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系统的方法调动商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1
作者 冯辛有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5期14-18,共5页
提高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产生于个人的某种物质和精神需要,产生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以劳动动机、工作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的强弱为主要内容,通过劳动中的主动性、责... 提高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产生于个人的某种物质和精神需要,产生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以劳动动机、工作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的强弱为主要内容,通过劳动中的主动性、责任心、创造性及干劲的持久性等形式表现出来,直接影响着劳动效果。此外,它还受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积极性 商业职工 系统的方法 劳动竞赛 善任 劳动效果 观察者 职工工作 劳动动机 劳动热情
下载PDF
论现代企业中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二重性及劳动力产权界定对其的影响
2
作者 孙映球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领导——厂长或经理与职工之间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能适应企业呢?劳动力是否有产权?劳动力产权的界定对这种关系的作用是什么呢?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劳动力产权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界定 劳动力市场 二重性 企业领导 经营者 厂长 经理 职工群众
下载PDF
培训商业职工必须讲求效果
3
作者 谷川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51-52,共2页
在商业职工培训工作中,提高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果,是个重要问题。不能只搞培训,而不讲求效果。 何谓培训效果?指培训活动过程取得的有用效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这里的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即为了达到培训商业职... 在商业职工培训工作中,提高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果,是个重要问题。不能只搞培训,而不讲求效果。 何谓培训效果?指培训活动过程取得的有用效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这里的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即为了达到培训商业职工的预期目标,在培训中消耗和占用的社会劳动与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培训费用与培训效益的比较。 培训能产生什么效果呢?我认为既有智力效果,也有经济效果。智力效果就是学到的知识、理论,比如能用理论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的论文和心得等。经济效果是把学到的理论和商业专业知识运用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在改革经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商 培训效果 智力效果 提高培训 培训工作 商业职工 劳动消耗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 培训效益
下载PDF
商业职工下乡种粮
4
作者 黄超彦 《晚霞》 2006年第7期16-16,共1页
上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党中央提出“以粮为纲”,各行各业都开荒种地办粮食。绵阳县商业系统在富乐寺也有自己的原粮地,轮换组织职工(三个月一次)到田里干活。图为1968年首批职工赴原粮地劳动出发时的情景。
关键词 商业职工 种粮 困难时期 60年代 商业系统 党中央 经济 粮食 开荒 劳动 中国
下载PDF
浅谈商业职工的言语能力及提高途径
5
作者 朱凤君 李国荣 《吉林商业高专学报》 1995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商业企业 营业人员 劳动对象 培训工作 商业职工 语言能力
下载PDF
论储备劳动及其二重性——试解《资本论》中的一个理论难点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变秀 王峰明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共5页
在马克思那里,商业劳动和产业劳动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同生产的社会形式无关,属于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而前者则由生产的社会形式所决定,属于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在流通领域进行的商品储备和储备劳动,兼具... 在马克思那里,商业劳动和产业劳动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同生产的社会形式无关,属于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而前者则由生产的社会形式所决定,属于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在流通领域进行的商品储备和储备劳动,兼具产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因而是一种具有二重性的流通劳动。作为有待出售商品的储备和储备劳动,是一种商业劳动,不会把价值和剩余价值追加到商品上;而作为有待购买商品的储备和储备劳动,则是一种产业劳动,要追加价值和剩余价值。将一切商品储备和储备劳动都看成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同时又把它们全部归并到商业劳动中,这在理论上是一种悖论,且有悖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劳动 二重性 产业劳动 商业劳动 创造价值 实现价值
下载PDF
劳动二重性矛盾运动如何推动劳动幸福程度的持续提升 被引量:8
7
作者 何云峰 朱丹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劳动确证人的类本质,其展现的属人性即劳动幸福的属性。劳动属人性的提升即劳动幸福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劳动自身所包含的二重性矛盾运动。劳动二重性不仅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也是理解马克思资... 劳动确证人的类本质,其展现的属人性即劳动幸福的属性。劳动属人性的提升即劳动幸福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劳动自身所包含的二重性矛盾运动。劳动二重性不仅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也是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密匙,因而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理论的批判中隐藏着劳动二重性思想的出场路径,异化劳动批判理论则构成其主体内容。哲学意义上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消极性。劳动积极性就是劳动对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生命情感、社会价值的肯定性,体现的是劳动的属人性;劳动消极性则是劳动对人的生命情感、自由幸福的否定性,体现的是劳动的非属人性。从类别上看,劳动消极性包括人的主体感受的消极性、社会分工的消极性、劳动过程的消极性。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消极性在劳动过程中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从历时性维度看,整个人类历史表现为劳动积极性不断克服劳动消极性的进步过程。从共时性维度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引导和限制资本逻辑,发挥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不断克服劳动消极性,在劳动二重性的矛盾运动中最大化地保障劳动幸福,进而彰显劳动的属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属人性 劳动积极性 劳动消极性 劳动幸福
下载PDF
劳动二重性真义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贺汉魂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实际是人们考察同一次劳动的两个不同视角,劳动的有用性与有害性才是劳动二重性的真义所在。从抽象角度看,劳动既为"善"也为"恶"。从劳动的具体性看,劳动的"善"与"恶"是具体... 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实际是人们考察同一次劳动的两个不同视角,劳动的有用性与有害性才是劳动二重性的真义所在。从抽象角度看,劳动既为"善"也为"恶"。从劳动的具体性看,劳动的"善"与"恶"是具体的,一切"善"超过"恶"的劳动便是有用劳动,反之,便是有害劳动。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的两大方面是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从对立性看,劳动的有害性决定了劳动对人的"不解放",不劳动又无法实现劳动的有用性,促进劳动解放人。从统一性看,劳动的有用性决定了解放人的劳动要以劳动能够解放人为根本前提,解放人的劳动对劳动解放人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劳动解放 马克思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思想史再发掘——兼析《资本论》结构发生的秘密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光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9,共11页
值此《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之际,应从历史高度探索《资本论》结构发生奥秘,总结推广《资本论》理论遗产,藉以弘扬"中华事的科学"。研究表明,劳动二重性客观逻辑的发掘确立《资本论》结构形式变迁的"客观标准"... 值此《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之际,应从历史高度探索《资本论》结构发生奥秘,总结推广《资本论》理论遗产,藉以弘扬"中华事的科学"。研究表明,劳动二重性客观逻辑的发掘确立《资本论》结构形式变迁的"客观标准",打破了既有的"劳动二重性思想史"认识,将"理论"转译为"生成规定",并将思考的触角延伸到文本背后——历史和批判。这要求将《资本论》创作过程看作一"巨型的"史书,从马克思真实记录中梳理结构的源起、成型和中间隐藏的逻辑嬗变,具象出批判与建构之"完美统一(规定)"。劳动二重性的发生学结构——特殊和一般、"个别"上升到"一般"、发生的批判的规定、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性质,亦即所谓的第Ⅰ结构、第Ⅱ结构、第Ⅲ结构和第Ⅳ结构,乃是构成了《资本论》创作的直接结构形式、总和结构形式、一般结构形式和历史辩证法的形式。理解高点锁定在"第Ⅳ结构"。由于艺术再现主客观批判的工作统一,真正回答了"什么是生产关系"问题,首章《商品》逻辑始终代表着历史唯物主义作品的最高水准,完结《资本论》结构的艺术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劳动二重性 历史 结构 发生 批判 辩证法 思维形式
下载PDF
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从批判到蕴涵批判的建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诞生意蕴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光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6,共7页
马克思主义视域内的二重性分析是建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学的学说原理,因而就内涵逻辑和实践范式来说,劳动二重性与研究对象具有结构上的内在契合性,它决不谋求认识属性的简单的相互隔开。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是否决物象自足性,还原对象的... 马克思主义视域内的二重性分析是建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学的学说原理,因而就内涵逻辑和实践范式来说,劳动二重性与研究对象具有结构上的内在契合性,它决不谋求认识属性的简单的相互隔开。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是否决物象自足性,还原对象的历史规定;否决社会物象关系的资产阶级拟制,进一步还原研究对象的理论规定。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实践图景即在于以历史主义和实践主义为双重的建构逻辑取向,规定大写的历史理论,全面落实政治经济学批判。该研究进路旨在阐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整体性批判所得到的认识结果,是对历史进行总体分析、系统性考察而得出的建构性理论,是批判与建构的统一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政治经济学批判 劳动价值论 生产关系
下载PDF
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的总和——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劳动二重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3,共7页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论 劳动二重性 主客体关系 主体间关系
下载PDF
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陶江劳动二重性学说无疑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在这一学说问世近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只谈论劳动二重性,而不知道与它对称的需求二重性,就会导致理论上的片面性。笔者试图在与劳... 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陶江劳动二重性学说无疑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在这一学说问世近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只谈论劳动二重性,而不知道与它对称的需求二重性,就会导致理论上的片面性。笔者试图在与劳动二重性对称的结构中阐述需求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需求二重性 使用价 有用性 商品体 劳动的矛盾 《资本论》 效用 个别劳动 价值的本质特征
下载PDF
劳动二重性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松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共6页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的二重性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但是 ,它忽视了劳动二重性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 ,以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二重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需要对重复...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的二重性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但是 ,它忽视了劳动二重性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 ,以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二重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需要对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重复劳动 创新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二重性 劳动价值论 再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论劳动二重性与价值规律二重性的沟通——兼评当前流行的几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主张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孝兵 李广平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1-27,共7页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然而 ,学术界长期以来并不完全是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出发来真正理解价值规律的涵义。笔者认为 ,只有依据劳动二重性理论 ,正确把握劳动二重性与价值规律二重性的相互沟通 ,才能科学...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然而 ,学术界长期以来并不完全是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出发来真正理解价值规律的涵义。笔者认为 ,只有依据劳动二重性理论 ,正确把握劳动二重性与价值规律二重性的相互沟通 ,才能科学界定价值规律的内涵 ,深刻揭示价值规律的二重性 ,并从根本上揭露目前理论界流行的各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主张 ,如“生产要素论”、“科技价值论”的危害及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价值规律 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 马克思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振羽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20,共5页
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裂为二重性,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区分开;马克思揭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所发... 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裂为二重性,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区分开;马克思揭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所发现的劳动二重性是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市思 唯物史观 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 表现和实现
下载PDF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肇光 《管理学刊》 2012年第3期45-51,共7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的大背景下,《资本论》对我们深入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真正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要以马克思私营企业(以下简称私企)管理劳动二...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的大背景下,《资本论》对我们深入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真正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要以马克思私营企业(以下简称私企)管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建立对私营企业管理劳动的社会贡献和资本逐利性的评价机制;二是要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机制;三是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建立"限高与堵漏"相结合的收入分配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私企管理劳动二重性 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国内外劳动二重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昌用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6,共8页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的态度存在多层次的明显分歧,对于劳动二重性的内涵也存在重要分歧。前苏联与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劳动二重性理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对劳动二...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的态度存在多层次的明显分歧,对于劳动二重性的内涵也存在重要分歧。前苏联与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劳动二重性理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对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内涵,尤其是抽象劳动的性质,也存在长期未决的争议。总体来看,国内外对劳动二重性的研究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地位极不相称。劳动二重性是劳动价值论研究中亟待深入展开的重要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抽象劳动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 《资本论》
下载PDF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斯芬克斯之谜”——试析生产劳动二重性与“资产阶级权利”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朝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哥达纲领批判》把按劳分配规定为“资产阶级权利”,这被认为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传统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用商品生产的尺度衡量按劳分配的结果。其实,破谜的关键在于生产劳动二重性。生产劳动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的自觉创造过程,... 《哥达纲领批判》把按劳分配规定为“资产阶级权利”,这被认为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传统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用商品生产的尺度衡量按劳分配的结果。其实,破谜的关键在于生产劳动二重性。生产劳动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的自觉创造过程,又是劳动者作为客体的体力耗费过程,这种二重性是造成资产阶级权利的根源。随着生产劳动转化为自由劳动,体力耗费不再成为生产财富的基础,劳动时间不再成为财富的尺度;逃避劳动和转嫁劳动不再是一部分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资产阶级权利也逐渐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达纲领批判》 按劳分配 资产阶级权利 生产劳动二重性 自由劳动
下载PDF
应该探讨经济范畴的二重性——与剩余劳动否定论者再商榷 被引量:1
19
作者 卓炯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3期66-71,共6页
一、经济范畴只有历史性吗?经济范畴有历史性这是不成问题的,经济范畴有没有一般性呢?在这一点上,过去是不明确的.我的观点是非常清楚的,我的探讨是根据马克思的生产过程的二重性.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般社会生产的一个... 一、经济范畴只有历史性吗?经济范畴有历史性这是不成问题的,经济范畴有没有一般性呢?在这一点上,过去是不明确的.我的观点是非常清楚的,我的探讨是根据马克思的生产过程的二重性.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般社会生产的一个历史规定的形式.而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因此,我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既可以探讨它的物质生产过程,当然更重要的是探讨它的独特的生产关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经济范畴 剩余劳动 马克思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过程 二重性 产品经济 商品经济 必要劳动
下载PDF
论劳动和商品的二重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金良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39-44,共6页
应根据事物质与量的依存关系、事物属性叠加原理和交换定理 ,科学认识劳动过程、劳动产品过程、商品过程的质与量。使用价值和价值不是商品的质和量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也并非劳动过程的质和量。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正确的 。
关键词 劳动 商品 二重性 劳动价值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