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前期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并成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19,共8页
唐前期统治者为了抵御西北突厥等的寇扰,确保边地的安全,在河西一带积极布防的同时,推行足食足兵的政策,河西水利建设卓有成就,军屯、民屯和大规模的土地垦辟,使粮食产量快速上升。又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经一个多世纪至盛唐开元、天宝年... 唐前期统治者为了抵御西北突厥等的寇扰,确保边地的安全,在河西一带积极布防的同时,推行足食足兵的政策,河西水利建设卓有成就,军屯、民屯和大规模的土地垦辟,使粮食产量快速上升。又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经一个多世纪至盛唐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河西走廊发展成了国家所依赖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支援了西北边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河西走廊 唐代前期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唐代前期菩萨璎珞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61,共8页
璎珞是菩萨装饰中不容忽视的主要部分,唐代前期菩萨璎珞继承了敦煌前期的璎珞形式,但是其形式、色彩、艺术制作以及材质表现却相当精致、丰富多彩,富于创造性。复杂、丰富、多元化的装饰元素体现了唐代菩萨的装饰风格已经完全确立并日... 璎珞是菩萨装饰中不容忽视的主要部分,唐代前期菩萨璎珞继承了敦煌前期的璎珞形式,但是其形式、色彩、艺术制作以及材质表现却相当精致、丰富多彩,富于创造性。复杂、丰富、多元化的装饰元素体现了唐代菩萨的装饰风格已经完全确立并日益臻于成熟。璎珞作为菩萨佩饰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研究尚为缺乏。本文从概念、种类、来源造型特征以及意义等方面对璎珞做出一定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璎珞 隋代 唐代前期
下载PDF
唐代前期“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与国家治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明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4,共6页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是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制度安排。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唐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前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法制规范相当齐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是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制度安排。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唐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前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法制规范相当齐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后期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地方财政收支挂钩,成为真正意义的一级财政主体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前后期实行的不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拟略论唐代前期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基本内涵,以及该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统收统支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收支 唐代前期 法制规范 分级管理 唐代后期
下载PDF
论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牧业用地的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艾冲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41-46,共6页
本文探讨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域畜牧业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指出贞观至麟德期间官营畜牧业逐渐发展,牧业用地分布于陇右区域的秦、渭、兰、会、原5州之境,并在河曲盐、夏2州境增建8个牧监。乾封至天宝期间,官营畜牧业及其... 本文探讨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域畜牧业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指出贞观至麟德期间官营畜牧业逐渐发展,牧业用地分布于陇右区域的秦、渭、兰、会、原5州之境,并在河曲盐、夏2州境增建8个牧监。乾封至天宝期间,官营畜牧业及其用地在5州基础上扩大到陇州管域。经营官营畜牧业的50余牧监分属南、西、北、东宫、盐州5监牧使管理,统一由中央政府太仆寺少卿出任的监牧都使节制。配置在岐、豳、泾、宁4州的八组马坊群,是封建国家役用马供需过程的中间环节,以荒原放牧的方式起着储备、中转、调节马匹供给的作用,以及时满足不同部门对役用马的多样性需求。民间畜牧业及其牧地的分布,表现在从事个体畜牧经济的突厥、吐谷浑、铁勒九姓、党项羌诸族人口迁入与分布于黄土高原上的庆、灵、盐、夏、银诸州荒野。畜牧业的广泛存在,就避免了开垦农田对土地表层结构和天然植被的大范围破坏、水土流失的发生,对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陕甘宁 黄土高原 官营畜牧业 民问畜牧业 牧业用地 八马坊
下载PDF
唐代前期宦官养子现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1-67,共7页
从唐初至睿宗时期,宦官权势极受抑制,但宦官养子现象一直存在,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如不以承袭爵位为目的,养子数目非一人,以及宦官家族开始出现等。进入唐玄宗时期,宦官权势开始兴盛,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宦官养子为宦官现象扩大,宦官... 从唐初至睿宗时期,宦官权势极受抑制,但宦官养子现象一直存在,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如不以承袭爵位为目的,养子数目非一人,以及宦官家族开始出现等。进入唐玄宗时期,宦官权势开始兴盛,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宦官养子为宦官现象扩大,宦官家族增多,宦官养子为军人等。唐中后期宦官养子现象极为兴盛,对军政时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要整体把握整个唐代的宦官养子现象,则不能不从唐代前期宦官养子现象中寻求历史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宦官 宦官养子
下载PDF
唐代前期中国哲学的贫困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荫楼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3-17,共5页
唐代前期的哲学贫困,其主要表现,一是哲学家的贫困;二是哲学家思想的贫困。贫困的原因:一、社会的安定,缺乏震撼人心的社会大问题;二、统治者重视政治,致使政治思想发达而哲学思想平庸;三、经学的统一,使经学走上了僵化的老路... 唐代前期的哲学贫困,其主要表现,一是哲学家的贫困;二是哲学家思想的贫困。贫困的原因:一、社会的安定,缺乏震撼人心的社会大问题;二、统治者重视政治,致使政治思想发达而哲学思想平庸;三、经学的统一,使经学走上了僵化的老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四、科举制考试内容的硬性规定,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这就限制和阻碍了哲学思想的深入和发展;五、唐前期中国传统思想对佛学的融合改造尚未完成,佛学理论还未被纳入到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从佛教哲学而言,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哲学贫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哲学的贫困 贫困的表现 贫困的原因
下载PDF
再论唐代前期西北地区的均田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永臻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40-342,共3页
唐初统治者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朝的授田原则与隋朝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唐朝前期均田制的普遍推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唐朝最高统治者抑制高门世族地主所有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唐代前期西... 唐初统治者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朝的授田原则与隋朝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唐朝前期均田制的普遍推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唐朝最高统治者抑制高门世族地主所有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唐代前期西北地区的关中、西域、河西等地区均田制的实施情况、粮食生产,以及实行均田制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均田制 粮食生产
下载PDF
略论唐代前期的爱国诗
8
作者 张啸虎 《中州学刊》 1986年第2期81-85,共5页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就其基本精神言,如列宁所指出,是在人民中间“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内外条件下,有其不同的内涵与特征。
关键词 爱国诗 唐代前期 作品 前期 陈子昂 边塞诗 “四杰” 李世民 诗篇 爱国精神
下载PDF
唐代前期文学研究管窥
9
作者 冯敏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16,共6页
文学是客观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唐代前期文学创作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形成了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的时代。相应地,此期的文学研究在文学理论、诗格研究与散文文体变革等方面颇有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唐代前期 文学研究 《诗格》 《文选》
下载PDF
唐代前期佛学管窥
10
作者 冯敏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
佛教自汉代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至唐进入了成熟阶段。佛教带来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种思考人生的新途径。这是佛教对中国学术文化最重大的贡献,一方面,南北佛学相互融合,开创出各大宗派,相互竞争,促进了佛教的繁荣。另一方面,统治... 佛教自汉代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至唐进入了成熟阶段。佛教带来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种思考人生的新途径。这是佛教对中国学术文化最重大的贡献,一方面,南北佛学相互融合,开创出各大宗派,相互竞争,促进了佛教的繁荣。另一方面,统治者如高宗、武后等多有崇佛之举,客观上对佛教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佛教 学术
下载PDF
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研究综述
11
作者 冯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学术文化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高度发达,在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方面颇为关注,在文学、史学、经学、艺术及科技等方面多有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唐代学术文化的深... 学术文化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高度发达,在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方面颇为关注,在文学、史学、经学、艺术及科技等方面多有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唐代学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学术文化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时代特征
12
作者 冯敏 《南方论刊》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唐代前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前,由于唐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等,都是右文之主,学术文化也处于发展的良好态势。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一些文化传统,开元天宝年间,文化空前繁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盛唐气象&qu... 唐代前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前,由于唐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等,都是右文之主,学术文化也处于发展的良好态势。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一些文化传统,开元天宝年间,文化空前繁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盛唐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学术文化 时代特征
下载PDF
论唐代前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8,共8页
唐代的土地产权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唐初统治者通过建立以均田制为载体的土地产权结构,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了土地产权交易的各种方式,从而对唐前期的社会生产产生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唐... 唐代的土地产权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唐初统治者通过建立以均田制为载体的土地产权结构,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了土地产权交易的各种方式,从而对唐前期的社会生产产生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唐朝前期经济的发展,为唐统治者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财政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田令 土地产权管理 土地产权交易
下载PDF
唐代前期营州都督府建置考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雪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唐朝统治者在东北地区设置了许多府州。营州,由于其地理位置、军事形势、民族混杂等特殊的地缘条件,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与管控东北边疆的关键。唐代前期设置了营州都督府施以管辖。梳理营州都督府的建置沿革... 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唐朝统治者在东北地区设置了许多府州。营州,由于其地理位置、军事形势、民族混杂等特殊的地缘条件,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与管控东北边疆的关键。唐代前期设置了营州都督府施以管辖。梳理营州都督府的建置沿革及其隶属的正州、羁縻府州的建制情况,对个别学术界争议问题提出新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营州 营州都督府
下载PDF
唐代前期的屯田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正建 《人文杂志》 1985年第3期79-82,共4页
唐代前期屯田在唐代屯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探讨。 (一) 探讨唐代前期屯田,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 一、在有关唐代屯田的记载中,有“屯田”和“营田”两种称谓。很多学者都认为屯田不同于营田。我认为屯田和营田在唐代尤... 唐代前期屯田在唐代屯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探讨。 (一) 探讨唐代前期屯田,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 一、在有关唐代屯田的记载中,有“屯田”和“营田”两种称谓。很多学者都认为屯田不同于营田。我认为屯田和营田在唐代尤其在唐代前期指的是同一件事。如《新唐书·食货志》所讲的:“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显然来自《白氏长庆集·策林》记白居易上策:“夫欲分兵权,存戎备,助军食,则在乎复府兵,置屯田而已。……太宗既定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田 “营田” 唐代前期 营田使 和籴 军粮供应 旧唐书 军镇 民屯 唐王朝
下载PDF
试论唐代前期女装的形制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1-82,共2页
唐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极度繁荣的时期,国力的空前强盛促使唐王朝对于外来文明采取开放政策。唐代前期的女装形制具有显著的特点,如上衣下裙、胡服、女着男装及袒露风等,体现了极高的审美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非凡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 唐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极度繁荣的时期,国力的空前强盛促使唐王朝对于外来文明采取开放政策。唐代前期的女装形制具有显著的特点,如上衣下裙、胡服、女着男装及袒露风等,体现了极高的审美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非凡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女装形制 上衣下裙 胡服 女着男装 袒露风
下载PDF
唐代前期唐、蕃在西域的争夺与唐安西四镇的弃置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锋 《敦煌学辑刊》 1985年第1期130-142,共13页
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安西都护府文书的发聊,安西四镇的弃置,一度成为国内外唐代西域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对某些史料和文书的理解不同,在安西四镇弃置问题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安西都护府文书的发聊,安西四镇的弃置,一度成为国内外唐代西域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对某些史料和文书的理解不同,在安西四镇弃置问题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论,如四镇的设立时间,碎叶镇与焉耆镇互代的时间,四镇弃置的次数等。每一问题都有各种不同说法,仅四镇的弃置,就有“三置三弃”、“四置四弃”、“五置五弃”等几种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安西四镇 西域研究 唐代前期 安西都护府 西突厥 吐鲁番文书 碎叶 西域地区 阿史那
下载PDF
唐代前期的敦煌艺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段文杰 《文艺研究》 1983年第3期92-109,共18页
一 唐代建国近三百年,以敦煌地区历史而言,自然地划分为三段:唐王朝直接控制时期(武德初至建中二年,六一八——七八一年),吐蕃统治时期(建中二年至大中二年,七八——一八四八年),张议潮统治时期(大中二年至唐末,八四八——九○七年)。
关键词 唐代前期 敦煌艺术 观无量寿经变 佛教艺术 装饰图案 壁画 《资治通鉴》 人物形象 敦煌石窟 法华经变
下载PDF
唐代前期的杂徭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耕耦 《文史哲》 1981年第4期34-38,共5页
杂徭是唐代赋役制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但国内论者较少,现试作初步探讨。一唐代前期的赋役制度,基本的有四项:“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唐会要》卷83《租税上》);杂徭是其中的一项。杂徭,唐代文献又称“轻徭”、“夫役”... 杂徭是唐代赋役制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但国内论者较少,现试作初步探讨。一唐代前期的赋役制度,基本的有四项:“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唐会要》卷83《租税上》);杂徭是其中的一项。杂徭,唐代文献又称“轻徭”、“夫役”、“夫”、“小徭役”等。《唐律疏议》曰:“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同上书卷28《捕亡律》《诸丁夫杂匠在役及工乐杂户亡者条》)。又说:“其小徭役谓充夫及杂使”(同上书卷13《户婚律》)。所谓“夫”属于小徭役之一种。杂徭是一种所谓轻徭役、小徭役,服役年龄比正役早。《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二十一)充府兵。”夫役即杂徭。从十六岁起,就要服杂徭,二十一岁起服正役,充当府兵。《唐大诏令集》卷74《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敕》载:“比者,成童之岁,即挂轻徭;既冠之年,便当正役。悯其劳苦,用轸予怀。自今已后,天下百姓,宜以十八以上为中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赋役制度 租庸调 唐代文献 唐律疏议 唐会要 服役年龄 徭役 府兵 户婚律
下载PDF
从敦煌文书看唐代前期的和籴制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际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5年第1期13-27,共15页
和籴是唐代政府征集粮食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当时的国计民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关于唐代前期和籴的性质和作用,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或认为是建立在政府强制农民基础上的一种变相赋税;或认为是政府和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于时价... 和籴是唐代政府征集粮食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当时的国计民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关于唐代前期和籴的性质和作用,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或认为是建立在政府强制农民基础上的一种变相赋税;或认为是政府和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于时价外加估收购农民的剩余粮食.产生这种分歧意见的原因,一是由于史书关于和籴的记载过分简略,一是由于对现存有关和籴问题的敦煌文书理解不一.为了对唐代和籴制度的实施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史书记载与敦煌文书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 和籴制度 敦煌文书 唐代前期 敦煌县 沙州 收附 正段 地税 豌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