者实属少数,礼服制度关于女子服饰形制的规定多效仿周代后期的"六珈"、"六筓"制度,以"筓"、"钗"的数量来象征女子身份的... "冠子"是对中国古代女子冠帽的统称,古代女子在唐代之前,戴冠者实属少数,礼服制度关于女子服饰形制的规定多效仿周代后期的"六珈"、"六筓"制度,以"筓"、"钗"的数量来象征女子身份的尊贵。唐五代女子戴冠渐渐流行民间,至宋代,女子"冠"品类繁多,戴冠已蔚然成风,同时,女子"冠"亦作为礼服构件被纳入古代的冠服制度,综观女子"冠"的风行,它是自下而上的,并非一开始就是非统治阶级昭明分、辨等级的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女子 冠服制度 冠帽 唐代之前 冠者 唐五代 皇后常服 金仙公主 冕冠 芙蓉冠子
原文传递
你所不知的中餐分食史
17
作者 任田 本刊资料库(图) 《收藏.拍卖》 2020年第6期100-101,共2页
年初的一场疫情,让国人开始反思"没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中式围餐是否合理。其实,"合食制"的传统在中国并不古老,仅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之前采用的都是分餐制;宋代开始"分合"皆有,重要场合也是分... 年初的一场疫情,让国人开始反思"没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中式围餐是否合理。其实,"合食制"的传统在中国并不古老,仅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之前采用的都是分餐制;宋代开始"分合"皆有,重要场合也是分餐居多。我们不妨稍微回顾一下中餐中漫长的"分食史"。"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老故事,大家都熟悉,这里面有个小细节却不一定人人都品到——分食制。想想如果鸿门宴的敌对双方都围坐一桌,以舞剑的长半径,一定避免不了误伤,还不如一杯毒酒来得利索,哪等得了项庄在那里咿咿呀呀地舞剑。所以历史为我们留下最精炼又最有效的故事背景:项羽请刘邦吃饭,席间,项羽项伯朝东坐,范增朝南坐,刘邦朝北坐,而张良陪他朝西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餐 分餐制 唐代之前 舞剑 故事背景 鸿门宴 合食
原文传递
“知县”的由来
18
作者 张希 《意林文汇》 2020年第12期61-61,共1页
县是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一县之长自然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官员。经常看古装历史剧的朋友们会发现,这个职务有时称县令,有时称知县。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称呼有区别吗?根据笔者学习和考证,这两种叫法,区别可不小。在唐代之... 县是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一县之长自然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官员。经常看古装历史剧的朋友们会发现,这个职务有时称县令,有时称知县。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称呼有区别吗?根据笔者学习和考证,这两种叫法,区别可不小。在唐代之前,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就称为县令。在汉代,县令任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官员 最高行政长官 唐代之前 县令 基层 知县 任期 区别
原文传递
乐清北阁:门对仙溪水,居邻五老峰
19
作者 郭欣(文/图) 《浙江画报》 2022年第2期66-71,共6页
北阁村,2006年被列入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北阁的"阁"字,旧作"閤",如今简化规范为"阁"。据《乐清县志》载,村中的北阁街是乐清至黄岩古道的必经之地。北阁村的形成始于晋代以前,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 北阁村,2006年被列入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北阁的"阁"字,旧作"閤",如今简化规范为"阁"。据《乐清县志》载,村中的北阁街是乐清至黄岩古道的必经之地。北阁村的形成始于晋代以前,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枕山、环水、面屏,风水极佳。据村中《李氏宗谱》记载,唐代之前,当地居民以潘、吴、蔡三姓为主;至明初,唐昭宗后裔李纯忠从瓯海茶山迁居至此,并逐渐发展壮大。如今,李姓已成为北阁村的主流姓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 李姓 三姓 当地居民 唐代之前 五老峰 唐昭宗
原文传递
谁说古时不如今
20
作者 罗元廷 《厦门航空》 2019年第11期60-61,共2页
春秋时期要知道,在唐代之前,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制度,只在元宵节弛禁三日,"谓之放夜"。那么,如果要做到夜生活的丰富,就不得不在政府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偷偷摸摸地搞起黑市了。不过,在集市搞起来之前,肯定是要先来点铺垫的。... 春秋时期要知道,在唐代之前,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制度,只在元宵节弛禁三日,"谓之放夜"。那么,如果要做到夜生活的丰富,就不得不在政府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偷偷摸摸地搞起黑市了。不过,在集市搞起来之前,肯定是要先来点铺垫的。这个铺垫最早可以从《诗经》追溯起,《诗经》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的日常生活点滴,其中有大量的对于月的吟咏的诗篇,正是文人骚客们对于夜生活的最初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元宵节 宵禁制度 夜生活 《诗经》 生活点滴 文人骚客 唐代之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