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绘唐代造像的静态与动态之美 评崔炳元、姚依的《唐三彩》
1
作者 王安潮 《音乐爱好者》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古城西安的音乐家们因长期浸染于唐代文化,会不自觉地投身于唐音古韵的描绘中,勾勒出其中的古典文化之美。2023年5月出版的钢琴组曲《唐三彩》,就是崔炳元、姚依弥久感受于唐代文化语境下的精彩之作。作品是作曲家在参观了西安的唐三彩... 古城西安的音乐家们因长期浸染于唐代文化,会不自觉地投身于唐音古韵的描绘中,勾勒出其中的古典文化之美。2023年5月出版的钢琴组曲《唐三彩》,就是崔炳元、姚依弥久感受于唐代文化语境下的精彩之作。作品是作曲家在参观了西安的唐三彩博物馆后的灵感触发,已在西安音乐厅等演出场所展演,获得了古城乐迷的赞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 静态与动态 演出场所 古城西安 钢琴组曲 唐代造像 博物馆 音乐厅
下载PDF
唐代造像艺术对次世代游戏角色设计的启迪
2
作者 杨瑞欣 崔华春 《设计》 2023年第7期140-143,共4页
研究唐代造像艺术对次世代游戏角色设计的启迪,为形成我国游戏角色设计本土化设计语言提供参考。探讨唐代造像艺术与次世代游戏角色设计的关联性,以网易游戏《新倩女幽魂》次世代版本为例,从线条、色彩、造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分析。得... 研究唐代造像艺术对次世代游戏角色设计的启迪,为形成我国游戏角色设计本土化设计语言提供参考。探讨唐代造像艺术与次世代游戏角色设计的关联性,以网易游戏《新倩女幽魂》次世代版本为例,从线条、色彩、造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分析。得出唐代造像艺术在次世代游戏角色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中国次时代游戏角色摆脱日韩、欧美程式风格,可以有取舍的借鉴唐代造像“以刀代笔”的绘画性、“主观意象”的装饰性色彩以及“充实为美”的丰腴体量的形式特征,使玩家更深切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造像 游戏角色设计 次世代 绘塑一体 三维
下载PDF
庆阳北石窟几则唐代造像铭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宝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文考述庆阳北石窟代泾州临泾县令杨元裕、宁州丰义县令安守筠,本县令柳公图等三则造窟和重修石窟寺的铭记。
关键词 庆阳市 甘肃 石窟 唐代造像铭记 中国 文物考古
下载PDF
论唐代佛教艺术中的健美力士造像——兼论唐人的健美观念
4
作者 魏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7,共6页
通过对佛教文化、力士造像等进行检索、参阅和梳理,对早期力士造像的产生及汉化的进程进行探讨。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在外来佛教艺术中人体观念的冲击下,对人体比例结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写意性民族艺术传统的融入,共同创造了唐代力士... 通过对佛教文化、力士造像等进行检索、参阅和梳理,对早期力士造像的产生及汉化的进程进行探讨。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在外来佛教艺术中人体观念的冲击下,对人体比例结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写意性民族艺术传统的融入,共同创造了唐代力士造像的艺术成就。从审美观的角度分析,唐代对中国古代阳刚、健壮、力量之美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古希腊"健美"内容的吸收,是唐代健美力士造像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唐代力士造像 健美 审美观念
下载PDF
庆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唐代造像龛
5
作者 王艺桥 《陇右文博》 2012年第2期39-40,共2页
唐代佛教石刻是研究陇东地区唐代佛教思想、佛教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本文对庆阳市博物馆所藏的两件唐代造像龛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唐代造像 殷荣造像 殷达造像
原文传递
唐代佛教造像的女性化与世俗化
6
作者 洪震颐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3,共2页
唐代,一个中国佛教造像的鼎盛时期。由于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人们逐渐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追求虚无飘渺的士大夫情结转为寻求更现实的创作风格,一大批女性化、世俗化倾向的佛教造像出现在中国佛教艺术的舞台上,给中国古代雕塑史又... 唐代,一个中国佛教造像的鼎盛时期。由于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人们逐渐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追求虚无飘渺的士大夫情结转为寻求更现实的创作风格,一大批女性化、世俗化倾向的佛教造像出现在中国佛教艺术的舞台上,给中国古代雕塑史又添上了柔媚多娇、光彩绚丽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佛教造像 女性化 世俗化
下载PDF
性别之变:唐代中土地区观音女性化过程的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焦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9,共9页
关于中土观音变性的问题,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观音变性发生于初唐时期,至高宗武则天时期基本定型,个别学者认为发生于中晚唐,至宋元时间才完全由男变女。综合观音造成像和画像,再考察文献资料则可发现,初唐至高宗武则天时期,观音性别呈不... 关于中土观音变性的问题,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观音变性发生于初唐时期,至高宗武则天时期基本定型,个别学者认为发生于中晚唐,至宋元时间才完全由男变女。综合观音造成像和画像,再考察文献资料则可发现,初唐至高宗武则天时期,观音性别呈不确定的色彩,造像男相女相皆有,而世俗观念则认为观音是男性。中晚唐以后,无论是造像还是画像,还是文献资料所反映的社会观念,观音都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色彩。而中土观音女性形象的定型又与水月观音的出现与流行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造像 观音菩萨 水月观音 性别变化
下载PDF
信仰、家族与权力——试析绵阳碧水寺唐代雕塑的开凿目的
8
作者 杜松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9期34-36,共3页
位于绵阳市的碧水寺,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唐代摩崖造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不断对其加以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是考证该造像的赞助人以及从造像风格上对其断代,或者针对某一龛研究其阐释的内容和同一时期其他造像的关系。文章试从... 位于绵阳市的碧水寺,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唐代摩崖造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不断对其加以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是考证该造像的赞助人以及从造像风格上对其断代,或者针对某一龛研究其阐释的内容和同一时期其他造像的关系。文章试从赞助人的角度分析赞助该造像群开凿的目的和意义,遵循于春和王婷两位研究②的基础,确定赞助人即很多佛经中记载的"令狐元轨",再结合魏晋时期令狐家族在敦煌地区的活动,即通过赞助和推广佛教而维护家族的地位,扩大家族的影响,争取到更多的管理当地事务的权力,指出作为令狐家族一员的"令狐元轨"开凿现碧水寺雕塑的目的在于维护家族地位。另外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个人通过支持建立佛教寺院、开凿佛像等对公益事业的赞助赢得好的名声,可以获得当地士绅及民众的支持,有助于自己在仕途上的发展。很多类似的对佛教等公共事务的赞助,除了带有信仰的成分,还带有维护某个集团或个人的利益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水寺唐代造像 令狐元轨 家族地位 政绩 社会作用
下载PDF
四川安岳玄妙观唐代摩崖造像调查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亮 江滔 +5 位作者 雷玉华 白彬 付成金 王丽君 寇小石(绘制) 江滔(拍摄)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9-582,I0005,583-627,共50页
玄妙观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鸳大镇玄庙村四组集圣山北面山腰,小地名巷子湾。造像区地理坐标北纬30°10′24.7″,东经105°12′20.4″,海拔364米(图一)。该造像点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唐... 玄妙观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鸳大镇玄庙村四组集圣山北面山腰,小地名巷子湾。造像区地理坐标北纬30°10′24.7″,东经105°12′20.4″,海拔364米(图一)。该造像点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唐代造像二十六龛,是盛唐时期一处重要的道、佛造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造像 造像 玄妙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唐时期 四川安岳 唐代造像 安岳县
原文传递
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刚 赵蓉 +3 位作者 吕文旭 吴晓慧 宋利良 金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7,共7页
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属于甘肃省河西中小石窟群之一,现存8个洞窟,残存唐代塑像与壁画遗存以及西夏或元代重修的壁画遗存。
关键词 肃南皇城 大湖滩石佛崖 石窟 唐代造像
下载PDF
四川摩崖石刻中的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玉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四川摩崖石刻 阿弥陀佛 五十二菩萨 唐代净土造像
下载PDF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的造像艺术
12
作者 李慕琳 《包装与设计》 2022年第6期146-147,共2页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的石窟艺术宝库,至今仍留存着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唐代是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发展最鼎盛、造像活动最活跃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敦煌莫高窟造像艺术的代表和里程碑。现今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建造的造像保存相对完整且数...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的石窟艺术宝库,至今仍留存着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唐代是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发展最鼎盛、造像活动最活跃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敦煌莫高窟造像艺术的代表和里程碑。现今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建造的造像保存相对完整且数量较多,包含相对丰富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敦煌的造像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本文从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敦煌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探讨了唐代敦煌莫高窟造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唐代造像 唐文化
原文传递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武则天相貌说再检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龙霄 《文物天地》 2021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大卢舍那像龛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山腰处,其规模之宏大、气象之雄伟不仅是龙门之最,也称得.上现存唐代造像之最(图一)。其建造将山体劈成凹形平面,在宽30~33米、进深38~40米,壁面高约30米的空间内,露天摩崖造出一坐佛(卢舍那佛)、二弟... 大卢舍那像龛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山腰处,其规模之宏大、气象之雄伟不仅是龙门之最,也称得.上现存唐代造像之最(图一)。其建造将山体劈成凹形平面,在宽30~33米、进深38~40米,壁面高约30米的空间内,露天摩崖造出一坐佛(卢舍那佛)、二弟子(迦叶、阿难)、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天王、二力士共9身大像,其中主像卢舍那佛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莲座上,“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凹(图二),最是恢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卢舍那佛 大卢舍那像龛 武则天 卢舍那大佛 唐代造像
原文传递
广西古代石刻与绘画的历史性描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工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广西古代美术的文化指向很清晰,即从区域性的原发形态在与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逐渐汇入汉文化的整体格局之中。因为这一地区民族文化的特异性,雅俗文化的分层现象十分突出,而且俗文化层的存在力量非常强大,传承性的... 广西古代美术的文化指向很清晰,即从区域性的原发形态在与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逐渐汇入汉文化的整体格局之中。因为这一地区民族文化的特异性,雅俗文化的分层现象十分突出,而且俗文化层的存在力量非常强大,传承性的因素就远远大于变异性因素,不受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干扰,不受精英文化层的观念影响。但入元之后,情况有所变化,雅俗文化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加强了,至明末清初,雅文化层上的绘画逐渐凸显,其影响力渐次扩大,出现了如石涛那样的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古代美术 唐代摩崖造像 宋元石刻 明清绘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