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戏剧中的“集唐”现象与唐诗传播 被引量:4
1
作者 戴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7-201,239,共5页
明代传奇和杂剧作品中都出现了"集唐"现象,这与时代的文化取向和传播氛围密切相关。明人对唐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慕,是"集唐"的文化渊源;大量别集、选集的刊刻,文人热衷创作集唐诗等,是"集唐"的现实基础。另... 明代传奇和杂剧作品中都出现了"集唐"现象,这与时代的文化取向和传播氛围密切相关。明人对唐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慕,是"集唐"的文化渊源;大量别集、选集的刊刻,文人热衷创作集唐诗等,是"集唐"的现实基础。另外,明人的集唐诗反映出对中晚唐诗歌的偏重,与"诗必盛唐"的主流观点有明显区别,借助于此,正可全面把握明代唐诗传播与接受的真实状况。而唐诗以戏剧为传播途径,客观上也扩大了其传播范围与接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戏剧 集唐 唐诗传播
下载PDF
唐诗传播研究对重写中国文学史的意义
2
作者 吴淑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2,共6页
重写中国文学史,如果纳入唐诗传播研究的材料,可以从生活环境的诗化对唐代诗人身心的滋润、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诗作激励唐代诗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诗人之间诗歌传播过程中的诗艺切磋、追求传播效果促使新生代诗人出现四个角度更清晰地... 重写中国文学史,如果纳入唐诗传播研究的材料,可以从生活环境的诗化对唐代诗人身心的滋润、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诗作激励唐代诗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诗人之间诗歌传播过程中的诗艺切磋、追求传播效果促使新生代诗人出现四个角度更清晰地揭示唐诗发展的原因;可以破解一些文学发展中尚未解释清楚的文学现象,如唐人选唐诗少见杜诗、唐诗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文学史上的一些诗人或文学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传播 重写文学史 意义
下载PDF
论王维诗歌在禅林中的传播与接受——兼及“禅林唐诗学”的史料范围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本塔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4-50,共7页
在现存400余首王维的诗歌中,被禅宗文献征引与运用的超过40首,这可以视为王维诗歌禅林接受的特殊形态。禅宗僧人将王维诗歌运用到佛经解说、公案颂古、上堂说法和诗文创作等场合,有着辅助佛禅理念解读、充当全新禅学文本和用于审美体验... 在现存400余首王维的诗歌中,被禅宗文献征引与运用的超过40首,这可以视为王维诗歌禅林接受的特殊形态。禅宗僧人将王维诗歌运用到佛经解说、公案颂古、上堂说法和诗文创作等场合,有着辅助佛禅理念解读、充当全新禅学文本和用于审美体验抒发的目的,同时,也为王维诗歌带来了新的阐释空间与传播形态。这种“引诗证禅”现象与僧人所编诗选、僧人所撰诗话和僧人所作诗歌共同构成了集“选-评-作-用”于一体的“禅林唐诗学”研究体系,能够进一步深化当前对于唐诗学史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诗歌接受 禅林唐诗 引诗证禅 唐诗传播
下载PDF
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历程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臻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分析了唐王朝时期唐诗在日本传播的情况,认为政治影响、儒佛思想的东渐、汉文教育与汉字本身的特点是唐诗能够在日本广泛传播的三大历史原因。指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主要方式为"顺流""逆流""交流"三种形态... 分析了唐王朝时期唐诗在日本传播的情况,认为政治影响、儒佛思想的东渐、汉文教育与汉字本身的特点是唐诗能够在日本广泛传播的三大历史原因。指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主要方式为"顺流""逆流""交流"三种形态,在古代东亚,唐诗还是亲善外交的手段与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唐诗传播 传播原因 传播历程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唐诗在博客中的传播
5
作者 罗恺韵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博客凭借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及双向互动性等突出优势,扩大了唐诗传播的范围及影响,使唐诗研究的持续性更具生命力。而唐诗在博客中传播所带来的价值取向混乱等相关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
关键词 唐诗 博客 唐诗传播
下载PDF
唐代宫廷音乐机关与唐诗的汇集及传播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淑玲 张岚 许海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唐代宫廷音乐机关主要有太常寺、梨园和教坊。它们在以音乐服务于朝廷的职能之外,还兼有汇集和传播唐代诗歌的作用,它有助于诗人传名,鼓励诗人努力创制合乐诗歌,并为唐诗的后世流传奠定了音乐基础。
关键词 太常寺 梨园 教坊 唐诗的汇集与传播
下载PDF
唐人选唐诗背后权要与士人的博弈
7
作者 任文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3,99,共4页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出现了宗唐与宗宋之争,唐诗选本便成为各派张扬其主张的重要载...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出现了宗唐与宗宋之争,唐诗选本便成为各派张扬其主张的重要载体,编选刊印者甚多。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和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是目前梳理唐诗选本文献比较详尽的著作。其中,《唐诗选本提要》收录唐诗选本659种,其中存世唐诗选本348种;《唐诗书录》收录唐诗选本392种,著录存世者237种。陈伯海、朱易安二位学者2015年出版的《唐诗书目总录》收录唐诗选本460余种,著录存世选本362种。这个结论显然不够准确,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历代编写的唐诗选本不下700种,存世唐诗选本超过460种,这些唐诗选本是研究唐诗传播、唐诗经典化及历代诗学的重要文献。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的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立足于唐诗选本的文献搜集与整理,撰写选本提要,影印汇刊历代唐诗选本,精选点校部分有诗学价值的选本;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唐宋金元、明代和清代三个阶段的综合研究。此次刊发的三篇文章系这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本 唐诗传播 杜诗经典化 《才调集》
下载PDF
回顾与思考:唐诗自注与唐诗研究境域的开拓
8
作者 魏娜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18,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界对于唐诗自注的研究,经历了从附属于诗歌研究的非独立阶段到作为独立探讨对象的专门化研究阶段的重大转变;研究范围与视角逐渐突破个案分析与文献考辨,而渐趋宏观化与多元化。但对唐诗自注的研究整体上依然缺乏...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界对于唐诗自注的研究,经历了从附属于诗歌研究的非独立阶段到作为独立探讨对象的专门化研究阶段的重大转变;研究范围与视角逐渐突破个案分析与文献考辨,而渐趋宏观化与多元化。但对唐诗自注的研究整体上依然缺乏对其流变历程通景式、系统化的把握,尚未有诗歌本体、创作观念、诗歌流播等层面向唐诗自注渗入的多维视角的充分拓展。基于此,根据"一点两翼"的唐诗自注研究基本思路,即以唐诗自注为根本立足点,以自注本体研究和自注、诗歌本体、创作主体三者关系的拓展研究为两翼,以期探讨唐诗自注研究乃至唐代诗歌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自注 研究综述 文献考证 唐诗传播 杜甫 白居易
下载PDF
中日“海上丝路”与唐诗东传 被引量:5
9
作者 潘伟利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与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不同,通往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除运载香料、瓷器外,还是一条"书籍之路"。从汉至唐,中日主要交通路线有三条:汉代开始经壹岐、对马后途径朝鲜半岛的陆路,412年开通的中... 与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不同,通往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除运载香料、瓷器外,还是一条"书籍之路"。从汉至唐,中日主要交通路线有三条:汉代开始经壹岐、对马后途径朝鲜半岛的陆路,412年开通的中日"海上丝路"北线,702年开通的中日"海上丝路"南线。其中南线与唐诗关系最大,顺着南线,唐诗被遣唐使、留学生、入宋僧和往来商人等大量携至日本。唐诗到达日本后,为适应日本读者的需要,经历了一个"日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重新抄写以扩大传播、重新编纂以优中选优、加训点以符合日文习惯,还将诗意画成绘卷以使其意象、意境更形象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路” 书籍之路 平安时代 遣唐使 唐诗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