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理性批判与非理性倾向——当前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动向
1
作者 刘嘉良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0-43,共4页
近年来,西方管理界出现一股批判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倾向的新思潮,并且从美国开始蔓延到西方各国。这股新思潮从理论和实践上影响着西方管理模式使其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不乏值得我国管理界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
关键词 西方管理理论 理性倾向 唯理性主义 西方管理模式 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 价值观 理性模式 企业精神
下载PDF
关于大学教学理念的形成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国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大学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学理念,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剖析。文章阐明,大学教学的理念,既是大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不同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因素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大学教学本质特点和规律的深层反映... 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大学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学理念,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剖析。文章阐明,大学教学的理念,既是大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不同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因素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大学教学本质特点和规律的深层反映形式。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教学的形态和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种教学理念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唯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和"实证主义"理念,至今仍然是大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教学理念 唯理性主义 人本主义 实证主义
下载PDF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与汉语审美功能的再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1-93,共3页
本文探讨了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于汉语审美价值认识的新启示,指出这一转向实质上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一次变革,语言走出了语言的逻格斯中心和唯理性主义,语言不只是载体、工具,更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构成因素,语言观念的革新... 本文探讨了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于汉语审美价值认识的新启示,指出这一转向实质上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一次变革,语言走出了语言的逻格斯中心和唯理性主义,语言不只是载体、工具,更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构成因素,语言观念的革新使人们能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更能诠释汉语的文化蕴涵与感性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语言论转向 汉语 审美功能 认知方式 唯理性主义
下载PDF
美育对教学论理论建构的启迪
4
作者 魏小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9-91,93,共4页
美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很丰富,但教学论的理论构建对美育理论的吸纳和融合还很不够,直接影响着美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借鉴美育的理论成果,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社会学取向、教育学取向和实践取向四个维度来全面理... 美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很丰富,但教学论的理论构建对美育理论的吸纳和融合还很不够,直接影响着美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借鉴美育的理论成果,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社会学取向、教育学取向和实践取向四个维度来全面理解美育的内涵。基于美育研究四个取向的成果,美育对教学论的理论构建有三个方面重要启迪:启发我们反思教学论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启发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个体认知机制",启发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美育 唯理性主义 个体认知机制
下载PDF
宋明之际的理学与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仪平策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52,共6页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旨在撑持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儒学,同强调以仁释礼、礼乐并用、情理相和的早期儒学所具有的浓厚的感性意味比起来,则更多地以蔑视、禁锢以至否定感性的唯理性主义和冷漠、森严、抽象的纯哲学面孔而空前遥远...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旨在撑持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儒学,同强调以仁释礼、礼乐并用、情理相和的早期儒学所具有的浓厚的感性意味比起来,则更多地以蔑视、禁锢以至否定感性的唯理性主义和冷漠、森严、抽象的纯哲学面孔而空前遥远地离开了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准审美的哲学文化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美学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早期儒学 传统儒学 唯理性主义 理学家 哲学文化 专制主义 本体论
下载PDF
十三—十七世纪的宗教与科学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蓓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8,共7页
文章探讨了13—17世纪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为13—15世纪由于基督教与亚里士多德的融合而产生的对自然的特殊认知系统和经院哲学的理性唯知主义,为这段时期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这段时期,尽管双方也存在冲突,但以融合为主。16... 文章探讨了13—17世纪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为13—15世纪由于基督教与亚里士多德的融合而产生的对自然的特殊认知系统和经院哲学的理性唯知主义,为这段时期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这段时期,尽管双方也存在冲突,但以融合为主。16—17世纪,随着机械论世界图景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关于“上帝、自然与人”的观念,新科学的产生与中世纪的守旧势力和宗教权威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引发历史上宗教与科学的第一次交锋。然而宗教与科学的接触,又使双方都向前迈进了一步:科学在新教中找到了发展的动力,宗教也吸收了科学的成果,去除了芜杂的东西,变得精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宗教 十三—十七世纪 特殊认知系统 理性主义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师范人格”的营造与艺术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理 《云梦学刊》 1996年第2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师范人格 理性与非理性 艺术教育 面向21世纪 师范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唯理性主义 创新开拓能力 教育目的
下载PDF
80年代西方管理理论的新进展
8
作者 黄孟藩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9期50-57,共8页
一、文化热的浪潮席卷管理界西方世界中管理理论的很多原理、观点和方法源自美国,其管理理论的流派之多已构成“丛林”,不同思潮,此起彼伏,简直象个万花筒,对其它西方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高度生产率和雄... 一、文化热的浪潮席卷管理界西方世界中管理理论的很多原理、观点和方法源自美国,其管理理论的流派之多已构成“丛林”,不同思潮,此起彼伏,简直象个万花筒,对其它西方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高度生产率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更衬托出其管理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理论 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 企业精神 战略管理学 管理实践 文化热 西方国家 唯理性主义 组织变革
下载PDF
感情作用的辨析
9
作者 李峻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41-44,共4页
感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现象,然而对感情在社会发展中的创作问题,以往常被片面地理解。一是片面夸大感情的作用,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的作用的非理性主义;一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情作用的唯理性主义,这两种对... 感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现象,然而对感情在社会发展中的创作问题,以往常被片面地理解。一是片面夸大感情的作用,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的作用的非理性主义;一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情作用的唯理性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感情作用辩证分析基础上的,因而都是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趋势 科学理论 理性认识 唯理性主义 客观事物 理性思维能力 精神世界 实践活动 发生作用 消极作用
下载PDF
语文教学要有宇宙意识
10
作者 曾宣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0年第1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宇宙意识 语文教育 文化意识 语文课程 《种一片太阳花》 价值取向定位 《雨中登泰山》 唯理性主义 和谐发展的人
下载PDF
威廉·布莱克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宪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7-32,共6页
1 像其他思想家与诗人一样,威廉·布莱克极大地关切人类以及他所生存的宇宙问题。伊旬园的故事以及发生在伊甸园的悲剧,是尽人皆知的。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因为偷食了禁果而被逐出乐园,从而人有生老病死。此后,女人受生产儿女之苦... 1 像其他思想家与诗人一样,威廉·布莱克极大地关切人类以及他所生存的宇宙问题。伊旬园的故事以及发生在伊甸园的悲剧,是尽人皆知的。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因为偷食了禁果而被逐出乐园,从而人有生老病死。此后,女人受生产儿女之苦痛,男人终生劳作直至归于尘土。据《圣经》言,人类的堕落始于夏娃对生命知识的好奇而食禁果,而且堕落导致赎罪,从而伊始人类追寻上帝的漫长路程。这便是人类悲剧的根源与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布莱克 悲剧意识 伊甸园 道德伦理 创世纪 上帝 唯理性主义 圣经 思想家 宗教
原文传递
评黑格尔论直觉
12
作者 段小光 《学术月刊》 1986年第1期38-41,共4页
西方哲学史步入现代后,发生了理性主义的断裂,大陆哲学朝着非理性主义的方向急转直下。黑格尔哲学处在这个“极”的地位上。黑格尔是一个唯理性主义者,他声称“哲学的目的即在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轻而易举地把一切非理性的因素排... 西方哲学史步入现代后,发生了理性主义的断裂,大陆哲学朝着非理性主义的方向急转直下。黑格尔哲学处在这个“极”的地位上。黑格尔是一个唯理性主义者,他声称“哲学的目的即在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轻而易举地把一切非理性的因素排出了认识的领域。现代西方许多哲学家不满这种极端的理性主义,他们用直觉等等取而代之。这种认识路线的一正一反,基本上体现出西方大陆哲学从黑格尔到现代哲学认识论的发展脉络。但是,无论是“正”还是“反”都未免失之偏颇,或许更科学的认识有待于“合”的降生。显然,我们首先应该对黑格尔关于直觉的看法论说一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直觉主义 直觉思维 概念思维 唯理性主义 辩证思维 认识能力 中介性 哲学家 理性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