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词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意象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海涛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意象之说古已有之,国外学者亦多有论述。唐宋词人对意象的创造取决于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甚至含着一个民族对待生命的态度,表现着中国古代士大夫如何对待生命磨难的感受。
关键词 唐宋词人 生命体验 审美意象
下载PDF
从“享受人生”看唐宋词人个体价值的“升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62-67,共6页
20000多首唐宋词可以看作是词人们以词的方式书写的人生答卷。他们认为,第一,人生是“浮生”;第二,人生须当“及时行乐”。他们在平凡生涯中“享受人生”,包含着获取审美愉悦和热爱生活的合理性,也是当时社会经济高涨和物质... 20000多首唐宋词可以看作是词人们以词的方式书写的人生答卷。他们认为,第一,人生是“浮生”;第二,人生须当“及时行乐”。他们在平凡生涯中“享受人生”,包含着获取审美愉悦和热爱生活的合理性,也是当时社会经济高涨和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而引起的人的个体价值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升值”。也正因为唐宋词人更其看重了自身的生命价值,因此无论在哀叹惋惜“浮生”虚空方面,还是在“全方位”地享受人生方面,词的思想蕴含和艺术表现都比前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细腻化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人生 个体意识
下载PDF
论唐宋词人身份地位的历史嬗变
3
作者 侯海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38-,40,共2页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宏观地探析并论述了唐宋词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词人不同的身份。创作主体是文学创作的"四要素"之一,词人身份的考察及定位直接影响到词作的文本样貌、风格属性以及受众群体和传播路径。
关键词 宋词 词人身份 词人地位 嬗变
下载PDF
唐宋词人目光下的黄昏意象
4
作者 王娟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53-55,59,共4页
唐宋词中频频出现黄昏意象,我们看到在词作者的心目中以“落日、日暮、夕阳、薄暮”等词为代表的“黄昏”具有了特定的情感指向。饱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就是思乡怀家的孤苦愁怨;年华流逝的生命悲叹;离别感伤的心情意绪;感怀亡人的悲凉... 唐宋词中频频出现黄昏意象,我们看到在词作者的心目中以“落日、日暮、夕阳、薄暮”等词为代表的“黄昏”具有了特定的情感指向。饱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就是思乡怀家的孤苦愁怨;年华流逝的生命悲叹;离别感伤的心情意绪;感怀亡人的悲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黄昏意象 情感指向
下载PDF
问君能有几多愁——解读唐宋词人的“愁苦心”
5
作者 马宏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年第5期5-6,共2页
翻阅唐宋词.满眼是悲愁的字眼和凄凉的意象:苦、痛、悲、愀、哀、愁,落红、飘絮、冷月、寒烟……抒情主人公的愁容泪眼、悲苦情怀。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关键词 宋词 词人 解读 抒情主人公 情怀 悲苦 心灵
下载PDF
论唐宋词人的审美悟性
6
作者 熊开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26-34,共9页
本文从词人的审美悟性——即主体的感受和体验活动——探讨了唐宋词的美感特征.首先认为主体感受的形成来源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词人以一种独到的感受力与对象的自然性回应并交融;又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执着的情感体验.其次从审美悟性的... 本文从词人的审美悟性——即主体的感受和体验活动——探讨了唐宋词的美感特征.首先认为主体感受的形成来源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词人以一种独到的感受力与对象的自然性回应并交融;又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执着的情感体验.其次从审美悟性的特定角度说明了诗、词创作主体的不同心理特征.最后分析了词人的审美悟性活动对唐宋词意境构成的内在影响,认为词人深锐的感受和持续的体验,使词中有限的感觉意象消融在浑然一体的悟性活动过程中,创造了入物独深、情韵特长的唐宋词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词创作 意象群 自然性 感觉意象 体验活动 词境 形成来源 首词 王沂孙
下载PDF
唐宋词中的禽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7
作者 赵丽 刘玲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禽鸟是唐宋词中的重要意象,是词人传情达意、比兴寄托的重要媒介。禽鸟意象是物候的象征,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节序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所带来的美感愉悦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词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禽鸟意象是爱情的象征,而孤鸟的形象... 禽鸟是唐宋词中的重要意象,是词人传情达意、比兴寄托的重要媒介。禽鸟意象是物候的象征,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节序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所带来的美感愉悦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词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禽鸟意象是爱情的象征,而孤鸟的形象不仅是爱情的象征,同时也是词人的自我写照。禽鸟意象是传情达意的信使和媒介。禽鸟意象是朝代兴亡,人事代谢的见证,寄托了古今兴亡之感。禽鸟作为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物种,经历了漫长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已经由自然物象成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成为表现丰富文化意蕴的艺术符号,适于抒发伤春悲春,羁旅思乡,故国之思,贬谪移徙等凄凉感伤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禽鸟 禽鸟意象
下载PDF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8
作者 张彤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我意识处于隐没状态;李煜词中意觉运用得以丰富,其对自我意识的书写推动词体转型,但这种“萌发”大致属于无意识地运用与表露;苏轼词中意觉运用具有抒情自我化、书写哲理思辨等特质,其意觉运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同时也为词体的功能、格调、地位都带来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温、李、苏三位词人的创作反映出唐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发展历程,而“自我”意觉的觉醒是其间重要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意觉 宋词 温庭筠 李煜 苏轼
下载PDF
“经典咏流传”中唐宋词演唱情况研究
9
作者 张海鸥 谢丽娜 杨友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6-108,共13页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一至四期共演唱24首唐宋词,称以“致敬英雄”为主,实则不限于此。节目选择苏轼词4首,其余亦皆经典名作,风格亦刚亦柔,内容既涉爱国情怀、英雄精神,也有爱情相思、人生哲理、山水田园意趣、文士情怀操守等...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一至四期共演唱24首唐宋词,称以“致敬英雄”为主,实则不限于此。节目选择苏轼词4首,其余亦皆经典名作,风格亦刚亦柔,内容既涉爱国情怀、英雄精神,也有爱情相思、人生哲理、山水田园意趣、文士情怀操守等。“经典咏流传”的演唱是对经典的重新阐释,包括乐谱阐释、配词阐释、演唱阐释等。阐释总是见仁见智的,有的精准,有的微妙,有的顾此失彼,有的引申发挥过多甚至走偏。总之,这些演唱既是对经典的阐释,也表现当下人对社会、对文化艺术、对生命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经典咏流传 演唱
下载PDF
沈祖棻诠释唐宋词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方法
10
作者 陈水云 邓明静 《长江学术》 2023年第3期38-50,共13页
沈祖棻是现代著名词人和学者,她的《宋词赏析》在当代得到广泛赞誉。词人身份使其宋词赏析偏于艺术分析,学者身份使其赏析宋词不是停留在感悟的层面,而是处处显示出学者的功力和精审。《宋词赏析》调动了她的各种知识储备,既有自己的创... 沈祖棻是现代著名词人和学者,她的《宋词赏析》在当代得到广泛赞誉。词人身份使其宋词赏析偏于艺术分析,学者身份使其赏析宋词不是停留在感悟的层面,而是处处显示出学者的功力和精审。《宋词赏析》调动了她的各种知识储备,既有自己的创作经验,也有前人的理论总结,更有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丰富积累,为我们赏析古代诗词作品开启了多面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诗词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审美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祖棻 宋词赏析》 宋词 阐释学
下载PDF
课堂翻转与文本精读--以本科选修课程“唐宋词研究”为例
11
作者 黄浩然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近些年来,不少本科生在经典阅读方面有所欠缺。选修课程“唐宋词研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重心,转而集中研讨其中的苏轼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翻转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精读。这种尝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 近些年来,不少本科生在经典阅读方面有所欠缺。选修课程“唐宋词研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重心,转而集中研讨其中的苏轼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翻转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精读。这种尝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一位唐宋词大家,而且可以让学生更为切实地提高阅读经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研究” 课堂翻转 文本精读
下载PDF
唐宋词对古风歌词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辛芸 王秋雁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2期26-28,共3页
唐宋词早期是下里巴人的作品,直到宋朝后期才成为阳春白雪。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是在发展中逐渐分层,古风歌的歌词成为小众的文学涵养较高的一类。唐宋词与古风歌词的发展有相似的经历,古风歌词不论是遣词造句、意境营造还是叙事手法上都... 唐宋词早期是下里巴人的作品,直到宋朝后期才成为阳春白雪。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是在发展中逐渐分层,古风歌的歌词成为小众的文学涵养较高的一类。唐宋词与古风歌词的发展有相似的经历,古风歌词不论是遣词造句、意境营造还是叙事手法上都有唐宋词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古风歌词 影响
下载PDF
论唐宋词的戏剧意味
13
作者 陈晓清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1期87-92,101,共7页
从戏剧之视角,探讨唐宋词的戏剧意味。词产生于酒席歌筵之间。与歌舞结合,且演且唱的劝酒词初具戏剧雏形,具有当代戏剧的先锋意味。从类别来看,有“一人独唱之曲”和“数人迭唱之曲”。而代言体类词作自然地呈现女性角色的动作性及戏剧... 从戏剧之视角,探讨唐宋词的戏剧意味。词产生于酒席歌筵之间。与歌舞结合,且演且唱的劝酒词初具戏剧雏形,具有当代戏剧的先锋意味。从类别来看,有“一人独唱之曲”和“数人迭唱之曲”。而代言体类词作自然地呈现女性角色的动作性及戏剧冲突,具有浓烈的戏剧化表现力,符合“剧诗”形态的标准。词作者善于提取事件中富有戏剧性的因素,通过悬念的设置来达到出人意表的戏剧效果,与戏剧的角色再现方法近似。唐宋词中的戏剧性在文学史发展链上与元代戏曲文学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戏剧 叙事 剧诗
下载PDF
唐宋词接受研究的现状分析
14
作者 范方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2-67,共6页
唐宋词研究受接受美学理论的启发,将研究领域从以作品、作家为主的文学创作史和美学表现史扩展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历史接受史,至今已取得许多成果。从唐宋词的个体接受、词派接受、单篇作品接受、整体接受、现当代接受,以及接受研究方法... 唐宋词研究受接受美学理论的启发,将研究领域从以作品、作家为主的文学创作史和美学表现史扩展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历史接受史,至今已取得许多成果。从唐宋词的个体接受、词派接受、单篇作品接受、整体接受、现当代接受,以及接受研究方法六个方面概述唐宋词接受研究的现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以期未来的研究能构建出更加清晰严密的唐宋词接受史、作用史,并最终还原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互动交流的完整的唐宋词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接受史 现状
下载PDF
射鹄有的:明代词谱编纂与唐宋词接受
15
作者 陶友珍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2-77,共6页
明代词谱的出现,让失去音乐属性的唐宋词重拾接受语境,为词的创作厘定语言文字和格律规范,使得唐宋词在后世的接受在创作上有辙可循、射鹄有的,这在唐宋词的传播接受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明代词谱首次将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 明代词谱的出现,让失去音乐属性的唐宋词重拾接受语境,为词的创作厘定语言文字和格律规范,使得唐宋词在后世的接受在创作上有辙可循、射鹄有的,这在唐宋词的传播接受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明代词谱首次将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类型,这既有利于唐宋词的保存与传播,又方便后之学者能更好地择调填词。明代词谱的编纂表现了较为明显的重晚唐五代、北宋,轻南宋之倾向,其对婉约词更青睐,豪放词选录较少。从明代词谱所选词调亦能一窥其对唐宋词的接受取向,明代五部主要词谱都予选录的词调有81个,这五部词谱录词10首以上的词调有39个。从传播接受学的角度而言,这些词调在明代具有极高的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词谱 宋词 接受
下载PDF
唐宋词雅化问题之重新检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定广 陈学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6-51,共6页
唐宋词的雅化问题目前学界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撇开元明清词话笼统的“雅俗”对立观,从现代历史观、美学观、价值观的视角对唐宋词创作和接受的实际以及时人的品评加以综合考察,认为“雅词”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因时代的变化而具... 唐宋词的雅化问题目前学界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撇开元明清词话笼统的“雅俗”对立观,从现代历史观、美学观、价值观的视角对唐宋词创作和接受的实际以及时人的品评加以综合考察,认为“雅词”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因时代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唐五代北宋所谓“雅词”是与“俗词”对立的,南宋所谓“雅词”是与“艳词”对立的。唐宋词的雅化过程呈现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唐五代北宋词的“化俗为雅”,南宋词的“化艳为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雅化 雅词 俗词 艳词 化俗为雅 化艳为雅
下载PDF
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尊明 王兆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0-14,共5页
本文尝试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本世纪词学研究和唐宋词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统计,列出“本世纪词学研究及唐宋词研究总成果一览表”、“本世纪唐宋词研究成果时代分布一览表”、“本世纪唐五代词人研究成果一览表”、“本世纪宋代词... 本文尝试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本世纪词学研究和唐宋词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统计,列出“本世纪词学研究及唐宋词研究总成果一览表”、“本世纪唐宋词研究成果时代分布一览表”、“本世纪唐五代词人研究成果一览表”、“本世纪宋代词人研究成果一览表”等共6项统计表格,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基本风貌、发展历程、关注热点、研究格局,同时还就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反思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研究 定量分析 热点 格局
下载PDF
论唐宋词“点染”的艺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雪沛 陶文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4,共8页
"点染"是唐宋词创作中常见的技法之一。点与染之间的关系在词人笔下灵活多变,包括先点后染,先染后点,点少染多,染少点多,开头一点、通篇皆染,通篇皆染、篇末一点以及点与染穿插交织等。"点染"手法在唐宋词中的具体... "点染"是唐宋词创作中常见的技法之一。点与染之间的关系在词人笔下灵活多变,包括先点后染,先染后点,点少染多,染少点多,开头一点、通篇皆染,通篇皆染、篇末一点以及点与染穿插交织等。"点染"手法在唐宋词中的具体运用有一定规律,点常出现在词的开篇、结尾、换头等关键处;染则有淡笔白描与工笔彩绘、写实与虚构乃至浪漫神奇等多种笔法。唐宋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是词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吸收,体现出宋人开拓创新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点染 关系 艺术
下载PDF
唐宋词研究遗存难题述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桃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世纪的唐宋词研究成果辉煌,但也遗留下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举其要者包括词体的起源、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宋词的流派、词体的分类、词韵的分部与入派三声、词乐的重构、词体的文学性质等。在世纪末对学科发展所作的历史性... 本世纪的唐宋词研究成果辉煌,但也遗留下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举其要者包括词体的起源、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宋词的流派、词体的分类、词韵的分部与入派三声、词乐的重构、词体的文学性质等。在世纪末对学科发展所作的历史性总结中,对这些遗留的难题进行认真全面的清理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新世纪的学者知难而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研究 词体 敦煌曲子词 入派三声 长短句 文学流派 现代词学 入声韵 词调 起源
下载PDF
唐宋词“第一调”中“第一人”——论苏轼《浣溪沙》的创作成就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尊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浣溪沙》是唐宋词坛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第一调”,苏轼则是《浣溪沙》创作数量最多的“第一人”。在《浣溪沙》的创作中,苏轼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艳科”格局,拓展了题材内容的表现范围,提升了词体文学抒情言志的艺术品格,而且在形式体... 《浣溪沙》是唐宋词坛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第一调”,苏轼则是《浣溪沙》创作数量最多的“第一人”。在《浣溪沙》的创作中,苏轼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艳科”格局,拓展了题材内容的表现范围,提升了词体文学抒情言志的艺术品格,而且在形式体制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艺术的表现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透过《浣溪沙》这一词调的创作,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苏轼对宋词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词调 苏轼 浣溪沙 创作成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