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兴”:情感唤起与审美表现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5,共7页
本文对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作了新的理解与阐释。兴是关于创作发生的最基本的理论,也是最能说明中国美学特质的元范畴。兴就是对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的唤起,其起因是客观外物的变化给主体心灵的触发。兴不仅是心之于物... 本文对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作了新的理解与阐释。兴是关于创作发生的最基本的理论,也是最能说明中国美学特质的元范畴。兴就是对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的唤起,其起因是客观外物的变化给主体心灵的触发。兴不仅是心之于物的受动过程,更是主体情感被唤起之后将所感外物化为审美意象的过程。兴这个范畴概括了创作主体从创作冲动的发生到审美意象的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情感唤起"的过程,也就是由主体所感受的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的转化与升华。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却发生着自然情感向审美情感的暗转。"兴"是一种强劲的推动力,使创作主体所感之物象,颇为自然地在心灵中创化为审美意象。宇宙造化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一个具有生命感的整体,是育化万物的母体。感兴论其深层的哲学底蕴是这种宇宙自然观。外物对主体情感的唤起,是偶然的触遇,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那种艺术创作的奇妙之作,大多是以感兴作为创作动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唤起 物象 审美意象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框架设计研究
2
作者 周榕 郭佳瑞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3,共10页
社会-情感学习面向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负责任的决策等五种能力,旨在帮助个体理解、管理和表达情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虚拟现实(VR)技术能够满足社会-情感学习所需的安全的、积极的、有挑战性的支持环境... 社会-情感学习面向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负责任的决策等五种能力,旨在帮助个体理解、管理和表达情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虚拟现实(VR)技术能够满足社会-情感学习所需的安全的、积极的、有挑战性的支持环境,完成情感唤起、情感调节和社交技能训练,与社会-情感学习需求高度契合。基于此,尝试厘清融合所需的多模态刺激、沉浸式交互、自适应反馈以及社会化环境等技术要素,构建VR技术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实践框架,阐明其三维结构:在认知维增强情感理解,在情感维实现情感管理,在行为维完成社会性交互。同时,VR技术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框架的优化应更多关注技术自身的情绪效应,积极引入虚拟社会心理的特定规律,适度强化身体图示的联结效应,并不断吸纳技术伦理与文化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 情感唤起 情感调节 社会技能训练 情感理解 情感管理 情感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微博在公共舆论中的情感唤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东恩 《今传媒》 2019年第8期46-48,共3页
任何公共舆论的产生都包含着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和一定的情感。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倾向于具体公共事件中的具体个人情感分析,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对新媒介型态下的个人在社交媒体微博中的情感表达加以分析,为我们未来更好地管理和建构... 任何公共舆论的产生都包含着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和一定的情感。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倾向于具体公共事件中的具体个人情感分析,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对新媒介型态下的个人在社交媒体微博中的情感表达加以分析,为我们未来更好地管理和建构公共空间,促进这一舆论平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微博 公共舆论 情感唤起
下载PDF
网店友好性和专业性对消费者愉快和情感唤起的效应分析
4
作者 闵文洁 金萍 +1 位作者 张莉 谭双顺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24期34-36,38,共4页
借鉴社会反应理论和环境心理学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式,探讨网店友好性质和专业性对消费者愉快和唤起情感的影响效应。网店友好性要素包括:语言、互动性和社会角色。专业性要素包括:外观设计、信息和服务。据此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实验设计对... 借鉴社会反应理论和环境心理学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式,探讨网店友好性质和专业性对消费者愉快和唤起情感的影响效应。网店友好性要素包括:语言、互动性和社会角色。专业性要素包括:外观设计、信息和服务。据此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实验设计对300名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享乐价值的调节下,网店专业性对消费者愉快和唤起有显著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店友好性 网店专业性 愉快及情感唤起
下载PDF
基于“情感唤起”理论的景点组织方法研究
5
作者 万丽 王跃军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4期50-50,共1页
本文从风景区规划景源撷取及组织环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在分析现状景点撷取与组织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情感唤起”理论的规划设计思路,旨在使景源情感魅力在景点空间的重新组织中得以延续。
关键词 景点 情感唤起 组织
下载PDF
让空间讲故事 JoanGener访谈录
6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6期98-98,共1页
id+c: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们三人决定共同创办h3o建筑事务所?JoanGener:我们深信建筑有着超越寻常的力量,因此在2017年着手建立了这个工作室。在这里,我们可以融合各自不同的背景和观点,在项目中注入丰富多彩的想法,将幻想与理论相... id+c: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们三人决定共同创办h3o建筑事务所?JoanGener:我们深信建筑有着超越寻常的力量,因此在2017年着手建立了这个工作室。在这里,我们可以融合各自不同的背景和观点,在项目中注入丰富多彩的想法,将幻想与理论相结合,打造出不仅能突破传统思维局限,而且能促进人、环境和自然之间有意义联系的空间。我们的愿景不仅是创造建筑,更是创造体验。这种体验能唤起情感,引发对话,激发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事务所 讲故事 思维局限 工作室 突破传统 唤起情感 访谈录 GENE
下载PDF
中国古代音乐诗的情感世界 被引量:1
7
作者 鲁文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72-75,共4页
诗与音乐的联姻,是中国古代特别突出的文艺现象。从发生学观点看,艺术诞生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本源性质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基因。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文艺王国中,音乐和诗歌仍然是关系最密切的两大家族。音乐的情绪性和... 诗与音乐的联姻,是中国古代特别突出的文艺现象。从发生学观点看,艺术诞生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本源性质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基因。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文艺王国中,音乐和诗歌仍然是关系最密切的两大家族。音乐的情绪性和中国古代诗人抒情素质的沟通,使古代诗人大多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促进和推动了诗与音乐结合的日臻关合直至完美。诗与音乐的联姻,主要指两方面:一是诗之入乐(以乐配诗和以诗配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诗 音乐家 情感世界 中国古代音乐 白居易 音乐形象 唤起情感 情绪性 本源性 三位一体
下载PDF
基于顾客心理分析的航空主题住宿产品研究
8
作者 高逸凡 《品牌研究》 2024年第1期0127-0129,共3页
在全球主题酒店业中,新兴的各类主题酒店通过设计来强调对消费者的体验吸引力最为显著。本研究引入心理学中的消费者情感唤起和质量期望理论,识别出哪些航空主题酒店产品设计机制会引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试图为消费者对主题酒店产品的... 在全球主题酒店业中,新兴的各类主题酒店通过设计来强调对消费者的体验吸引力最为显著。本研究引入心理学中的消费者情感唤起和质量期望理论,识别出哪些航空主题酒店产品设计机制会引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试图为消费者对主题酒店产品的感知与消费需求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美学表达和航空元素的设计是影响消费者预定航空主题酒店的重要因素,而酒店产品的功能维度只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期望产品质量进而影响消费预定需求。研究发现航空主题酒店产品在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消费者的情感和认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唤起 质量期望 航空 主题酒店
下载PDF
诗的情感与诗的形式
9
作者 王长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3-78,共6页
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没有情感因素的存在,诗就只剩下枯燥的和僵化的语言外壳,就毫无生气可言,也就失去了动人的力量。任何与感情相脱离的形式,都是死形式;一旦形式中有情感的灌注,这个形式立刻就生动起来,成为一种活形式。诗歌,正... 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没有情感因素的存在,诗就只剩下枯燥的和僵化的语言外壳,就毫无生气可言,也就失去了动人的力量。任何与感情相脱离的形式,都是死形式;一旦形式中有情感的灌注,这个形式立刻就生动起来,成为一种活形式。诗歌,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获得生命,有了感情的诗歌,就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诗歌的生命之所以历久不衰,并不全是因为它表现的某一思想是伟大的。是什么因素支撑着诗的生命,而使其焕发出光辉呢?是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 唤起情感 种生命 表现情感 布洛克 审美情感 美学 审美态度 审美理解 情感状态
下载PDF
情感唤醒视角下的研究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海萍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7-99,共3页
根据写作自我效能感理论,以42名文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而后访谈的方式,发现了影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的情感因素,设计情感唤起策略并实施后,再次进行问卷统计,得出有效情感唤起策略的排序为真实写... 根据写作自我效能感理论,以42名文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而后访谈的方式,发现了影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的情感因素,设计情感唤起策略并实施后,再次进行问卷统计,得出有效情感唤起策略的排序为真实写作任务、目标教学法和替代性学习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唤起 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下载PDF
以安顿生命为目标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理斯的情感唤起式自传民族志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卢崴诩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1-237,246,共17页
卡洛琳·艾理斯是情感唤起式自传民族志的主要开创者。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艾理斯将研究方法的核心问题从"怎样获得科学与客观的知识"转为"如何帮助研究者自身以及读者过着有意义、有用、符合道德伦理的生活"。以... 卡洛琳·艾理斯是情感唤起式自传民族志的主要开创者。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艾理斯将研究方法的核心问题从"怎样获得科学与客观的知识"转为"如何帮助研究者自身以及读者过着有意义、有用、符合道德伦理的生活"。以"叙事真实"和"生命连贯性"为理据,情感唤起式自传民族志让研究者在讲述自己遭遇的人生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透过向内反观自我的矛盾和纠结来揭示塑造与限制自我的社会结构,同时达到解放与重塑自我的效果,并且产生唤起读者情感共鸣、启发读者心灵和转变读者生活方式的作用。面对国内正在迅速扩张的实证主义"洋八股"学风,艾理斯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也可能刺激国内学者反思与深化自身对于西方诸多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唤起式自传民族志 后现代主义 叙事真实 生命连贯性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刘勰“物色”论的美学释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晶 张佳音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27-34,共8页
《文心雕龙》中的"物色"篇,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刘勰在"物色"篇中提出了具有独特理论价值的命题,从美学的角度对其中的要义加以诠释,对于当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即"物色"不是一般性地阐... 《文心雕龙》中的"物色"篇,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刘勰在"物色"篇中提出了具有独特理论价值的命题,从美学的角度对其中的要义加以诠释,对于当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即"物色"不是一般性地阐述自然景物对作家创作心理的感染与召唤,而是以"物—情—辞"的三维构建,突破了"情景交融"的理论模式,从而揭示了"辞令"作为文学媒介的关键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色 艺术媒介 情感唤起
下载PDF
宣传方式与宣传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亚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社会心理学对于信息的传达方式与传达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信息的单面宣传或双面宣传对宣传效果的影响,不同观点的呈现顺序对宣传效果的影响等,在宣传工作中,应借助于这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采用相应的宣传方式,以提高宣... 社会心理学对于信息的传达方式与传达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信息的单面宣传或双面宣传对宣传效果的影响,不同观点的呈现顺序对宣传效果的影响等,在宣传工作中,应借助于这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采用相应的宣传方式,以提高宣传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方式 情感唤起 单面论证 双面论证 系列位置效应 意见差异程度 宣传有效性
下载PDF
科林伍德后期表现主义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6期29-35,共7页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1889年出生于兰开夏郡的考尼斯顿,从小受到父亲给予的良好家庭教育,1908年入牛津大学读书,1912年...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1889年出生于兰开夏郡的考尼斯顿,从小受到父亲给予的良好家庭教育,1908年入牛津大学读书,1912年大学毕业,后任牛津大学研究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从事战时工作,战后重返牛津大学,任潘布罗克学院研究员.1934年任牛津大学温弗莱特学院形而上学教授,1941年因病退休,1943年病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巫术 情感表现 娱乐艺术 表现情感 大学毕业 语言 艺术创造 总体想象性活动 唤起情感
下载PDF
科林伍德论艺术与非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适然 《社会科学探索》 CSSCI 1991年第4期67-74,共8页
英国表现主义美学家科林伍德(Robin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的美学思想,国内已略有介绍,但还很不深入,特别是关于他的艺术与非艺术的理论,更少专门的论述。本文试在这方面进行较全面的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关键词 艺术表现 暴露情感 想象性经验 表现情感 非艺术 艺术家 表现主义美学 情感表现 语言 唤起情感
下载PDF
评п.в.西蒙诺夫的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和情绪生理学》(三)
16
作者 陈世雄(译) 《福建艺术》 2022年第12期26-31,共6页
十让我们更进一步。西蒙诺夫认为,在再现情感时使用“假使”,可以避免以下情况:“担心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扮演的奥赛罗的愤怒会像万尼亚舅舅的愤怒一样,那是天真的,理由是我们面对的是愤怒这种普遍的情感”(参考文献⑤,第79页)... 十让我们更进一步。西蒙诺夫认为,在再现情感时使用“假使”,可以避免以下情况:“担心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扮演的奥赛罗的愤怒会像万尼亚舅舅的愤怒一样,那是天真的,理由是我们面对的是愤怒这种普遍的情感”(参考文献⑤,第79页)。“假使”指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情感记忆的精妙之处,并不是唤起情感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记忆 西蒙诺夫 万尼亚舅舅 奥赛罗 生理学 参考文献 唤起情感 愤怒
下载PDF
直播带货主播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农产品直播间消费者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开红 王超 《乡村科技》 2021年第5期53-55,共3页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直播带货主播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将主播特征划分为个性化、娱乐化和社交化三类,研究其通过情感唤起、情感认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娱乐化特征的主播对消费者情感认同的影...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直播带货主播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将主播特征划分为个性化、娱乐化和社交化三类,研究其通过情感唤起、情感认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娱乐化特征的主播对消费者情感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社交化特征的主播对消费者情感唤起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播带货 直播特征 情感认同 情感唤起 购买意愿
下载PDF
艺术中的表现
18
作者 科林伍德 宁子 《当代文坛》 1983年第9期46-48,共3页
科林伍德(1889-194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表现说”最有力的主张者。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只是感情的表现,这种感情的表现不同于描述感情,也不同于发泄感情和唤起观众的感情,而只是在想象中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他以此作为真... 科林伍德(1889-194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表现说”最有力的主张者。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只是感情的表现,这种感情的表现不同于描述感情,也不同于发泄感情和唤起观众的感情,而只是在想象中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他以此作为真正的艺术,区别于娱乐、技艺、摸拟、宣传的标准。科林伍德的理论,在西方有着广泛的影响,而同克罗齐一道,被称为“克罗齐——科林伍德表现说”。 本文译自科林伍德的《艺术原理》(The principle of Art,p.109-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情感 唤起情感 艺匠 艺术家 克罗齐 发泄感情 情感的表现 “表现说” 意识到 说法
下载PDF
慢综艺的情感唤起:技术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微 陈清 《当代电视》 CSSCI 2019年第9期39-42,共4页
传统电视媒体注重寻找情感唤起的契合点,通过内心故事的相互分享,逐渐衍生出慢综艺的节目形态。慢综艺在关注个人精神需求的过程中,通过打造质朴的节目场景和平民化的嘉宾角色,实现节目编码和受众解码的吻合,使受众投身节目景观之中获... 传统电视媒体注重寻找情感唤起的契合点,通过内心故事的相互分享,逐渐衍生出慢综艺的节目形态。慢综艺在关注个人精神需求的过程中,通过打造质朴的节目场景和平民化的嘉宾角色,实现节目编码和受众解码的吻合,使受众投身节目景观之中获得置换满足;通过营造人际关系的亲密感和唤起集体记忆,实现了受众的情感和归属需求;通过多元互动打造虚拟客厅,形成观秀社交圈,完成了对受众情感的唤起与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综艺 口语传播 情感唤起
原文传递
共感美学的建构:以媒介为向度
20
作者 彭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7期153-153,共1页
“美感”的出现源于心物共感,而共感产生的基础是作为广义媒介的身体。以物的情感激发为起点,到物类之间交错的共象生成和情感唤起,再到复合物象的跨感官映现,共感美学的研究体系试图整合“物感”生成的整个范畴和过程,为其提供统一的... “美感”的出现源于心物共感,而共感产生的基础是作为广义媒介的身体。以物的情感激发为起点,到物类之间交错的共象生成和情感唤起,再到复合物象的跨感官映现,共感美学的研究体系试图整合“物感”生成的整个范畴和过程,为其提供统一的描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激发 情感唤起 共感 描述框架 美学 媒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