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唯识学对般若“空”义的诠释与缘起论的重构
1
作者 吴学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71,88,共6页
缘起思想和实相论思想是组成佛教教理的二大系统。释迦初说缘起 ,本是“空”“有”圆融的。但自佛灭度 ,说缘起者遂开二门 ,一主遮情 ;二主表德。世亲识转变说扬弃中观的缘起论 ,重构佛教缘起学说 ,也旨在二门的融通。唯识学对缘起论的... 缘起思想和实相论思想是组成佛教教理的二大系统。释迦初说缘起 ,本是“空”“有”圆融的。但自佛灭度 ,说缘起者遂开二门 ,一主遮情 ;二主表德。世亲识转变说扬弃中观的缘起论 ,重构佛教缘起学说 ,也旨在二门的融通。唯识学对缘起论的重建 ,首先在于通过建立阿赖耶识缘起论 ,将缘起收摄入第八识的发用 ;到了世亲乃将现行层面的诸法“转变”统一为识的分别 ,将轮回的所依和生命的趣向归结到种子识的相续流转 ,然后将现识的分别义与种识的流转义一并融合到识转变的本体论结构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中道 识分别 转变 性空 阿赖耶识缘起
下载PDF
窥基的四重二谛理论
2
作者 冯国栋 《五台山研究》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唐代慈恩宗的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出的四重二谛理论,不仅利于契会唯识中道,突显真俗二谛不一不异之关系,更利于修行证果,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殊胜之处。
关键词 窥基 四重二谛 唯识中道 真俗二谛 修行证果
下载PDF
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佛法沉思录之二)
3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8-29,共2页
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佛法沉思录之二)胡晓光中道义是佛法的根本义,佛法于一切法都作中道观。所谓中道者,就是不落两边,但行于中,是为中道。中道义在逻辑上是一种辩证法,但它与世间哲学辩证法还有本质区别。世间哲学的辩证法尚... 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佛法沉思录之二)胡晓光中道义是佛法的根本义,佛法于一切法都作中道观。所谓中道者,就是不落两边,但行于中,是为中道。中道义在逻辑上是一种辩证法,但它与世间哲学辩证法还有本质区别。世间哲学的辩证法尚属一种思辩,并且它没有脱离本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特质 内在超越 哲学辩证法 超越论 唯识 自性 佛法 唯识中道 思维方法 圆融无碍
原文传递
谈认识的虚妄性
4
作者 正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6-23,47,共9页
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对我人与外境的关系茫然无知。佛陀大悲,授以唯识中道,以“万法唯识”“心外无境”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于这一真理的具体阐述,便是“依他”、“遍计”、“圆成”三性之说,正恺法师在《谈认识的... 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对我人与外境的关系茫然无知。佛陀大悲,授以唯识中道,以“万法唯识”“心外无境”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于这一真理的具体阐述,便是“依他”、“遍计”、“圆成”三性之说,正恺法师在《谈认识的虚妄性》一文中,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这一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万法 依他起自性 第六意识 遍计所执自性 圆成实性 瑜伽师地论 唯识 唯识中道 宇宙人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