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本草问答》探究唐宗海中西汇通思想
1
作者 蔡梦欣 丁侃 +2 位作者 杨欣欣 苏玮 张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31-134,138,共5页
《本草问答》是晚清著名医家唐宗海所撰的本草药理专著,体现了唐宗海中西汇通的学术色彩。本文简要介绍唐宗海的生平与成书背景,分析《本草问答》阐发汇通中医药理论的特点,认为该书在立足阴阳五行水火气血理论,重视药物自然属性的同时... 《本草问答》是晚清著名医家唐宗海所撰的本草药理专著,体现了唐宗海中西汇通的学术色彩。本文简要介绍唐宗海的生平与成书背景,分析《本草问答》阐发汇通中医药理论的特点,认为该书在立足阴阳五行水火气血理论,重视药物自然属性的同时,引用物理学、化学、气象学、西医学等西方自然科学以补充论证中医观点。从“衷中”“参西”两个方面讨论唐宗海在《本草问答》中体现的中西汇通学术思想,总结认为《本草问答》是一部以中医议论为主,兼有西学观点,通过借鉴或对比,力图证明中医药理观点正确性的著作,此亦为中西汇通学派学术思想的基本构成,对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问答》 唐宗海 中西汇通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从《血证论》探析唐宗海对小柴胡汤的运用
2
作者 张海东 陈泽涛 +1 位作者 孔维枝 封俊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唐宗海的《血证论》通过对少阳三焦油膜和血证机理的详细论述,基于“和少阳之枢机,调气机升降出入”的治疗法则,巧变方,用经典重义不重形,善用药,审宜忌加减治新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运用小柴胡汤经验。唐宗海治疗血证之时擅用小柴胡汤... 唐宗海的《血证论》通过对少阳三焦油膜和血证机理的详细论述,基于“和少阳之枢机,调气机升降出入”的治疗法则,巧变方,用经典重义不重形,善用药,审宜忌加减治新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运用小柴胡汤经验。唐宗海治疗血证之时擅用小柴胡汤,若见瘀血较重,阻气运行者,则用之化裁理气和血化瘀;若见呕血之后妇人妊娠恶阻等属中焦气机不利,火气互结者,则用之化裁调肝理气和中;若见妇人胞室中气血乖戾,致冲脉失于统领者,则用之化裁理血室、降冲逆;若见外邪干血,血家兼有表证者,则用之化裁和营卫、除寒热;若见妇人产后郁冒,阳气郁闭,津液输布受阻而咽干口渴者,则用之化裁通津液、畅三焦;若见肝气不疏,相火内郁或肝气肆逆,扰动血分者,则用之化裁发郁火、清火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唐宗海 “少阳三焦油膜”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浅析医家唐宗海与张锡纯中西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谭胜男 高蕾 +1 位作者 关忠影 王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50-955,共6页
通过对唐宗海与张锡纯中西思想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出二人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注重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与传承,以《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为理论基础,并且融入西医理论进行中西汇通;在疾病的治疗上注重整体观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唐宗海与张锡纯中西思想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出二人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注重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与传承,以《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为理论基础,并且融入西医理论进行中西汇通;在疾病的治疗上注重整体观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为后世医学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二者不同的是,在药物应用分析以及疾病的治疗上,唐宗海多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整体治疗和辨证论治的观念可与西医的病理、药理及生理相结合,从而形成中西融合的治疗理念;张锡纯则是通过西医的技术和知识寻找与中医的共通之处来为中西融合提供实践基础,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中西融合的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宗海 张锡纯 中西汇通
下载PDF
唐宗海《血证论》治血四法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蔡林 张蜀 +1 位作者 廖伯年 刘浩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2期1376-1377,共2页
唐宗海治疗血证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其将止血列为第一法,提出对出血性疾病必须进行有效的止血,才能挽救生命;瘀血留于体内日久就会产生其他变证,为防他变,其将消瘀列为治血第二法;止血、消瘀后,要想有效防止... 唐宗海治疗血证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其将止血列为第一法,提出对出血性疾病必须进行有效的止血,才能挽救生命;瘀血留于体内日久就会产生其他变证,为防他变,其将消瘀列为治血第二法;止血、消瘀后,要想有效防止血再潮动,完善治疗,必须用药安之,故宁血是治血第三法;以上三法可止血,但如因失血对机体造成的虚损状态不能得到有效纠正,仍可引起一系列病症,故补虚以扶正固本为治血第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 止血 消瘀 宁血 补虚 唐宗海
下载PDF
探析唐宗海治疗血证四法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叶瑜 莫志红 莫智旭 《中医药信息》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唐宗海是治疗血证的大师,他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将自己长期临床实践探索所得著成《血证论》,为治疗血证的专书。针对其提出的统治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唐宗海见解独到之处及遣方用药切合临... 唐宗海是治疗血证的大师,他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将自己长期临床实践探索所得著成《血证论》,为治疗血证的专书。针对其提出的统治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唐宗海见解独到之处及遣方用药切合临床性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宗海 血证 学术经验
下载PDF
唐宗海对中医妇科血症的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 盖国忠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45-346,共2页
系统回顾了唐宗海《血证论》中记述的中医妇科血证的文献,提出唐宗海治学之精神:求实有验;病机之要妙:虚实寒热;辨证之法门:常法异法。其中,血病用热药、消瘀之要法等对目前临床诊疗血证也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唐宗海 妇科 血症 治学 病机 辨证
下载PDF
清代医家林珮琴与唐宗海论治鼻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宇 刘旭莹 +4 位作者 韩雪 张玉 辛雨 李登雲 张一昕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0期1853-1855,共3页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家林珮琴《类证治裁》与唐宗海《血证论》书中鼻衄篇章的深入研读,探讨二位医家对于本病论治思想的异同。林氏以三因立论,治衄尤擅调气,疗鼻衄顽症颇有心得;唐氏以太阳阳明入手,主治肺肝,外治法别具一格。两位医家均善...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家林珮琴《类证治裁》与唐宗海《血证论》书中鼻衄篇章的深入研读,探讨二位医家对于本病论治思想的异同。林氏以三因立论,治衄尤擅调气,疗鼻衄顽症颇有心得;唐氏以太阳阳明入手,主治肺肝,外治法别具一格。两位医家均善用虫类药,林氏以"清"为重,唐氏以"通"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衄 林珮琴 唐宗海 论治思想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唐宗海《血证论》运用经方之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唐宗海的《血证论》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血证专著,对血证机理及血证临床诊治论述详细全面,条理清晰。其学术思想根植于中医经典,他认为血证渊源出经方,用经方独重小柴胡汤,学经典重义不重形并且善于药物的加减化裁,补血证临床诊疗之空缺。... 唐宗海的《血证论》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血证专著,对血证机理及血证临床诊治论述详细全面,条理清晰。其学术思想根植于中医经典,他认为血证渊源出经方,用经方独重小柴胡汤,学经典重义不重形并且善于药物的加减化裁,补血证临床诊疗之空缺。唐氏特别善用前人经典处方,尤其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其对经方的理解和运用贯穿于血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各个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用经方的经验。其方配伍精当,变通化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得到充分验证,值得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经方 唐宗海
下载PDF
唐宗海论治痢疾思想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乔靖 林亮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2期55-55,57,共2页
唐容川对于痢疾的辨证治疗颇有心得体会,在其著作中多有体现。他以仲景治痢之法为指导思想,临床运用注重实际依据,不人云亦云,善于触类旁通,借鉴类似疾病治疗方法,灵活运用。临证治疗以气血分病因,治以肝肺,中病即止,不妄克伐。
关键词 痢疾 唐宗海 治疗
下载PDF
唐宗海治咳喘经验撷萃 被引量:3
10
作者 鹿林 方莉 +3 位作者 童佳兵 李泽庚 李达 张开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2期1220-1221,共2页
唐宗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家。唐氏博览群书,本内难之首,参各家学说,复出一己之见,阐发六经之理,倡中西汇通,但求归于一是,辨证析方,颇多创见,如在血证的病机方面,重视脏腑的不同特性和症状;在治疗方面更提... 唐宗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家。唐氏博览群书,本内难之首,参各家学说,复出一己之见,阐发六经之理,倡中西汇通,但求归于一是,辨证析方,颇多创见,如在血证的病机方面,重视脏腑的不同特性和症状;在治疗方面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治血大法,并一一提出治疗方药,使血证的辨治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宗海 《血证论》 咳嗽 喘证
下载PDF
唐宗海《血证论》用药规律的数据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珊珊 戴媺 +1 位作者 于天启 陈志雄 《河南中医》 2016年第6期975-978,共4页
目的:研究唐宗海《血证论》中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将唐宗海《血证论》中明确记载的内服方药信息录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唐宗海《血证论》明确记载的内服用方共989首,涉及药物231味,... 目的:研究唐宗海《血证论》中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将唐宗海《血证论》中明确记载的内服方药信息录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唐宗海《血证论》明确记载的内服用方共989首,涉及药物231味,涵盖各类中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六味药物为甘草、当归、人参、茯苓、生地黄、白芍,核心组方为甘草、当归、人参、茯苓、生地黄、白芍、黄芩、白术、半夏、柴胡、生姜、大枣、川芎。结论:唐宗海《血证论》内服用药灵活,重视辨证论治,非纯用止血药物,处方用药以补益气血、疏肝和解为主的应用最广,用药规律印证了其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唐宗海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唐宗海治疗血症特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瑜 李成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唐宗海从血的化生、血的生理功能、血与气的关系、血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大法、预后、用药特色与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吐血、呕血、唾血、血崩、血脱等常见的出血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发。
关键词 唐宗海 血证
下载PDF
唐宗海一脉相承“阳化气,阴成形”重视气化意义辨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金丽 《光明中医》 2011年第4期681-682,共2页
近代唐容川老先生曾倡导"中西医汇通",意在论证中医并非不科学。其虽未强调两者在认识论上的优弱,但在"术"的层面上提出了关键点在于西医不识中医学"气化"的玄妙。"气化"学说,当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立足点及与西医抗衡与沟通的... 近代唐容川老先生曾倡导"中西医汇通",意在论证中医并非不科学。其虽未强调两者在认识论上的优弱,但在"术"的层面上提出了关键点在于西医不识中医学"气化"的玄妙。"气化"学说,当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立足点及与西医抗衡与沟通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宗海 中医病机学 阳化气 阴成形
下载PDF
唐宗海从瘀血论治痨瘵特色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曦 谭学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11,共3页
唐宗海论治痨瘵首重瘀血,认为痨虫是瘀血所化,治瘀血是治其本。唐氏从瘀血论治痨瘵,强调辨病辨证对症审因论治,倡导分部逐瘀,直捣巢穴,据此予以不同的祛瘀法,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从瘀血论治痨瘵的证治体系。
关键词 唐宗海 痨瘵 瘀血 祛瘀法
下载PDF
唐宗海论治妇产科病证特点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慧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2-34,共3页
清代医家唐宗海的《血证论》对妇产科病证的论治有独到之处。提出经血治水,辨证调理;崩带同源,治脾为主;胎病多端,水血立法;产后诸证,皆宜治气。所举诸证,皆与血证有互相发明之处,方药平正,颇切临床应用。
关键词 唐宗海 血证论 中医妇产科学
下载PDF
唐宗海治疗阴虚火旺型齿衄用药特色的研究
16
作者 叶瑜 莫志红 莫智旭 《中外医疗》 2011年第4期141-141,共1页
齿衄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唐宗海在《血证论》中列专篇讨论,分为胃中实火型、胃中虚火型及肾虚火旺型。本文通过研究唐氏治疗肾虚火旺型齿衄的用药经验,旨在扩大临床治疗方法,以利同道参考。
关键词 唐宗海 齿衄 阴虚火旺
下载PDF
唐宗海痨瘵证治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曦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唐宗海 痨瘵 证治特色
下载PDF
浅谈唐宗海对血证的治法
18
作者 韩一龙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32-933,共2页
关键词 唐宗海 血证 治法 发泄
下载PDF
唐宗海《血证论》消瘀思想探骊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新宇 苏悦 +5 位作者 何松 李卓凡 韩卉 汪岱 刘俊楠 王玉凤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将“瘀血”视为离经之血,因与正常好血不相融合,且常壅而化热、变生他证,故临床治疗吐衄便漏等出血证时,主张在止血之后尽早消瘀。通过总结《血证论》及相关文献论述,认为唐氏消瘀思想以分析瘀血成因、... 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将“瘀血”视为离经之血,因与正常好血不相融合,且常壅而化热、变生他证,故临床治疗吐衄便漏等出血证时,主张在止血之后尽早消瘀。通过总结《血证论》及相关文献论述,认为唐氏消瘀思想以分析瘀血成因、论述清血与瘀血的鉴别、辨明瘀留位置及其变证、据证施治为主线。提出:瘀血为好血离经而成;清血与瘀血不可单从颜色及流动性鉴别,而是依据血是否离经及离经的久暂进行鉴别,且血一旦离经,皆当视为瘀血,不论清瘀均需消除,其瘀血尚未入胃者,以消法和下法为主,已入胃者则以吐法为主;瘀留心肺、病情危急者,见心痛、神昏、咳逆喘促、鼻起烟煤等,当“急降其血以保心”“理气祛瘀以保肺”;瘀留三焦者,当分焦逐瘀;瘀留肌肉者,见自汗盗汗等,当“祛瘀兼益气养阴”;瘀留腠理者,见寒热往来等,当“祛瘀兼调和营卫”;瘀留脏腑经络者,须及早祛瘀,日久可变化为癥、瘕、脓、干血、痨虫五者,当分别予以“破血行气”“调血和气”“行气除瘀,兼以排脓”“消蚀干血”“杀虫夺血,兼以食疗”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瘀血 消瘀思想 唐宗海
下载PDF
基于唐宗海《血证论》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中医论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新宇 唐秀琴 +4 位作者 吕咪 牧慧 戴蕾 李凤 王玉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研究晚清名医唐宗海《血证论》中的治痨思想,进而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一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以《血证论》中'痨瘵篇'和'抱儿痨篇'为研究对象,结合《红炉点雪》《十药神书》《诸病源候论》及《医学正传》等... [目的]研究晚清名医唐宗海《血证论》中的治痨思想,进而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一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以《血证论》中'痨瘵篇'和'抱儿痨篇'为研究对象,结合《红炉点雪》《十药神书》《诸病源候论》及《医学正传》等相关著作中对痨病的认识,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一病的中医论治思路。[结果]妊娠合并肺结核相当于中医抱儿痨病,因痰、水饮、相火在上逆胎气的带动下上攻肺部而引发,病机复杂,当从五脏论治。痰为病,当'滋脾肾之阴,清肺豁痰';水饮为病,当'温脾肾之阳,泻肺除饮';相火为病,当'交通心肾,培土生金';痨虫为病,当'凉血泄瘀,杀虫伐肝'。同时,'纳肾气,降肺胃之气'及'补养气血'贯穿以上诸法之中。产母困惫者又当下胎保母,并注重早期预防和产后调护。[结论]唐宗海《血证论》在痨病的治疗上,理法清晰,见解独到,从而为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提高临床辨治此病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肺结核 抱儿痨 肺痨 唐宗海 血证论 医家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