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企明先生唐宋文学研究述评
1
作者 王永波 《天中学刊》 2022年第5期35-46,共12页
吴企明教授是唐宋文学研究领域成就突出的专家,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唐诗研究,其李贺研究代表了学界最新水平,在资料汇编、别集校注、艺术探索等方面都有出色成绩;其次是宋词研究,主要成就在宋人别集笺注,其《刘辰翁词校注... 吴企明教授是唐宋文学研究领域成就突出的专家,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唐诗研究,其李贺研究代表了学界最新水平,在资料汇编、别集校注、艺术探索等方面都有出色成绩;其次是宋词研究,主要成就在宋人别集笺注,其《刘辰翁词校注》《辛弃疾词校笺》《范石湖集校笺》等以校勘精审、注释详明、辑佚完整、编年可靠而著称;再次是诗画融通研究,在诗画关系、题画诗的研究上注重横向研究与拓展研究,以发展的眼光对诗画融通进行宏观研究,为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其《诗画融通论》《唐诗与绘画艺术》等著作在学科创新与开拓上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企明 李贺研究 唐宋文学研究 诗画融通 述评
下载PDF
日本唐宋文学研究动态考察(2017)
2
作者 尚永亮 蒋旅佳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44-56,共13页
日本学界2017年度唐宋文学研究最令人瞩目的,仍数白居易研究。在作品解读、文学批评与观念研究、作家生平考辨、影响接受与日中文学比较研究、版本文献与书籍史、学术史研究、地方书写与诗迹考察、元典译注与读书交流活动、学术论著双... 日本学界2017年度唐宋文学研究最令人瞩目的,仍数白居易研究。在作品解读、文学批评与观念研究、作家生平考辨、影响接受与日中文学比较研究、版本文献与书籍史、学术史研究、地方书写与诗迹考察、元典译注与读书交流活动、学术论著双向译介等方面,日本学者均产出丰赡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和方式多样,并形成若干特点:其唐宋文学研究多基于日本本位,学术视野由中国、日本扩大到整个东亚;注重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与考辨,特别留意新材料和新方法的使用,于文本细读中见微知著;学者之间合作交流密切,形成集团协作化、主题探讨式、持续高效型的研究模式。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部分日本学研究选题琐碎重复,偏于技术化而缺少深广的文化情怀等现象,也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唐宋文学研究(2017) 研究述评 启示与反思
下载PDF
唐宋文学研究的异域景观——日本2015年度相关成果与动向之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尚永亮 汪超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本文以2015年度为基本时间点,重点介绍该年度日本关于唐宋文学的研究成果和动向,主要涉及作家生平与文献学研究、文献生成与书籍史的影响、文史融通与历史学视角的采用、作家作品分析与文学本位的坚守,以及有关文学观念、诗文主题、文... 本文以2015年度为基本时间点,重点介绍该年度日本关于唐宋文学的研究成果和动向,主要涉及作家生平与文献学研究、文献生成与书籍史的影响、文史融通与历史学视角的采用、作家作品分析与文学本位的坚守,以及有关文学观念、诗文主题、文体研究、创作技法、文学意象、语汇等方面的讨论。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研究视野逐渐扩大,汉文化圈整体文化研究的格局已然形成;第二,盘活文献之书籍生成史,重视相关论题的周边研究,由此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第三,部分研究具有关注点过于集中、狭小的倾向。总的来看,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文化同源、视野异样的优势,其中不少新观点和新方法,有助于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畛域;而其研究中过分琐碎、狭小等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度 日本 唐宋文学研究 考察报告
原文传递
论唐代文人入幕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高适入河西幕府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海龙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129,共12页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入河西幕府使其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诗歌创作风格上,高适诗歌由原有的"悲壮"气韵转向"豪迈"风格;在审美情趣上,高适诗歌也由之前的"映像社会"转向"书写自然"。反观高适的河西边塞诗可见,入幕河西对高适诗歌创作的影响充分证明了清初诗论家叶燮《原诗》所谓"高七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冲淡,不一色"之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文学 唐宋文学研究 边塞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