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字音在日译汉音与党项语中变读形式的比较研究
- 1
-
-
作者
孙伯君
孟令兮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日本神田外语大学
-
出处
《西夏学》
2020年第1期184-191,共8页
-
文摘
日语和西夏语尽管不是一个语系,但同属辅音韵尾不丰富的语言,受本族语的影响,标注唐、宋时期汉字音时,日译汉音与党项式汉语往往会发生音素的替代、增音、减音等变读,与汉族人所说的汉语不甚一致。本文根据日译汉音和西夏时期的番汉对音文献,归纳并比较了汉语声母和辅音韵尾在两种语言中的几种变读形式,目的是提醒学界注意不同系属的语言在与其他语言接触的时候,如果它们的音节结构相近,也会发生共同的变读,而这些属于共时变读的形式与历时演化之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
关键词
日译汉音
西夏语
唐宋西北方音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晋语并州片方言宕江摄的白读及其演变
- 2
-
-
作者
孙宇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5-652,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9BYY051)的资助。
-
文摘
晋语并州片方言宕江摄舒声今白读大体有[*a](包括[a])和[*o](包括[o u])两类。其韵类分合关系有五种:宕江白自成韵类、宕江白=假、宕江白=果、宕江白开=假/宕江白合=果、宕江白=效。12世纪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宕果同注一韵、江效同注一韵,这类语音现象随着宕江合流而在方言中表现为不同的韵类分合关系,这为晋语和宋西北方音一脉相承提供现实证据。晋语并州片方言残存宕江分立的痕迹,比《中原音韵》所代表的北方官话宕江合流并称“江阳韵”要滞后。
-
关键词
晋语并州片方言
宕江白读
韵类合流
唐宋西北方音
-
Keywords
the Bingzhou cluster of the Jin group
the colloquial pronunciation of the Dang-Jiang group
the merge of rhyme categories
the Northwesten dialects during the Tang-Song dynatsy
-
分类号
H17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再论汉语方言“支微入鱼”演变的阶段性
- 3
-
-
作者
桑宇红
李甜甜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项目编号:22AYY00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章认为,“支微入鱼”的演变不仅是蟹止摄与遇摄分合关系的变化,同时也是音节声韵拼合关系的改变,与声母的发音部位关系密切并呈现出演变的阶段性,而且在唐宋西北方音中均有反映:唐五代时只有牙喉音及舌齿音止摄字与遇摄字的合流,宋代才有唇音止摄字与遇摄字的合流。现代汉语方言中各地“支微入鱼”的类型仍然依照中古牙喉、舌齿、唇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划分,与今声母的读音无关。
-
关键词
支微入鱼
唐宋西北方音
现代汉语方言
声韵拼合
中古声母的发音部位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山西方言通摄阳声韵字白读现象考察
- 4
-
-
作者
薛志霞
-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
-
出处
《中国方言学报》
2016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现代通用汉字的历史读音研究,项目批准号12CYY058)
-
文摘
学界普遍认为汉语方言中鼻音韵尾最保守、最稳定的是通摄字;对音材料的研究结果显示唐五代至宋代,西北方音中曾、通两摄的阳声韵尾最为稳定。事实上唐宋对音文献中屡见通摄字对应开音节的现象,诗文用韵也偶有遇、通两摄通押的用例;经前人研究及本文调查,今山西方言晋语区和中原官话区多个点一些通摄阳声韵字有丢失鼻音韵尾的白读音,目前共发现32字。历史文献与现代方言相结合,向我们揭示出山西方言中通摄阳声韵字曾经有过纯元音韵的白读音。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学界探讨汉语阳声韵尾的演变提供新的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为南北方言比较提供基础。
-
关键词
唐宋西北方音
山西方言
通摄阳声韵
白读音
-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