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静致远与自然再现——唐代山水画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比较探微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民生 董海鹏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8-52,共5页
唐代山水画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在各自文化的陶铸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由于唐代山水画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审美趣味和表现方式的差异,使得处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意识存于明显的不同。唐代山水画家深受道家"天人合一&q... 唐代山水画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在各自文化的陶铸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由于唐代山水画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审美趣味和表现方式的差异,使得处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意识存于明显的不同。唐代山水画家深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熏陶,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田园牧歌式的宁静;17世纪荷兰风景画,是荷兰人民改造自然的直观展现,体现人驾驭自然、再现自然、物我二分的艺术气息。尽管唐代山水画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在绘画观念、表现手法、对待自然的方式上各不相同,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体现为把自然作为绘画表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山水画 荷兰风景画 同与异
下载PDF
试论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及其新变——从第217窟、第103窟的《化城喻品》到《胡人鼓乐骑象图》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兰 《艺术学界》 2021年第2期232-259,共28页
莫高窟中描绘经变画《法华经之化城喻品》始于隋代,经初、中唐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高峰,晚唐之后就较少看到。隋和初唐的《化城喻品》重在描绘取宝路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到盛唐时期,《化城喻品》既表现取宝路上的艰难不易,又更着意于... 莫高窟中描绘经变画《法华经之化城喻品》始于隋代,经初、中唐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高峰,晚唐之后就较少看到。隋和初唐的《化城喻品》重在描绘取宝路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到盛唐时期,《化城喻品》既表现取宝路上的艰难不易,又更着意于渲染危岩山峦中的山青水秀,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盛唐早期和中期的第217窟和第103窟的经变画《化城喻品》承袭关系明显,而第103窟的经变画《化城喻品》与藏于日本正仓院的琵琶捍拨绘《胡人鼓乐骑象图》,在构图、布局、山水等方面,亦有诸多的相似处,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中可看到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变化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城喻品》 《胡人鼓乐骑象图》 唐代山水画 基本特征 新变
原文传递
《胡人骑象鼓乐图》与《化城喻品图》的比较——兼看唐代晚期山水画
3
作者 于兰 《中国美术》 2020年第2期56-63,共8页
《胡人骑象鼓乐图》是绘制在唐代螺钿枫木四弦四柱琵琶捍拨上的一幅绘画作品,现藏于日本正仓院。此画受到了敦煌莫高窟第103窟壁画《化城喻品图》的影响,其中在山水的构图布局、描绘技法以及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晚唐时期中国山水画的高度... 《胡人骑象鼓乐图》是绘制在唐代螺钿枫木四弦四柱琵琶捍拨上的一幅绘画作品,现藏于日本正仓院。此画受到了敦煌莫高窟第103窟壁画《化城喻品图》的影响,其中在山水的构图布局、描绘技法以及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晚唐时期中国山水画的高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捍拨绘 胡人骑象鼓乐图 化城喻品图 唐代晚期山水画
下载PDF
墓葬礼仪中的山水:以韩休墓出土的山水画为例
4
作者 田璐 《美术大观》 2022年第4期85-95,共11页
本文以韩休墓室内部北壁出土的山水画为基础,试图重构中国山水画的早期发展。在学界以往的研究成果之上,笔者特别关注墓葬礼仪中的山水功能,以及早期山水画与佛教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从“卧游”与“日想观”两个方面探讨山水画的起源、发... 本文以韩休墓室内部北壁出土的山水画为基础,试图重构中国山水画的早期发展。在学界以往的研究成果之上,笔者特别关注墓葬礼仪中的山水功能,以及早期山水画与佛教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从“卧游”与“日想观”两个方面探讨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传播与佛教之间的动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休墓 唐代山水画 墓葬美术 佛教 卧游
下载PDF
论水墨画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陈城 《书画世界》 2019年第6期86-87,共2页
本文以唐代山水画的巨变、“尚黑”的审美传统、儒释道思想对水墨画产生的影响等几个中国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水墨画产生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 水墨画 唐代山水画 文人画 尚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