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录事参军法定职能演变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汪庆红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1期96-101,共6页
由唐入宋,作为州府主要官员的录事参军,在职能定位上发生重要转变。盛唐时期,录事参军主要以监督为职。安史之乱后,录事参军逐渐获得了参与政务的职权。北宋时期,录事参军的政务官尤其是司法官身份不断强化,而传统的监督官身份在淡化;... 由唐入宋,作为州府主要官员的录事参军,在职能定位上发生重要转变。盛唐时期,录事参军主要以监督为职。安史之乱后,录事参军逐渐获得了参与政务的职权。北宋时期,录事参军的政务官尤其是司法官身份不断强化,而传统的监督官身份在淡化;到南宋时期,录事参军终于演变成以断狱为职的专职司法官。从社会治理的层面分析,唐宋之间录事参军职能转变可谓这一时期地方治理模式转变的法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事参军 法定职能 唐宋历史 地方治理
下载PDF
走出“汉学心态”: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方法论刍议 被引量:6
2
作者 包伟民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年第3期60-68,共9页
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出现的大量翻译、引进西方汉学论著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曾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正面推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那就是"一味追求和模仿"西方汉学风格的"汉学心态"。造成汉学心... 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出现的大量翻译、引进西方汉学论著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曾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正面推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那就是"一味追求和模仿"西方汉学风格的"汉学心态"。造成汉学心态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试图推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走向深化,那么走出汉学心态、重建学术自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无不是站在以西方为主体的立场之上,既有意无意地受到其本民族不同历史经验的影响,又受不同地区汉学学术传统的制约,因此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解读存在着明显不足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唐宋城市史研究等为例证,可以探索出一条走出汉学心态之惑的可能途径,即发挥本土学者在掌握历史资料方面的长处,更具体、更细致地重构史实。在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的基础之上,重新解释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自觉可能也就在其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心态 学术自信 史学理论 唐宋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