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儿唾涎频多如何用药?
- 1
-
-
作者
赵复国
-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2,共1页
-
文摘
答:唾为肾液,涎为脾液.故小儿唾涎频多俱是湿证,有虚寒和湿热之分.虚寒证:脾主中气,司中阳,性喜温,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为后天之本,精气生化之源.肾主五液,主藏精,内寄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气之主.脾肾相互协调,再经三焦的气化作用,保持唾涎的正常运行,维持滋养润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脾肾阳虚,温运、推动、固摄的气化功能减弱而失其调控.脾脏虚寒,温运乏力,湿自内生,寒湿困脾,故唾涎湿浊泛溢,而唾涎频多缠绵起伏.常见小儿唾涎频多,缠绵起伏,时轻时重,呈清稀泡沫状.气短乏力,食减便溏,小便清长,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沉弱等.治以温补脾肾,补中益气,健脾燥湿法.促进脾肾阳气的温运和三焦的气化功能,中气的运化,推动、固摄、肾气的潜降摄纳.使之唾涎的升降出入有序,而归于常道,则唾涎频多之证自愈.温补脾肾用淫羊藿、巴戟天、仙茅、益智仁、肉桂、干姜、桂枝、附片、胡椒、丁香等,温补脾肾,助其温运固摄之功.补中益气用黄芪、党参、山药、红参、升麻等,补中益气,助其统帅,运化升提之力.健脾燥湿用炒苍术、炒白术、砂仁、厚朴、白豆蔻等健脾燥湿,杜其湿浊之源.
-
关键词
儿童
唾涎频多
中医药治疗
合理用药
-
分类号
R272.4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无病可辨”案例一束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周仲瑛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
文摘
西医学辨病结合中医学辨证的临床诊疗思路 ,已经得到普遍的共识 ,但对两者主次位置的互易性、中医自身识病的认同性等 ,尚有待深入探讨。通过口干涩案、咯吐稠痰案、泛吐涎唾案、冲气上逆案、恶寒、身痛案、食少案等无病可辨的病例 ,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愈 ,表明中西医的两种理论体系是一种平行的互补关系 。
-
关键词
无病可辨
口干涩
咯吐稠痰
泛吐涎唾
案例
-
Keywords
undifferentiated diseases
dry mouth
expectoration of thick sputum
salivation
cases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桂竹饭
- 3
-
-
作者
沈世雄
-
出处
《福建农业》
1995年第1期24-24,共1页
-
文摘
桂竹饭是武夷山流传数千年的一种饭食。现在已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美餐。 桂竹饭的做法很简单,先把淘过的米装进竹筒,再灌进足够的水,浸一夜后,再放到火炭上烤。但要注意,在装米前,不要弄脏竹心。弄脏了不能洗,一洗就把里面的竹膜洗去,做出的饭就没有香味了。 烧桂竹饭的规矩是很严的:先把竹筒砍开一头,用野芭蕉叶堵住。
-
关键词
桂竹
竹筒
火炭
野芭蕉
砍开
再灌
武夷山
唾涎
旅游者
火烤
-
分类号
TS97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白骨精“斋僧”小议
- 4
-
-
作者
侯定乾
-
机构
驻马店师范学校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39-40,共2页
-
文摘
凡是看了《西游记》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很能发人深省的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是个吃人不眨眼的妖魔。为了吃唐僧,他先变作一个“美女”,提着一罐香喷喷的“饭菜”,到路口“斋僧”。为了骗唐僧师徒上钩,他还装出一副“慈悲”的面孔,满口甜言蜜语,对唐僧可谓“关怀”备至了。愚蠢的唐僧和猪八戒,被这香喷喷的“饭菜”和甜蜜蜜的言语迷住了心窍,一个高念“弥陀”,一个唾涎欲滴。
-
关键词
白骨精
小议
唐僧师徒
孙悟空
资产阶级法权
猪八戒
林彪
毒虫
大资产阶级
唾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