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夺发记》中的消费主义
1
作者 胡小玲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6-80,共5页
亚力山大·蒲柏的《夺发记》创作于18世纪英国消费革命时期。在诗中,蒲柏对贝琳达的梳妆台、气精、扑克大战以及"Cave of Spleen"等情节作了详细的描述,而这些描写无疑让《夺发记》全诗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追逐时尚之风,体... 亚力山大·蒲柏的《夺发记》创作于18世纪英国消费革命时期。在诗中,蒲柏对贝琳达的梳妆台、气精、扑克大战以及"Cave of Spleen"等情节作了详细的描述,而这些描写无疑让《夺发记》全诗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追逐时尚之风,体现了英国当时以商品崇拜为特征的消费主义。贝琳达晨起时的梳妆打扮透露出她对他人的视觉享受的重视,她在追求美丽的同时已经沦为一件商品。男爵为了她的那一缕头发更是兴师动众,祈求神灵。精灵们也为保护贝琳达的那缕头发而精心计划与安排。由此可见,在这种盲目且疯狂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狂热崇拜,最终也沦为了商品的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发记》 蒲柏 商品崇拜 消费主义
下载PDF
《星球大战》《星际迷航》与齐泽克之过:一个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176,共16页
本文从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商业史上最受欢迎的系列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与《星球大战》。二者均对人类发展提出了精彩的愿景,但实际上,这些愿景只是将当代消费者再熟悉不过的意识具体化了而已。本文试图分析:为何两部电影会大... 本文从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商业史上最受欢迎的系列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与《星球大战》。二者均对人类发展提出了精彩的愿景,但实际上,这些愿景只是将当代消费者再熟悉不过的意识具体化了而已。本文试图分析:为何两部电影会大受欢迎?它们受到何种欢迎?它们是如何将"历史终结论"重新包装并与当前的霸权逻辑同谋?须知,这些针对未来的愿景与马克思批判过的19世纪大同小异:它们都建立在不公和商品崇拜之上。本文第一部分论述,《星际迷航》如何成为与同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意识相契的商品。第二部分论述,《星球大战》一开始是如何在普世、永恒和无意识的层面备受消费者追捧,并试图证明,它与笛卡尔式的我思意识一样,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的推动者。此外,本文亦会将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叙事形式与前现代时期的中国意识相对照。总之,《星际迷航》与《星球大战》在意识形态运作层面,与晚期资本主义如出一辙,但作为商品形态,《星球大战》更加高明。最后,本文针对齐泽克对类似电影的论述,提出批判性的对话,因为他孜孜不倦地辩称,我思意识是未来革命能动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我思意识 商品崇拜 具体化 文化霸权
下载PDF
智能手机狂热背后的符号消费与用户社会地位再确认
3
作者 龚少微 《科技传播》 2015年第3期83 101-,101,共2页
高度同质化的智能手机产品透过广告被赋予了文化和社会意义,成为连接其用户群体的桥梁。同品牌的智能手机用户透过消费产品所包含符号意义并以此为契机参与品牌社群获得社会认同,完成自身社会地位的再确认,以此来消解这一人群社会转型... 高度同质化的智能手机产品透过广告被赋予了文化和社会意义,成为连接其用户群体的桥梁。同品牌的智能手机用户透过消费产品所包含符号意义并以此为契机参与品牌社群获得社会认同,完成自身社会地位的再确认,以此来消解这一人群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身份焦虑。这一消费主义的解答促进了人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社群 智能手机 商品崇拜 异化 社会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