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嘉言唐诗文献学的思想渊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白金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2年第3期34-39,共6页
李嘉言是我国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当代唐诗文献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治学方法与理念对今天学界的研究工作颇有启发。但迄今为止,关于他学术思想的渊源与特点等问题并未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本文拟从... 李嘉言是我国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当代唐诗文献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治学方法与理念对今天学界的研究工作颇有启发。但迄今为止,关于他学术思想的渊源与特点等问题并未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本文拟从李嘉言与闻一多唐诗文献学思想的关系入手,以研究内容、治学精神两个方面为对象,考察李嘉言唐诗文献学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嘉言 闻一多 唐诗文献 渊源
下载PDF
南宋唐诗文献工作的深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建次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5-49,共5页
南宋唐诗文献工作的深化,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唐集校勘、整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杜甫、韩愈等人诗集注释达到空前繁荣, 诗作系年与诗人年谱编撰进入新阶段, 大型诗歌总集汇纂开始启动。这为后世唐诗学的盛兴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南宋 唐诗文献 校勘 笺注 编年 总集汇纂
下载PDF
唐代唐诗文献整理的研究概况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路路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唐代诗文献的梳理与研究,是历代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其研究成就也是非常高的。通过梳理唐代唐诗文献整理的概况,探求唐代唐诗文献学研究的特点及对后世唐诗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唐代 唐诗文献 特点 影响
下载PDF
北宋唐诗文献整理工作述略
4
作者 胡建次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8-92,共5页
北宋唐诗文献的整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人别集的辑佚与校刊;二是大型诗文总集的编录及有关文学史料的汇纂;三是杂史、野史、笔记小说对唐诗文献资料的保存。这些工作,为宋代唐诗学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北宋 唐诗文献 别集辑校 诗文汇纂 笔记留存
下载PDF
建构与再接受:闻一多与当代唐诗文献学的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闻一多在唐诗文献学研究中,改变了古典形态唐诗文献学的研究方式,扩展了唐诗文献学的史料范围,给唐诗整理与研究特别是清编《全唐诗》的整理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以作家考证、作品甄辨、作品辑补为核心内容,采用史料爬梳、文献整理、... 闻一多在唐诗文献学研究中,改变了古典形态唐诗文献学的研究方式,扩展了唐诗文献学的史料范围,给唐诗整理与研究特别是清编《全唐诗》的整理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以作家考证、作品甄辨、作品辑补为核心内容,采用史料爬梳、文献整理、文字训诂等文献考据的方法进行研究,建构了崭新的唐诗文献学学科体系。这种新的研究理路对当代阐释唐诗历史风貌与诗学艺术,对唐诗在新文化背景下的再接受都带来重大启发,也对当代唐诗文献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唐诗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唐诗文献 体系 建构 接受
原文传递
北宋唐诗研究的展开
6
作者 胡建次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B10期61-66,共6页
北宋唐诗研究的展开 ,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1、唐诗文献的整理 ;2、诗话、序跋书信中的唐诗论评 ;3、史学、博学视野中的唐诗研究。上述几方面相互联系 ,共同构建成北宋唐诗研究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 北宋 唐诗文献 诗话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蔡廷干赠司徒雷登的一首英文悼亡诗考析
7
作者 张红扬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2期168-173,205,共7页
北大馆藏司徒雷登文献中发现了一篇题为"因为你已长逝"的英文诗稿,经考证,其为清末儒将、民国政要蔡廷干为悼念1901年去世的夫人所作,1926年知悉司徒雷登夫人去世,蔡廷干又将诗稿赠于司徒雷登以表慰问.该诗既符合中国传统悼... 北大馆藏司徒雷登文献中发现了一篇题为"因为你已长逝"的英文诗稿,经考证,其为清末儒将、民国政要蔡廷干为悼念1901年去世的夫人所作,1926年知悉司徒雷登夫人去世,蔡廷干又将诗稿赠于司徒雷登以表慰问.该诗既符合中国传统悼亡诗的范式,也受英美挽歌的影响,其题名亦与拜伦的名篇《你已长逝》几近相同.这首悼亡诗是蔡廷干英诗创作的早期作品,其重视格律、追求音韵整齐的特点一直延续到其晚年成书的代表作《唐诗英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廷干 司徒雷登 悼亡诗 唐诗英韵》文献整理
下载PDF
“唐诗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8
作者 丁放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9-197,共9页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精华,作为研究唐诗的学问--唐诗学,也逐渐得到学界关注,但是如果与“《诗经》学”“《楚辞》学”“龙学”“红学”相比,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尚有欠缺。作为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唐诗学”,是近代确立的,并且在新时期以来...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精华,作为研究唐诗的学问--唐诗学,也逐渐得到学界关注,但是如果与“《诗经》学”“《楚辞》学”“龙学”“红学”相比,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尚有欠缺。作为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唐诗学”,是近代确立的,并且在新时期以来迅速发展。唐诗文献学在大作家文集整理注释、《全唐诗》增、修、注、新编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二、三流诗人诗集的整理却相对落后。唐诗文艺学方面,唐诗艺术研究虽有一些闪光的成果,但创新性成果偏少;唐代诗论研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唐诗与史学、哲学、艺术学关系之研究进展较快;唐诗学研究应坚持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应当科学地划定“唐诗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确立“唐诗学”建设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构建既有民族特色又能自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的唐诗学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唐诗文献 唐诗文艺学 文学本位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域外汉籍与唐诗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伯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一、新材料与唐诗学研究。 陈伯海先生在《唐诗学史稿》的余论“走向更新之路”中,特别举出了20世纪前半叶两位学者的功绩,即陈寅恪与闻一多,认为他们代表了两种“较为成熟的学术范型”,前者称之为“诗史互证”,后者则取名为“诗... 一、新材料与唐诗学研究。 陈伯海先生在《唐诗学史稿》的余论“走向更新之路”中,特别举出了20世纪前半叶两位学者的功绩,即陈寅恪与闻一多,认为他们代表了两种“较为成熟的学术范型”,前者称之为“诗史互证”,后者则取名为“诗思融会”。这无疑是一个精准的概括。然而对于一位成就突出的学者来说,任何概括都可能会有所遗漏。以闻一多而言,尽管他给学术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论文中诗情与哲思的高度融合,然而成就其这一高度的基础,却是他在文献上的坚实功夫。12卷本《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有《唐诗编》3卷,涉及唐诗文献的辑佚、辨伪、去重、校勘、注释等一系列工作,而在辑佚和校勘部分,他使用的材料就包括域外汉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文献 诗学研究 域外汉籍 20世纪前半叶 湖北人民出版社 闻一多 学术范型 诗史互证
原文传递
东亚唐诗学资源的开发空间及其现代意义
10
作者 查清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6期92-93,共2页
在东亚的日、韩等国,由于文化上同源,从8世纪至近世,唐诗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学唐、崇唐的风气长盛不衰,唐诗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而且被奉为汉诗创作的典范。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唐诗文献增添了极其丰富的新资料。研究者们通过辑佚和... 在东亚的日、韩等国,由于文化上同源,从8世纪至近世,唐诗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学唐、崇唐的风气长盛不衰,唐诗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而且被奉为汉诗创作的典范。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唐诗文献增添了极其丰富的新资料。研究者们通过辑佚和校勘,推出了新的校本;通过注释与考证,提供了各种批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开发空间 汉诗创作 唐诗文献 批注本
原文传递
诗人朱庆:人生道途上有幸有不幸
11
作者 陈尚君 《文史知识》 2023年第8期45-55,共11页
阅读唐诗文献,经常感慨诗人虽享生前重名,身后却至无只言片词保存,命运弄人,实在无可奈何;当然也有生前历经艰辛,偶然获一科第,仕宦并不得意,人生可称失败,但其诗集则历经艰难,居然得以传留至今。朱庆徐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中国国家图书... 阅读唐诗文献,经常感慨诗人虽享生前重名,身后却至无只言片词保存,命运弄人,实在无可奈何;当然也有生前历经艰辛,偶然获一科第,仕宦并不得意,人生可称失败,但其诗集则历经艰难,居然得以传留至今。朱庆徐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书棚本《朱庆徐诗集》一卷,存朱氏诗一百六十五首(误收两首),附其友人李诗二首。平生得意诗篇,大多存留至今,让我们可以充分了解他的坎珂科场道路,得晓他在人生奔波中的幸与不幸。阖卷思之,仍颇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图书馆 书棚本 幸与不幸 朱庆 唐诗文献 诗集 幸运儿 仕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