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和CD44v6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谷化平 尚培中 刘艳茹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 X(sialylLewis X ,SLeX)抗原和CD44v6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催化信号放大 (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及 10例慢性胆管炎组织中SLeX抗原和CD44v...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 X(sialylLewis X ,SLeX)抗原和CD44v6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催化信号放大 (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及 10例慢性胆管炎组织中SLeX抗原和CD44v6蛋白的表达 ,分析SLeX和CD44v6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胆管癌组织中 ,SLeX和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7.4%和 62 .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0 .0 % (P<0 .0 5)。SLeX和CD44v6表达阳性率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脏器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SLeX表达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 (r =0 .49,P<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 CD44V6 胆管癌 生物学行为 免疫组 检测
下载PDF
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的测定
2
作者 张腾腾 王若明 +2 位作者 丁一 乐晓萍 僧国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 胃腺癌
下载PDF
唾液酸化路易斯-A抗原在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袁建寰 颜琳 +2 位作者 夏婷 林静吟 陈惠祯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 -A抗原 (SLe A)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了10 0例宫颈癌组织 ,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Le A在非癌组织中无明显表达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66...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 -A抗原 (SLe A)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了10 0例宫颈癌组织 ,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Le A在非癌组织中无明显表达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66% ,其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癌灶大小和患者年龄无关 (P>0 .0 5 ) ,SLe A在细胞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有转移、复发及预后差的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增强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SLe 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潜能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A抗原 宫颈癌 基因表达 病理类型 细胞分
下载PDF
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 ssDNA适配子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红艳 谢伟 +6 位作者 冯茂辉 段丽 余佳莉 陈家宽 吴洲清 谢辉 汪付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6-1548,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获得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SLeX)ssDNA适配子(aptamers)的方法。方法构建长度为70m的初始随机单链DNA库,其中含30个随机序列,以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小球为筛选介质,运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技术)获得S... 目的建立体外获得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SLeX)ssDNA适配子(aptamers)的方法。方法构建长度为70m的初始随机单链DNA库,其中含30个随机序列,以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小球为筛选介质,运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技术)获得SLeX的ssDNA适配子。将适配子库克隆、测序,采用DNAMAN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生物素-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系统测定适配子与SLeX的亲和力。结果经逐轮筛选,所得富集库与SLeX的亲和力逐步提高(A值从0.145增加到了0.460),大部分适配子克隆测序后与预期相符。结论经9轮筛选获得的ssDNA适配子与SLeX的体外结合有高度的特异性及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 适配子 克隆
原文传递
唾液酸化路易斯-X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晶 任婧 +2 位作者 吴正钧 孙克杰 郭本恒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6,共6页
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 lewis X,Slex)是选择素家族的一个共同糖配体,通过与选择素竞争性地结合炎性细胞,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通过克隆表达Slex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体外进行Slex的生物合成,用于相关乳腺炎防治药物的研发。β-1,4-半... 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 lewis X,Slex)是选择素家族的一个共同糖配体,通过与选择素竞争性地结合炎性细胞,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通过克隆表达Slex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体外进行Slex的生物合成,用于相关乳腺炎防治药物的研发。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GT)就是参与Slex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利用相关软件对牛的GT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了解了GT的相关理化性质。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GT基因的CDS,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GT,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PIC9K。通过电转化将线性化的表达质粒pPIC9K-GT整合到宿主菌P.pastoris GS115基因组上,构建了重组酵母GS115-GT。经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到了目的蛋白条带,证明了此基因在P.pastoris GS115中能够可溶性表达;并用苯酚红法测定了粗酶液的活性,其比酶活为16.4 U/ml,这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唾液酸化路易斯-X 生物合成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克隆表达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谷化平 尚培中 倪灿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X抗原 (sialylLewis X ,SLeX)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分析 110例HCC组织中SLeX及P16蛋白表达 ,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 :在HCC中 ,SLeX...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X抗原 (sialylLewis X ,SLeX)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分析 110例HCC组织中SLeX及P16蛋白表达 ,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 :在HCC中 ,SLeX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9.1%和 3 4.5 %。SLeX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 (P <0 .0 5 )、分化程度和患者 >5年生存率低 (P <0 .0 5 ) ;P16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 (P <0 .0 5 )、分化程度和患者 >5年生存率高 (P <0 .0 5 )。表达SLeX与P16表达呈负相关 (r =- 0 .5 6,P <0 .0 0 1)。结论 :SLeX和P16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唾液酸路易斯寡糖-X抗原 P16基因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唾液酸转移酶对肿瘤中唾液酸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钱进 章雄文 丁健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27-232,共6页
随着侵袭能力的增强,肿瘤细胞表面经常会出现唾液酸化糖链结构的增加。现在已经证实许多特殊的唾液酸化结构,如TF类抗原、sLew类抗原、α2-6唾液酸化的乳糖胺结构、PSA结构、神经节苷脂结构都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与肿瘤相... 随着侵袭能力的增强,肿瘤细胞表面经常会出现唾液酸化糖链结构的增加。现在已经证实许多特殊的唾液酸化结构,如TF类抗原、sLew类抗原、α2-6唾液酸化的乳糖胺结构、PSA结构、神经节苷脂结构都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与肿瘤相关的特殊的唾液酸化结构的改变与相应的唾液酸转移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转移酶 唾液酸路易斯抗原 α2-8多聚唾液酸 神经节苷脂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Ⅶ通过sLeX糖基化诱导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津逍 王纪文 +1 位作者 蔡磊 杨迅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研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T7)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转染法对A549细胞中FUT7基因进行过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sLeX)糖抗原以及EMT相关蛋白表... 目的研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T7)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转染法对A549细胞中FUT7基因进行过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sLeX)糖抗原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FUT7过表达质粒后A549细胞中FUT7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sLeX抗原表达增高(P<0.05),细胞侵袭能力增强。FUT7过表达质粒转染组与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1),利用sLeX抗体封闭细胞表面sLeX抗原后FUT7过表达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0.01)。结论 FUT7可通过sLeX糖基化作用诱导肺癌A549细胞发生EMT,导致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Ⅶ 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 上皮间质转 肺癌
下载PDF
SLeX对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武文娟 崔灿 +2 位作者 康品方 石玉荣 耿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LeX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FUT7和SLeX在HepG2细胞中表达,而在L-02细胞中无表达;0.05、0.5和5 mg/L的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的迁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组间两两比较迁移率与侵袭细胞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与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携Sialyl Lewis^X超声微泡靶向探查缺血心肌的炎症分子“印记” 被引量:7
10
作者 燕翼 李军华 +5 位作者 杨莉 吴爵非 纪丽景 王鹏 谢佳佳 宾建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印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唾液酸化路易斯(Sialyl 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_(sLex))和同型对照微泡(MBc)。10只心肌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应用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印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唾液酸化路易斯(Sialyl 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_(sLex))和同型对照微泡(MBc)。10只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随机先后注入MB_(sLex)和MBc(间隔30 min),分别于注入5 min后行心肌对比超声检查,测量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的声强度(Ⅵ)。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_(sLex)组缺血区心肌造影见显著增强,Ⅵ值高达23.52±1.08,而在MBc组缺血区心肌造影仅见轻度增强,Ⅵ值为9.81±0.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MB_(sLex)组还是MBc组,缺血区心肌Ⅵ值均明显高于非缺血区心肌Ⅵ值(P<0.05)。两组非缺血区心肌之间Ⅵ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携sLex超声微泡行对比超声能够靶向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炎症印记 靶向微泡 心肌对比超声 唾液酸化路易斯
下载PDF
E-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建寰 颜琳 +2 位作者 夏婷 林静吟 陈惠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及其配体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SialylLewis-Xantigen,SLe-X)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了56份宫颈鳞癌手术标本E-Selectin和SLe-X的表达,分析... 目的 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及其配体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SialylLewis-Xantigen,SLe-X)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了56份宫颈鳞癌手术标本E-Selectin和SLe-X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Selec tin和SLe-X在正常淋巴结、有癌转移的淋巴结、原发病灶中表达率分别为34. 5% (10 /29)和27. 6% (8 /29);59. 3% (16 /27)和88. 9% (24 /27); 14. 3% (8 /56)和64. 3% (36 /56)。E-Selectin和SLe-X在癌转移的淋巴结的表达均高于正常淋巴结( <0 05或P<0 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SLe-X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P<0 01),而E-Selectin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E-Selectin和SLe-X参与介导了宫颈鳞癌在淋巴结的粘附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配体 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 宫颈癌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SLeX、CD44v6和E-Cad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谷化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CD44v6和E-钙黏附素(E-Cad)在浸润性宫颈鳞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ICC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CCV)组织中SLeX、CD44v6和E—Cad蛋白...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CD44v6和E-钙黏附素(E-Cad)在浸润性宫颈鳞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ICC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CCV)组织中SLeX、CD44v6和E—Ca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ICC组织中SLeX、CD44v6和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6/60)、66.7%(40/60)和45.0%(27/80)。ICC组织SLeX及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CCV组织(χ2=18.11、10.58,P〈0.05),而E-Cad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CV组织(χ2=15.11,P〈0.05)。ICC组织SLeX和CD44v6高表达及E—Cad低表达与IC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有关(χ2=4.15~14.61,P〈o.05),但与临床分期无关(χ2=1.64~3.21,P〉0.05);SLeX和CD44v6表达与E—Cad表达有关(χ2=7.87、7.58,P〈O.05)。结论ICC侵袭转移过程中,sLeX、CD44v6和E—Cad表达可能具有正、负协同效应,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作为判断ICC预后的参考指标。[摘要]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CD44v6和E~钙黏附素(E—Cad)在浸润性宫颈鳞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ICC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CCV)组织中SLeX、CD44v6和E—Ca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ICC组织中SLeX、CD44v6和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6/60)、66.7%(40/60)和45.0%(27/80)。ICC组织SLeX及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CCV组织(χ2=18.11、10.58,P〈0.05),而E—Cad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CV组织(χ2=15.11,P〈0.05)。ICC组织SLeX和CD44v6高表达及E—Cad低表达与IC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有关(χ2=4.15~14.61,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关(χ2=1.64~3.21,P〉0.05);SLeX和CD44v6表达与E—Cad表达有关(χ2=7.87、7.58,P〈0.05)。结论ICC侵袭转移过程中,sLeX、CD44v6和E—Cad表达可能具有正、负协同效应,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作为判断ICC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转移 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 CD44V6 E-钙黏附素 免疫组织
下载PDF
奶牛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13
作者 姚晶 张阳旸 +1 位作者 吴正钧 任婧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 lewis x,Slex)是选择素家族的一个共同糖配体,通过与选择素竞争性地结合炎性细胞,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克隆表达Slex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就可以在体外进行Slex的生物合成,从而进行相关生物制剂的开发。α-1,3-岩... 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 lewis x,Slex)是选择素家族的一个共同糖配体,通过与选择素竞争性地结合炎性细胞,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克隆表达Slex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就可以在体外进行Slex的生物合成,从而进行相关生物制剂的开发。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alpha-(1,3)-fucosyltransferase,FT)就是参与Slex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利用相关软件对牛的FT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了解了FT的相关理化性质。通过PCR的方法获得了FT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9-FT,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PIC9K。通过电转化将线性化的表达质粒pPIC9K-FT整合到宿主菌Pichia pastoris GS115基因组上,构建了重组酵母GS115-FT。经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到了目的蛋白质条带,证明了此基因在P.pastoris GS115中能够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X α-1 3-岩藻糖基转移酶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携P- SLex和TE单抗双靶向超声微泡的构建及高剪切力下靶向黏附能力的评价
14
作者 朱正球 杨芳 +5 位作者 陈苓珊 吴意贇 王银萍 马学慧 沈碧潇 黄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体外评估携多聚唾液酸化路易斯X(P-SLex)和弹性蛋白原(TE)单抗的双靶向超声微泡在高剪切力下的靶向黏附能力。方法:构建空载微泡(MBC)、携P-SLex单靶向微泡(MBP)、携TE单抗单靶向微泡(MBT)及携P-SLex和TE单抗的双靶向超声微泡(MBP... 目的:体外评估携多聚唾液酸化路易斯X(P-SLex)和弹性蛋白原(TE)单抗的双靶向超声微泡在高剪切力下的靶向黏附能力。方法:构建空载微泡(MBC)、携P-SLex单靶向微泡(MBP)、携TE单抗单靶向微泡(MBT)及携P-SLex和TE单抗的双靶向超声微泡(MBPT)4种微泡,利用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及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在0.6、2.0和4.0 dyn·cm^(-2)(1 dyn·cm^(-2)=0.1 N·m^(-1))剪切力下评估每种微泡6 min的全程结合总数,并检测微泡的半数解离剪切应力及完全解离剪切应力。结果:0.6、2.0及4.0 dyn·cm-23种剪切力下微泡的6 min全程结合总数,MBPT是MBC的1.98~30.83倍、MBP的1.29~3.12倍及MBT的2.84~6.28倍(均P<0.001)。MBC、MBP、MBPT及MBT的微泡半数及完全解离剪切应力均依次递增。结论:MBPT双靶向微泡能够实现与靶分子相对牢固的结合,其靶向黏附效能显著优于MBC及单靶向对照微泡,有望实现高剪切力下的在体动脉超声分子影像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靶向超声微泡 弹性蛋白原 多聚唾液酸化路易斯X 靶向黏附
下载PDF
携sialyl Lewis^X靶向微泡与P-选择素Fc段黏附特征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莹 王秀君 +5 位作者 李军华 杨莉 李美瑜 肖云彬 廖旺军 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携sialyl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SLex)与P-选择素Fc段(PSFc)的结合和解离特征,并与携抗ICAM-1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ICAM)比较。材料与方法构建MB-SLex、MB-ICAM与携同型抗体IgG1微泡(MB-C)后,应用平行板流动腔装置,在结合实验... 目的探讨携sialyl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SLex)与P-选择素Fc段(PSFc)的结合和解离特征,并与携抗ICAM-1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ICAM)比较。材料与方法构建MB-SLex、MB-ICAM与携同型抗体IgG1微泡(MB-C)后,应用平行板流动腔装置,在结合实验中观测MB-Slex、MB-ICAM及MB-C通过小鼠PSFc、小鼠ICAM-1抗原包被培养皿时,在低剪切应力(0.5dyn/cm2)、高剪切应力(4.0dyn/cm2)和不同时间点各种微泡的结合数量、滚动数量,以及在解离实验中各测定种微泡达到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结果在0.5dyn/cm2剪切应力下,MB-Slex和PSFc每分钟微泡的结合数量(结合率)与MB-ICAM和ICAM-I抗原的结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0dyn/cm2剪切应力下MB-Slex的结合率明显大于MB-ICAM(P<0.05)。结合实验可见MB-Slex每分钟微泡的滚动数量无论在0.5dyn/cm2还是4.0dyn/cm2均明显大于MB-ICAM(P<0.05)。而MB-C与PSFc及ICAM-1抗原均未见明显结合,亦未见明显MB-C滚动现象。MB-Slex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小于MB-ICAM(P<0.05)。结论 MB-SLex能与PSFc在高剪切应力下结合,应用sialylLewisX为靶向诱导分子可能构建出在高速血流下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分子特异结合的靶向超声微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气泡 胞间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唾液酸化路易斯X
下载PDF
RNA干扰敲减FucT Ⅶ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HUVECs的粘附能力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丽玲 樊丽 +1 位作者 牛英才 刘吉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Ⅶ及其下游产物sLeX蛋白的变化;实时PCR检测FucT Ⅶ mRNA表达的变化;玫瑰红染色法检测RNAi对HT-29与HUVECs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对FucT Ⅶ siRNA表达载体均可有效抑制HT-29细胞FucT Ⅶ mRNA和蛋白表达,以pSilencer 2.0-FucT Ⅶ 2最为有效;与空白细胞组比较,转染pSilencer 2.0-FucT Ⅶ的HT-29细胞表面sLe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pSilencer2.0-FucT Ⅶ 2最为显著;RNA干扰FucT Ⅶ表达后HT-29细胞和HUVEC之间的粘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研究表明,RNAi靶向沉默HT-29细胞中FucT Ⅶ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其下游产物sLeX的合成,进而抑制HT-29细胞与HUVECs的粘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岩藻糖基转移酶 唾液酸路易斯寡糖抗原 粘附
下载PDF
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林 罗富里 +2 位作者 李赟 文君 徐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82-1388,共7页
背景:目前尚缺乏高效、无创的方式将干细胞植入靶器官,探索引导干细胞到达靶器官或组织的途径以及提高干细胞归巢效率是现今干细胞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目的: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体系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细胞表面化学修饰方法,并... 背景:目前尚缺乏高效、无创的方式将干细胞植入靶器官,探索引导干细胞到达靶器官或组织的途径以及提高干细胞归巢效率是现今干细胞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目的: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体系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细胞表面化学修饰方法,并评价此方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的效率及其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得到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以磺化生物素-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将黏附分子配体唾液酸化的路易斯抗原装备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通过荧光显微镜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的效率,锥虫蓝染色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CCK-8比色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功能;成脂、成骨诱导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功能。结果与结论:(1)全骨髓培养法培养2周,可得到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达CD90,CD29,不表达CD34和CD45。(2)以生物素及链霉亲和素成功将黏附分子配体唾液酸Lewis X(Sle X)装备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且对细胞活性、增殖、分化功能影响不大。(3)运用这种方法对细胞进行表型修饰,操作技术简单,修改效率可达88%,有望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率,未来会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素-N-羟基琥珀酰亚胺 唾液酸路易斯抗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E-选择素及其配体的动态表达对肝癌的临床评价价值
18
作者 李忠斌 吴欣 +1 位作者 宫嫚 罗生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34-35,39,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选择素及配体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LeX)的表达对肝癌的临床评价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肝癌组织标本与正常肝组织标本各45例,采用SP法分别检测组织中HIF-1α、E-选择素及配体sLeX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选择素及配体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LeX)的表达对肝癌的临床评价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肝癌组织标本与正常肝组织标本各45例,采用SP法分别检测组织中HIF-1α、E-选择素及配体sLeX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相应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9%和8.89%,HIF-1α、E-选择素、sLeX的阳性表达,与肝癌TNM分期呈正相关(rH=0.32,rE=0.35,rs=0.36),而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H=-0.46,rE=-0.34,rs=-0.31),与肝癌预后呈负相关(rH=-0.53,rE=-0.43,rs=-0.36)。结论:HIF-1α、E-选择素、sLeX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与预后有重要的关系,综合检测对肝癌患者的临床评价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E-选择素 唾液酸路易斯寡糖-X
下载PDF
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何强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敏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LeX抗原与CD44v6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敏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LeX抗原与CD44v6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生物行为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阳性表达率为89.2%和85.8%,30例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患者的生存期越短的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 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参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是判定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唾液酸路易斯寡糖-X抗原 CD44V6基因 生物行为
下载PDF
Sialyl Lewis-X抗原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张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X,SLeX)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LeX抗原在78例大肠癌、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X,SLeX)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LeX抗原在78例大肠癌、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SLeX抗原阳性表达率为82.1%,癌旁组织中为35%,正常组织中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LeX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大肠癌中SLeX抗原表达可作为判定其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大肠癌 唾液酸路易斯寡糖-X抗原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