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兵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剑敏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68-178,共11页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深入探讨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对"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奇正、虚实、主客、攻守等兵学范畴作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在继承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并且探索了一条结合战例研究兵学理论的...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深入探讨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对"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奇正、虚实、主客、攻守等兵学范畴作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在继承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并且探索了一条结合战例研究兵学理论的新路径,开史论结合研究兵学之先河,对后世兵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体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兵学思想 用军 治军 心战
下载PDF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军事地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凤翔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79-183,共5页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包含了丰富的军事地理思想。该书认为利用地形地物是战争至关重要的前提和条件,战争首先应从分析地形开始,地理环境决定战争胜负,根据战地的远近广狭选择战术和装备,依据地形决定行军、安营和驻守,利用地理条件,因...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包含了丰富的军事地理思想。该书认为利用地形地物是战争至关重要的前提和条件,战争首先应从分析地形开始,地理环境决定战争胜负,根据战地的远近广狭选择战术和装备,依据地形决定行军、安营和驻守,利用地理条件,因势利导,克敌制胜等。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李靖 唐太宗 军事地理
下载PDF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四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兴涛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7年第4期95-98,104,共5页
作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问题不少,文章从历代著录入手,指出它不是阮逸伪作而是由枢密院集体校定而成,其成为"武经"与宋神宗个人喜好关系密切,又详细厘清其版本源流,介绍其在近现代的流传情况,认为此书虽... 作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问题不少,文章从历代著录入手,指出它不是阮逸伪作而是由枢密院集体校定而成,其成为"武经"与宋神宗个人喜好关系密切,又详细厘清其版本源流,介绍其在近现代的流传情况,认为此书虽不足以与《孙子》并列称"经",但也在总结历史实践基础上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武经七书 版本
下载PDF
知情·误敌·慎间——《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情报思想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磊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4-188,共5页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情报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情报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知情""误敌"及"慎间"三项,其中既有对孙子思想的继承,也有对孙子思想的批判。深入研究《...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情报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情报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知情""误敌"及"慎间"三项,其中既有对孙子思想的继承,也有对孙子思想的批判。深入研究《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情报思想,无疑对当今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知情 误敌 慎间
下载PDF
点亮兵书——《武经七书》
5
《孙子研究》 2015年第1期130-130,共1页
《武经七书》是宋朝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下令国子监从众多的兵书中选出一批精粹之作作为教材。受命参与这项工作的朱服、何去非等人历时三年,最后确定并校理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 《武经七书》是宋朝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下令国子监从众多的兵书中选出一批精粹之作作为教材。受命参与这项工作的朱服、何去非等人历时三年,最后确定并校理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宋神宗将其命名为《武经七书》。此书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军事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存《宋本武经七书》,为南宋孝宗时官刊本。原本为清末陆心源皕宋楼所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武学七书》 兵书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武经七书》 兵法 《司马法》 《尉缭子》
下载PDF
古典兵学挈领
6
作者 吴如嵩 《滨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10,共6页
按照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与古典兵学发展脉络,从“文明初曙”“高峰惊世”“大漠雄风”“煌煌兵学”“落霞晚照”五个阶段论述了战争的出现、兵学产生、《孙子兵法》问世、兵学与政治、古典兵学理论兴盛与衰落、中西兵学交流与融合以及中... 按照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与古典兵学发展脉络,从“文明初曙”“高峰惊世”“大漠雄风”“煌煌兵学”“落霞晚照”五个阶段论述了战争的出现、兵学产生、《孙子兵法》问世、兵学与政治、古典兵学理论兴盛与衰落、中西兵学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古典兵学的近代转型与当代发展等问题,从而勾勒出我国古典兵学流变的大略,推动古典兵学走上中西融合、古今对话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兵道》 古典兵学 《孙子兵法》 《黄石公三略》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近代转型
下载PDF
庙堂上下:唐宋兵学变革刍议
7
作者 王凤翔 《唐史论丛》 2020年第1期429-439,共11页
兵学是中国传统时代以兵家为主体、兵法兵书为载体的研究战争战事、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的军事理论学术。中国古代兵学自春秋时期以来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经过秦汉魏晋的发展,到中古唐宋时期,兵学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变革特... 兵学是中国传统时代以兵家为主体、兵法兵书为载体的研究战争战事、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的军事理论学术。中国古代兵学自春秋时期以来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经过秦汉魏晋的发展,到中古唐宋时期,兵学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变革特征。学界多从历史宏观纵论或关注某一断代的兵学理论与实践,代表诸如刘庆、赵国华、陈峰、赵冬梅、魏鸿等学者的研究[1],但少有从唐宋变革的角度论之。今笔者不揣浅陋,试从中古唐宋长时段视域下,就唐宋时期兵学的主体、载体、组织、影响等角度探讨之,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兵学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