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书法审美现象考论:基于“唯识无境”视域
1
作者 兰浩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36,共12页
"唯识无境"是佛法唯识学的核心理论,是对宇宙一切法的独创解释。从唯识学角度解读中国书法现象迄今少有学者探索。结合唯识论经典和当今学人相关著作,从唯识无境观点出发探索书法审美现象,阐述书法作为不离心识的外境而存在,... "唯识无境"是佛法唯识学的核心理论,是对宇宙一切法的独创解释。从唯识学角度解读中国书法现象迄今少有学者探索。结合唯识论经典和当今学人相关著作,从唯识无境观点出发探索书法审美现象,阐述书法作为不离心识的外境而存在,中国书法审美现象也在阿赖耶识本识为依止的种熏现行中得以理解。"转识成智"是唯识学依于佛陀所证境界而为引导众生最终成就无住涅槃所安立,中国书法创作表达自然抽象和心性审美境界,唯识学和中国书法审美归趣具备相融性和不共性。相融性体现为唯识观修行运用书法可以表征和引渡佛法,书法即佛教修行妙用法门。不共性体现为唯识学终极目标的无住涅槃境界和中国书法的世智审美心理趋向不同等多个方面。从"唯识无境"理解书法现象,有助于深入解读佛教佛法和书法艺术二者之间的究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无境 唯识 佛教 中国书法
下载PDF
王阳明“心外无物”与佛教“唯识无境”思想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多被误解为来源于佛教。虽然其看上去与唯识学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王阳明所说的"心"与佛教所讲的"识"或"心"并不相同,他所说的"物"与佛教所讲的"境&qu...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多被误解为来源于佛教。虽然其看上去与唯识学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王阳明所说的"心"与佛教所讲的"识"或"心"并不相同,他所说的"物"与佛教所讲的"境"或"法"也不是一个范畴,他的"心外无物"说与佛教"唯识无境"等理论的来源途径更不一致。因此,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从本质上、内容上、来源上以及由此展开的功夫论上都是儒家的,而并非是借鉴佛教"唯识无境"、"万法尽在自心"等说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外无物 唯识无境 窥基 禅宗
下载PDF
唯识无境与现象学还原——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鑫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在诸多方面可以展开比较。比如在探讨意识和对象的关系方面,唯识学主张通过唯识无境之理来证悟唯识相和唯识性,胡塞尔主张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来描述意向性关系。唯识无境和现象学还原这两个命题具有共同的论证... 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在诸多方面可以展开比较。比如在探讨意识和对象的关系方面,唯识学主张通过唯识无境之理来证悟唯识相和唯识性,胡塞尔主张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来描述意向性关系。唯识无境和现象学还原这两个命题具有共同的论证思路,但在内容和立场上,二者有较大差异。本文尝试对这两个命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论述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胡塞尔 现象学 唯识无境 现象学还原
下载PDF
佛教“唯识无境”论对美学意境的影响
4
作者 祁志祥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从佛教的“阿赖耶识缘起”论的特质入手,论述了佛教的“唯识无境”论对美学意境的影响。
关键词 佛教 "唯识无境" 美学 阿赖耶识
下载PDF
浅谈唯识无境
5
作者 定赞 《广东佛教》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唯识无境”说 唯识三十颂诠句》 唯识二十颂》 佛教 佛学研究
下载PDF
“唯识无境”初探
6
作者 徐湘霖 《法音》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6-33,共8页
关键词 唯识无境 佛教 《成唯识论》 三自性 三无性
原文传递
唯识的因明论证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德东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264-273,共10页
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 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论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唯识无境 唯识 “色” 所缘缘 《大正藏》 阿赖耶识 窥基 因明论式 影像
下载PDF
无著的唯识思想
8
作者 徐绍强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251-263,共13页
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无著的唯识思想。分析了无著关于阿赖耶识、意的各种论述,认为无著把意分解成意根和染污意二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时表现出了偏重染污意的特点;指出《瑜伽师地论》的<摄抉择分>的内容至少在无著写作《显扬... 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无著的唯识思想。分析了无著关于阿赖耶识、意的各种论述,认为无著把意分解成意根和染污意二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时表现出了偏重染污意的特点;指出《瑜伽师地论》的<摄抉择分>的内容至少在无著写作《显扬圣教论》时就已形成,并直接影响了该论;探讨了无著的五位百法思想与说一切有部五位七十五法和《瑜伽师地论》有关思想的区别和联系;指出无著用十一种识概括一切世俗事物,提出了一切唯识的三条理由和获得唯识观的四智,他的三性认识论与般若、华严思想有一定的关联;认为无著在六转依的名义下,提出了转八识成四智的转依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大正藏》 说一切有部 染污 唯识无境 三自性 认识论 事象 “意” 存在性
下载PDF
语言在唯识学中的作用--以《成唯识论》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陈鑫 《华夏文化》 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
唯识学起源于古印度,是中观学之后大乘佛学的主流。唯识学传入中国后,经过玄奘、窥基等大师的弘扬,不仅更加系统化和精密化,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学派--唯识宗(又名“法相宗”),虽传之不远,却独树一帜。唯识学的根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八... 唯识学起源于古印度,是中观学之后大乘佛学的主流。唯识学传入中国后,经过玄奘、窥基等大师的弘扬,不仅更加系统化和精密化,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学派--唯识宗(又名“法相宗”),虽传之不远,却独树一帜。唯识学的根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八识、三自性和五位百法等概念系统,唯识无境和转识成智等命题系统,皆可视为对此根本命题的展开。然而,意识毕竟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内在于心灵,又迁流不息,要对意识进行描述和解释,必须得借助语言这一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转识成智 大乘佛学 唯识 窥基 八识 唯识无境 三自性
下载PDF
论阿赖耶识的确立与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德东 《中华文化论坛》 1994年第4期29-34,共6页
论阿赖耶识的确立与发展魏德东阿赖耶识是佛教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对阿赖耶识的理解存在着许多歧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阿赖耶识在印度佛教中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分析,阐明其基本含义及流变。一在瑜伽行派中,阿赖耶识是... 论阿赖耶识的确立与发展魏德东阿赖耶识是佛教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对阿赖耶识的理解存在着许多歧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阿赖耶识在印度佛教中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分析,阐明其基本含义及流变。一在瑜伽行派中,阿赖耶识是表述世界本体的范畴。"阿赖耶",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唯识 认识论 唯识今学 本体理论 本体论 唯识无境 三自性 《大正藏》 认识对象
下载PDF
佛教精神之承继与高扬——谭嗣同的“应用佛学”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一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79-85,共7页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思想为基础,著成《仁学》一书。其所谓“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当是谭氏身体力行的“应用佛学”,以至于可把《仁学》当作“佛书”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佛学 佛教精神 佛教思想 唯识 华严宗 无我 谭嗣同 唯识 唯识无境 阿赖耶识
下载PDF
无情有佛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叔迦 《佛教文化》 1999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天台宗 化学成份 慈恩宗 形式上的问题 吉藏 华严经 无情有性 唯识无境 三界唯心 禅宗
下载PDF
唯识学的真实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唯识 认识论 存在论 圆成实性 唯识无境 认识关系 二元性 现量 真如 世间法
原文传递
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14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4-17,共4页
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并且切合现代文化思维方式的佛学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研究与解释是对"文本"的不断切近的理解与体悟。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关系到对"文本"的解读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讲,方法是否合理... 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并且切合现代文化思维方式的佛学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研究与解释是对"文本"的不断切近的理解与体悟。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关系到对"文本"的解读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讲,方法是否合理更关系到阐释结果是否正确。佛教史上两千多年来的研究与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无为法 缘起论 因果关系 解释方法 因果论 唯识无境 阿赖耶识 因果原理 欧阳竟无
原文传递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0-15,共6页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胡晓光基本观念问题一、佛学是佛陀思想及其实践之学。佛学的研究对于我人而言,是“结论后之研究”。佛陀是正觉之圣,他全证法身,为度化有情,设教传法,以文字语言为道理的载体。佛陀认为他讲的法,是...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胡晓光基本观念问题一、佛学是佛陀思想及其实践之学。佛学的研究对于我人而言,是“结论后之研究”。佛陀是正觉之圣,他全证法身,为度化有情,设教传法,以文字语言为道理的载体。佛陀认为他讲的法,是成就法身的道路,同时在其文句中也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学 中观学 唯识 方法论 认识论 三自性 重要问题 唯识无境 缘起性空 辩证法
原文传递
佛法沉思录之四──佛教缘起哲学统观
16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7-9,共3页
佛法沉思录之四──佛教缘起哲学统观胡晓光缘起哲学思想是佛教理论的基石,若通达缘起法义,即见佛教真实本义。以往讲缘起法者,多是将经论中的各种缘起名目罗列一起,一一地对名相进行诠解,这只是为了对缘起法的知识统观介绍,笔者... 佛法沉思录之四──佛教缘起哲学统观胡晓光缘起哲学思想是佛教理论的基石,若通达缘起法义,即见佛教真实本义。以往讲缘起法者,多是将经论中的各种缘起名目罗列一起,一一地对名相进行诠解,这只是为了对缘起法的知识统观介绍,笔者亦曾撰此类文章。本文则依哲学方法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缘起论 佛法 印度佛教 自性 体用一如 转识成智 唯识无境 本体 无我
原文传递
“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
17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唯识学有一套独特的认识论,它是佛教终极目的———转识成智的实践方法论。为了确证内在思维的独立性,唯识学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关系,二是内在自缘觉知关系,唯识学... 唯识学有一套独特的认识论,它是佛教终极目的———转识成智的实践方法论。为了确证内在思维的独立性,唯识学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关系,二是内在自缘觉知关系,唯识学的重心放在内在觉知关系系统上。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所缘缘 认识论 有相唯识 唯识无境 唯识 认知关系 方法论 玄奘 《成唯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