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唐代判词中礼法关系对当代裁判文书的借鉴意义
1
作者
苏志佳
姚澍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判词在古代诉讼中相当于现在法院的裁判文书。唐代判词具有以情理说服和说理透彻两大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我国目前的裁判文书具有格式刻板且说理不透、文采不足和缺乏情理等问题,而唐代判词注重以情说理、以典故说理、以道...
判词在古代诉讼中相当于现在法院的裁判文书。唐代判词具有以情理说服和说理透彻两大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我国目前的裁判文书具有格式刻板且说理不透、文采不足和缺乏情理等问题,而唐代判词注重以情说理、以典故说理、以道德说理和以文化说理,对我国裁判文书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建议通过优化法律表达方式,学习唐代判词的逻辑清晰、寓情于理的表达方法,凸显法官的司法智慧等途径助力我国裁判文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判词
礼法关系
裁判文书
法治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判词中的法意、逻辑与修辞——以《文苑英华·刑狱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锐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61,共15页
唐代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智慧的结晶。一些用骈文写成的判词,修辞考究,形式优美,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堆垛故事之浮词"。经考察发现,一些优秀判词并非如此,华丽外表之下有着丰富义理,这与评判...
唐代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智慧的结晶。一些用骈文写成的判词,修辞考究,形式优美,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堆垛故事之浮词"。经考察发现,一些优秀判词并非如此,华丽外表之下有着丰富义理,这与评判唐代判词的标准有很大关系。一篇优秀判词首先要观点正确,其次要合乎法律,此外还要合乎逻辑、言辞优美。只有这四者比例协调,才能形成好的判词。以"刑狱门"为代表的唐代判词符合上述原则,因此,并非"徒有其表"。唐代判词还非常注重法律论证,论证结构非常复杂,普遍采用中国传统辩证论证方法,即"双证"方法,亦即理证与事证相结合、正面证明与反面证明相结合、演绎论证与模拟论证相结合,一阴一阳,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表明,到唐代,我国古代法律思维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判词
《文苑英华》
法意
逻辑
修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议唐代判词语言表意模式的人文情怀
3
作者
刘愫贞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唐代判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表意模式,这种模式所透视的判词内蕴,很有借鉴作用。对于唐代判词语言表意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揭示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希冀对当代法律人特别是法官有所裨益。
关键词
唐代判词
表意模式
人文情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司法裁判中的法律发现与道德话语——以唐代判词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德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中国传统司法具有情理与法律相融合的特点。古代法官运用道德话语进行释法说理,情理、礼义等在司法中发挥了解释、发现法律的作用。唐律为我国古代立法史上“礼法合一”的典范,唐代铨选官员为命制的判词最能反映传统司法礼法融合的裁判...
中国传统司法具有情理与法律相融合的特点。古代法官运用道德话语进行释法说理,情理、礼义等在司法中发挥了解释、发现法律的作用。唐律为我国古代立法史上“礼法合一”的典范,唐代铨选官员为命制的判词最能反映传统司法礼法融合的裁判说理方式。唐代判词不仅文辞优美、词藻华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推理和论证过程,绝非“堆垛故事之浮词”。制判者虽不直接援引律令正文,但所作判断不仅符合“律意”要求,还以华丽言辞进行了道德论证与说教,阐明了判决所据律令背后的礼法、情理依据。如果无法可依或法难尽情,则制判者往往还会从经义、情理中寻找可以依凭的道德资源进行法律的“续造”。这样的论证方式对于现代法官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说理、实现情法允协的裁判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判
唐代判词
法律发现
道德话语
礼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甲乙判》看唐代判词的语言特点
5
作者
拉毛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我国唐代判词的文体特征明显受到当时文学形式的影响,形成了判词结构清晰、分析透彻、长于讲理的风格。本文以白居易《甲乙判》为例,分析了唐代判词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甲乙判》
唐代判词
语言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代判词中礼法关系对当代裁判文书的借鉴意义
1
作者
苏志佳
姚澍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
出处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基金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1SFB4012)。
文摘
判词在古代诉讼中相当于现在法院的裁判文书。唐代判词具有以情理说服和说理透彻两大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我国目前的裁判文书具有格式刻板且说理不透、文采不足和缺乏情理等问题,而唐代判词注重以情说理、以典故说理、以道德说理和以文化说理,对我国裁判文书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建议通过优化法律表达方式,学习唐代判词的逻辑清晰、寓情于理的表达方法,凸显法官的司法智慧等途径助力我国裁判文书改革。
关键词
唐代判词
礼法关系
裁判文书
法治建设
Keywords
Tang Dynasty judg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 and law
Judgment documents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判词中的法意、逻辑与修辞——以《文苑英华·刑狱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锐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61,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法律方法上的西方经验与本土资源"(09XJA820011)
文摘
唐代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智慧的结晶。一些用骈文写成的判词,修辞考究,形式优美,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堆垛故事之浮词"。经考察发现,一些优秀判词并非如此,华丽外表之下有着丰富义理,这与评判唐代判词的标准有很大关系。一篇优秀判词首先要观点正确,其次要合乎法律,此外还要合乎逻辑、言辞优美。只有这四者比例协调,才能形成好的判词。以"刑狱门"为代表的唐代判词符合上述原则,因此,并非"徒有其表"。唐代判词还非常注重法律论证,论证结构非常复杂,普遍采用中国传统辩证论证方法,即"双证"方法,亦即理证与事证相结合、正面证明与反面证明相结合、演绎论证与模拟论证相结合,一阴一阳,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表明,到唐代,我国古代法律思维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关键词
唐代判词
《文苑英华》
法意
逻辑
修辞
Keywords
court verdicts of the Tang Dynasty
Wenyuan Yinghua
spirit of law
logics
rhetoric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议唐代判词语言表意模式的人文情怀
3
作者
刘愫贞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文摘
唐代判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表意模式,这种模式所透视的判词内蕴,很有借鉴作用。对于唐代判词语言表意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揭示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希冀对当代法律人特别是法官有所裨益。
关键词
唐代判词
表意模式
人文情怀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司法裁判中的法律发现与道德话语——以唐代判词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德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司法裁判中的道德论证研究”(2018M641228)。
文摘
中国传统司法具有情理与法律相融合的特点。古代法官运用道德话语进行释法说理,情理、礼义等在司法中发挥了解释、发现法律的作用。唐律为我国古代立法史上“礼法合一”的典范,唐代铨选官员为命制的判词最能反映传统司法礼法融合的裁判说理方式。唐代判词不仅文辞优美、词藻华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推理和论证过程,绝非“堆垛故事之浮词”。制判者虽不直接援引律令正文,但所作判断不仅符合“律意”要求,还以华丽言辞进行了道德论证与说教,阐明了判决所据律令背后的礼法、情理依据。如果无法可依或法难尽情,则制判者往往还会从经义、情理中寻找可以依凭的道德资源进行法律的“续造”。这样的论证方式对于现代法官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说理、实现情法允协的裁判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拟判
唐代判词
法律发现
道德话语
礼法
分类号
DF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甲乙判》看唐代判词的语言特点
5
作者
拉毛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文摘
我国唐代判词的文体特征明显受到当时文学形式的影响,形成了判词结构清晰、分析透彻、长于讲理的风格。本文以白居易《甲乙判》为例,分析了唐代判词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甲乙判》
唐代判词
语言
特点
Keywords
the Armor Second grade Sentences
Tang Dynasty verdict
language style
分类号
H152.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唐代判词中礼法关系对当代裁判文书的借鉴意义
苏志佳
姚澍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判词中的法意、逻辑与修辞——以《文苑英华·刑狱门》为中心的考察
陈锐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刍议唐代判词语言表意模式的人文情怀
刘愫贞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传统司法裁判中的法律发现与道德话语——以唐代判词为中心的考察
李德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甲乙判》看唐代判词的语言特点
拉毛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