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律令中的贱民略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宁英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56-59,共4页
本文对唐代律令中贱民在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对于从法律制度上了解我国中古时期社会不平等结构。
关键词 《唐律疏议》 唐代律令 音声人 官奴婢 唐代法律 人格权 《唐六典》 良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财产权
下载PDF
浅析唐代律令中的合同法律制度
2
作者 杨怡悦 杨希义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唐代法律制度的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立法除了平衡阶级利益的考虑之外,还顺应了当时的生产发展现状和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其合同立法在给与个体契约自由的同时,又以较大力度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控制,而这些控制... 唐代法律制度的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立法除了平衡阶级利益的考虑之外,还顺应了当时的生产发展现状和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其合同立法在给与个体契约自由的同时,又以较大力度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控制,而这些控制在法律对于买卖、借贷、寄存、遗嘱等合同的特殊规定中均有所体现。这种自由加控制的法律制度,在当时得到了普遍有效的实施,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律令 买卖合同 借贷合同 寄存合同 遗嘱
下载PDF
池田温教授在中山大学讲学论唐代的律令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伯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67-68,共2页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池田温教授在出席“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期间,发表了《陈寅恪先生和日本》的论文,并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发言。同时,池田先生对中山大学中国史、世界史有关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了题为...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池田温教授在出席“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期间,发表了《陈寅恪先生和日本》的论文,并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发言。同时,池田先生对中山大学中国史、世界史有关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了题为《唐代的律令》的演讲。由于这一演讲要旨对我们今后研究唐代律令富有长久的启发性,特在此将演讲要点公诸同好。池田先生在讲学中分发了如下讲义:一、《隋唐法典略表》;二、《诸令篇目对照表》;三、《唐前期品官待遇略表》;四、《日本大宝、养老令官人待遇略表》;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国际学术讨论会 唐代律令 唐前期 中国史 日本学者 隋唐 东洋 文化研究 永业田
下载PDF
唐代律令中“格”字的意义——以《狱官令》第22条的分析为中心
4
作者 周东平(译) 孟雨菁(译) 《法律史译评》 2022年第1期118-163,2,共47页
前言一般在说明唐代法律制度之际,会用到“律令格式”这一词汇。律、令、格、式由唐承袭隋主要法典形式而成。各法典的基本性质如下:律是刑事法;令是广义上的行政法;格是具有修订律、令、式与先行格之机能的法;式是律、令、格的实施细... 前言一般在说明唐代法律制度之际,会用到“律令格式”这一词汇。律、令、格、式由唐承袭隋主要法典形式而成。各法典的基本性质如下:律是刑事法;令是广义上的行政法;格是具有修订律、令、式与先行格之机能的法;式是律、令、格的实施细则。从对唐代律、令、格、式的研究状况来看,大多数的研究关于主要法典律、令,而以格、式为对象的研究则十分稀少,其原因可能与史料的残存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狱官令》 行政法 刑事法 唐代律令 实施细则 律令格式 唐代法律 法典
原文传递
论唐代保辜制度的实际运用——从《唐宝应元年(762)六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谈起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艳云 宋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9-104,共6页
保辜制度虽起源较早,但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却是唐代的事。现存的《唐律疏议》中关于保辜所适用的范围、保辜期限的确立、加害人罪名的最终认定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定,是对前代已有的保辜制度的发展与完备,而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的《... 保辜制度虽起源较早,但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却是唐代的事。现存的《唐律疏议》中关于保辜所适用的范围、保辜期限的确立、加害人罪名的最终认定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定,是对前代已有的保辜制度的发展与完备,而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的《唐宝应元年(762)六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则是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了保辜制度在唐代具体司法实践中运用与实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基层组织的执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律令 保辜制度 案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